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柜负荷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0418发布日期:2019-06-26 01:11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充气柜负荷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柜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气柜负荷开关。



背景技术:

充气柜负荷开关是以惰性气体作为灭弧和绝缘介质的负荷开关,开关具有开断功能,断口电压便于做得较高,允许连续开断次数较多,适用于频繁操作,噪音小,无火灾危险。现有技术中,负荷开关主要有绝缘壳体和三相开关两部分组成,其中三相开关一般包括驱动机构、上静触头、下静触头、动触头和接地触头等,上静触头安装在绝缘壳体上端,下静触头安装在绝缘壳体下端,接地触头设置在绝缘壳体侧面,驱动机构与绝缘壳体内设置的转轴连接,动触头设置在转轴上,并位于下静触头上端,驱动机构控制动触头与各个触头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实现合闸、分闸和接地三个位置的转动。现有技术中,用于安装动触头的转轴通常为一端支撑设置在绝缘壳体的一侧侧壁内侧,并一端自绝缘壳体的另一侧侧壁穿出,这种配合结构就对转轴与绝缘壳体间的密封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现有多是简单的通过密封圈实现,长时间使用过程后,极易造成密封损坏,而对内部灭弧造成影响。且通过转轴直接伸出壳体侧壁的配合结构在装配时的安装也极为不便,不利于工时的节约。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充气柜负荷开关进行改进,使其具有较好的装配关系,并可保证密封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气柜负荷开关,其具有较好的装配关系,并可保证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柜负荷开关,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转轴和设置在壳体一侧侧壁上用于与转轴端部配合并带动转轴转动的传动套;

传动套包括位于壳体内侧的内套体部和与内套体部一体成形并自壳体的侧壁穿出用于外接动力件的外套体部,内套体部与外套体部间的内腔相互隔离,转轴的端部与内套体部形成圆周固定;

外套体部的外侧与壳体的侧壁间设置有用于密封的第一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内套体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外套体部的外径且内套体部的端部外侧抵于所述壳体的侧壁内侧。

进一步,内套体部的端部外侧与壳体的侧壁内侧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垫。

进一步,壳体的侧壁外侧形成有轴承座,外套体部通过设置在轴承座内的轴承与壳体形成转动配合。

进一步,外套体部的外侧形成有台阶结构,对应台阶结构处设置与轴承座的外侧螺纹连接的压盖,压盖与台阶结构的台阶面间设置有用于密封的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充气柜负荷开关还包括设置在转轴上的至少一个动触头,动触头包括与转轴形成圆周固定的定位片和在定位片轴向两侧各设置一个并与转轴外套配合的动接触片,两动接触片通过横向贯穿两动接触片的连接件与定位片形成夹紧固定,在每一动接触片的外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外套连接件并配合紧固的碟簧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柜负荷开关,设置在壳体内用于安装动触头的转轴的一端端部通过传动套与壳体的一侧侧壁形成配合,由于传动套的内套体部与外套体部相互不连通形成内腔相互隔离,且外套体部的外侧与壳体的侧壁间设置有密封圈,这样就极好的保证了对壳体内腔的密封保护;且转轴与传动套的内套体部圆周固定形成配合,易于装配,且装配工艺较为简单,容易实现,可方便转轴的拆卸和安装,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动触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充气柜负荷开关。

参照图1-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用新型中的动触头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充气柜负荷开关,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转轴2和设置在壳体1一侧侧壁上用于与转轴2端部配合并带动转轴 2转动的传动套3;传动套3包括位于壳体1内侧的内套体部3-1和与内套体部 3-1一体成形并自壳体1的侧壁穿出用于外接动力件(具体为驱动转轴2转动以实现分合闸的驱动机构)的外套体部3-2,内套体部3-1与外套体部3-2间的内腔相互隔离,转轴2的端部与内套体部3-1形成圆周固定;外套体部3-2的外侧与壳体1的侧壁间设置有用于密封的第一密封圈4。如图所示,传动套3为一体成型结构,其自壳体1内向外穿过壳体1侧壁,壳体1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外套体部3-2穿过的过孔,过孔内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圈4,以形成密封保护,第一密封圈4可为一个,也可为同轴设置的两个,均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内套体部 3-1与外套体部3-2的内腔相互间不连通,实现了密封隔离。内套体部3-1的内腔可为多边形孔,如方孔结构,转轴2的端部与内套体部3-1的内腔相适应,以实现快速连接且装配后的适应性较好,另外,在内套体部3-1的内腔内还设置有隔振橡胶圈5,以用于减振。另外,充气柜负荷开关还包括有上静触头、下静触头、接地触头和驱动机构等,均为现有技术,可根据现有技术中的常见结构和常见位置进行配置,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套体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外套体部的外径且内套体部的端部外侧抵于所述壳体的侧壁内侧。内套体部的端部外侧与壳体1的侧壁内侧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垫6。

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侧壁外侧形成有轴承座7,外套体部3-2通过设置在轴承座7内的轴承8与壳体1形成转动配合。外套体部3-2的外侧形成有台阶结构,对应台阶结构处设置与轴承座7的外侧螺纹连接的压盖9,压盖9与台阶结构的台阶面间设置有用于密封的第二密封圈10,传动套相对压盖转动。

另外,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配合存在过松的情况,造成接触电阻增大,在运行中发热量大,进而使得动触头和静触头间的压力下降,接触电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加大,接触不良的程度逐步加剧,以至于在电流较大时过热起弧而燃烧,容易造成动触头和静触头的接触部位的损坏,从而带来安全隐患。为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中,充气柜负荷开关还包括设置在转轴2上的至少一个动触头11,动触头包括与转轴2形成圆周固定的定位片11-1和在定位片轴向两侧各设置一个并与转轴2外套配合的动接触片11-2,两动接触片通过横向贯穿两动接触片的连接件11-3与定位片形成夹紧固定,在每一动接触片的外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外套连接件并配合紧固的碟簧片11-4。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