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接线柱装置、压缩机以及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2893发布日期:2018-11-23 20:58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机接线柱装置、压缩机以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压缩机上设置接线柱结构用于空调接线连接,目前接线柱结构均采用钢针固定在玻璃体中间,由于玻璃体裸露,而且玻璃体较脆,生产过程中压缩机周转过程中易磕碰到接线柱,导致接线柱变形、玻璃体破裂;并且,空调售后装机时分别采用三个插头套插在接线柱上,若套插插头时若用力过大,或插头碰到玻璃体易导致压缩机接线柱玻璃体破损。

压缩机玻璃体破裂若及时被发现,需要更换压缩机盖子,造成一定的报废。若接线柱破裂未及时被发现,则存在漏电风险,对空调系统的整机绝缘性能有一定隐患,甚至有人身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接线柱装置、压缩机以及空调系统,上述压缩机接线柱装置能够方便接线,并且保护接线柱不受损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缩机接线柱装置,包括:

固定于压缩机筒体上的接线柱安装板;

贯穿设置于所述接线柱安装板上的三个接线柱,每个所述接线柱裸露于所述压缩机筒体外侧的端部两侧连接有两片相对的弹性片以形成插槽结构;

扣置于所述接线柱安装板上的接线柱护盖,所述三个接线柱裸露于所述压缩机筒体外侧的柱体位于所述接线柱护盖所罩空间内,所述接线柱护盖的壳体与所述插槽结构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开孔。

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接线柱装置中,包括固定于压缩机筒体上的接线柱安装板;贯穿设置于接线柱安装板上的三个接线柱,每个接线柱裸露于压缩机筒体外侧的端部两侧连接有两片相对的弹性片以形成插槽结构;扣置于接线柱安装板上的接线柱护盖,三个接线柱裸露于压缩机筒体外侧的柱体位于接线柱护盖所罩空间内,接线柱护盖的壳体与插槽结构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开孔。该压缩机接线柱装置将三个接线柱裸露于压缩机筒体外侧的端部两侧连接有两片相对的弹性片形成插槽结构,并且接线柱护盖的壳体与插槽结构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开孔,用于接线的插头可通过开孔插入插槽结构的两片弹性片之间,弹性片具有弹性能够夹紧插头,方便对接线柱进行接线,又使接线柱在接线时不受损害,并且设置的接线柱护盖避免了接线柱裸露于压缩机筒体外侧,保护接线柱在生产和周转的过程中不受损害。

优选地,每个所述接线柱包括与所述接线柱安装板密封配合的玻璃体以及穿设于所述玻璃体中的钢针,所述钢针裸露于所述压缩机筒体外侧的端部两侧与两片所述弹性片焊接。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使压缩机通电的一个插头,固定于所述插头本体上且与所述插槽结构一一对应的插片,每个所述插片通过对应的所述开孔由所述接线柱护盖外侧插入对应的所述插槽结构。

优选地,组成所述插槽结构的两片所述弹性片中,每片所述弹性片的中部形成有朝向另一个弹性片的凸起结构。

优选地,所述接线柱护盖背离所述接线柱安装板的表面上每个所述开孔旁形成有插线标识以指导所述插头的每个插片的插入位置。

优选地,所述三个接线柱之间的距离相等。

优选地,三个所述插槽结构的延伸方向互相呈60度角,且所述开孔以及所述插片的延伸方向与对应的所述插槽结构的延伸方向一致。

优选地,三个所述插槽结构的延伸线交于一点,且所述开孔以及所述插片的延伸方向与对应的所述插槽结构的延伸方向一致。

优选地,所述接线柱护盖内表面与所述接线柱安装板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扣点,所述接线柱安装板与所述扣点对应位置形成有凹槽,所述接线柱护盖通过所述扣点与所述凹槽卡合固定于所述接线柱安装板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任意一种压缩机接线柱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一种压缩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缩机接线柱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缩机接线柱装置俯视图;

图2b为图2a中沿AA方向的截面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线柱护盖的俯视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图5a沿BB方向的截面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图6a沿CC方向的截面图;

图6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线柱护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图7a中D区域的放大图。

图标:

1-压缩机筒体;11-凹槽;2-接线柱安装板;3-接线柱;31-玻璃体;32-钢针;4-弹性片;41-插槽结构;42-凸起结构;5-接线柱护盖;51-开孔;52-扣点;6-插头;61-插头本体;62-插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a,本实用新型提供压缩机接线柱装置,包括:

固定于压缩机筒体1上的接线柱安装板2;

贯穿设置于接线柱安装板2上的三个接线柱3,每个接线柱裸露于压缩机筒体1外侧的端部两侧连接有两片相对的弹性片4以形成插槽结构41;

扣置于接线柱安装板2上的接线柱护盖5,三个接线柱3裸露于压缩机筒体1外侧的柱体位于接线柱护盖5所罩空间内,接线柱护盖5的壳体与插槽结构41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开孔51。

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接线柱装置中,包括固定于压缩机筒体1上的接线柱安装板2;贯穿设置于接线柱安装板2上的三个接线柱3,每个接线柱3裸露于压缩机筒体1外侧的端部两侧连接有两片相对的弹性片4以形成插槽结构41;扣置于接线柱安装板2上的接线柱护盖5,三个接线柱3裸露于压缩机筒体1外侧的柱体位于接线柱护盖5所罩空间内,接线柱护盖5的壳体与插槽结构41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开孔51。该压缩机接线柱装置将三个接线柱3裸露于压缩机筒体1外侧的端部两侧连接有两片相对的弹性片4形成插槽结构41,并且接线柱护盖5的壳体与插槽结构41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开孔51,用于接线的插头可通过开孔51插入插槽结构41的两片弹性片4之间,弹性片4具有弹性能够夹紧插头,方便对接线柱进行接线,又使接线柱3在接线时不受损害,并且设置的接线柱护盖5避免了接线柱3裸露于压缩机筒体1外侧,保护接线柱3在生产和周转的过程中不受损害。

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体实施时,如图2b所示,每个接线柱3包括与接线柱安装板2密封配合的玻璃体31以及穿设于玻璃体31中的钢针32,钢针32裸露于压缩机筒体1外侧的端部两侧与两片弹性片4焊接。这里的弹性片4可以为弹性钢片。该压缩机接线柱装置中,由两片弹性片4组成的插槽结构14与设置的接线柱护盖5配合使用形成为一体化插座,避免因操作不当玻璃体31产生破裂,并且避免了因钢针32变形导致的玻璃体31破裂,保护了接线柱3的结构。

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体实施时,如图3a和3b所示,还包括用于使压缩机通电的一个插头6,插头6包括插头本体61以及固定于插头本体61上且与插槽结构41一一对应的插片62,每个插片62通过对应的开孔51由接线柱护盖2外侧插入对应的插槽结构41,如图1所示。与接线柱连接的插头由现有技术中三根线改进为一个一体式插头6,接线时只需将插头6上的插片62插入对应的插槽结构41即可,方便接线,并且插头6由接线柱护盖5外侧插入存在支撑能够避免用力过大导致钢针变形造成的玻璃体31破裂。

具体实施时,可将接线柱护盖5上的开孔51设置为仅能使每个插片62插入的大小,避免插头6插入时接触到玻璃体31。

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地,组成插槽结构41的两片弹性片4中,每片弹性片4的中部形成有朝向另一个弹性片4的凸起结构42,如图2b所示。凸起结构42能够使在插入插头6时夹紧插片62,避免插片62与插槽结构41的连接松动。

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体实施时,可选地,如图4所示,接线柱护盖5背离接线柱安装板2的表面上每个开孔51旁可以形成有插线标识511以指导插头6的每个插片61的插入位置,进而使压缩机接线时方便快捷,不出差错。例如,根据不同需求,三个开孔51旁的插线标志511可为R、S、C,或者,为U、V、W。

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体实施时,优选地,三个接线柱3之间的距离相等。

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三个接线柱3之间的距离相等时,插槽结构41的设置方式可以为:三个插槽结构41的延伸方向互相呈60度角,且开孔51以及插片61的延伸方向与对应的插槽结构41的延伸方向一致,如图5a-5b。

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三个接线柱3之间的距离相等时,插槽结构41的设置方式还可以为:三个插槽结构41的延伸线交于一点,且开孔51以及插片61的延伸方向与对应的插槽结构41的延伸方向一致,如图6a-6c所示,这种设置方式使R/S/C三相插槽结构41的方向为固定的,可以有效防止插错线情况。

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体实施时,如图7a和7b所示,接线柱护盖5内表面与接线柱安装板1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扣点52,接线柱安装板1与扣点52对应位置形成有凹槽11,如图5a所示,接线柱护盖5通过扣点52与凹槽11卡合固定于接线柱安装板1上。可选地,可以通过三组分布均匀的扣点52与凹槽11卡合有效的将接线柱护盖5固定于接线柱安装板2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任意一种压缩机接线柱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压缩机。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