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电池组的防火防爆电池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8935发布日期:2018-10-30 23:23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护电池组的防火防爆电池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电池组的防火防爆电池罩。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市场中主要使用两种电池组: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而三元电池的能力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低温性能等方面的综合性能均优于磷酸铁锂电池,是以后装车电池的发展趋势所在,但三元锂电使用过程中遇高温时电池组易发生短路,燃烧,爆炸等严重的安全事故,车辆使用过程中顾客的财产和生命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且目前行业中车厂无良好的解决方案,很大程度上影响新能源电动汽车三元电池的快速普及和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电池组的防火防爆电池罩。

一种保护电池组的防火防爆电池罩,所述电池罩包括底壁、从底壁向上延伸且覆盖电池组侧面的侧壁以及底壁和侧壁连接形成包裹电池组的空腔;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均包括基材玻纤布、芳纶以及位于基材玻纤布和芳纶之间的硅胶酮,所述基材玻纤布和所述芳纶通过硅胶酮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玻纤布的表面设置有平纹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玻纤布为无捻无蜡中碱玻纤或无碱玻纤。

进一步的,所述硅胶酮为缩合型单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

进一步的,所述芳纶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玻纤布的厚度为0.15~0.2MM。

进一步的,所述芳纶的厚度为0.3~0.5MM。

进一步的,所述底壁和侧壁的厚度均为0.45~0.7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之处:(1)具有耐高温、阻燃性能好、防爆性等特点,可方便装配在电池组上,包裹电池组,从而起到在电池组发生短路、燃烧和爆炸等问题时的防护,避免整车损坏及保障人身安全;(2)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具有产量高、效率高、良品率高等优势,可提高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带动整个市场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壁和侧壁的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电池组的防火防爆电池罩,包括底壁1、从底壁向上延伸且覆盖电池组侧面的侧壁2以及底壁1和侧壁2连接形成包裹电池组的空腔,侧壁2和底壁1均包括基材玻纤布3、芳纶4以及设置在基材玻纤布3和芳纶4之间的硅胶酮5,基材玻纤布3和芳纶4通过硅胶酮5粘接。其中,基材玻纤布3为无捻无蜡中碱玻纤或无碱玻纤,具有耐化学腐蚀、防火、阻燃、防水、耐老化、耐气候性的特点。同时,基材玻纤布3的表面设置有平纹结构,使得基材玻纤布3表面粗糙,容易制造成电池罩保护电池组。

此外,为简便电池罩的制作,将基材玻纤布3和芳纶4通过硅胶酮5粘接制成一种耐高温的材料片,通过对该材料片的切割、打孔、修边、点胶处理等步骤,可制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罩。

本实用新型中,电池罩的大小可根据电池组的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此外,电池罩的形状也不局限于方体形状,也可以是圆柱形状,能覆盖电池组即可。

芳纶4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此外,芳纶经测试,其各项性能如下表所示:

由表格可得,芳纶的断裂强度高,不易断裂;弹性模量较小,柔性较好;芳纶具有强度高、耐温高的特性,在高温状态下,可维持原有形状,具有良好的防爆防火性能。

硅胶酮5为缩合型单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在接触水汽的条件下发生缩合交联反应,固化得到网状结构的高性能弹性体,释放酮肟类小分子,固化后对金属、塑料、陶瓷表面具有极佳的粘接力,可以很好地粘接基材玻纤布3和芳纶4。

硅胶酮在固化后的特性,经测试,其各项性能如下表所示:

由表格可知,硅胶酮固化后的粘接强度和抗拉强度都较高,使得芳纶和基材玻纤布可牢固的粘接在一起。需要说明的是,测试的参考标准都是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测试的。

本实施例中,为使得电池罩具有较高的耐高温和阻燃性且控制在一定的成本前提下,基材玻纤布的厚度为0.15~0.2MM,芳纶的厚度为0.3~0.5MM,电池罩的厚度在0.45~0.7MM之间,即底壁1和侧壁2的厚度在0.45~0.7MM之间。此外,基材玻纤布和芳纶的厚度并非一定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厚度范围,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罩在为独创设计,市场上并没有与之相同或相近的电池罩设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罩具有耐高温、阻燃性能好、防爆性等特点,方便装配在电池组上,包裹电池组,从而起到在电池组发生短路、燃烧和爆炸等问题时的防护,避免整车损坏及保障人身安全;(2)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具有产量高、效率高、良品率高等优势,可提高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带动整个市场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