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六氟化硫断路器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1300发布日期:2018-12-11 21:18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六氟化硫断路器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压六氟化硫断路器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高压六氟化硫断路器因其灭弧介质和灭弧后触头间隙的绝缘介质都是六氟化硫而得名;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频繁操作、灭弧不用检修的优点,在配电网中应用较为普及,六氟化硫断路器是10~220kV,50Hz三相交流系统中的户外配电装置,可开合额定电流、故障电流或转换线路,实现对输变电系统的保护、控制及操作,可供工矿企业、发电厂、变电站中作为电器设备的保护和控制之用。

现有技术中的高压六氟化硫断路器驱动结构一般包括架体,以及安装在架体上的拐臂箱,拐臂箱上设有转轴,转轴具有位于拐臂箱内部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拐臂箱外部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上固定设有小拐臂,第二部分上设有大拐臂,外部动力通过驱动大拐臂转动,进而驱动小拐臂转动,小拐臂与用于驱动断路器开合闸的开关轴连接,从而驱动开关轴上下动作,驱动断路器开合闸。

目前市场上高压六氟化硫断路器驱动结构,转轴安装在拐臂箱上,拐臂箱安装在架体上,然而拐臂箱上方的三个单级在内部通过多种零部件组合串联实现机械联动,其拐臂箱内部结构复杂,造成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六氟化硫断路器驱动结构,旨在解决高压六氟化硫断路器驱动结构,转轴安装在拐臂箱上,拐臂箱安装在架体上,然而拐臂箱上方的三个单级在内部通过多种零部件组合串联实现机械联动,其拐臂箱内部结构复杂,造成生产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压六氟化硫断路器驱动结构,包括外部组件和内部组件,所述外部组件包括支架、拐臂箱、机构箱和单极,所述拐臂箱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拐臂箱位于所述支架的上表面,所述拐臂箱的内部开设有容腔,所述机构箱固定连接于所述拐臂箱,所述机构箱位于所述拐臂箱的下表面,所述单极固定连接于所述拐臂箱,所述单极位于所述拐臂箱的上表面,所述单极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所述内部组件包括固定片、传动轴、连接片、开合轴、拐臂、圆盘和串联片,所述固定片固定连接于所述拐臂箱,所述固定片位于所述拐臂箱的内表面,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片,所述传动轴位于所述固定片的内部,所述连接片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轴,所述连接片位于所述传动轴的外侧壁,所述开合轴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片,所述开合轴位于所述连接片的一端,所述拐臂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轴,所述拐臂位于所述拐臂的外表面,所述圆盘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轴,所述圆盘位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所述串联片转动连接于所述圆盘,所述串联片位于所述圆盘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单极、所述固定片、所述传动轴、所述连接片、所述开合轴和所述圆盘均设置有三个,且所述固定片、所述传动轴、所述连接片、所述开合轴和所述圆盘组成的机械传动机构与所述单极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串联片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串联片将三个所述圆盘两两相连。

优选的,所述圆盘的外表面顺时针方向设置有两个固定点,所述串联片的一端连接其中一个固定点,另一端连接另外一个固定点。

优选的,两个所述串联片分别在中间的所述圆盘的内、外两个表面固定,且方向不同。

优选的,所述拐臂位于三组所述传动轴的中间一组的外表面,且所述拐臂由两个部分转动连接组成。

优选的,所述拐臂的底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机构箱进行连,且所述拐臂位于所述机构箱的上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六氟化硫断路器驱动结构,通过设置两个所述串联片分别位于中间所述圆盘的两侧,防止在拉动时造成两个所述串联片的干扰,所述圆盘的外表面顺时针方向设置有两个固定点,所述串联片的一端连接其中一个固定点,另一端连接另外一个固定点,且为倾斜向上,进而通过中间所述圆盘的半转动带动左、右所述圆盘进行半转动,从而保证左、右所述传动轴的半转动,进而通过所述串联片带动所述开合轴于上方的所述接触点进行开合,保证了整个装置的正常使用,优化原有结构中的进行三个所述传动轴和所述圆盘连接的外拐臂连接结构,简化了内部的结构,方便了检修和减少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内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内部组件单个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电路图;

图中:1、外部组件;11、支架;12、拐臂箱;13、容腔;14、机构箱;15、单极;2、内部组件;21、固定片;22、传动轴;23、连接片;24、开合轴;25、拐臂;26、圆盘;27、串联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压六氟化硫断路器驱动结构,包括外部组件1和内部组件2,外部组件1包括支架11、拐臂箱12、机构箱14和单极15,拐臂箱12固定连接于支架11,拐臂箱12位于支架11的上表面,拐臂箱12的内部开设有容腔13,机构箱14固定连接于拐臂箱12,机构箱14位于拐臂箱12的下表面,单极15固定连接于拐臂箱12,单极15位于拐臂箱12的上表面,单极15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内部组件2包括固定片21、传动轴22、连接片23、开合轴24、拐臂25、圆盘26和串联片27,固定片21固定连接于拐臂箱12,固定片21位于拐臂箱12的内表面,传动轴22固定连接于固定片21,传动轴22位于固定片21的内部,连接片23固定连接于传动轴22,连接片23位于传动轴22的外侧壁,开合轴24固定连接于连接片23,开合轴24位于连接片23的一端,拐臂25固定连接于传动轴22,拐臂25位于拐臂25的外表面,圆盘26固定连接于传动轴22,圆盘26位于传动轴22的一端,串联片27转动连接于圆盘26,串联片27位于圆盘26的外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每台断路器由装在同一拐臂箱12上的三个单极15和一个弹簧机构组成,三个单极15间为机械联动,弹簧操动机构和电气控制系统均置于机构箱14内,单极15的上部为一个断口的灭弧室,中间为支柱瓷套,下部为用于密封及传动的拐臂箱12;本高压六氟化硫断路器的灭弧室采用自能式灭弧原理,采用小直径压气缸、变开距和双向气吹的结构,利用电弧堵塞效应提高压气缸内的气体压力从而熄灭电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时,外部电源成功连接,分闸操作:机构箱14中的弹簧操动机构通过拐臂25斜向上推动带动拐臂箱12中的中间的传动轴22半转动,中间的传动轴22用其圆盘26和串联片27带动左、右的两个传动轴22半转动,从而拉动所有的开合轴24向下运动,断开了与单极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断路器开闸;合闸操作:弹簧机构带动所有运动部件按分闸方向的反方向运动,致使开合轴接触单极,形成合闸状态。

进一步的,单极15、固定片21、传动轴22、连接片23、开合轴24和圆盘26均设置有三个,且固定片21、传动轴22、连接片23、开合轴24和圆盘26组成的机械传动机构与单极15一一对应。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三组传动机构分别对应上方的三个单极15,保证上方的三个单极15进行开合闸的操作,三个单极15的操作通过自能式灭弧原理,缩小了压气缸的直径和重量,减少了操作做功,从而可以配用弹簧操动机构。

进一步的,串联片27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串联片27将三个圆盘26两两相连;两个串联片27分别在中间的圆盘26的内、外两个表面固定,且方向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两个串联片27将三个圆盘26相连接,从而保证三个圆盘26之间的同步转动,从而带动传动轴22半转动和开合轴24的驱动开合,两个串联片27分别位于中间圆盘26的前、后两个表面,防止两个串联片27的之间的互相干扰,造成不必要的意外发生。

进一步的,圆盘26的外表面顺时针方向设置有两个固定点,串联片27的一端连接其中一个固定点,另一端连接另外一个固定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顺时针方向有两个固定点,从而将串联片27斜向上连接,保证两个串联片27能够带动左、右两个传动轴22的转动,进而实现三个传动轴22的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拐臂25位于三组传动轴22的中间一组的外表面,且拐臂25由两个部分转动连接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拐臂25固定连接于中间一组传动轴22,从而将拐臂25的推动力转化到中间传动轴22上,然后通过中间传动轴22带动圆盘26半转动,圆盘26的转动通过串联片27带动左、右两个传动轴22进行同步的转动,拐臂25两个部分之间的转动连接,可以将弹簧操作机构的上下推动力转换为传动轴22半转动的力,为传动轴22的转动奠定了基础。

进一步的,拐臂25的底端滑动连接于机构箱14,且拐臂25位于机构箱14的上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机构箱14内部的弹簧操作机构于拐臂25连接,从而弹簧操作机构带动拐臂25进行上、下的拉动,保证了传动轴22和圆盘26的半转动,拐臂25位于机构箱14的上表面,保证了弹簧操作机构对拐臂25的控制和操作。

图4为高压六氟化硫断路器电路图,高压六氟化硫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时,其对地绝缘由支持绝缘子承受,一旦高压六氟化硫断路器所连接的线路发生永久接地故障,高压六氟化硫断路器动作跳闸后,接地故障点又未被清除,则有电母线的对地绝缘亦要由该断路器断口的真空间隙承受,各种故障开断时,断口一对触子间的真空绝缘间隙要耐受各种恢复电压的作用而不发生击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将设备接入外部电源,在使用时,外部电源成功连接,分闸操作:机构箱14中的弹簧操动机构通过拐臂25斜向上推动带动拐臂箱12中的中间的传动轴22半转动,中间的传动轴22用其圆盘26和串联片27带动左、右的两个传动轴22半转动,从而拉动所有的开合轴24向下运动,断开了与单极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断路器开闸;合闸操作:弹簧机构带动所有运动部件按分闸方向的反方向运动,致使开合轴接触单极,形成合闸状态。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