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0432发布日期:2018-11-07 21:18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插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折叠插头。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折叠插头的插脚在插进插座时,由于插脚的根部的固定力量不足,插脚就会歪斜,导致插脚插不进插座或只插进一部分,影响使用。还有插脚歪斜,手部一旦用力过猛,手指就会戳到插座上,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折叠插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插头,包括壳体,固定于壳体内的电路板,及转动联接于壳体的插脚组件;所述插脚组件包括转动联接于壳体内侧的转动块,及对称设置于转动块两端的插脚块;所述插脚块外侧设有接触块;所述接触块止抵于设有的弹性片,以使弹性片与接触块电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弹性片近于接触块处设有凹槽;所述接触块止抵于凹槽底端,且接触块于凹槽转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弹性片包括固定部,弹性部,及联接于固定部与弹性部之间的过渡部;所述固定部、过渡部及弹性部依次联接,以形成U型结构;所述凹槽设置于弹性部外侧,且相对应于接触块。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凹槽为竖向槽;所述接触块横截面为长方形结构;所述插脚组件为打开状态时,接触块的长边与凹槽的轴向线垂直;所述插脚组件为收合状态时,接触块的长边与凹槽的轴向线平行。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插脚组件转动角度为90°;所述接触块的宽度与凹槽的宽度相同。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壳体设有用于安装固定部的固定槽。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插脚组件上方设有盖板,以使壳体与盖板形成用于插脚组件转动的转动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壳体内侧设有凸起块;所述凸起块设有的水平卡紧槽;所述盖板一端插合于卡紧槽内,另一端通过设有的螺丝与壳体固定联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壳体外侧设有用于容纳插脚块的收合槽。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及下壳;所述插脚组件固定于下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插脚组件两侧设置带凹槽的弹性片,以使插脚组件的接触块在凹槽内转动,且受到弹性片的对中弹力,避免插脚组件在收合状态或打开状态下晃动。还有,盖板安装的方式,能提高装配的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插头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插头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插头的去掉盖板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插头的弹性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纸。

一种折叠插头,包括壳体10,固定于壳体10内的电路板20,及转动联接于壳体10的插脚组件30。插脚组件30包括转动联接于壳体10内侧的转动块31,及对称设置于转动块31两端的插脚块32。插脚块32外侧设有接触块33。接触块33止抵于设有的弹性片34,以使弹性片34与接触块33电连接。弹性片34为两个,且对称设置转动块31的两端的位置,因此弹性片34对转动块31具有对中的弹力,这样方向相反是这两个弹力相互抵消,减少插头本身受力,只对插脚组件30具有弹力。

弹性片34对接触块33具有一定的弹力,以使插脚组件30不管转动那个位置,转动块31的两端始终受力。

其中,弹性片34近于接触块33处设有凹槽341。接触块33止抵于凹槽341底端,且接触块33在凹槽341内转动。

具体的,弹性片34包括固定部342,弹性部343,及联接于固定部342与弹性部343之间的过渡部344。固定部342、过渡部344及弹性部343依次联接,以形成U型结构,以使弹性部343可以在朝向固定部342摆动。凹槽341设置于弹性部343外侧,且相对应接触块33。由于弹性片34为U型结构,接触块33止抵于凹槽341内并且在其内转动,弹性部343与固定部342的间隔空间来吸收弹性部343的形变。

更具体的,凹槽341为竖向槽。接触块33横截面为长方形结构。插脚组件30为打开状态时,接触块33的长边与凹槽341的轴向线垂直,形成一个卡位点,即接触块33的横向轮廓与凹槽341的截面吻合,以使凹槽341固定接触块33效果更加更好。插脚组件30为收合状态时,接触块33的长边与凹槽341的轴向线平行,且接触块33竖向与凹槽341接触,形成一个卡位点。如果插脚组件30在上述的两个卡位点,插脚块32就不会晃动,方便与插座插接;如果不在上述的两个卡位点,插脚块就会晃动,促使使用者转动到正确的卡位点。接触块33端部设有倒角,所以在凹槽341内转动,可以避免转动不顺畅。无论插脚组件30在收合状态或打开状态,插脚块32都会很好的固定,防止在插头在插进插座时晃动、歪斜。

优选的,插脚组件30转动角度为90°,以使插脚块32在两个角度极限点为打开状态或收合状态。而且插脚组件30转动角度为90°,刚好是接触块33与凹槽341平行或垂直。

优选的,接触块33的宽度与凹槽341的宽度相同,以使插脚组件30在打开状态时,接触块33刚好卡紧在凹槽341内,保证了插脚块32的稳定性。

壳体10设有用于安装固定部342的固定槽11,以使弹性片34一端在固定槽11固定,另一端的弹性部343为自由端,这样保证弹性片34具有足够的弹力。固定部342通过导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其中,插脚组件30上方设有盖板12,以使壳体10与盖板12形成用于插脚组件30转动的转动腔。由于弹性片34具有弹力,在安装时极为不方便,现在设置盖板12后,只需将插脚组件30与弹性片34固定后,再盖上盖板12固定就可以完成安装,提高安装效率。

壳体10内侧设有凸起块13。凸起块13设有的水平卡紧槽14。盖板12一端插合于卡紧槽14内,另一端通过设有的螺丝15与壳体10固定联接,方便安装。

优选的,为了减小插头的体积,壳体10外侧设有用于容纳插脚块32的收合槽16。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插脚组件两侧设置带凹槽的弹性片,以使插脚组件的接触块在凹槽内转动,且受到弹性片的对中弹力,避免插脚组件在收合状态或打开状态下晃动。还有,盖板安装的方式,能提高装配的效率。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