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网络滤波器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0814发布日期:2019-08-07 01:41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干扰网络滤波器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波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抗干扰网络滤波器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滤波器,顾名思义,是对波进行过滤的器件。“波”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物理概念,在电子技术领域,“波”被狭义地局限于特指描述各种物理量的取值随时间起伏变化的过程。该过程通过各类传感器的作用,被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时间函数,称之为各种物理量的时间波形,或者称之为信号。因为自变量时间‘是连续取值的,所以称之为连续时间信号,又习惯地称之为模拟信号。随着数字式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飞速发展,为了便于计算机对信号进行处理,产生了在抽样定理指导下将连续时间信号变换成离散时间信号的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也就是说,可以只用原模拟信号在一系列离散时间坐标点上的样本值表达原始信号而不丢失任何信息,波、波形、信号这些概念既然表达的是客观世界中各种物理量的变化,自然就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的各种信息的载体。信息需要传播,靠的就是波形信号的传递。信号在它的产生、转换、传输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由于环境和干扰的存在而畸变,甚至是在相当多的情况下,这种畸变还很严重,以致于信号及其所携带的信息被深深地埋在噪声当中了,滤波器在滤波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忽视的壳体的重要性,如果壳体可以起到一定的抗干扰的效果可以对滤波的效果起到显著的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干扰网络滤波器壳体结构,在安装滤波装置的位置设置坡莫合金矩形板,通过坡莫合金矩形板的导磁效果将一些干扰屏蔽,上壳体、中壳体和下壳体三者之间均设置密封,通过密封效果使得三者之间形成密闭的腔体,可以有效的抗干扰,通过上述设置解决了滤波器对外来干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抗干扰网络滤波器壳体结构,包括有上壳体、中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安装在中壳体的底端,上壳体安装在中壳体的顶端,所述下壳体包括有底板和固定框,底板为矩形板状结构,固定框安装在底板的中间位置并且位于底板和中壳体之间,所述固定框为下端开口的矩形框结构,固定框的开口面与底板粘接,固定框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方孔,所述固定框内位于固定框和底板之间安装有用于抗干扰的坡莫合金矩形板,坡莫合金矩形板与底板粘接,方孔内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散热片,固定框的顶端还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安装滤波器的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位于固定框的外圈设置有一圈第一密封槽,中壳体底端设置有一圈第二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之间配合成第一密封腔,该第一密封腔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的四个角并且位于第一密封槽的圈内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螺纹孔,中壳体底端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一个螺套,每个螺套设均设置有一个第一螺栓孔,每个第一螺栓孔与一个第一螺纹孔共轴线,固定框的四个角均设置有一个用于避让螺套的避让槽。

进一步的,所述中壳体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矩形框结构,中壳体四个侧壁的顶端均设置有一个插槽,插槽的深度是中壳体长度的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包括有顶板和四个插板,所述顶板为矩形板状结构,四个插板安装在顶板的底端并且上壳体与中壳体呈闭合状态时每个插板插设在一个插槽内,插板的长度与插槽的深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中壳体的顶端位于每个插槽的外圈均设置有一圈第三密封槽,顶板的底端位于每个插板的外圈均设置有一圈第四密封槽,每个第三密封槽和每个第四密封槽之间配合形成一个第二密封腔,每个第二密封腔内均设置有一圈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上位于顶板的四个角均设置有一个第二沉孔螺栓孔,中壳体的顶端的四个角均设置有一个第二螺纹孔,每个第二螺纹孔与一个第二沉孔螺栓孔共轴线。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底端的四个角均设置有一个安装块,安装块与底板螺纹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抗干扰网络滤波器壳体结构,在安装滤波装置的位置设置坡莫合金矩形板,通过坡莫合金矩形板的导磁效果将一些干扰屏蔽,上壳体、中壳体和下壳体三者之间均设置密封,通过密封效果使得三者之间形成密闭的腔体,可以有效的抗干扰,通过上述设置解决了滤波器对外来干扰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的立体分解图一;

图2为实施例中的立体分解图二;

图3为实施例中平面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下壳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实施例中上壳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实施例中中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上壳体1,顶板11,第四密封槽12,第二沉孔螺栓孔13,插板14,中壳体2,第二密封槽21,螺套22,第一螺栓孔23,插槽24,第三密封槽25,第二螺纹孔26,下壳体3,底板31,安装块32,第一螺纹孔33,第一密封槽34,固定框35,避让槽36,方孔37,坡莫合金矩形板38,散热片39,安装孔30,第一密封圈4,第二密封圈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抗干扰网络滤波器壳体结构,包括有上壳体1、中壳体2和下壳体3,所述下壳体3安装在中壳体2的底端,上壳体1安装在中壳体2的顶端,所述下壳体3包括有底板31和固定框35,底板31为矩形板状结构,固定框35安装在底板31的中间位置并且位于底板31和中壳体2之间,所述固定框35为下端开口的矩形框结构,固定框35的开口面与底板31粘接,固定框35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方孔37,所述固定框35内位于固定框35和底板31之间安装有用于抗干扰的坡莫合金矩形板38,坡莫合金矩形板38与底板31粘接,方孔37内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散热片39,固定框35的顶端还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安装滤波器的安装孔30。

所述底板31上位于固定框35的外圈设置有一圈第一密封槽34,中壳体2底端设置有一圈第二密封槽21,第一密封槽34和第二密封槽21之间配合成第一密封腔,该第一密封腔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孔4。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孔4使得中壳体2和下壳体3形成密封降低干扰流。

所述底板31上的四个角并且位于第一密封槽34的圈内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螺纹孔33,中壳体2底端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一个螺套22,每个螺套22设均设置有一个第一螺栓孔23,每个第一螺栓孔23与一个第一螺纹孔33共轴线,固定框35的四个角均设置有一个用于避让螺套22的避让槽36。第一密封圈孔4为橡胶弹性的材料,通过第一螺纹孔33和第一螺栓孔23的配合可以将第一密封圈孔4压紧。

所述中壳体2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矩形框结构,中壳体2四个侧壁的顶端均设置有一个插槽24,插槽24的深度是中壳体2长度的一半。

所述上壳体1包括有顶板11和四个插板14,所述顶板11为矩形板状结构,四个插板14安装在顶板11的底端并且上壳体1与中壳体2呈闭合状态时每个插板14插设在一个插槽24内,插板14的长度与插槽24的深度相同。

通过插槽24和插板14的配合使得中壳体2和上壳体1的配合更加紧密,需要说明的是插板14是坡莫合金可以有效的隔绝干扰。

所述中壳体2的顶端位于每个插槽24的外圈均设置有一圈第三密封槽25,顶板11的底端位于每个插板14的外圈均设置有一圈第四密封槽12,每个第三密封槽25和每个第四密封槽12之间配合形成一个第二密封腔,每个第二密封腔内均设置有一圈第二密封圈5。通过将第二密封圈5设置在第二密封腔使得上壳体1和中壳体2的连接处形成密封。

所述顶板11上位于顶板11的四个角均设置有一个第二沉孔螺栓孔13,中壳体2的顶端的四个角均设置有一个第二螺纹孔26,每个第二螺纹孔26与一个第二沉孔螺栓孔13共轴线。

所述底板31底端的四个角均设置有一个安装块32,安装块32与底板31螺纹连接。

工作原理:通过在安装滤波装置的位置设置坡莫合金矩形板38,通过坡莫合金矩形板38的导磁效果将一些干扰屏蔽,上壳体1、中壳体2和下壳体3三者之间均设置密封,通过密封效果使得三者之间形成密闭的腔体,可以有效的抗干扰,通过上述设置解决了滤波器对外来干扰的问题,上壳体1、中壳体2和下壳体3三者之间时通过螺栓连接配合密封使得形成密闭腔体,插板14和插槽24的设置同样起到抗干扰的效果。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