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4479发布日期:2019-05-03 19:43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型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断路器。



背景技术:

微型断路器是指交流50/60Hz额定电压230/400V、额定电流63A以下线路上使用的低压断路器,常用于工业、商业、高层及民用住宅等场所。现有技术中,微型断路器通常采用电磁脱扣器实现短路或过载保护,采用双金属片实现过热保护,然而电磁脱扣器、双金属片由于本身存在物理特性的差异,也存在着离散性较高,存在时间延时及保护精度差的问题,使得微型断路器对配电系统的保护仍然存在着安全隐患且保护不全面的问题。同时,传统微型断路器的分合闸状态也存在不可知的问题,并且对每匹微型断路器缺乏统一监测、管理及控制,需要人工现场查看和控制,耗时耗力,工作效率低。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断路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微型断路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微型断路器所存在的时间延迟及保护精度差、存在安全隐患且保护不全面的问题,提升保护精度和实现智能控制,同时可以实时监测微型断路器的分合闸状态,以及实现对若干匹微型断路器的统一监测、管理及控制,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型断路器,包括壳体、手柄、分断连杆机构、电磁脱扣器、动触头、静触头、灭弧栅、引弧板、双金属片、至少一个进线端和至少一个出线端;所述静触头与所述电磁脱扣器电连接;所述双金属片与所述动触头电连接;所述壳体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片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片;还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双金属片与第一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分断连杆机构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双金属片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片与所述电磁脱扣器电连接;还包括检测机构、第一电路板、驱动机构;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微处理器和短路子,所述检测机构和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通信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连接。可选地,所述检测机构为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温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电磁线圈、电动推杆、液压杆、气压杆中的至少一种。籍此,通过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实时分析处理所述检测机构所采集微型断路器线路中的电流、电压信号以及微型断路器的温度信号,然后输出分断或合闸信号至所述驱动机构,从而通过所述驱动机构控制第二驱动件和第一驱动件联动带动分断连杆机构动作,驱动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分合闸,在保留断路器传统过载过热保护的基础上,实现所述微型断路器的智能快速分合闸,提高微型断路器的保护全面性和保护精度,提升配电系统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驱动部,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双金属片驱动连接,驱动部与所述分断连杆机构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触动部、转轴部和第二连接部,触动部与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微动开关和第三驱动件,微动开关与所述第一电路板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驱动件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与手柄驱动连接,第四连接部与所述微动开关驱动连接。籍此,当微型断路器分合闸时,通过第三驱动件可实时驱动微动开关,通过微动开关传递信号至所述第一电路板,由此可以实时监测微型断路器的分合闸状态,方便管理人员的监测和管理。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片与所述双金属片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片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进线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片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出线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可以为插头、插座、螺钉或压线框。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短路子通信连接,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处理器、电源、通信端口。所述通信端口可与外部设备通信连接;所述电源用于给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检测机构、驱动机构中的至少一个供电;籍此,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各短路子可连接若干匹微型断路器,同时,通过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处理器也可以实时分析处理通过所述第一电路板所传输的检测机构所采集每一匹插拔式微型断路器线路中的电流、电压信号以及插拔式微型断路器的温度信号,然后直接输出或通过所述第一电路板输出分断或合闸信号至每一匹微型断路器的驱动机构,从而通过所述驱动机构控制第二驱动件和第一驱动件联动带动分断连杆机构动作,驱动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分合闸,在保留断路器传统过载过热保护的基础上,实现所述插拔式微型断路器的智能快速分合闸,提高插拔式微型断路器的保护全面性和保护精度,提升配电系统的安全性,由此实现对若干匹微型断路器的统一监测、管理及控制,提高工作效率,也可实现远程控制。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第三连接片为U型或L型或二者的任意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断路器,有益效果为: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微型断路器所存在的时间延迟及保护精度差、存在安全隐患且保护不全面的问题,提升微型断路器的保护精度和实现微型断路器的智能控制,也可实现对若干匹微型断路器的统一监测、管理及控制,同时可以实时监测微型断路器的分合闸状态,方便管理人员监测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配电系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的微型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壳体;2、第二连接片;3、手柄;4、分断连杆机构;5、电磁脱扣器;6、动触头;7、静触头;8、灭弧栅;9、引弧板;10、双金属片;11、第三驱动件;1101、第三连接部;1102、第四连接部;12、第一驱动件;1201、第一连接部;1202、驱动部;13、第二连接件;14、微动开关;15、第一连接片;16、第一连接件;17、进线端;18、第二驱动件;1801、触动部;1802、转轴部;1803、第二连接部;19、驱动机构;20、第三连接片;21、短路子;22、第一电路板;23、出线端;24、检测机构,25、第一微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断路器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1中示出了本实施例一的微型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一的微型断路器,包括壳体1、手柄3、分断连杆机构4、电磁脱扣器5、动触头6、静触头7、灭弧栅8、引弧板9、双金属片10、至少一个进线端17和至少一个出线端23;所述静触头7与所述电磁脱扣器5电连接;所述双金属片10与所述动触头6电连接;所述壳体1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片15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片2;还包括第一驱动件12和第二驱动件18;所述双金属片10与第一驱动件12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18与所述第一驱动件12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12与所述分断连杆机构4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15与所述双金属片10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片2与所述电磁脱扣器5电连接;还包括检测机构24、第一电路板22、驱动机构19;所述第一电路板22上设置有第一微处理器25和短路子21,所述检测机构24和驱动机构19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22通信连接,所述驱动机构19与所述第二驱动件18驱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检测机构24为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温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19为电磁线圈、电动推杆、液压杆、气压杆中的至少一种。籍此,通过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实时分析处理所述检测机构所采集微型断路器线路中的电流、电压信号以及微型断路器的温度信号,然后输出分断或合闸信号至所述驱动机构,从而通过所述驱动机构控制第二驱动件和第一驱动件联动带动分断连杆机构动作,驱动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分合闸,在保留断路器传统过载过热保护的基础上,实现所述微型断路器的智能快速分合闸,提高微型断路器的保护全面性和保护精度,提升配电系统的安全性。例如所述第一电路板中第一微处理器可以根据电流信号,通过与额定电流等额定值比较确定为短路电流、过载电流、漏电流、三相不平衡电流等配电异常,从而实时通过控制所述驱动机构控制第二驱动件和第一驱动件联动带动分断连杆机构动作,驱动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分闸,快速准确地切断配电线路,从而实现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漏电保护、三相不平衡电流等配电异常的精确保护,提高微型断路器的配电保护全面性和保护精度,实现智能控制。

可选地,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第二微处理器可以为MC68HC908AP32芯片,所述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可以为PCB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件12包括第一连接部1201和驱动部1202,第一连接部1201与所述双金属片10驱动连接,驱动部1202与所述分断连杆机构4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件18包括触动部1801、转轴部1802和第二连接部1803,触动部1801与所述驱动机构19驱动连接,第二连接部1803与第一连接部1201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微动开关14和第三驱动件11,微动开关14与所述第一电路板22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驱动件11包括第三连接部1101和第四连接部1102,第三连接部1101与手柄3驱动连接,第四连接部1102与所述微动开关14驱动连接。籍此,当微型断路器分合闸时,通过第三驱动件可实时驱动微动开关,通过微动开关传递信号至所述第一电路板,由此可以实时监测微型断路器的分合闸状态,可以实时掌握每一匹微型断路器的分合闸状态,方便管理人员的监测和管理。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连接片20,所述第一连接片15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片20与所述双金属片10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16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件13,所述第一连接片15通过第一连接件16与所述进线端17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片2通过第二连接件13与所述出线端23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可以为插头、插座、螺钉或压线框。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短路子21通信连接,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处理器、电源、通信端口,由于容易理解,附图中并未画出,所述第二电路板可设置于壳体内或外部。所述通信端口可与外部设备通信连接;所述电源用于给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检测机构、驱动机构中的至少一个供电;籍此,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各短路子可连接若干匹微型断路器,同时,通过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处理器也可以实时分析处理通过所述第一电路板所传输的检测机构所采集每一匹插拔式微型断路器线路中的电流、电压信号以及插拔式微型断路器的温度信号,然后直接输出或通过所述第一电路板输出分断或合闸信号至每一匹微型断路器的驱动机构,从而通过所述驱动机构控制第二驱动件和第一驱动件联动带动分断连杆机构动作,驱动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分合闸,在保留断路器传统过载过热保护的基础上,实现所述插拔式微型断路器的智能快速分合闸,提高插拔式微型断路器的保护全面性和保护精度,提升配电系统的安全性。例如所述第二电路板中第二微处理器可以根据电流信号,通过与额定电流等额定值比较确定为短路电流、过载电流、漏电流、三相不平衡电流等配电异常,从而实时直接控制或通过第一电路板控制每一匹微型断路器的驱动机构控制第二驱动件和第一驱动件联动带动分断连杆机构动作,驱动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分闸,快速准确地切断配电线路,从而实现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漏电保护、三相不平衡电流等配电异常的精确保护,提高插拔式微型断路器的配电保护全面性和保护精度,实现智能控制。由此实现对若干匹微型断路器的统一监测、管理及控制,提高工作效率,也可实现远程控制。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片15、第二连接片2、第三连接片20为U型或L型或二者的任意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型断路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微型断路器所存在的时间延迟及保护精度差、存在安全隐患且保护不全面的问题,提升微型断路器的保护精度和实现微型断路器的智能控制,也可实现对若干匹微型断路器的统一监测、管理及控制,同时可以实时监测微型断路器的分合闸状态,方便管理人员监测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配电系统的安全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