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包板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1596发布日期:2019-05-31 21:12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包板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包板模。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极群生产目前主要为自动包板和手工包板两种方式。目前中大密电池除一些特殊型号的极板采用自动包板、烧焊及入壳一体外,由于产品种类丰富,极群参数的差异,生产上大多数都还采用手工包板的方式。

所谓手工包板就是员工使用对应型号的包板模将组成极群的隔板和正负极板以及外包PE/OPP片以正确的顺序结构最终组成干净整齐的极群。在包板过程中,极板和隔板错位会存在短路的问题。而且繁多的电池以及极板型号也造成包板模型号的增加,直接导致的就是数量的增多和管理的问题,造成材料的空间的浪费。

现有包板模的结构和尺寸均为依照某一特定型号的电池和极板参数所固定设计的,不存在可调性,因此需要专模专用,而且在遇到极板和隔板以及模具自身公差发生干扰的情况时会因无法微调造成包板错位,这时就面临修模的问题,浪费时间,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包板模,旨在解决现有的专模专用增加成本的技术问题。

一种可调节包板模,包括底板以及垂直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一个收容空间;还包括两个极耳高度调节板,所述两个极耳高度调节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平行设置且通过丝杆连接;

还包括平行设置在所述两个极耳高度限位板之间的极耳间距调节板,所述极耳高度调节板的一端面与所述极耳间距调节板的一侧面接触,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面上设有滑动卡槽,所述极耳间距调节板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滑动卡槽配合的卡入结构;

所述滑动卡槽内设有条形安装孔,所述丝杆穿过所述安装孔。

其中,还包括极群宽度调节板,所述极群宽度调节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平行设置且通过丝杠连接。

其中,所述卡入结构的端部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极耳间距调节板。

其中,所述安装孔的长度小于滑动卡槽的长度。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可调节包板模,通过调节两个极耳高度调节板与第一侧板的距离,消除了包板错位和公差干扰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调节两个极耳间距调节板之间的距离和极群宽度调节板以满足不同的正负极耳间距限位,该包板模通过以上调节可以适用不同系列板型的包板需求,无须专模专用,节约了成本,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无须频繁寻找和更换模具,节约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板模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板模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板模右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板模正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板模左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板模后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板模沿着安装孔的水平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板模的极群宽度调节板与第二侧板连接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板模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板模工作状态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现有技术中,包板错位以及为满足庞杂的系列型号包板需要而加工的数量繁多的各种对应型号包板模造成的的材料、时间、空间的浪费,以及管理混乱,是包板生产中现实存在的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节包板模,如图1-10,包括底板1以及垂直设置在底板1上的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其中底板1、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围成一个收容空间。其中,在该收容空间设置有两个极耳高度调节板4,两个极耳高度调节板4与第一侧板2平行且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两个极耳高度调节板4分别通过丝杆与第一侧板2连接。其中,在第一侧板的侧壁上设有一个长条状的安装孔22,丝杆的一端与极耳高度调节板4连接,另一端穿过安装孔22设置在第一侧板2的外侧,丝杆包括丝杆螺母,通过调节丝杆可以带动极耳高度调节板4的运动,在对电池极板包板过程中,消除了包板错位和公差干扰的问题,同时丝杆可以在长条状的安装孔22内移动。

进一步的,该包板模还包括平行设置在两个极耳高度限位板4之间的两个极耳间距调节板5,每个极耳高度调节板4的一端面与极耳间距调节板5的一侧面接触。第一侧板2的内侧面上设有一个滑动卡槽21,极耳间距调节板5靠近第一侧板2的端面上设有与滑动卡槽21配合的卡入结构,极耳间距调节板5上的卡入结构卡入第一侧板2的滑动卡槽21内,卡入结构可以在滑动卡槽21内滑动,在包板过程中通过滑动调节极耳间距调节板5之间的间距,可以实现极群正负极耳8之间的间距限位。其中长条状的安装孔22设置在滑动卡槽21内,滑动卡槽21的长度大于安装孔22的长度。

其中,为了进一步固定极耳间距调节板5,在每个极耳间距调节板5的卡入结构的端部还安装有螺杆,螺杆穿过第一侧板2上的安装孔22且可以在该安装孔22内移动,在螺杆位于第一侧板外侧的端部安装有螺母,当设定好两个极耳间距调节板5之间的间距后,拧紧螺母可以进一步固定极耳间距调节板5与第一侧板。

其中,该包板模还包括极群宽度调节板6,极群宽度调节板6与第二侧板3平行设置,且极群宽度调节板6与第二侧板3也通过丝杠连接。具体的,在第二侧板3上设有两个供丝杆穿过的通孔,丝杆一端与极群宽度调节板6连接,另一端穿出第二侧板3上的通孔设置在第二侧板3的外侧,通过丝杠可以调整极群宽度调节板6与第二侧板3的间距,进而对极群10的宽度限位。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包板模,两个极耳高度调节板4、两个极耳间距调节板5和极群宽度调节板6围成一个可调节的收容空间,在遇到极板7和隔板9以及模具自身公差发生干扰的情况时,通过调节两个极耳高度调节板4,消除由于公差干扰导致包板错位。另外,通过调节两个极耳间距调节板5和极群宽度调节板6可以适用不同系列板型的包板需求,避免了专模专用,减少了寻找和更换模具的次数,节约了时间。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