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插座铜套的自动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7879发布日期:2019-04-20 06:14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音频插座铜套的自动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组装设备,尤其涉及音频插座铜套的自动组装机。



背景技术:

音频插座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用于音频信号的传输,使用量极大,因此音频插座的插座体与铜套、插片的组装效率决定了音频插座的生产效率,而目前插座体与铜套、插片的组装是通过手工装配实现的,效率低,产量低,需要大量的工人,使工厂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台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音频插座铜套的自动组装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音频插座铜套的自动组装机,包括插座体上料装置,所述插座体上料装置的末端连接有插片上料装置,所述插座体上料装置与所述插片上料装置的相接触连接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上连接有铜套上料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的末端连接有压装装置,所述插座体上料装置、所述插片上料装置与所述铜套上料装置包括圆震、直震与气缸。所述插座体上料装置和插片上料装置通过圆震与直震进行上料,并通过气缸先将插片送至插座体下方再竖直推入插座体,通过所述移动装置将插座体继续送往后续的所述铜套上料装置位置处,所述铜套上料装置将铜套待料点抓至中转点调整铜套状态使其与所述插座体的方向相适配,再通过气缸抓取至所述插座体上,最后再通过压装装置进行铜套的压装,所述移动装置将完成装配的插座体送离设备;插座体、铜套与插片的装配实现全自动,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相比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圆震的内圆周面上设置有从底部盘旋而上的上料面,所述圆震上设置有若干物料检测传感器,所述圆震的外圆周面旁有平行于所述上料面的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内设置有与所述滑杆相接的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所述第一气孔的朝向与所述滑动块沿滑杆向上运动的方向相一致,所述第二气孔的朝向与所述滑动块沿滑杆向下运动的方向相一致,所述滑动块内部设置有第一腔,所述第一腔内插设有密封块,所述第一腔内侧面并相应于所述密封块的位置处设置有与外部相通的第三气孔,所述第一腔靠近所述圆震的一端设置有阻挡所述密封块通过的突起,所述密封块远离所述圆震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弹性装置,所述滑动块靠近圆震的一侧连接有清料块,所述清料块伸入圆震并位于所述上料面的上方,所述清料块相应于所述密封块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清料块通过第一通孔套设在所述密封块的一端,所述密封块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阻挡所述清料块通过的第一台阶,所述密封块靠近圆震的端面上设置有第四气孔,所述第四气孔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密封块相应于所述第三气孔的外圆周面上。所述物料检测传感器判断圆震内部处于缺料还是堵料的状态,如果圆震内有料,但出口处无料,则圆震内部堵料,所述滑动块从圆震出料口处通过所述滑杆进行平行于所述上料面的运动,所述清料块伸入圆震并位于所述上料面的上方,所述清料块在所述滑动块运动时,将所述上料面的料推至圆震底部,当所述清料块被挡住无法继续运动时,所述清料块推动密封块使所述第三气孔与第四气孔相通,使用低压气进行吹料,所述滑动块到达下方后再回至待位点;能简单初步的对圆震堵料进行疏通,降低了圆震内堵料对设备运行的影响,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和产量。

相比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清料块的一端设置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中插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固定于所述滑动块上,所述清料块通过转动的方式压动密封块的结构较为简单,装配容易。

相比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清料块远离所述转动孔的端面上设置有转动槽,所述槽内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块上。

相比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所述清料块靠近圆震的侧面为斜面,所述斜面靠近圆震出料口的一端比另一端更靠近圆震,所述斜面可以使所述清料块推开零件更为顺畅,不易卡死。

相比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滑动杆相应于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的外表面位置处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气孔或第二气孔吹气时,所述滑动块收到的力更大。

相比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腔的末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一弹性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相接,易安装拆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设备进行自动上料、移动与装配,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产量,产品质量更加稳定,降低了生产成本;设备圆震上的所述滑动块与清料块可以对圆震进行初步的清除堵料,降低了圆震堵料对设备运行的影响,是设备运行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插片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移动装置。

图4为本发明的铜套上料装置与移动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铜套、插座体与插片的爆炸图。

图6与图7为滑动块与清料块、密封块等零件的连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音频插座铜套8的自动组装机,包括插座体9上料装置1,所述插座体9上料装置1包括圆震、直震与第一取料气缸。所述插座体9上料装置1的末端连接有插片10上料装置2,所述插片10上料装置2包括圆震、直震与插片10安装装置21。所述插片10安装装置21具体结构见图2。所述插片10安装装置21包括水平放置的推料气缸22、中转板和安装气缸。所述中转板上端面设置有横截面形状与插座体9形状相适配的贯穿的凹槽。当所述插座体9上料装置1的所述第一取料气缸将插座体9从直震末端取出放入所述凹槽中,推料气缸22将插片10直震末端的插片10推至所述凹槽的下方,即插座体9的下方,并通过所述中转板下方的所述安装气缸将插片10推入所述插座体9内。所述第一取料气缸包括两个气缸,一个气缸将插座体9从直震末端放入所述凹槽中,另一个将插座体9从所述凹槽中取出放到后续的工序中。

所述插座体9上料装置1与所述插片10上料装置2的相接触连接有移动装置3,所述移动装置3包括第一运动装置6与第二运动装置7。所述第一运动装置6与第二运动装置7中的零件运动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运动装置6与第二运动装置7都包括有滑槽、一个运动方向平行于所述滑槽的平行气缸、一个运动方向垂直于所述滑槽的垂直气缸、若干运动板。所述第一运动装置6的滑槽为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运动装置7的滑槽为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的宽度与插座体9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底部相应于插片10的位置处设置有相应的深槽,用于放置插座体9下方的插片10。所述第一运动装置6包括两个运动板,所述第二运动装置7有4个运动板。所述运动板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形状与所述插座体9的形状相适配。

当所述第一取料气缸将插座体9从所述凹槽中取出后,放入所述第一运动装置6的第一滑槽中的第一位置点,所述第一运动装置6的第一个所述运动板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滑槽的方向运动将所述第一滑槽中的插座体9卡入所述限位孔中,所述运动板再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滑槽的方向运动,将插座体9送至第二位置点;同时,所述第一运动装置6的第二个所述运动板将第二位置点的插座体9送至第三位置点即所述第二运动装置7的初始位置点,并停住。然后,所述第二运动装置7的运动板先垂直远离所述第二滑槽,再平行于所述第二滑槽运动使所述第二运动装置7的第一个运动板来到所述第二运动装置7的初始位置点,所述第二运动装置7的第一个运动板垂直于所述第二滑槽运动,使插座体9进入限位孔中,此时所述第一运动装置6的运动板远离插座体9后退,并向远离所述第二运动装置7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运动装置7通过4个运动板将插座体9沿所述第二滑槽不断往落料点运动。

所述移动装置3上连接有铜套8上料装置4,所述铜套8上料装置4的具体结构见图4。所述铜套8上料装置4包括圆震、直震、第二取料气缸和中转点41。所述第二取料气缸将直震末端的铜套8取出放入所述中转点41,所述中转点41位于铜套8的下方设置有小功率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带动铜套8转动,直至铜套8上的缺口卡入所述中转点41的突起上,停止转动。所述第二取料气缸再将所述中转点41的铜套8放入所述第二运动装置7上的插座体9上,铜套8上的缺口与插座体9上的突起相配合。

所述移动装置3的末端连接有压装装置5,所述压装装置5位于移动装置3末端的正上方。所述压装装置5包括固定工作与压装气缸,当所述第二运动装置7将放好铜套8的插座体9移至所述压装装置5的下方,压装装置5将铜套8压到位。所述第二运动装置7再将压好的插座体9送至所述移动装置3末端的滑板上,并落入收集框中。

所述插片10上料装置2的圆震的内圆周面上设置有从底部盘旋而上的上料面20,圆震工作时,零件在震动下沿所述上料面20从圆震底部到达上端的圆震出料口进入直震。所述圆震上设置有若干物料检测传感器,所述物料检测传感器安装于圆震上方的金属杆上,照射圆震底面、所述上料面20和圆震出口处的零件,用于判断圆震内部的物料状况。当圆震底部未检测到料时,则圆震缺料;当圆震底部检测到料,所述上料面20也有料,但圆震出口无料时则圆震堵料。所述物料检测传感器为反射式红外传感器,通过零件运动时的间歇反馈信号来间接判断所述零件是否处于运动状况。

所述圆震设置有上料面20的外圆周面旁有平行于所述上料面20的滑杆30,所述滑杆30为光滑的圆杆。所述滑杆30的上端高于圆震出口,并设置有电磁铁;所述滑杆30的低端套设有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内插设有传感器。

所述滑杆30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31,所述滑动块31内设置有与滑杆30相适应的第一孔,所述滑动块31通过所述第一孔套设在所述滑杆30上;所述第一孔内可设置带弹性的耐磨套,减少磨损。所述滑动块31内设置有与所述滑杆30相接的第一气孔32和第二气孔33,所述第一气孔32和第二气孔33用于滑动块31在滑杆30运动时提供动力,所述第一气孔32与第二气孔33与外部起源相接。所述第一气孔32的朝向与所述滑动块31沿滑杆30向上运动的方向相一致,所述第二气孔33的朝向与所述滑动块31沿滑杆30向下运动的方向相一致。当所述滑动块31需要沿所述滑杆30向下运动时,所述所述第二气孔33通气,所述滑动块31受到气体的反向力的驱动,向圆震底部运动。为增加所述滑动块31在所述滑杆30上运动时的力,所述滑杆30的外圆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环形槽。

所述滑动块31内部设置有第一腔34,所述第一腔34为方孔,所述第一腔34靠近圆震的一端设置有比所述方孔小的圆孔。所述第一腔34内插设有密封块35,所述密封块35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腔34内,所述密封块3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圆孔位于所述第一腔34外部。所述第一腔34内侧面并相应于所述密封块35的位置处设置有与外部相通的第三气孔39,所述第三气孔39与外部长通的低压气源相接。所述密封块35远离所述圆震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弹性装置,所述第一弹性装置为普通弹簧,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将所述密封块35压在所述第一腔34的端部。所述密封块35靠近圆震的端面上设置有第四气孔38,所述第四气孔38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密封块35相应于所述第三气孔39的外圆周面上。当所述密封块35被所述第一弹性装置紧压在所述第一腔34端部时,所述第三气孔39与所述第四气孔38不相同。所述第一腔34的末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一弹性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相接。

所述滑动块31靠近圆震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清料块41,所述清料块41的一端设置有转动孔,所述滑动块31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穿过所述转动孔,所述清料块41以所述转动孔的对称轴为旋转轴进行旋转运动。所述清料块41伸入圆震并位于所述上料面20的上方,所述清料块41相应于所述密封块35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通孔42,所述清料块41通过第一通孔42套设在所述密封块35的一端,所述第一通孔42要大于所述密封块35的端部直径。所述密封块35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阻挡所述清料块41通过的第一台阶37。所述清料块41远离转动孔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槽44,所述槽内活动连接有限位杆45,所述限位杆45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块31上。正常情况下,所述清料块41在转动槽44与限位杆45的作用下与所述密封块35的一端时刻接触。所述清料块41靠近圆震的侧面为斜面43,所述斜面43靠近圆震出料口的一端比另一端更靠近圆震。

当圆震正常工作时,所述滑动块31位于所述滑杆30的上端,并通过电磁铁固定于上端,与圆震不接触;当圆震上的物料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圆震发生堵料时,电磁铁断电,所述第二气孔33通气,所述滑动块31在气流的作用下沿所述滑杆30向下运动,所述上料面20旁的圆震内圆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清料块41移动时相对应的运动槽,所述清料块41通过运动槽逐渐伸入圆震内部并位于所述上料面20上方,将所述上料面20的物料推入圆震底部;当圆震发生卡死时,所述清料块41推不动且被卡住,则所述清料块41绕所述转动孔转动,压动所述密封块35并压缩所述第一弹性装置,所述第四气孔38与第三气孔39相通,低压气经所述第四气孔38吹入圆震内,将料吹开;所述滑动块31继续向下滑动来到所述滑杆30的末端,压迫弹性装置,并被弹性装置内的传感器检测到,则所述第二气孔33断气,所述第一气孔32通气,电磁铁通电,所述滑动块31重新回到滑杆30的上端。当所述滑动块31动作且所述滑杆30底部的传感器长时间未检测到滑动块31时,设备报警圆震堵料,需要人工进行清料。

下面对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的阐述:本发明通过圆震、直震进行自动上料,通过气缸将零部件移动到目标位置并进行装配或者压装,最后通过所述移动装置3进行移动和下料,零件的上料、移动与装配由设备自动完成,效率较高;所述插片10上料装置2的圆震内设置有所述滑杆30、滑动块31和清料块进行圆震堵料时初步清料动作,防止圆震堵料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