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铁检修的接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2891发布日期:2018-11-23 20:58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铁检修工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铁检修的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高铁在进行检修时,需要对钢轨上空的接触网进行接地处理,从而保证检修工作进行时的绝对安全。现在的普遍做法是将钢轨视为地,将接触网通过夹子与钢轨接触,达到接地目的,然而由于列车牵引电流大、牵引网短路电路大、钢轨对地泄露电阻显著增大、夹子易脱落等情况,所以把钢轨视为地还是不够安全。故需要一种改进的接地手段,来保障检修工作进行时的绝对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铁检修的接地装置,其解决了传统接地方式不够安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铁检修的接地装置,包括本体、接于本体的接地线,所述本体包括可拆分的第一本体、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第一竖直板、水平板、第二竖直板,所述第一竖直板一端接于水平板一端,所述第一竖直板另一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二竖直板一端接于水平板另一端,所述第二竖直板另一端向下延伸,于第一竖直板、第二本体相对的内壁上均设有用于放置钢轨的凹槽,所述第二竖直板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螺纹盲孔、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二本体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配合第一螺纹盲孔的第二螺纹通孔、配合第一螺纹通孔的第二螺纹盲孔,第一螺纹盲孔、第二螺纹通孔通过第一螺杆连接,第一螺纹通孔、第二螺纹盲孔通过第二螺杆连接,于第一竖直板上可拆卸地设有接线头,接线头与接地线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直板顶部设向背离第二竖直板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倾斜面上设第三螺纹盲孔,接线头通过设于其底部的第三螺杆连接第三螺纹盲孔。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头上设有转动把手。

进一步地,与接线头连接的接地线端部设延长段,延长段与接地线通过圆弧状的连接段连接,延长段通过连接导体与接线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竖直板设于近第二本体的水平板端,所述第一竖直板接于远离第二本体的水平板端。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①、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可以拆分,方便装配;

②、第一竖直板、第二本体相对的内壁上均设有用于放置钢轨的凹槽,第一竖直板上的接线头与接地线连通,也即通过接地线将接触网与第一竖直板连通,并未如传统方式中将接触网通过夹子连通钢轨,而在进行检修工作时第一本体、第二本体、钢轨均与地连通,保证了绝对安全性;

③、第一竖直板向上延伸、第二竖直板向下延伸,于第一竖直板和第二本体之间形成容纳钢轨的空间,增加了整体装配后的稳定性,第二竖直板通过第一螺杆、第二螺杆连接第二本体,增加了整体装配后的牢固、整体性,使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与钢轨装配不会分离,从而保证了检修时的安全性;

④、接线头设于第一竖直板顶部的倾斜面,合理利用空间,使用时减少与其他零部件的交叉干涉;

⑤通过圆弧状的连接段连接接地线与延长段,增强接地线与接线头连接处的韧性,使其不会轻易折断,延长段通过连接导体与接线头活动连接,在无需检修工作时可断开接地线与第一竖直板(即地)的联系,保持钢轨的正常使用;

⑥第二竖直板靠近第二本体,第一竖直板远离第二本体,不仅保证第一竖直板与第二本体之间形成的容纳钢轨的空间足够大,而且保证了第二竖直板与第二本体的连接更加紧密,构思巧妙而科学。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将接触网与地连通,避免了传统的接地方式中将使用夹子将接触网直接接于钢轨,而是扩大了接地面积与接地深度,保证了检修工作期间的安全性;通过第一本体独特的结构,配合第二本体,增加整体装配后的稳定性、牢固性、整体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高铁检修的接地装置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高铁检修的接地装置,包括本体、接于本体的接地线1。

所述本体包括可拆分的第一本体、第二本体2。

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第一竖直板3、水平板4、第二竖直板5,第二本体为板状,第二本体2靠近水平板4且竖直设置,所述第一竖直板3一端接于水平板4一端,所述第一竖直板3另一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二竖直板5一端接于水平板4另一端,所述第二竖直板5另一端向下延伸,参见图1,所述第二竖直板5设于近第二本体2的水平板4端,所述第一竖直板3接于远离第二本体2的水平板4端。

于第一竖直板3、第二本体2相对的内壁上均设有用于放置钢轨14的凹槽6。

所述第二竖直板5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螺纹盲孔、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二本体2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配合第一螺纹盲孔的第二螺纹通孔、配合第一螺纹通孔的第二螺纹盲孔,第一螺纹盲孔、第二螺纹通孔通过第一螺杆7连接,第一螺纹通孔、第二螺纹盲孔通过第二螺杆8连接。

于第一竖直板3顶部设向背离第二竖直板5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倾斜面上可拆卸地设有接线头9,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倾斜面上设第三螺纹盲孔,接线头9通过设于其底部的第三螺杆连接第三螺纹盲孔,为了方便操作,所述接线头9上设有转动把手10。

接线头9与接地线1可拆卸地连接,具体到本实施例中,与接线头9连接的接地线1端部设延长段11,延长段11与接地线1通过圆弧状的连接段12连接,延长段11通过连接导体13与接线头9可拆卸地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导体13为叉状导体,接线头9上设供叉状导体插入的插孔。

同时,在接线头9上设接线柱,接线柱上设通孔,可取消延长段11、连接导体13,使延长段11与连接段12分离,接地线1不通过延长段11、连接导体13连接,继而直接将连接段12接于通孔上实现连接。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以及原理如下:首先在现有的钢轨底部地面挖坑,挖出能够容置第一本体、第二本体的坑洞,将第一本体、第二本体放置入坑洞内,将钢轨底部两端分别置入第一竖直板3、第二本体2上的凹槽内,将第一螺杆依次旋第二螺纹通孔、第一螺纹盲孔从而连接第二本体与第二竖直板,将第二螺杆依次旋入第一螺纹通孔、第二螺纹盲孔从而连接第二竖直板与第二本体,两者配合将第二本体与第二竖直板5连接紧密,也即将第一本体、第二本体牢固锁紧于钢轨上,填埋坑洞,最终填埋至接线头9不没入地面内;需要检修时,将接地线一端连通接触网,将接地线另一端(与连接段相连端)通过连接导体13插入接线头,或将接地线另一端(与连接段相连端)接于接线柱的通孔,实现接地功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