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开关用动触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4514发布日期:2019-04-03 00:10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离开关用动触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离开关用动触头,属于隔离开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隔离开关在正常运行时应能够承受正常的负荷电流,在故障时能承受短暂的故障电流。由于电流具有热效应,当隔离开关导电部位接触不良时,接触不良部位电阻增大,电流热效应也随之增大,热能量积累严重时会烧损隔离开关,而现有的隔离开关包括凹形的动触头和和凸形的静触头,凹形的动触头通常设置两可旋转的夹持片,在夹持片前端旋转夹持静触头的过程中尾端始终保持与动触头支架体接触,但是接触面积因旋转过程的变化,有效接触面积变小,导致该导电部位接触不良好,因而容易烧坏隔离开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离开关用动触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隔离开关用动触头,包括前后对称导电的两夹持片、支架体和拉伸弹簧,两夹持片通过位于支架体上的拉伸弹簧将其连接在支架体上,拉伸弹簧两端的挂钩分别穿过两夹持片后挂接在限位杆,限位杆抵靠在夹持片外侧,夹持片能绕限位杆旋转,支架体右端设置有导电悬臂杆,夹持片外侧通过软铜线一连接到导电悬臂杆。

优选的,上述两夹持片旋转时抵靠在支架体一端设置有限位凸台,对应限位凸台位置的支架体上设置有凹孔。

优选的,上述每侧的夹持片采用两片导电片并排,两片导电片间连接有软铜线二。

优选的,上述支架体包括U型板和凹槽状方框,U型板开口一端夹持在凹槽状方框的开口方向上并采用螺栓锁紧,且保持U型板底部与凹槽状方框的端面保持空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动触头的夹持片与悬臂杆间加装导电的软铜线一,提高动触头的电流过载能力,有效避免现有的夹持片尾端导电部位接触不良导致的发热烧坏隔离开关的问题,提高隔离开关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隔离开关用动触头,包括前后对称导电的两夹持片1、导电的支架体2和拉伸弹簧3,两夹持片1通过位于支架体2上的拉伸弹簧3将其连接在支架体2上,拉伸弹簧3两端的挂钩分别穿过两夹持片1后挂接在限位杆4,限位杆4抵靠在夹持片1外侧,夹持片1能绕限位杆4旋转,支架体2右端设置有导电悬臂杆5,夹持片1外侧通过软铜线一6连接到导电悬臂杆5,软铜线一6两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夹持片1和导电悬臂杆5上。

优选的,上述两夹持片1旋转时抵靠在支架体2一端设置有限位凸台7,对应限位凸台7位置的支架体2上设置有凹孔8,该结构提高夹持片旋转过程中的连接可靠性。

优选的,上述每侧的夹持片1采用两片导电片并排,两片导电片间连接有软铜线二9,软铜线二9两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两片导电片上,采用两片导电片结构提高夹持片的夹持稳定性和可靠性,增加夹持接触面,确保隔离开关的电流过载能力,采用软铜线二,减少软铜线一的布置,结构简化。

优选的,上述支架体2包括U型板10和凹槽状方框11,U型板10开口一端夹持在凹槽状方框11的开口方向上并采用螺栓12锁紧,且保持U型板10底部与凹槽状方框11的端面保持空隙,空隙便于将拉绳弹簧穿过支架体,该支架体结构简单,支撑刚性和强度高,支撑稳定性和可靠性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