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理电学实验用导线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0538发布日期:2018-10-26 21:06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理电学实验用导线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理电学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理电学实验用导线剥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几乎已经深入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在教学中,物理实验中电学实验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导线连接,在实验器材生产厂家的导线生产中导线被截成一段段,然后两端焊接有卡接铜片、鳄鱼钳和接线端子 ,根据需求量取剥线长度,然后再一根一根地进行剥线,现在多为人工进行剥线操作,这种人工剥线的工作模式太浪费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提高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物理电学实验用导线剥线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低、截断导线和去皮步骤的品质较差与接线端子焊接的耗费人力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物理电学实验用导线剥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物理电学实验用导线剥线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工作台,且支架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外壁一侧焊接有操作台,且操作台的顶部外壁开有卡槽,卡槽内壁卡接有显示屏和控制面板,所述隔板的顶部外壁另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U型架,且U型架包括U型底座、第一电动推杆和定位压合板,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在U型底座的底部内壁上,且定位压合板的底部外壁焊接在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上,所述U型底座的一侧外壁开有插槽,且插槽内壁插接有铜片板,所述U型底座的顶部外壁开有第二卡槽,且第二卡槽内壁卡接有滑道,所述滑道的顶部外壁焊接在铜片板的底部外壁,且滑道的底部外壁和定位压合板的顶部外壁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铜片板的顶部外壁开有滑槽,且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导线连接片,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外壁一侧焊接有线辊支架,且线辊支架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线辊,所述线辊支架的一侧外壁焊接有支杆,且支杆的顶部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计量盒,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机支架,且电机支架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套接有转动辊,所述电机支架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套接有整平夹辊,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外壁中轴线处焊接有剥皮箱,且工作台的顶部外壁靠近剥皮箱的一侧焊接有焊接箱,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外壁远离线辊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拨杆。

优选地,所述计量盒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位移传感器,且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微处理器。

优选地,所述隔板的顶部外壁靠近剥皮箱的一侧焊接有废料箱,且剥皮箱位于废料箱的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剥皮箱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加热板,且电加热板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处理板,剥皮箱的两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隔热隔板,隔热隔板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动滑轨,电动滑轨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剥皮导杆,剥皮导杆的顶部外壁焊接有环形切刀。

优选地,所述剥皮箱靠近环形切刀的一侧内壁底部开有皮料孔,且剥皮箱靠近环形切刀的一侧外壁开有第三卡槽,第三卡槽的内壁卡接有线垫圈,线垫圈的底部内壁和处理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剥皮箱远离线垫圈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截断刀头,剥皮箱的内壁靠近截断刀头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剥皮箱盖。

优选地,所述焊接箱的顶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推杆电机,且推杆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焊接板,焊接板的底部外壁四角处均焊接有压合头,压合头位于定位压合板的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焊接箱的底部内壁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套接有传动辊,焊接箱的底部内壁两侧均开有第四卡槽,传动辊的底部外壁滑动连接在第四卡槽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拨杆包括第二电动推杆、卡接头和安装板,且第二电动推杆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板的顶部外壁上,卡接头的底部外壁焊接在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上。

优选地,所述卡接头包括卡接底座和弹扣,且弹扣的顶部外壁焊接在卡接底座的顶部外壁上,弹扣的规格和导线连接片的规格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电加热板、驱动电机、电动滑轨和电机的输入端均连接有开关,且开关的输入端通过导线和微处理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有线辊、计数盒和整平夹辊,可通过整卷电线进行计数喷码整平,便于后续的截断和剥线,配合上剥皮箱和焊接箱,可以进行流水线式的生产,实现全自动化生产。

2、通过设置有剥皮箱,配合上底部的电加热板,起到软化作用,然后在喷码定位后环形切刀环割去皮,并截断电线,制成两端无皮的电线段,便于后续的加工。

3、通过设置有焊接箱,可在焊接箱内将两端焊接上导线连接头,形成市场上常见的成品,节省了人工进行焊接,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通过压合头和定位压合板进行卡合,在传动辊和拨杆的作用下集中堆码在工作台末端卡槽内,便于成品装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物理电学实验用导线剥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物理电学实验用导线剥线装置的剥皮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物理电学实验用导线剥线装置的U型架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物理电学实验用导线剥线装置的焊接箱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物理电学实验用导线剥线装置的拨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 U型架、3拨杆、4焊接箱、5剥皮箱、6整平夹辊、7位移传感器、8线辊支架、9线辊、10工作台、11操作台、12废料箱、13第一电动推杆、14线垫圈、15皮料孔、16环形切刀、17电动滑轨、18处理板、19隔热隔板、20截断刀头、21剥皮箱盖、22定位压合板、23滑道、24 U型底座、25推杆电机、26焊接板、27压合头、28传动辊、29驱动电机、30卡接头、31第二电动推杆、32安装板、33电加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物理电学实验用导线剥线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工作台10,且支架1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隔板,隔板的顶部外壁一侧焊接有操作台11,且操作台11的顶部外壁开有卡槽,卡槽内壁卡接有显示屏和控制面板,隔板的顶部外壁另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U型架2,且U型架2包括U型底座24、第一电动推杆13和定位压合板22,第一电动推杆13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在U型底座24的底部内壁上,且定位压合板22的底部外壁焊接在第一电动推杆13的输出端上,U型底座24的一侧外壁开有插槽,且插槽内壁插接有铜片板,U型底座24的顶部外壁开有第二卡槽,且第二卡槽内壁卡接有滑道23,滑道23的顶部外壁焊接在铜片板的底部外壁,且滑道23的底部外壁和定位压合板22的顶部外壁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铜片板的顶部外壁开有滑槽,且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导线连接片,工作台10的顶部外壁一侧焊接有线辊支架8,且线辊支架8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线辊9,线辊支架8的一侧外壁焊接有支杆,且支杆的顶部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计量盒,工作台10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机支架,且电机支架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套接有转动辊,电机支架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套接有整平夹辊6,工作台10的顶部外壁中轴线处焊接有剥皮箱5,且工作台10的顶部外壁靠近剥皮箱5的一侧焊接有焊接箱4,工作台10的顶部外壁远离线辊9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拨杆3。

本实用新型中,计量盒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位移传感器7,且位移传感器7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微处理器,位移传感器7的型号为SW-Q80,隔板的顶部外壁靠近剥皮箱5的一侧焊接有废料箱12,且剥皮箱5位于废料箱12的正上方,剥皮箱5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加热板33,且电加热板33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处理板18,剥皮箱5的两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隔热隔板19,隔热隔板19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动滑轨17,电动滑轨1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剥皮导杆,剥皮导杆的顶部外壁焊接有环形切刀16,剥皮箱5靠近环形切刀16的一侧内壁底部开有皮料孔15,且剥皮箱5靠近环形切刀16的一侧外壁开有第三卡槽,第三卡槽的内壁卡接有线垫圈14,线垫圈14的底部内壁和处理板18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剥皮箱5远离线垫圈14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截断刀头20,剥皮箱5的内壁靠近截断刀头20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剥皮箱盖21,焊接箱4的顶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推杆电机25,且推杆电机25的输出端焊接有焊接板26,焊接板26的底部外壁四角处均焊接有压合头27,压合头27位于定位压合板22的正上方,焊接箱4的底部内壁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驱动电机29,且驱动电机29的输出轴套接有传动辊28,焊接箱4的底部内壁两侧均开有第四卡槽,传动辊28的底部外壁滑动连接在第四卡槽内壁上,拨杆3包括第二电动推杆31、卡接头30和安装板32,且第二电动推杆31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板32的顶部外壁上,卡接头30的底部外壁焊接在第二电动推杆31的输出端上,卡接头30包括卡接底座和弹扣,且弹扣的顶部外壁焊接在卡接底座的顶部外壁上,弹扣的规格和导线连接片的规格相适配,第一电动推杆13、第二电动推杆31、电加热板33、驱动电机29、电动滑轨17和电机的输入端均连接有开关,且开关的输入端通过导线和微处理器相连接,微处理器的型号为ARM9TDMI。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整平夹辊6转动,带动线辊9上的导线通过计量盒滑出,计量盒对导线进行喷码和定长度,然后进入剥皮箱5内,进行软化、截断和剥皮,接着到达焊接箱4内,通过第一电动推杆13顶上定位压合板22和压合头27压合进行焊接接线端子,最后在拨杆3上卡接头30拉动下堆码在工作台10末端卡槽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