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充电机模块交直流接插件端子固定用连接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7165发布日期:2018-08-31 23:52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直流充电设备配件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直流充电机模块交直流接插件端子固定用连接板。



背景技术:

直流充电机充电模块交直流接插件端子的固定对于直流充电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直流充电机充电模块交直流接插件端子的固定稳固与否将会直接影响直流充电机的充电性能,以及直流充电机模块的使用寿命。当前常见的直流充电机充电模块交直流接插件端子的固定方式为,模块采用插框式条架安装,模块端子固定时需条架固定后,安装在插框上。首先,此种固定方式对加工精度以及加工工艺要求高,在后期直流充电机装配过程中装配工艺复杂;其次,模块交直流端子与模块分别位于两个结构件上,直流充电机装配完成运输过程中会导致模块交直流接插件端子松脱,影响其电气性能。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模块交直流接插件端子固定方式在结构和使用上,仍存在有不足,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模块交直流接插件端子固定方式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直流充电机模块交直流接插件端子固定用连接板。

所述的一种直流充电机模块交直流接插件端子固定用连接板,其技术方案在于:包括竖直平板、设置于竖直平板一端的第一横板、设置于竖直平板的第一横板另一端的第二横板、以及设置在第一横板上的两个用于固定交流输入端子的第一立板和设置在第二横板上的两个用于固定直流输出端子的第二立板;

其中,所述的第一横板的平面侧与竖直平板垂直设置,该第一横板的另一侧边沿垂直设置有两个第一立板;所述的第二横板的一侧与竖直平板垂直设置,该第二横板的另一侧边沿垂直设置有两个第二立板;

其中,所述的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设置在竖直平板的同侧;所述的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设置在竖直平板的同侧并远离竖直平板设置;

其中,所述的竖直平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充电模块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个第一立板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交流输入端子的螺纹孔I;所述的交流输入端子设置在两个第一立板之间,该交流输入端子上的固定孔与螺纹孔I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个第一立板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交流输入端子的压铆螺母I;所述的交流输入端子设置在两个第一立板之间,该交流输入端子上的固定孔与压铆螺母I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个第二立板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直流输出端子的螺纹孔II;所述的直流输出端子设置在两个第二立板之间,该直流输出端子上的固定孔与螺纹孔II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个第二立板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直流输出端子的压铆螺母II;所述的直流输出端子设置在两个第二立板之间,该直流输出端子上的固定孔与压铆螺母II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的竖直平板、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立板以及第二立板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的竖直平板、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立板以及第二立板的材质为铝镁合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第一立板和两个第二立板分别固定交流输入端子和直流输出端子后,再通过竖直平板上的通孔将固定有交流输入端子和直流输出端子的连接架设置在充电模块上,能够实现交流输入端子和直流输出端子与充电模块更紧密牢固的接触,使加工和装配更为便捷,降低成本,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案。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交流输入端子和直流输出端子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与充电模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直流充电机模块交直流接插件端子固定用连接板,其技术方案在于:包括竖直平板1、设置于竖直平板1一端的第一横板2、设置于竖直平板1的第一横板2另一端的第二横板3、以及设置在第一横板2上的两个用于固定交流输入端子6的第一立板4和设置在第二横板3上的两个用于固定直流输出端子7的第二立板5;

其中,所述的第一横板2的平面侧与竖直平板1垂直设置,该第一横板2的另一侧边沿垂直设置有两个第一立板4;所述的第二横板3的一侧与竖直平板1垂直设置,该第二横板3的另一侧边沿垂直设置有两个第二立板5;

其中,所述的第一横板2与第二横板3设置在竖直平板1的同侧;所述的第一立板4和第二立板5设置在竖直平板1的同侧并远离竖直平板1设置;

其中,所述的竖直平板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充电模块8的通孔101。

需要明确的是:所述的竖直平板1、第一横板2以及第二横板3可以通过冲压得到。冲压的方法为现有技术。

需要明确的是:所述的竖直平板1、第一横板2以及第二横板3也可以通过焊接得到。如果采用焊接的方法,竖直平板1、第一横板2以及第二横板3各焊接处的焊缝需要进行清理,保持竖直平板1、第一横板2以及第二横板3焊接后的平整。

需要明确的是:所述的竖直平板1、第一横板2以及第二横板3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材质,如铁或合金。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个第一立板4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交流输入端子6的螺纹孔I401;所述的交流输入端子6设置在两个第一立板4之间,该交流输入端子6上的固定孔与螺纹孔I401位置对应。

需要明确的是:所述的第一立板4上设置螺纹孔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技术手段,本文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如图2,所述的两个第一立板4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交流输入端子6的压铆螺母I402;所述的交流输入端子6设置在两个第一立板4之间,该交流输入端子6上的固定孔与压铆螺母I402位置对应。

需要明确的是:所述的压铆螺母又称自扣紧螺母,是应用于薄板或钣金上的一种螺母,外形呈圆形,一端带有压花齿及导向槽。其原理是通过压花齿压入钣金的预置孔位,一般而言预置孔的孔径略小于压铆螺母的压花齿,通过压力使压铆螺母的花齿挤入板内使导致孔的的周边产生塑性变形,变形物被挤入导向槽,从而产生锁紧的效果。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螺母,是本领域人员可以知悉的。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个第二立板5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直流输出端子7的螺纹孔II501;所述的直流输出端子7设置在两个第二立板5之间,该直流输出端子7上的固定孔与螺纹孔II501对应。

进一步的,如图2,所述的两个第二立板5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直流输出端子7的压铆螺母II502;所述的直流输出端子7设置在两个第二立板5之间,该直流输出端子7上的固定孔与压铆螺母II502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的竖直平板1、第一横板2、第二横板3、第一立板4以及第二立板5一体成型。

需要明确的是:竖直平板1、第一横板2、第二横板3、第一立板4以及第二立板5一体成型的方法是冲压法,该冲压法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技术手段。

需要明确的是:所述的竖直平板1、第一横板2、第二横板3、第一立板4以及第二立板5一体成型的优点是:可以保证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稳定性和练级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竖直平板1、第一横板2、第二横板3、第一立板4以及第二立板5的材质为铝镁合金。

需要明确的是:铝镁合金具有以下优点:

1. 密度小,镁金属是广泛应用的金属中密度最小的金属,按ρ=1.8g/cm3计算,镁合金比塑料轻20%,比铝轻30%。

2. 比强度高,即镁合金的强度与质量之比高,具有一定承载能力。

3. 散热性能好,适合散热要求较高的产品。热传导率是PP料的100倍。

4. 弹性模量小,刚性好,长期使用不易变形,抗震力强。

5. 抗电磁干扰、电磁屏蔽性好。

6. 色泽鲜艳美观,耐腐蚀,能长期保持外观质量。

7. 是环保型材料,其废料可以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如图3~4,将交流输入端子6和直流输出端子7设置在两个第一立板4之间和两个第二立板5之间;其中,交流输入端子6可以通过M3×6螺栓与第一立板4上设置的螺纹孔I401或压铆螺母I402配合固定。直流输出端子7可以通过M4×6螺栓与第二立板5上设置的螺纹孔II501或压铆螺母II502配合固定。再将充电模块8上的自带螺钉拆卸,利用十字槽外六角螺钉 M3×10穿过通孔101后将固定有交流输入端子6和直流输出端子7的本实用新型固定在充电模块8上,实现模块间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