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电极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8783发布日期:2018-11-16 23:20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极片,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电极片。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技术地不断发展,电动汽车的电池性能不断地提高。目前,电动汽车的电池采用的是多个电池模组进行串、并联来实现高电压的目的。在单个模组中,又是通过多个电池包个体进行串联,电池串联中传统的接线不满足,电池模组的发热、稳定、安全等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电极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电池模组电极片,包括电极片,电极片形状为长方形电极片,电极片中间位置设有多条条形孔,条形孔的形状为长方形,所有条形孔相互平行,条形孔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有第一定位孔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所有第二定位孔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所有第一定位孔圆心所在的直线平行于所有第二定位孔圆心所在的直线。

作为优选,电极片的中间位置设有方形孔,条形孔设在方形孔的两侧,方形孔两侧的条形孔数量相等。

作为优选,条形孔的延长线垂直于所有第一定位孔圆心所在的直线。

作为优选,相邻两第一定位孔的中心距相等,相邻两第二定位孔的中心距相等,第一定位孔的数量与第二定位孔的数量相等,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相邻两第一定位孔之间设有第三定位孔,第三定位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第三定位孔的圆心与第一定位孔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电极片结构精巧,相邻电池模组之间通过本电极片连接时稳定性高,连接处不易脱离,且此结构的生产成本很低,实用性强,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0—电极片、101—条形孔、102—第一定位孔、103—第二定位孔、104—方形孔、105—第三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电池模组电极片,如图1所示,包括电极片10,电极片10形状为长方形电极片,电极片10中间位置设有多条条形孔101,条形孔101的形状为长方形,所有条形孔101相互平行,条形孔101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102和第二定位孔103,本实施例第一定位孔102和第二定位孔103的数量都为十一个,所有第一定位孔102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所有第二定位孔103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所有第一定位孔102圆心所在的直线平行于所有第二定位孔103圆心所在的直线。

电极片10的中间位置设有方形孔104,条形孔101设在方形孔104的两侧,方形孔104两侧的条形孔101数量相等。

条形孔101的延长线垂直于所有第一定位孔102圆心所在的直线。

相邻两第一定位孔102的中心距相等,相邻两第二定位孔103的中心距相等,第一定位孔102的数量与第二定位孔103的数量相等,第一定位孔102与第二定位孔103一一对应。

相邻两第一定位孔102之间设有第三定位孔105,第三定位孔10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第三定位孔105的数量为两个,第三定位孔105的圆心与第一定位孔102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

电极片10首先进行板材分割处理得到粗胚,然后,根据结构上的孔以及定位处的特点进行冲压模具的设计,将电极片10粗胚进行冲压加工,最后,进行电镀处理。

电极片10上第一定位孔102、第二定位孔103和第三定位孔105都和电池包上的凸点相配合,组合在一起后,使用热熔处理可以进行电极片10和电池包之间的固定。电池包的电极通过电极片10上的条形孔101,并都统一反压在电极片10上的一侧,方便电路接通,避免接线的繁琐和不安全因素。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