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的散热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7460发布日期:2019-03-27 09:3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的散热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散热冷却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变压器的散热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变压器运行时,绕组和铁芯中的损耗会产生大量热量,必须及时散出去以免过热而造成损坏。对小容量变压器,外表面积与变压器容积之比相对较大,可以采用自冷方式,通过辐射和自然对流即可将热量散去。但变压器的损耗与其容积成比例,随着变压器容量的增大,其容积和损耗将以铁芯尺寸的三次方增加,而外表面积只以尺寸的二次方增加。因此,大容量变压器铁芯及绕组需要浸在油中,采取油浸自冷的冷却措施。在油冷却过程中,变压器油从油冷却管的入口进入油冷却管,流过油冷却管,在这个过程中,变压器油被冷却,同时变压器油的温度被降低,经过降温的变压器油经由回流孔回流到变压器内,再次对变压器进行冷却,变压器油反复上述的操作,对变压器进行冷却。但是,单纯使用传统的油冷方式对变压器油进行降温不能满足所有的要求,且其冷却效率低,散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的散热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的散热冷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进油管、空冷箱、水冷箱和下回油管;

所述空冷箱包括空冷箱体、穿过空冷箱体顶部与上进油管相连的主进油管、若干个通过连接管与主进油管相连通的分油管、与分油管相连通的汇集管、位于空冷箱体底部一侧的进气口和位于空冷箱体顶部一侧的出气口;所述连接管靠近分油管一端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位于分油管内;所述分油管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片,所述分油管内壁上交错设置有若干个挡片,所述挡片上设置有圆孔;所述进气口连接空冷机,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排风扇;

所述水冷箱包括水冷箱体、穿过水冷箱体顶部与汇集管相连通的换热油管、穿过水冷箱体底部一侧的进水口和穿过水冷箱体顶部一侧的出水口;所述换热油管呈S型;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阀门,所述进水口连接水龙头;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通过管道连接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通过管道连接进水口;所述换热油管下端与下回油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分油管至少为5个。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为圆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挡片为圆形、方形、三角形或者楔形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下回油管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有益效果:(1)设置有空冷箱和水冷箱两级冷却装置,冷却效率高,散热效果好。(2)空冷箱体内设置有主进油管和分油管,且热油经主进油管进入分油管时,通过喷头喷洒在挡片上,分散效果好,且挡片的冲击作用加快了热油的散热,挡片上的圆孔可以起到防止粘稠的热油凝结在挡片上的作用;空冷机开启,向空冷箱体内通入冷空气,加快散热,出气口处设置有排风扇,加快了空气的流通,更有利于散热。(3)水冷箱体内设置有换热油管,冷却水与换热油管内热油换热后,被抽水泵抽出,经冷凝器冷却后经管道汇入进水口,重新参与冷却,水资源得到循环利用,不会造成资源浪费,且散热效果好,冷却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管理方便,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进油管、2空冷箱、3水冷箱、4.下回油管、21.空冷箱体、22.主进油管、23.连接管、24.分油管、25.汇集管、26.进气口、27.出气口、241.喷头、242.散热片、243.挡片、244.圆孔、28.空冷机、29.排风扇、31.水冷箱体、32.换热油管、33.进水口、34.出水口、35.阀门、36.水龙头、37.抽水泵、38.冷凝器、5.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参见图1所示,一种变压器的散热冷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进油管1、空冷箱2、水冷箱3和下回油管4;

所述空冷箱2包括空冷箱体21、穿过空冷箱体21顶部与上进油管1相连的主进油管22、若干个通过连接管23与主进油管22相连通的分油管24、与分油管24相连通的汇集管25、位于空冷箱体21底部一侧的进气口26和位于空冷箱体21顶部一侧的出气口27;所述连接管23靠近分油管24一端设置有喷头241,所述喷头241位于分油管24内;所述分油管24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片242,所述分油管24内壁上交错设置有若干个挡片243,所述挡片243上设置有圆孔244;所述进气口26连接空冷机28,所述出气口27处设置有排风扇29;

所述水冷箱3包括水冷箱体31、穿过水冷箱体31顶部与汇集管25相连通的换热油管32、穿过水冷箱体31底部一侧的进水口33和穿过水冷箱体31顶部一侧的出水口34;所述换热油管32呈S型;所述进水口33处设置有阀门35,所述进水口33连接水龙头36;所述出水口34处设置有抽水泵37,所述抽水泵37通过管道连接冷凝器38,所述冷凝器38通过管道连接进水口33;所述换热油管32下端与下回油管4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分油管24至少为5个。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242为圆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挡片243为圆形、方形、三角形或者楔形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下回油管4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

使用时,用油泵将变压器中高热油抽取至上进油管1,高热油从上进油管1进入主进油管22,经连接管23后,从喷头241处喷洒至分油管24,经挡片243的冲击分散降温后汇入汇集管25;然后流入换热油管32,经冷却水换热后,进入下回油管4,经过降温的变压器油经由下回油管4回流到变压器内,再次对变压器进行冷却。

有益效果:(1)设置有空冷箱2和水冷箱3两级冷却装置,冷却效率高,散热效果好。(2)空冷箱体21内设置有主进油管22和分油管24,且热油经主进油管22进入分油管24时,通过喷头241喷洒在挡片243上,分散效果好,且挡片243的冲击作用加快了热油的散热,挡片243上的圆孔244可以起到防止粘稠的热油凝结在挡片243上的作用;空冷机28开启,向空冷箱体21内通入冷空气,加快散热,出气口27处设置有排风扇29,加快了空气的流通,更有利于散热。(3)水冷箱体31内设置有换热油管32,冷却水与换热油管32内热油换热后,被抽水泵37抽出,经冷凝器38冷却后经管道汇入进水口33,重新参与冷却,水资源得到循环利用,不会造成资源浪费,且散热效果好,冷却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管理方便,适于推广应用。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