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柔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6345发布日期:2018-08-31 23:30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柔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由于其优良的输电性能及占用空间小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电缆的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电缆因硬度过大而造成不易敷设,尤其是在弯曲度较大的地方,硬度过大的电缆会出现易开裂的问题。此外,电缆是连接高频信号通路的系统内常用的元件,电缆在受到弯曲或扭转等机械力作用时会引起同轴电缆各部件的尺寸变化及结构错位,从而影响通信系统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一种超柔电缆,该电缆通过在导体外设置内编织层和外编织层,同时对导体的结构进行改进,提高了电缆在频繁扭转和弯曲时的强度,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柔电缆,所述电缆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缆芯、成缆包带层和护套,所述缆芯包含多个绝缘线芯和多个绝缘缓冲芯,所述绝缘缓冲芯设置于所述绝缘线芯之间的空隙处,所述绝缘线芯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导体、绝缘层、内编织层和外编织层,所述导体包括多个绞线组,每个所述绞线组由多束超细导线组绞合而成,每束所述超细导线组由多根超细铜导线绞合而成,每根所述超细铜导线的截面直径为0.04-0.08mm,所述绝缘层为低密度聚四氟乙烯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编织层由条状的金属带编织而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编织层由芳烃纤维编织而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护套由防霉聚氨酯制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绝缘线芯的数量为4。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体包含8个绞线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超细铜导线的截面直径为0.07mm。

作为优选方案,每束所述超细导线组由130-140根超细铜导线绞合而成。

作为优选方案,每束所述超细导线组由135根超细铜导线绞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超柔电缆,包括缆芯、成缆包带层和护套,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每根导体外设置内编织层使得每根绝缘线芯都能起到抗扭转的作用,进一步地,通过在每个内编织外设置外编织层,一方面可紧固内编织与导体间的位置、防止导体相对于内编织滑移,另一方面可进一步提高每根绝缘线芯的抗扭转能力,由于每根绝缘线芯都具备一定的抗扭转的能力从而提高了电缆的抗扭转能力;进一步地,通过在绝缘线芯之间的空隙处设置绝缘缓冲芯,当绝缘线芯受到压力时,大部分压力将被绝缘缓冲芯吸收,从而提高了电缆的抗压能力。进一步地,所述导体包括多个绞线组,每个所述绞线组由多束超细导线组绞合而成,每束所述超细导线组由多根超细铜导线绞合而成,通过对导体进行结构设计,使得每根导体均具备较好的柔韧性和抗弯曲或扭转的能力。进一步地,由于低密度聚四氟乙烯带具有耐热性能好、热膨胀系数非常小、柔软性好等特点,本实用新型中的绝缘层为低密度聚四氟乙烯带,因此,可保证在电缆发生机械变形或电缆外界温度变化较大时,均能保证电缆的正常通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导体;2、绝缘层;3、内编织层;4、外编织层;5、绝缘缓冲芯;6、成缆包带层;7、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超柔电缆,所述电缆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缆芯、成缆包带层6和护套7,所述缆芯包含多个绝缘线芯和多个绝缘缓冲芯5,所述绝缘缓冲芯5设置于所述绝缘线芯之间的空隙处,所述绝缘线芯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导体1、绝缘层2、内编织层3和外编织层4,所述导体1包括多个绞线组,每个所述绞线组由多束超细导线组绞合而成,每束所述超细导线组由多根超细铜导线绞合而成,每根所述超细铜导线的截面直径为0.04-0.08mm,所述绝缘层2为低密度聚四氟乙烯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每根导体1外设置内编织层3使得每根绝缘线芯都能起到抗扭转的作用,进一步地,通过在每个内编织外设置外编织层4,一方面可紧固内编织与导体1间的位置、防止导体1相对于内编织滑移,另一方面可进一步提高每根绝缘线芯的抗扭转能力,由于每根绝缘线芯都具备一定的抗扭转的能力从而提高了电缆的抗扭转能力;进一步地,通过在绝缘线芯之间的空隙处设置绝缘缓冲芯5,当绝缘线芯受到压力时,大部分压力将被绝缘缓冲芯5吸收,从而提高了电缆的抗压能力。进一步地,所述导体1包括多个绞线组,每个所述绞线组由多束超细导线组绞合而成,每束所述超细导线组由多根超细铜导线绞合而成,通过对导体1进行结构设计,使得每根导体1均具备较好的柔韧性和抗弯曲或扭转的能力。进一步地,由于低密度聚四氟乙烯带具有耐热性能好、热膨胀系数非常小、柔软性好等特点,本实用新型中的绝缘层2为低密度聚四氟乙烯带,因此,可保证在电缆发生机械变形或电缆外界温度变化较大时,均能保证电缆的正常通信。

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编织层3由条状的金属带编织而成,所述外编织层4由芳烃纤维编织而成,由于芳烃纤维具有较好的柔韧性,从而提高了每跟导体1的抗扭转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护套7由防霉聚氨酯制成,即护套7采用聚氨酯材料添加防霉菌剂挤出而成,能够达到一级霉菌试验的要求,同时具有强度高、耐低温、耐腐蚀、耐交变湿热、耐盐雾等优点,可有效的保护好电缆内部的工作,同时,保证了电缆具备更强的抗拉能力。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绝缘线芯的数量为4;所述导体1包含8个绞线组;所述超细铜导线的截面直径为0.07mm。本实施例中,每束所述超细导线组由130-140根超细铜导线绞合而成,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每束所述超细导线组由135根超细铜导线绞合而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