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移动的组合式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0991发布日期:2019-06-19 00:01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面移动的组合式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平面移动的组合式插座。



背景技术:

电源插座是具有插槽或凹洞的母接头,用来让有棒状或铜板状突出的电源插头插入,以将电力经插头传导到电器。一般插座都设计成非同一规格的插头就无法插入,部分插座上会有棒状突出,搭配插头上的凹洞。

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家里电源插座的数量也逐渐增多。许多嵌入式墙壁电源插座一般只有一个三孔插座和两个二孔插座,其插座的可利用类型比较局限,造成利用率比较低的情况出现;另外,现有许多充电插头的体积较大,使其余插座很难再利用起来,通常解决这样的问题是再连接一个移动式电源插座,但是这样不仅影响美观,增加了空间占用体积,而且增加了支出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面移动的组合式插座,通过灵活的插孔组合方式适用于较多的插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平面移动的组合式插座,包括插座框体,还包括:在所述插座框体内部平行和垂直的方向上设有的导轨,所述导轨在交错处形成“十”字通路;移动块体,所述移动块体底部具有金属接头可伸入所述导轨内部通路并沿所述导轨移动;在所述移动块体上设有的旋转体,所述旋转体上设有“一”字插孔,所述插孔设置有连接到所述金属接头的金属贴片;在所述导轨的两侧形成向中心弯折的上倒扣部和下倒扣部,所述上倒扣部和下倒扣部的内表面具有与导线连接的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与所述金属接头相接触而导通电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片包括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所述第一金属片设置于所述上倒扣部,所述第二金属片设置于所述下倒扣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金属片连接火线,所述第二金属片连接零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金属片和所述第二金属片连接地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轨中间设有条形凹槽,所述金属接头为钩形,在钩形的底部具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所述条形凹槽相配合,在钩形内侧具有凸起的接触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插座内的插孔可沿平行和垂直的导轨方向任意移动,并且其插孔的方向可旋转活动,通过插孔的自由组合,避免了因插孔固定类型的局限性或者充电插头的体积带来使用上的不方便,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最合适的插孔类型,且安装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轨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块剖面示意图。

其中:10插座框体; 20第一导轨;

30移动块体; 40第二导轨;

50导线; 301金属接头;

302旋转体; 303插孔;

304金属贴片; 201上倒扣部;

202下倒扣部; 203金属片;

204条形凹槽; 2031第一金属片;

2032第二金属片; 3011支撑脚;

3012接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3,该平面移动的组合式插座,包括:插座框体10,在插座框体内部平行和垂直的方向上设有的第一导轨20和第二导轨40;移动块体30,移动块体30底部具有金属接头301可伸入导轨20内部通路并沿导轨20移动;在移动块体30上设有的旋转体302,旋转体302上设有“一”字插孔303,插孔303设置有连接到金属接头301的金属贴片304;在第一导轨20的两侧形成向中心弯折的上倒扣部201和下倒扣部202,上倒扣部201和下倒扣部202的内表面具有与导线50连接的金属片203,金属片203与金属接头301相接触而导通电路。金属片203包括第一金属片2031和第二金属片2032,第一金属片2031设置于上倒扣部201,第二金属片2032设置于下倒扣部202。

导轨20中间设有条形凹槽204,金属接头301为钩形,在钩形的底部具有支撑脚3011,支撑脚3011与条形凹槽204相配合,在钩形内侧具有凸起的接触点3012。

将移动块体30安装到导轨20的步骤如下:首先,把移动块体30的金属接头301旋转至与导轨20的条形凹槽204平行的方向;然后,把支撑脚3011放进条形凹槽204内部;再以支撑脚3011的位置为支点,将金属接头301旋转至与金属片203相接触,从而完成安装,使插座处于待使用状态。取下移动块体30的步骤与安装步骤相反。

本实施例中,包括三条平行导轨和四条垂直导轨,每条导轨20在交错处形成“十”字通路,且具有十五个移动块体30。在第一条第一导轨上的第一金属片2031连接火线,第二金属片2032连接零线,在第二条第一导轨上的第一金属片2031和第二金属片2032连接地线。第二导轨40上只具有凹槽,用来提供移动块体移动。

单独使用三头插头时,平行导轨上的一个移动块体30朝上接通火线,另一个移动块体30朝下接通零线,相邻平行导轨上的一个移动块体30接通底线,即可安全使用。单独使用两头插头时,平行导轨上的一个移动块体30朝上接通火线,另一个移动块体30朝下接通零线。当然,也可按需要同时接上多个三头插头和两头插头。在移动时,插座框体的一侧具有可活动区,用以暂时放置未使用的移动块体30。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导轨40的两侧形成向中心弯折的上倒扣部201和下倒扣部202,上倒扣部201和下倒扣部202的内表面具有与导线连接的金属片203,金属片203与金属接头301相接触而导通电路。在第一条第二导轨40上的第一金属片2031连接火线,第二金属片2032连接零线,在第二条第二导轨40上的第一金属片2031和第二金属片2032连接地线。第一导轨20上只具有凹槽,用来提供移动块体移动。其操作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对金属片的接线进行改变,或者在第一导轨20和第二导轨40均具有与导线连接的金属片203。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