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电池钢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8232发布日期:2019-01-08 21:4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热电池钢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热电池钢壳。



背景技术:

为保障电池钢壳的强度,通常采用增加钢壳厚度的方式,但现有的钢壳大多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增加钢壳的厚度造成钢壳的重量成倍增加,造成制造成本升高,同时造成电池总重量大大增加。且电池在受热时,容易发生爆炸,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隔热电池钢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隔热电池钢壳,该钢壳包括圆筒状内层钢套、套设于该内层钢套外的圆筒状外层钢套、固定盖设于该内层钢套和外层钢套底端的钢盖、以及夹设于该内层钢套和外层钢套之间的浇铸尼龙管,该外层钢套外壁面及该钢盖外表面涂设有第一隔热涂料涂层,该浇铸尼龙管内壁面与该内层钢套外壁面之间还夹设有第一聚四氟乙烯玻纤布套筒,该浇铸尼龙管外壁面与该外层钢套内壁面之间还夹设有第二聚四氟乙烯玻纤布套筒,该第一聚四氟乙烯玻纤布套筒、第二聚四氟乙烯玻纤布套筒和浇铸尼龙管底端与该钢盖抵接,该第一聚四氟乙烯玻纤布套筒、第二聚四氟乙烯玻纤布套筒和浇铸尼龙管顶端与该内层钢套顶端平齐,该外层钢套顶端伸出至该内层钢套顶端外形成束口部,该束口部底端设有向该外层钢套内缩径形成的环状定位槽,该定位槽向该外层钢套内凹陷并凸出于该外层钢套内壁面,该定位槽底端与该内层钢套顶端端面平齐或高于该内层钢套顶端端面,该束口部上设有与该外层钢套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复数条收缩缝,该复数条收缩缝间隔设置于该束口部上、并由该定位槽顶端延伸至该束口部顶端端面。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热电池钢壳中,该内层钢套外壁面上涂设有第二隔热涂料涂层。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热电池钢壳中,该第一隔热涂料涂层和第二隔热涂料涂层均为复合硅酸镁铝隔热涂料层。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热电池钢壳中,该定位槽为凸出于该外层钢套内壁面的半圆形环状定位槽。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热电池钢壳中,该浇铸尼龙管内壁面上设于凸出于该浇铸尼龙管内壁面的复数个第一凸点,该浇铸尼龙管外壁面上设于凸出于该浇铸尼龙管外壁面的复数个第二凸点。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热电池钢壳中,该第一凸点和第二凸点均为半圆球状凸点。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热电池钢壳中,该内层钢套厚度大于或等于该外层钢套厚度。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热电池钢壳中,该内层钢套、外层钢套和钢盖一体成型形成。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隔热电池钢壳,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隔热电池钢壳时,在组装时,先将第一聚四氟乙烯玻纤布套筒和第二聚四氟乙烯玻纤布套筒粘接于浇铸尼龙管内外壁上,再将浇铸尼龙管固定插入至内层钢套和外层钢套之间,后将锂电池电芯插入至内层钢套内,然后将封装盖盖设于电芯顶端,在盖设封装盖时,将封装盖从外层钢套顶端插入至外层钢套内,用力向内推压封装盖,在封装盖与定位槽接触时,封装盖向下抵推定位槽,造成束口部向外层钢套内弯曲收缩,直至封装盖被定位于定位槽位置处并与内层钢套顶端抵接,再冲压向内弯曲收缩的束口部,即可实现对封装盖的固定。通过设置内层钢套和外层钢套,并在内层钢套和外层钢套之间夹设浇铸尼龙管,可在增加钢壳强度的同时,降低钢壳整体重量。在钢壳受力被挤压或发生爆炸时,浇铸尼龙管也可并行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通过在外层钢套外壁面及所述钢盖外表面涂设第一隔热涂料涂层,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隔热电池钢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隔热电池钢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隔热电池钢壳第一实施例中,该钢壳1包括圆筒状内层钢套2、套设于该内层钢套2外的圆筒状外层钢套3、固定盖设于该内层钢套2和外层钢套3底端的钢盖4、以及夹设于该内层钢套2和外层钢套3之间的浇铸尼龙管5,该外层钢套3外壁面及该钢盖4外表面涂设有第一隔热涂料涂层6,该浇铸尼龙管5内壁面与该内层钢套2外壁面之间还夹设有第一聚四氟乙烯玻纤布套筒7,该浇铸尼龙管5外壁面与该外层钢套3内壁面之间还夹设有第二聚四氟乙烯玻纤布套筒8,该第一聚四氟乙烯玻纤布套筒7、第二聚四氟乙烯玻纤布套筒8和浇铸尼龙管5底端与该钢盖4抵接,该第一聚四氟乙烯玻纤布套筒7、第二聚四氟乙烯玻纤布套筒8和浇铸尼龙管5顶端与该内层钢套2顶端平齐,该外层钢套3顶端伸出至该内层钢套2顶端外形成束口部9,该束口部9底端设有向该外层钢套3内缩径形成的环状定位槽11,该定位槽11向该外层钢套3内凹陷并凸出于该外层钢套3内壁面,该定位槽11底端与该内层钢套2顶端端面平齐或高于该内层钢套2顶端端面,该束口部9上设有与该外层钢套3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复数条收缩缝10,该复数条收缩缝10间隔设置于该束口部9上、并由该定位槽11顶端延伸至该束口部9顶端端面。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隔热电池钢壳1时,在组装时,先将第一聚四氟乙烯玻纤布套筒7和第二聚四氟乙烯玻纤布套筒8粘接于浇铸尼龙管5内外壁上,再将浇铸尼龙管5固定插入至内层钢套2和外层钢套3之间,后将锂电池电芯插入至内层钢套2内,然后将封装盖盖设于电芯顶端,在盖设封装盖时,将封装盖从外层钢套3顶端插入至外层钢套3内,用力向内推压封装盖,在封装盖与定位槽11接触时,封装盖向下抵推定位槽11,造成束口部9向外层钢套3内弯曲收缩,直至封装盖被定位于定位槽11位置处并与内层钢套2顶端抵接,再冲压向内弯曲收缩的束口部9,即可实现对封装盖的固定。通过设置内层钢套2和外层钢套3,并在内层钢套2和外层钢套3之间夹设浇铸尼龙管5,可在增加钢壳1强度的同时,降低钢壳1整体重量。在钢壳1受力被挤压或发生爆炸时,浇铸尼龙管5也可并行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通过在外层钢套3外壁面及所述钢盖4外表面涂设第一隔热涂料涂层6,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

可以理解的,该封装盖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外层钢套3的内径,该封装盖的直径大于环形定位槽11的内径。在向内冲压封装盖时,该内层钢套2顶端抵住该封装盖底面,可防止封装盖压到电芯。

可以理解的,为便于束口部9向外层钢套3内弯曲收缩,该外层钢套3的厚度为0.5-1.5mm。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浇铸尼龙管5由单体浇铸尼龙(MC尼龙)制成。

进一步的,该内层钢套2外壁面上涂设有第二隔热涂料涂层。该第一隔热涂料涂层6和第二隔热涂料涂层均为复合硅酸镁铝隔热涂料层。

具体的,该定位槽11为凸出于该外层钢套3内壁面的半圆形环状定位槽11。

为便于将浇铸尼龙管5固定于第一聚四氟乙烯玻纤布套筒7和第二聚四氟乙烯玻纤布套筒8之间,该浇铸尼龙管5内壁面上设于凸出于该浇铸尼龙管5内壁面的复数个第一凸点,该浇铸尼龙管5外壁面上设于凸出于该浇铸尼龙管5外壁面的复数个第二凸点。优选的,该第一凸点和第二凸点均为半圆球状凸点。

优选的,该内层钢套2厚度大于或等于该外层钢套3厚度。该内层钢套2、外层钢套3和钢盖4一体成型形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