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组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0268发布日期:2019-06-14 22:4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圈组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圈组立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现有的线圈技术,一般使用手工操作及传统线圈机,人工操作即将基座按压在线圈上,用尖嘴钳夹线头在基座导针上缠绕一圈,再用斜口剪将线头剪断。这种操作效率极低,人工成本高,对工人手指有伤害。

而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0633442.9,公开了一种空心线圈机,包括第一底座、防潮板、伺服电机、旋转把手、光电保护器、传动轴和控制面板,所述工作箱的一侧设置有滑轨,所述工作箱与滑轨的连接处设置有传动轴,所述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光电保护器,所述防潮板的上端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支架的一侧嵌入设置有旋转把手,且支架的另一侧靠近旋转把手一端位置处设置有控制面板。

上述发明创造结构复杂,线圈成品易出现残次品,且制作工位少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线圈组立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线圈组立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上料台,上料台前侧设有载具回转模组,载具回转模组左侧及前侧设有挂线模组,前侧挂线模组侧方设有基座排序上料模组,左侧挂线模组侧方设有取料模组,所述基座排序上料模组包括基座支架,基座支架上设有承载台,承载台上方设有排序振动盘,承载台上位于排序振动盘侧方设有直线送料器,直线送料器一端设于排序振动盘上方,直线送料器另一端连接设于载具回转模组;

所述载具回转模组包括壳盖,壳盖内设有电机,电机输出端连接设有转动皮带,转动皮带另一端连接设有凸轮分割机,凸轮分割机上方连接设有回转转盘,回转转盘凸轮分割机上方连接设有回转转盘,回转转盘均匀开设有多个线圈槽;

所述理线模组分别包括理线支架,理线支架上设有呈十字交叉状重叠设置的第一滑动块及第二滑动块,第一滑动块侧部设有第一移位气缸,第二滑动块左侧及右侧分别设有第二移位气缸及第三移位气缸,第二滑动块上还设有理线夹具,理线夹具上方设有压线气缸;

所述挂线模组分别包括前后移位模块、左右移位模块及上下移位模块,前后移位模块、左右移位模块及上下移位模块之间分别活动连接,上下移位模块上设有持线夹具,持线夹具下方设有线头收集装置;

所述取料模组包括支撑板,支撑板底部一侧设有上下移位气缸,支撑板底部另一侧设有前后移位气缸,前后移位气缸底部设有夹持气缸。

进一步的,底座上还设有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替代人工,是人工操作的效率的6-10倍,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加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圈组立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圈组立机的基座排序上料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圈组立机的理线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圈组立机的取料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圈组立机的载具回转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圈组立机的挂线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圈组立机的线圈电感的线圈零件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圈组立机的加工成半成品的线圈电感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线圈组立机,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上料台2,上料台2前侧设有载具回转模组3,载具回转模组3左侧设有左侧挂线模组41,载具回转模组3前侧设有前侧挂线模组42,前侧挂线模组42侧方设有基座排序上料模组5,左侧挂线模组41侧方设有取料模组6,基座排序上料模组5包括基座支架51,基座支架51上设有承载台52,承载台52上方设有排序振动盘53,承载台52上位于排序振动盘53侧方设有直线送料器54,直线送料器54一端设于排序振动盘53上方,直线送料器54另一端连接设于载具回转模组3;

载具回转模组3包括壳盖31,壳盖31内设有电机32,电机32输出端连接设有转动皮带(图中未示出),转动皮带另一端连接设有凸轮分割机33,凸轮分割机33上方连接设有回转转盘3,回转转盘34均匀开设有多个线圈槽35,本实施例为8个线圈槽35,线圈槽35上分别设有理线模组7;

理线模组7分别包括理线支架71,理线支架71上设有呈十字交叉状重叠设置的第一滑动块72及第二滑动块73,第一滑动块72侧部设有第一移位气缸74,第二滑动块73左侧及右侧分别设有第二移位气缸75及第三移位气缸76,第二滑动块73上还设有理线夹具77,理线夹具77上方设有压线气缸78;

进一步的,理线夹具77数量为两个,压线气缸78数量与理线夹具77数量相互对应。

左侧挂线模组41及前侧挂线模组42结构相同,在此以左侧挂线模组41为例进行说明,左侧挂线模组41包括前后移位模块4121、左右移位模块4122及上下移位模块4123,前后移位模块4121、左右移位模块4122及上下移位模块4123之间分别活动连接,上下移位模块4123上设有持线夹具4124,持线夹具4124下方设有线头收集装置4125;

取料模组6包括支撑板61,支撑板61底部一侧设有上下移位气缸62,支撑板61底部另一侧设有前后移位气缸63,前后移位气缸63底部设有夹持气缸64。

进一步的,底座1上还设有控制器8。

本线圈组立机工作原理:将已经绕线并留有四条线头的线圈电感9的线圈零件91人工放置到载具回转模组3的线圈槽35内;载具回转模组3逆时针方向旋转45度并稍作停留,理线模组7的两理线夹具77分别夹持住线圈的两条线头往外侧拉直;载具回转模组3逆时针方向旋转45度并稍作停留,此时线圈停留在直线送料器54的工作位,直线送料器54及时传送出带有四个基脚的线圈电感9的线圈基座零件93;载具回转模组3逆时针方向旋转45度并稍作停留,左侧挂线模组41的持线夹具分别夹持线圈左边两条线头绕卷在线圈基座的左边的基脚上,并拉断多余的线头并放置到线头收集装置4125内;载具回转模组3逆时针方向旋转45度并稍作停留,前侧挂线模组42的持线夹具分别夹持线圈右边两条线头绕卷在线圈基座的左边的基脚上,并拉断多余的线头并放置到线头收集装置内;载具回转模组3逆时针方向旋转45度并稍作停留,取料模组6的夹持气缸64夹持住已经加工好的半成品线圈电感9,放入半成品收集盒内,本实施例的8个线圈槽35均可以依次放置线圈零件。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实施例。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能做出若干的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