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程限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0338发布日期:2018-11-02 21:23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程限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程开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程限位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行程限位器的顶盖和底壳的四角位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螺栓下端还设有一体成型的安装柱14,安装柱的下端再通过螺纹配合将整个壳体固定在其他设备的安装面上,具体见附图4,这种结构存在安装复杂,调试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简便,调试方便的行程限位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行程限位器,包括壳体、支撑板、电位器、传动机构以及微动开关,所述壳体包括顶盖和底壳,所述底壳下部设有至少一个向外延伸的支脚,所述顶盖上各个角的位置处设有安装孔一,所述底壳内壁设有若干个供所述支撑板安装的凸台一,所述凸台一上对应所述安装孔一的位置处设有安装孔二。

所述支脚设置在所述底壳的四角处,所述底壳和顶盖对应所述支脚的上方设有避让的凹陷。

所述支脚上设有供螺栓安装的通孔。

每个所述支脚都凸起高于所述底壳的底面。

所述顶盖内壁对应安装孔一的位置处设有凸台二。

所述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都采用螺纹孔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孔一贯穿所述凸台二。

所述支撑板轮廓与所述底壳内壁完全吻合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凸台一上。

所述支撑板呈条状,所述电位器、微动开关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所述传动机构安装在底壳内且穿过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电位器和微动开关连接,电位器、传动机构以及微动开关的轴心都在同一直线上且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中直接将顶盖和底壳固定连接在一起,再通过螺栓将支脚固定在其他设备的安装面上,大大简化了调试流程,具有安装简便,调试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行程限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行程限位器去除顶盖后的拆分示意图。

图4为背景技术中行程限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行程限位器,包括壳体1、支撑板2、电位器3、传动机构4以及微动开关,所述壳体1包括顶盖11和底壳12,所述底壳12下部设有至少一个向外延伸的支脚5,所述顶盖11上各个角的位置处设有安装孔一6,所述底壳12内壁设有若干个供所述支撑板2安装的凸台一7,所述凸台一7上对应所述安装孔一6的位置处设有安装孔二8,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中直接将顶盖和底壳固定连接在一起,再通过螺栓将支脚固定在其他设备的安装面上,大大简化了调试流程,具有安装简便,调试方便的优点。

所述支脚5上设有供螺栓安装的通孔51,所述支脚设置在所述底壳12的四角处,所述底壳12和顶盖11对应所述支脚5的上方设有避让的凹陷9,不会在安装螺栓时发生干涉的现象,保证安装流程的正常进行。本实施例中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具有固定效果好的优点;另外,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比如说卡接,在支脚上设置凸台,在供行程限位器安装的其他设备安装面上设置卡扣,通过卡接的方式来固定,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行程限位器固定安装。

每个所述支脚5都凸起高于所述底壳12的底面,保证支脚与设备安装面的面接触,提高整个壳体的安装稳定性。

所述顶盖11内壁对应安装孔一6的位置处设有凸台二13,所述安装孔一6和安装孔二8都采用螺纹孔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孔一6贯穿所述凸台二13,凸台二能够起到安装导向的作用以及加强安装稳定性。

所述支撑板2轮廓与所述底壳12内壁完全吻合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凸台一7上,所述支撑板2呈条状,所述电位器3、微动开关安装在所述支撑板2的上方,所述传动机构4安装在底壳12内且穿过所述支撑板2与所述电位器3和微动开关连接,电位器3、传动机构4以及微动开关的轴心都在同一直线上且沿支撑板2的长度方向设置,本实施例中的壳体内部结构与申请号201420402633.0的结构原理相同,都是通过涡轮蜗杆传动机构实现工作的正常运转,在此不多加赘述。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