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8233发布日期:2019-02-26 17:49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骨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变压器骨架。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变压器骨架是变压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3552897U的中国实用新型,其技术方案特点包括分别设置在变压器骨架两端的第一平台及第二平台、以及设置在变压器骨架中部的挡板,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挡板在变压器骨架表面构成初级绕线槽,所述第二平台和所述挡板在所述变压器骨架表面构成次级绕线槽;所述初级绕线槽及次级绕线槽允许导线缠绕形成初级绕组及次级绕组;所述第一平台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引线槽及引脚,所述引线槽允许初级绕组及次级绕组的导线通过并与所述引脚连接;所述挡板与引线槽对应的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允许初级绕组或次级绕组的导线通过。

上述变压器骨架只有一个隔板,当接入高频率电压时,缠绕在引线槽上的两个线圈距离过近,从而易被击穿,存在安全隐患,降低了变压器工作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骨架,能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压器骨架,包括长方体空心绕柱、与绕柱一端固定连接的底座、以及与绕柱背离底座端固定连接的顶板,所述绕柱贯穿顶板和底座的中心处构成铁芯槽,所述铁芯槽的截面呈长方形;底座底部相对的两侧均依次设置有若干平行于铁芯槽长度方向的针脚,所述绕柱外周面平行于顶板等间距设置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隔电隔板以及位于隔电隔板两侧的绕线隔板,所述隔电隔板的厚度为绕线隔板厚度的2-3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变压器骨架通过底座的针脚与外部设备插接,铁芯插在铁芯槽内,隔板配合绕柱在绕柱上形成绕线槽,随后铜线绕在绕线槽内形成线圈;位于中间位置的隔电隔板厚度是靠近底座和顶板的绕线隔板厚度的2-3倍能够增大爬电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使隔电隔板两侧的两个相邻线圈沿空气测量的距离大大增加,从而增大了变压器的耐压值;同时避免再增加额外的隔板以实现同样效果,节约了材料。

较佳的,所述顶板沿绕柱截面的宽度方向内凹设置有限位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壁能够对铁芯进行限位,从而使铁芯固定在骨架内。

较佳的,所述限位壁外侧向外延伸设置有背离底座的卡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骨架通过卡头能与外界设备相卡接固定,当需要进行拆卸时,按下卡头即可将骨架拆下,方便对骨架进行拆卸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

较佳的,所述顶板上表面沿绕柱截面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卡位铁芯的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铁芯嵌合在浅槽内,从而使铁芯与绕柱贴合的更加稳定。

较佳的,所述隔板以及底座的四角均开设有斜指向绕柱的角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绕线槽的铜线向下一个绕线槽绕线时,通过角口能够限定铜线的绕线位置,避免所绕铜线在绕线时从隔板上滑落,方便进行绕线。

较佳的,所述隔板、顶板以及底座的平行于铁芯槽截面宽度方向的侧边朝向绕柱方向分别开设有隔板绕线浅槽、顶板绕线浅槽、底座绕线浅槽,使隔板、顶板以及底座沿绕柱长度方向形成绕线区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沿铁芯槽长度方向进行绕线时,铜线分别经过隔板绕线浅槽、顶板绕线浅槽、底座绕线浅槽,相应绕线浅槽能对铜线进行限定,避免所绕铜线在绕线时从绕线区域上滑落,方便进行绕线。

较佳的,所述底座底部四角设有平行于针脚背离顶板延伸的短柱,所述短柱长度小于针脚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短柱增加了骨架与外部设备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骨架的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底座底部沿铁芯槽截面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卡位铁芯的卡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铁芯嵌合在卡位槽内,从而使铁芯与底座贴合的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多个隔板,并增厚中间的隔板能够提高变压器骨架的耐压值;

2、通过开设多个浅槽和角口,能够方便绕线;

3、通过设置卡头能够方便对变压器骨架进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变压器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变压器骨架结构剖视图;

图3为一种变压器骨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绕柱;11、铁芯槽;12第一绕线隔板;121、第一绕线槽;13、隔电隔板;131、第二绕线槽;14、第二绕线隔板;141、第三绕线槽;142、第四绕线槽;15、角口;161、隔板绕线浅槽;162、底座绕线浅槽;163、顶板导线浅槽;17、绕线区域;2、底座;21、卡位槽;22、短柱;23、针脚;24、引线槽;25、凸起;3、顶板;31、第一浅槽;32、限位壁;33、卡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变压器骨架,如图1及图2图所示,包括长方体空心绕柱1、与绕柱1一端固定连接的底座2、以及与绕柱1背离底座2端固定连接的顶板3,绕柱1贯穿顶板3和底座2的中心处构成铁芯槽11,铁芯槽11的截面呈长方形;底座2底部两侧均依次设置有若干平行于绕柱1的针脚23,绕柱1外表面上自顶板3向底座2依次等间距设置有平行于顶板3的第一绕线隔板12、隔电隔板13和第二绕线隔板14,其中隔电隔板13的厚度是第一绕线隔板12和第二绕线隔板14的厚度的2-3倍,第一绕线隔板12和第二绕线隔板14厚度相同。

如图1及图2所示,变压器骨架通过底座2的针脚23与外部设备插接,铁芯插在铁芯槽11内;第一绕线隔板12配合顶板3在绕柱1外表面上形成第一绕线槽121,隔电隔板13配合第一绕线隔板12在绕柱1外表面上形成第二绕线槽131,第二绕线隔板14配合隔电隔板13在绕柱1外表面上形成第三绕线槽141,底座2配合第二绕线隔板14在绕柱1外表面上形成第四绕线槽142,随后铜线绕在四个绕线槽内形成线圈;隔电隔板13的厚度是第一绕线隔板12和第二绕线隔板14的厚度的2-3倍,能够增大爬电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使两个相邻的线圈沿空气测量的距离大大增加,从而增大了变压器的耐压值;同时避免再增加额外的隔板以实现同样效果,节约了材料。

优化的,如图1及图2所示,顶板3沿绕柱1截面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浅槽31,顶板3沿绕柱1截面的宽度方向内凹设置有限位壁32,限位壁32外侧向外延伸设置有背离底座2的卡头33;铁芯嵌合在第一浅槽31内,从而提高了铁芯与顶板3连接的稳定性,同时限位壁32对铁芯进行限定,进一步提高了铁芯与顶板3连接的稳定性;变压器骨架通过卡头33与外界设备卡接固定,当需要进行拆卸时,按下卡头33即可将变压器骨架拆下,从而方便对变压器骨架进行拆卸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

优化的,如图1所示,三个隔板以及底座2的四角均开设有斜指向绕柱1的角口15,当绕线槽的铜线向下一个绕线槽绕线时,通过角口15能够限定铜线的绕线位置,避免所绕铜线在绕线时从隔板上滑落,方便进行绕线。

进一步的,如图1及图3所示,三个隔板、顶板3以及底座2的平行于铁芯槽11截面宽度方向的侧边朝向绕柱1方向分别开设有隔板绕线浅槽161、顶板绕线浅槽163、底座绕线浅槽162,使隔板、顶板3以及底座2沿绕柱1长度方向形成绕线区域17;当沿铁芯槽11长度方向进行绕线时,绕线区域17能对铜线进行限定,避免所绕铜线在绕线时从绕线区域17上滑落,方便进行绕线。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底座2底部沿铁芯槽11截面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卡位铁芯的卡位槽21,铁芯嵌合在卡位槽21内,从而使铁芯与底座2贴合的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底座2底部四角设有平行于针脚23背离顶板3延伸的短柱22,短柱22长度小于针脚23长度;短柱22增加了变压器骨架与外部设备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变压器骨架的稳定性;同时短柱22能够避免底座2底部与PCB板相接触而损坏PCB板。

优化的,如图1所示,底座2外侧开设有若干个引线槽24,绕线时铜线从引线槽24内引出,所绕铜线在引线时从底座上滑落,方便进行引线;同时引线槽24使底座2外侧上形成若干凸起25,从而增加了引线时的爬电距离,提高了变压器骨架的耐压值。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隔板并增厚隔电隔板13,从而能够提高变压器骨架的耐压值;通过开设多个浅槽和角口15,能够方便绕线;通过设置卡头33能够方便对变压器骨架进行拆卸。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