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随行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6424发布日期:2018-10-12 23:56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随行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梯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越来越普遍,与电梯伴生的随行电缆也呈现多样化,有视频监控用的电梯随行电缆,也有数字网络用电梯随行电缆。在电梯运动中,电缆频繁弯折、受拉,影响使用寿命,由于各种线路过于复杂,这些线路因其抗拉性能相对较差,在较长期的经常性地升降运动后,有可能出现断裂、损坏,带来断电停驶或其他相关功能中断的后果;这一现象在使用最频繁的随行电缆低楼层端最容易发生。

为了保证随行电缆有足够的使用寿命,设计人员不得不增加随行电缆中各类线材的直径,或者牺牲部分性能来改善线材的耐弯折性,这不仅增加了随行电缆的重量,也使随行电缆在随电梯运动时需要消耗更多的电能来使电缆弯折。

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别墅、复式住宅、低层商业有着安装电梯的需求,由于随行电缆在安装敷设时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要求不能小于电缆小边的6倍,所以需要一定的安装空间,由于有电梯安装需要的地方往往寸土寸金,这无疑会增加电梯安装的总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寿命长、可靠性强的电梯随行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约空间和能耗的电梯随行电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随行电缆,包括:输入接头、输出接头和主电缆,主电缆由外向内依次包括护套层、编织层、控制线层、屏蔽层、主线层和钢丝,还包括填充物;所述主线层包括电力线、通讯线;

所述主电缆形状为圆柱形螺旋曲线,圆柱直径为电梯轿厢宽的1/2-2/3,主电缆的最大拉伸比为1:40-1:50,直立设于电梯井顶部;

所述输入接头设于主电缆的上端,并固定于电梯井顶部,所述输出接头设于主电缆的底端,与电梯轿厢相连通。

主电缆设于电梯井顶部,无需占用电梯井宝贵的底部空间,电梯上升时,呈圆柱形螺旋曲线形状的主电缆整体缩短,电梯下降时,主电缆整体拉长,在这个过程中,主电缆的每一段相对于水平方向都会发生一定角度的形变,值得说明的是,任何一段主电缆的形变角度应控制在0°-60°之间,避免主电缆因弯曲过度造成疲劳甚至内部线路断裂,导致寿命降低;相比之下,常规的电梯随行电缆,每次电梯运动时,会使随行电缆相应部位产生180°的弯折,本案的电梯随行电缆,在寿命、占用空间上更有优势,因不用考虑主电缆的抗过度弯曲能力,故无需增加其内部线材的直径,这就使得主电缆的直径和重量可以大大降低,从而起到节约成本和降低运行能耗的作用;同时由于随行电缆不会过度弯曲,因此,可以考虑采用光纤作为通讯线材料,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优选的,所述的电梯随行电缆,其中,所述钢丝材料为弹簧钢。弹簧钢有很好的弹性和复原性,钢丝的存在有利于随行电缆在随电梯运动过程中,不发生扭结、缠绕现象。

优选的,所述的电梯随行电缆,其中,所述填充物材料为聚氯乙烯。聚氯乙烯不但柔软性好,且弹性强、耐磨、耐弯曲性能强,是填料的较优选择。

优选的,所述的电梯随行电缆,其中,所述钢丝由输出接头端到输入接头端逐渐变细。钢丝越细的部位越容易发生形变,钢丝在输出接头端最粗,电梯运动时,电梯随行电缆的输出接头端最承受的力最大,如果输出接头端的钢丝过细,容易造成形变量过大而使寿命降低,而输入接头所承受的力较小,钢丝过粗不仅增加随行电缆总重量,还会增加输出接头端所承受的力;使钢丝由输出接头端到输入接头端逐渐变细,可使电梯运动时带动随行电缆整体发生均匀的形变,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的电梯随行电缆,其中,所述主线层包括电力线、通讯线。

优选的,所述的电梯随行电缆,其中,所述主电缆横截面为圆形或扁平状。

优选的,所述的电梯随行电缆,其中,所述主电缆套于电梯主吊绳上,主电缆的圆柱形几何中心与电梯主吊绳重合。这有利于保证电梯运行过程中不会因随行电缆和轿厢的中心处于相同的运动轨迹上,保证电梯运行的稳定。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随行电缆,呈圆柱形螺旋状设于电梯井顶部,在随电梯运动过程中,电缆每一部分的形变量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电梯随行电缆可以在管径、内部管线选材、整体重量上有更大的设计自由度,较普通随行电缆更轻、更细,在寿命、占用空间和能耗上较普通随行电缆更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梯随行电缆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电梯随行电缆的主电缆示意图。

图3是主电缆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一种电梯随行电缆,包括:输入接头1、输出接头3和主电缆2,主电缆2由外向内依次包括护套层201、编织层202、控制线层203、屏蔽层204、主线层205和钢丝206,还包括填充物207;所述主线层包括电力线205a、通讯线205b;

所述主电缆2形状为圆柱形螺旋曲线,圆柱直径为电梯轿厢4宽的1/2-2/3,主电缆2的最大拉伸比控制在1:30-1:40,直立设于电梯井顶部5;

所述输入接头1设于主电缆2的上端,并固定于电梯井顶部5,所述输出接头3设于主电缆2的底端,与电梯轿厢4相连通。

所述钢丝206材料为65Mn弹簧钢弹簧钢。

所述通讯线205b包括视频线、网线和通话线。

所述填充物207材料为聚氯乙烯。

所述钢丝206由输出接头3端到输入接头1端逐渐变细,最大直径8mm。最小直径2mm。

所述主电缆2横截面为圆形。

所述主电缆2套于电梯主吊6绳上。

所述主电缆2的圆柱形几何中心与电梯主吊6绳重合。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