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纤耦合半导体泵浦的脉冲固体激光器实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9081发布日期:2018-09-11 22:57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激光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纤耦合半导体泵浦的脉冲固体激光器实验系统。



背景技术:

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Diode Pump Solid State Laser),是一种用半导体激光器泵浦固体激光材料的激光器。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近年来国际上发展很快,在光通信,激光医疗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普通半导体激光器具有光斑分布不均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基于光纤耦合半导体泵浦的脉冲固体激光器实验系统,集中激光器的光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光纤耦合半导体泵浦的脉冲固体激光器实验系统,包括依次排列的:

泵浦源,所述泵浦源为半导体泵浦源;

聚焦镜,所述聚焦镜包括镜筒和安装在镜筒首端的接口,接口通过光纤连接泵浦源;镜筒内沿着光线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弯月透镜、第二弯月透镜、平凸透镜、第三弯月透镜、双凸透镜和第四弯月透镜;由六个透镜组成的透镜组控制聚焦光斑与光纤直径的比例为1:1,并有效修正激光的球差、色差、离轴像散、慧差和畸变;

调Q模块,采用可饱和吸收体Cr4+:YAG作为晶体;

输出镜;

功率计,测量激光输出功率,便于计算激光的转化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接口套接在镜筒的首端,接口的表面设置有螺钉孔,镜筒的表面对应螺钉孔的位置设置有长槽;将螺钉紧固在螺钉孔内即可将接口固定在镜筒上,长槽用于微调接口的具体位置。

具体的,镜筒内所有的透镜之间通过隔圈间隔,隔圈用于固定所有的透镜,控制透镜与透镜之间处于设定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聚焦镜与调Q模块之间设置有激光增益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增益模块与调Q模块之间设置有倍频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镜与功率计之间设置有滤光装置。

具体的,所述输出镜为凹面镜。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激光器实验装置的泵浦源采用光纤耦合输出,有效的改善泵浦光的强度分布;由六个透镜组成的透镜组控制聚焦光斑与光纤直径的比例为1:1,有效修正激光的球差、色差、离轴像散、慧差和畸变,提高了光斑单位面积的峰值功率。(2)本实用新型的激光器实验装置采用了分离设计,泵浦源、谐振腔、激光工作物质、激光调Q晶体及激光倍频晶体各自独立,均可以独立操作,方便教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激光器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聚焦镜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泵浦源;2、聚焦镜;201、镜筒;202、接口;203、第一弯月透镜;204、第二弯月透镜;205、平凸透镜;206、第三弯月透镜;207、双凸透镜;208、第四弯月透镜;209、隔圈;3、激光增益模块;4、倍频模块;5、调Q模块;6、输出镜;7、滤光装置;8、功率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于光纤耦合半导体泵浦的脉冲固体激光器实验系统,包括依次排列的:

泵浦源1,所述泵浦源1为半导体泵浦源1,激光功率为2.5W,激光波长808nm;

聚焦镜2,如图2所示,聚焦镜2包括镜筒201和安装在镜筒201首端的接口202,接口202通过光纤连接泵浦源1,光纤纤芯直径105μm;镜筒201内沿着光线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弯月透镜203、第二弯月透镜204、平凸透镜205、第三弯月透镜206、双凸透镜207和第四弯月透镜208;所有的透镜之间通过隔圈209间隔,隔圈209用于固定所有的透镜,控制透镜与透镜之间处于设定的距离;所述接口202套接在镜筒201的首端,接口202的表面设置有螺钉孔,镜筒201的表面对应螺钉孔的位置设置有长槽;将螺钉紧固在螺钉孔内即可将接口202固定在镜筒201上,长槽用于微调接口202的具体位置;

激光增益模块3,采用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作为工作物质,来自聚焦镜2的波长为808nm的激光聚焦到工作物质上,可以激发产生波长为1064nm的激光;

倍频模块4,采用磷酸钛氧钾(KTP)作为工作物质,晶体可绕激光传播方向旋转,找到II类匹配角之后可以使得谐振腔内激光以最大功率输出;

调Q模块5,采用可饱和吸收体Cr4+:YAG作为晶体;

输出镜6,所述输出镜6为凹面镜,波长为1064nm的激光的透过率为3%-10%;

滤光装置7,采用短波通滤光片作为滤光装置7,以获得较为单一的倍频后的波长为532nm的激光输出;

功率计8,测量激光输出功率,便于计算激光的转化效率。

聚焦镜2聚焦在激光增益模块3上的光斑直径为105μm,由六个透镜组成的透镜组控制聚焦光斑与光纤直径的比例为1:1,并有效修正激光的球差、色差、离轴像散、慧差和畸变。

虽然说明书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提示,不应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