端子转换单元及具备该端子转换单元的电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46093发布日期:2019-10-23 01:36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端子转换单元及具备该端子转换单元的电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磁接触器、电磁接触器所使用的辅助触点单元等具有螺纹端子的电气设备的端子转换单元及具备该端子转换单元的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电气设备,例如在安装于电磁接触器的辅助触点单元中,如专利文献1所述,包括:辅助触点支承体,其支承收纳在单元壳体的内部的可动触点;连结突起,其与该辅助触点支承体成形为一体,并自单元壳体突出;以及外部连接用的螺纹端子,其与供形成于单元壳体的侧面的可动触点接触的固定触点电连接。

在该辅助触点单元中,使连结突起与形成于电磁接触器的侧面的触头保持件连结而将该辅助触点单元安装于电磁接触器的侧面,由此,辅助触点支承体根据电磁接触器的可动触头的动作而进行动作。

螺纹端子由形成有内螺纹的端子板和与该端子板的内螺纹螺纹结合的端子螺钉构成。通常,在该螺纹端子上连接安装于连接软线的压接端子、从连接软线的包覆中露出的芯线。在该情况下的压接端子、芯线的连接是以如下方式进行的,即,在端子板上配置了压接端子、芯线的状态下,使贯穿了垫圈的端子螺钉与端子板的内螺纹部螺纹结合并进行紧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3864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由于辅助触点单元的外部连接用端子由螺纹端子构成,因此,存在配线等连接构件的连接作业花费功夫这样的尚未解决的课题。

于是,本发明即是着眼于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电气设备的连接构造,该电气设备的连接构造能够相对于电气设备的外部连接端子容易地连接连接构件。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端子转换单元的一技术方案为与形成于电气设备的螺纹端子电连接的端子转换单元,其中,该端子转换单元包括:被连接端子,其与在该被连接端子的一端形成的螺纹端子连接;以及弹簧端子,其配置于该被连接端子的另一端。

而且,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气设备的一技术方案具备具有上述结构的端子转换单元。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在端子转换构件形成有弹簧端子和与电气设备的螺纹端子连接的被连接端子,因此,通过将端子转换单元安装于电气设备,能够作为带弹簧端子的电气设备而使用。因而,能够容易地进行配线等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磁接触器和辅助触点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电磁接触器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辅助触点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辅助触点单元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将端子转换单元的罩拆除后的状态的辅助触点单元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vi-vi线上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图5的vii-vii线上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罩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磁接触器;40、辅助触点单元;40a、40b、侧壁;40c、卡合部;41、卡合突起;42、卡合爪;43a、43b、44a、44b、辅助触点端子部;45、端子板;46、端子螺钉;47、圆筒部;48、内螺纹部;49、垫圈;50、突条;51a、51b、端子转换单元;52、绝缘构件;52a1、卡合突起;54、被连接端子;54a、端子部;54b、u字状导电板部;54b5、卡合板部;55、端子弹簧;56、弹簧端子;61、罩;62a、62b、端子转换单元收纳部;62b、卡合槽;62d、钩部;63、绝缘分隔壁;64、檐部;66、长槽;67、卡合孔。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在以下的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而且,附图是示意性的,厚度与平面尺寸之间的关系、各层的厚度的比率等存在与实际不同的情况。因而,具体的厚度、尺寸应参考以下的说明进行判断。另外,当然在附图相互之间也包含彼此的尺寸的关系、比率不同的部分。

而且,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是例示用于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具体化的装置、方法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并不是将结构部件的材质、形状、构造、配置等限定于下述的情况。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方案所限定的技术范围内能够施加各种变更。

对作为一种能够应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气设备的电磁接触器和辅助触点单元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电磁接触器10包括相互连结的合成树脂制的第1框架11a和第2框架11b。

如图2所示,第1框架11a内装有操作用电磁体12。如图2所示,第2框架11b内装有利用操作用电磁体12进行接通断开驱动的触点机构13。

操作用电磁体12包括:固定铁芯21;可动铁芯22,其相对于该固定铁芯21自前后方向进退自如地配置;以及卷线筒24,其配置于该固定铁芯21和可动铁芯22的周围,卷装有励磁线圈23。励磁线圈23与形成于第1框架11a的上表面的线圈端子25电连接。

可动铁芯22安装于触点支承体26,该触点支承体26收纳有构成触点机构13的可动触头。触点支承体26在左右侧面形成有卡合凹部26a。该卡合凹部26a通过在第2框架11b的侧面中的靠第1框架11a侧的部分形成的开口部27面向外部。

而且,在第2框架11b的正面的上部侧,在形成于左右侧面的相对侧壁31a、31b之间形成有例如三个分隔壁31c,利用该分隔壁31c相互绝缘地设有三个主电路电源侧端子部33a和一个辅助端子部34a。

而且,在第2框架11b的正面的下部侧,在左右侧面的相对侧壁31a、31b之间形成有例如三个分隔壁31c,利用该分隔壁31c相互绝缘地设有三个主电路负载侧端子部33b和一个辅助端子部34b。

第1框架11a和第2框架11b利用设于左右侧面的卡扣卡合部35连结,在第2框架11b的侧面中的位于该卡扣卡合部35的内侧的部分形成有供后述的辅助触点单元40的卡合爪42卡合的卡合凹部36。

在该电磁接触器10中,作为可选部件的辅助触点单元40安装于侧面。如图3所示,该辅助触点单元40在与电磁接触器10的侧面相对的侧面突出形成有与在电磁接触器10的触点支承体26形成的卡合凹部26a卡合的卡合突起41,并且,形成有与第2框架11b的卡合凹部36卡合的上下一对卡合爪42。虽未图示,该辅助触点单元40在内部以沿着前后方向分两级地保持了可动触点的辅助触点支承体能够移动的方式配置有辅助触点支承体,在该辅助触点支承体与该辅助触点支承体一体地形成有卡合突起41。

而且,如图4所示,在辅助触点单元40中,在正面的上端侧的相对的侧壁之间以两层的阶梯状形成有辅助触点端子部43a、43b,并且,在正面的下端侧也以两层的阶梯状形成有辅助触点端子部44a、44b。

如图6中放大所示,各辅助触点端子部43a、43b、44a、44b分别具有包括端子板45和端子螺钉46的螺钉端子构造。端子板45由铁材料等导电性金属材料制作。如图6中放大所示,端子板45在中央部利用翻边加工形成有向后方突出的圆筒部47。在该圆筒部47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部48。

在端子螺钉46以垫圈49旋转自如的方式安装有垫圈49。该垫圈49还能够与端子螺钉46彼此独立。端子螺钉46与内螺纹部48螺纹结合。

如图7中放大所示,在各端子板45形成有截面呈半圆形状的突条50,该突条50穿过内螺纹部48的中心并沿着径向上的左右方向延长。该突条50成为形成止转机构rs的第1卡合部。在对端子板45进行冲压加工时,突条50自下表面侧利用压花加工形成。

而且,如图5所示,在辅助触点单元40的辅助触点端子部43a、44a连接作为附加部件的长度较短的端子转换单元51a,该端子转换单元51a能够利用弹簧端子与辅助触点单元40连接。而且,在辅助触点端子部43b、44b连接作为附加部件的长度较长的端子转换单元51b,该端子转换单元51b同样地能够利用弹簧端子与辅助触点单元40连接。

端子转换单元51a具有例如由合成树脂材料成型而成的绝缘构件52。如图5所示,该绝缘构件52包括:中央分隔壁52a,其沿着上下方向延长;上板部52b,其自该中央分隔壁52a的上端沿着左右方向延长;下板部52c,其自中央分隔壁52a的下端沿着左右方向延长;以及环状周壁52d,其自中央分隔壁52a沿着左右方向延长,隔着规定的间隙自上方与下板部52c相对。

如图6所示,在中央分隔壁52a的背面侧形成有向后方突出的卡合突起52a1。该卡合突起52a1与后述的罩61的卡合孔67卡合。

上板部52b连结于中央分隔壁52a的上端的前端侧,并与中央分隔壁52a的上表面空开规定的间隔地相对。如图6所示,在该上板部52b形成有与后述的被连接端子54的u字状导电板部54b卡合的钩部52b1。

如图7所示,下板部52c连结于中央分隔壁52a的下端面的前方侧,下板部52c的前端缘设为以截面呈圆弧状弯曲而成的引导部52c1。

如图7所示,环状周壁52d包括前表面壁部52d2、上表面壁部52d3、背面壁部52d4以及隔着规定的间隙在下板部52c的上方侧与下板部52c相对的底壁部52d1。

前表面壁部52d2自底壁部52d1的前端向上方延长,并保持规定间隙地与绝缘构件52的下板部52c的引导部52c1相对。在该前表面壁部52d2形成有向前方突出的卡合凸部52d5。

上表面壁部52d3由自前表面壁部52d2的上端向后方与底壁部52d1大致平行地延长的板部52d6和自该板部52d6的后端向斜上方延长的倾斜板部52d7构成。

背面壁部52d4自上表面壁部52d3的倾斜板部52d7的后端向下方延长到底壁部52d1的后端。

而且,如图6和图7所示,绝缘构件52安装于由铁材料等导电性金属材料形成的被连接端子54。该被连接端子54由端子部54a和与该端子部54a连接的u字状导电板部54b形成为截面呈勺状。

端子部54a形成为沿着上下方向延长的平坦的板状,如图6中放大所示,在端子部54a的下端形成有能够供端子螺钉46贯穿的通孔54a1。而且,如图7中放大所示,端子部54a在背面侧形成有穿过通孔54a1的中心并沿着径向上的左右方向延长的截面呈三角形状的卡合槽54d。该卡合槽54d与在辅助触点端子部43a、44a的端子板45形成的突条50卡合而构成止转机构rs的第2卡合部。

u字状导电板部54b包括:下板部54b1,其自端子部54a的上端向后方延长;背面板部54b2,其自该下板部54b1的后端向上方延长;以及上板部54b3,其自该背面板部54b2的上端向前方延长,该上板部54b3延长至比下板部54b1靠前方的位置。如图5所示,在背面板部54b2的左侧面形成有向左方突出的卡合板部54b5。在背面板部54b2的靠下板部54b1侧形成有通孔54b2b,该通孔54b2b供在绝缘构件52的中央分隔壁52a的背面侧形成的卡合突起52a1贯通。而且,上板部54b3在后端侧形成有供绝缘构件52的钩部52b1卡合的卡合孔54b3a。

而且,在被连接端子54的u字状导电板部54b内保持有绝缘构件52。在该情况下,在使绝缘构件52的环状周壁52d的背面板部52d4自u字状导电板部54b的前方侧与背面板部54b2相对,并且在使上板部52cb的下表面与上板部54b3的上表面相对的状态下,压入绝缘构件52,由此,如图6所示,卡合突起52a1通过背面板部54b2的通孔54b2b向外侧突出,钩部52b1与卡合孔54b3a卡合。由此,绝缘构件52被保持在被连接端子54的u字状导电板部54b内。

在该状态下,绝缘构件52的左右侧面开放而未封闭,自该左右侧面将端子弹簧55安装于绝缘构件52。

如图7所示,端子弹簧55包括底板部55a、弯曲板部55b以及倾斜板部55c。底板部55a以后端侧被夹在环状周壁52d的底壁部52d1与被连接端子54的u字状导电板部54b的下板部54b1之间的方式向前方延长。弯曲板部55b自底板部55a的前端弯曲并从环状周壁52d的前表面壁部52d2的卡合凸部52d5与绝缘构件52的下板部52c的引导部52c1之间通过而向上方侧延长。倾斜板部55c以自弯曲板部55b的上端向后上方呈折线状(日语:ドッグレッグ状)弯曲的方式延长,且顶端卡合于u字状导电板部54b的卡合板部54b7的后端侧。

由该端子弹簧55和被连接端子54的u字状导电板部54b的上板部54b3构成弹簧端子56。

而且,在下层侧的辅助触点端子部43b、44b安装的端子转换单元51b除了在被连接端子54的长度设定得较长的方面以外与在上层侧的辅助触点端子部43a、44a安装的端子转换单元51a设为相同结构。因此,如图5所示,在将端子转换单元51a安装于辅助触点端子部43a、44a、将端子转换单元51b安装于辅助触点端子部43b、44b时,端子弹簧55的卡定位置设为在上下方向上不重叠。

而且,在辅助触点单元40的辅助触点端子部43a、44a彼此独立安装了端子转换单元51a、在辅助触点单元40的辅助触点端子部43b、44b彼此独立安装了端子转换单元51b的状态下,以同时覆盖单侧的两个端子转换单元51a、51b的方式安装有罩61。

如图8所示,该罩61利用绝缘分隔壁63划分形成有独立收纳端子转换单元51a、51b的端子转换单元收纳部62a、62b。

如图8所示,端子转换单元收纳部62a在左侧面板62a的内表面形成有卡合槽62b,该卡合槽62b供在被连接端子54的u字状导电板部54b的背面板部54b2形成的卡合板部54b5卡合。

而且,在端子转换单元收纳部62a的上部形成有覆盖辅助触点单元40的辅助触点端子部43a的檐部64。在檐部64贯通形成有卡合长孔64b,该卡合长孔64b供在辅助触点单元40的侧壁40a、40b的上端形成的卡合部40c卡合。

而且,如图6所示,在端子转换单元收纳部62b的底面板部62c形成有工具不可贯穿的宽度的长槽66,在该长槽66的前端部的底面贯通形成有卡合孔67,该卡合孔67供形成于端子转换单元51b的下表面的卡合突起52a1卡合。另外,如图6所示,在罩61的端子转换单元收纳部62b的底面板部62c的形成有卡合孔67的端部的上表面形成有钩部62d。在安装罩61时,该钩部62d越过形成于端子转换单元51b的卡合突起52a1而进行卡扣结合。

而且,在端子转换单元收纳部62a、62b的前表面的上端侧以与两个端子弹簧55相对的方式各形成有两个贯通孔65a,该贯通孔65a供辅助端子连接线缆(未图示)的单线、绞线、带套圈端子的绞线(日语:フェルール端子付き撚り線)等导电性连接部插入。而且,在端子转换单元收纳部62a、62b的前表面的贯通孔65a的下侧各贯通形成有两个贯通孔65b,该贯通孔65b供按压端子弹簧55使端子弹簧55自导电性连接部分开的夹持解除工具贯穿。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动作。

在将图3和图4所示的具有螺纹端子的辅助触点单元40作为具有弹簧端子的辅助触点单元使用时,首先,如图5所示,将端子转换单元51a及端子转换单元51b彼此独立地安装于辅助触点单元40的辅助触点端子部43a、44a及辅助触点端子部43b、44b。

在将端子转换单元51a安装于辅助触点端子部43a、44a以及将端子转换单元51b安装于辅助触点端子部43b、44b时,首先,与垫圈49一起拆除与辅助触点端子部43a、44a、43b、44b的端子板45的内螺纹部48螺纹结合的端子螺钉46。在该状态下,将端子转换单元51b的被连接端子54的端子部54a载置于辅助触点端子部43b、44b的端子板45之上。

此时,使在被连接端子54的端子部54a形成的卡合槽54d卡合于在端子板45形成的突条50。由于端子板45被侧壁40a、40b以不可旋转的方式固定,因此,如图5所示,端子转换单元51b以沿着与辅助触点单元40的正面成直角的上下方向延长的方式被定位。

在该状态下,使安装有垫圈49的端子螺钉46穿过被连接端子54的通孔54a1并与端子板45的内螺纹部48螺纹结合而进行紧固。

此时,在垫圈49的前表面与端子螺钉46的头部接触、垫圈49的背面与被连接端子54的端子部54a的上表面接触的状态下,在直至卡合槽54d开始与突条50卡合为止的期间内,作业人员用手保持端子转换单元51b。然后,在作业人员解除对端子转换单元51b的保持并对端子螺钉46进行了紧固时,卡合槽54d与突条50卡合,由此,发挥定位和止转这两方面的功能,端子转换单元51b不会因端子螺钉46的旋转进行旋转而是准确地被定位并固定。因而,能够在短时间内容易地进行端子转换单元51b的相对于辅助触点端子部43b、44b的安装作业。

此时,在辅助触点端子部43b、44b的端子板45形成的突条50侧视形成为半圆形状,在被连接端子54的端子部54a形成的卡合槽54d侧视形成为三角形状。因此,即使在突条50的截面形状和卡合槽54d的截面形状未准确地成型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三角形状的卡合槽54d的定心功能准确地进行定位和止转。

接着,按照与端子转换单元51b相同的顺序将端子转换单元51a安装于辅助触点端子部43a、44a。此时,利用突条50和卡合槽54d发挥定位功能和止转功能,而能够在短时间内容易地进行端子转换单元51a相对于辅助触点端子部43a、44a的安装作业。

由此,完成端子转换单元51a相对于辅助触点单元40的辅助触点端子部43a、44a的安装以及端子转换单元51b相对于辅助触点单元40的辅助触点端子部43b、44b的安装。此时,如图5所示,端子转换单元51a、51b以沿着上下方向延长的状态被准确地排列并保持。

在该状态下,辅助触点单元40的辅助触点端子部43a、43b、44a、44b、端子转换单元51a、51b的被连接端子54以及弹簧端子56露出。因此,以覆盖辅助触点端子部43a、43b、44a、44b、端子转换单元51a、51b的方式安装罩61。

在安装该罩61时,首先,使罩61的端子转换单元收纳部62a与端子转换单元51a相对,使罩61的端子转换单元收纳部62b与端子转换单元51b相对。在该状态下,将罩61向辅助触点单元40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侧按压,由此,形成于檐部64的卡合长孔64b利用卡扣结合与形成于辅助触点单元40的左右侧壁40a、40b的卡合部40c卡合。

与此同时,形成于端子转换单元51b的下表面的钩部62d越过形成于端子转换单元51b的底面的卡合突起52a1而使卡合突起52a1与卡合孔67卡扣结合。

而且,在端子转换单元51a、51b的u字状导电板部54b形成的卡合板部54b5与形成于端子转换单元收纳部62a、62b的卡合槽62b卡合。

因而,罩61借助端子转换单元51a、51b不可拆除地安装于辅助触点单元40。即,在端子转换单元51a、51b的绝缘构件52形成的卡合突起52a1与形成于工具不可插入的长槽66的底部的卡合孔67卡合,长槽66形成在罩61的端子转换单元收纳部62b的下表面。因此,由于无法向长槽66内插入工具,因此,无法使卡合孔67与卡合突起52a1之间的卡合状态脱离,由长槽66、卡合孔67、钩部62d构成防脱机构,罩61不可拆除。

另外,在被罩61覆盖的端子转换单元51a、51b中的任一端子转换单元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破坏罩61而更换故障的端子部件并安装新的罩61。

这样,通过安装罩61,成为图1所示的状态,辅助触点单元40的辅助触点端子部43a、43b、44a、44b的导电部、端子转换单元51a、51b的导电部全部由罩61覆盖。因此,能够将触电事故防止于未然。而且,由于端子转换单元51a、51b利用形成于罩61内的绝缘分隔壁63绝缘,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各端子部件之间的绝缘。

而且,通过在具有螺纹端子的辅助触点单元40安装端子转换单元51a、51b和罩61,能够将具有螺纹端子的辅助触点单元作为具备弹簧端子的辅助触点单元。

通过在电磁接触器10的侧面使卡合突起41穿过第2框架11b的开口部27而与触点支承体26的卡合凹部26a卡合,并且使卡合爪42与第2框架11b的卡合凹部36卡合,能够将该辅助触点单元40安装于电磁接触器10。此时,由于辅助触点单元40的内部的触点支承体(未图示)和电磁接触器10内的触点支承体26利用卡合凹部26a和卡合突起41连结,因此,能够使电磁接触器10的触点支承体26和辅助触点单元40的触点支承体同步地进行动作。

在该状态下,向罩61的贯通孔65a、65b插入连接线缆(未图示)的单线、绞线、带套圈端子的绞线等导电性连接部,而使端子弹簧55自u字状导电板部54b分开。由此,端子弹簧55的顶端与导电性连接部接触,并且导电性连接部被夹在端子弹簧55与u字状导电板部54b之间。

此时,在使连接线缆夹在端子弹簧55和u字状导电板部54b之间时,需要较大的力。因此,悬臂载荷(日语:片持ち荷重)施加于端子转换单元51a、51b的与被连接端子54的端子部54a相反的一侧。然而,u字状导电板部54b的背面板部54b2的卡合板部54b5与在罩61的端子转换单元收纳部62a、62b的内表面形成的卡合槽62b卡合。因此,能够使施加于端子转换单元51a、51b的悬臂载荷分散于罩61并进行支承,能够防止被连接端子54的端子部54a的变形。

而且,在自弹簧端子56拆除连接线缆的导电性连接部时,通过向工具贯通孔65b插入一字型螺丝刀(日语:マイナスのネジ回し)等工具并使端子弹簧55的倾斜板部55c自连接线缆的电连接部分开而解除锁定状态,从而能够引出导电性连接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端子板45形成有突条50、在被连接端子54形成有卡合槽54d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在端子板45形成卡合槽,在被连接端子54形成突条。

而且,还可以在端子板45隔着圆筒部47形成突条和卡合槽,在被连接端子54形成与突条相对的卡合槽和与卡合槽相对的突条。

而且,突条50的延长方向和卡合槽54d的延长方向能够任意设定,并不一定穿过端子螺钉46的中心。突条50的截面形状和卡合槽54d的截面形状只要能够相互卡合即可,可以设为任意的截面形状。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说明了在将端子转换单元51a、51b安装于辅助触点单元40的辅助触点端子部43a、43b、44a、44b的状态下,端子转换单元51b自端子转换单元51a的上端或下端完全露出的情况。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将端子转换单元51b的露出区域缩窄为能够通过罩61的贯通孔65a、65b在外部看到的程度。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安装于电磁接触器10的辅助触点单元40连接端子转换单元51a、51b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在电磁接触器10的螺纹端子安装端子转换单元51a或端子转换单元51b,而且,在将电气设备的螺纹端子转换为弹簧端子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作为电气设备而应用了电磁接触器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还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热动型过载继电器、电磁继电器、其他的具有螺纹端子的电气设备。该情况下,还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仅具有主端子而不具有辅助端子的电气设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