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防雷灭弧的强气流密封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83850发布日期:2020-10-28 12:48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防雷灭弧的强气流密封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防雷灭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防雷灭弧的强气流密封组件。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防雷一直都是电力部门防雷工作的重要内容,雷电故障仍然是影响电网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雷电因素是输电线路故障跳闸的主要原因,当输电线路发生雷击,导致输电线路上的绝缘子闪络,随之而起的工频续流,损坏绝缘子串及金具,导致绝缘子串烧毁及烧断导线事故,对此电力部门一般采用输电线路加装线路防雷器来实现保护。一篇中国专利的申请号为:201610747255.3,专利名称为:雷电诱导型固相灭弧防雷器,该灭弧防雷器虽然灭弧能力强、工作稳定可靠、更换灭弧气丸快捷方便,但喷射气流会在灭弧转盘与灭弧筒连接处产生泄露,考虑到不集中的气流对电弧作用不够充分,从而导致灭弧防雷器的灭弧能力和防雷效果,为此,能希望喷射气流最大化作用于电弧并可以通过提高灭弧气流通道的密封性来提升灭弧气流的强度,为此,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防雷灭弧的强气流密封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防雷灭弧的强气流密封组件,本发明的强气流密封组件能很好地防止了强气流外泄,能有效提高强气流作用在电弧上的有效性,提高了防雷灭弧可靠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防雷灭弧的强气流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套筒、柱体圆筒和转盘,在转盘的盘面上且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喷气孔,在喷气孔内密封放置有产生强气流气体的产气组件,在喷气孔的出口安装所述密封套筒,所述产气组件每产生一次强气流时,该转盘每转动一格并使喷气孔的出口与所述密封套筒的顶端喷入口连通,所述柱体圆筒套设在密封套筒内,该柱体圆筒用于支撑密封套筒且为所述支撑密封套筒能上下相对滑动时与所述喷气孔密封连通提供支撑力。

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密封套筒从柱体圆筒的顶端向所述柱体圆筒的底端方向套设,并能够使密封套筒的内部与所述柱体圆筒的外壁进行上下往返滑动接触。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柱体圆筒的顶端设置有弹簧,该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密封套筒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柱体圆筒的顶端连接,从而使密封套筒能上下相对滑动提供支撑力。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密封套筒的顶端内部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柱体圆筒的顶端截面连接。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柱体圆筒顶端截面上设置有弹簧孔,该弹簧孔(4)竖直向下延伸在柱体圆筒的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所述弹簧的中下部分设置在所述弹簧孔内,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密封套筒的顶端内部连接。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密封套筒的中部或中下部的外侧壁处且沿所述密封套筒中心被横向切出一个肩部,以及再沿所述述密封套筒的下端方向且位于肩部的内边缘与密封套筒的内壁之间切出一个颈部,所述弹簧套在所述颈部的上部分的外壁上,该颈部的下半部分插入所述柱体圆筒内且与所述柱体圆筒的内侧壁滑动接触连接,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肩部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柱体圆筒的顶端截面连接。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密封套筒的顶端向的底端方向为一个凹形的漏斗状,该漏斗状的底端出口与所述柱体圆筒顶端筒口对齐,所述喷气孔的出口与口漏斗状的上端入口对接连通,且喷气孔的出口、柱体圆筒顶端筒口和漏斗状的底端出口都在同一竖直的轴线上。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的,在柱体圆筒的顶端截面设置的弹簧孔的数量为4个以上,每个弹簧孔之间呈等间距分布设置在所述柱体圆筒的顶端截面,在每个弹簧孔内放置一个弹簧。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密封组件结构简单,密封套筒的斜剖面很好地防止了强气流外泄,能够保证产生的强气流最大化作用在电弧上。

(2)、本发明将切换机制和密封结构巧妙地合为一体,大大增强防雷灭弧可靠性。当产气组件在密封套筒产生强气流时,使得密封套筒能够在弹簧的作用下上下滑动,并且保证不会发生左右偏移,提高了防雷灭弧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防雷灭弧的强气流密封组件的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防雷灭弧的强气流密封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密封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防雷灭弧的强气流密封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密封套筒和柱体圆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柱体圆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防雷灭弧的强气流密封组件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密封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这些方面。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防雷灭弧的强气流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套筒1、柱体圆筒3和转盘10,在转盘10的盘面上且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喷气孔11,在喷气孔11内密封放置有产生强气流气体的产气组件5,产气组件5放置在转盘10的喷气孔内,转盘10封装在装置外壳内,外壳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从而将转盘10的外部通过外壳100对转盘10进行密封,外壳100也将喷气孔11内的产气组件5密封在转盘内,并沿转轴101转动,将产气组件5通过触发电极7与感应线圈(未图示)连接,当输电线路产生雷电弧电流时,感应线圈将感应到的电流流过触发电极时被触发,从而对产气组件5进行触发,实现了电弧起点,并在电弧起燃瞬间就能快速熄灭电弧的效果。产气组件5被触发以及转轴101转动的方式具体可以参考申请号为201610747255.3,专利名称为:雷电诱导型固相灭弧防雷器,采用该专利旋转卡位的技术方案,不仅保证了可靠旋转和可靠定制保证了触发后又能可靠拖位,放置转盘误转。在喷气孔11的出口下方安装所述密封套筒3,所述产气组件5每产生一次强气流时,该转盘10以转轴101每旋转一格并使喷气孔11的出口与所述密封套筒1的顶端喷入口连通,所述柱体圆筒3套设在密封套筒1内,该柱体圆筒3用于支撑密封套筒1且为所述支撑密封套筒1能上下相对滑动时与所述喷气孔11密封连通提供支撑力;所述密封套筒1从柱体圆筒3的顶端向所述柱体圆筒3的底端方向套设,并能够使密封套筒1的内部与所述柱体圆筒3的外壁进行上下往返滑动接触,密封套筒1的内径较柱体圆筒3稍大,使其能够套在柱体圆筒3上,所述密封套筒1从柱体圆筒3的顶端向下罩住该柱体圆筒3,当连接在转盘10与产气组件5之间的触发电极7通过感应线圈被触发时,在喷气孔11内的产气组件5将产生强气流,喷气孔11的出口处向下喷出强气流,使密封套筒1会在强气流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并保证密封套筒1能在一定范围内上下移动,当强气流减小或消失后,转盘10转动一格,使密封套筒1向上滑动并与转盘10上的下一个喷气孔的出口端进行对接连通,封套筒1在支撑力的作用下回到原有位置,密封套筒1的顶端喷入口与所述喷气孔11的出口密封对接,从而保持连通,等待产气组件5下一次被触发而产生强气流,具体的方案如下。

实施例1:结合图2所示,在柱体圆筒3顶端设置有弹簧2,该弹簧2的上端与所述密封套筒1连接,所述弹簧2的下端与所述柱体圆筒3的顶端连接,从而使密封套筒1能上下相对滑动提供支撑力,由于密封套筒1的内径较柱体圆筒3稍大,使其能够套在柱体圆筒3上,并且在弹簧2的作用下,密封套筒1能在一定范围内上下移动。由于密封套筒1与柱体圆筒3均需要有相应的厚度作为支撑,厚度在1-2cm左右,并且其材料必须耐高温、耐高压,例如聚酯纤维等。

在本发明中,如图3所示,所述密封套筒1的顶端向的底端方向为一个凹形的漏斗状6,该漏斗状6的底端出口与所述柱体圆筒3顶端筒口对齐,由于密封套筒1的上端形状为凹形漏斗状,所述喷气孔11的出口与口漏斗状6的上端入口对接连通,且喷气孔11的出口、柱体圆筒3顶端筒口和漏斗状(6)的底端出口都在同一竖直的轴线上;当产气组件5在喷气孔11产生强气流时,气流喷向漏斗状6的上端入口,使密封套筒1会在强气流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滑动),由于凹形的漏斗状6对四周的气流有包裹作用,有效防止了产气组件5产生的强气流向四周外泄,当强气流减小或消失后,弹簧2恢复原有长度,同时密闭套筒1回到原有位置。所述弹簧2内径稍大于柱体圆筒3内径,使弹簧2底部固定在柱体圆筒3的顶部,整个弹簧嵌套在密封套筒1内壁四周,起着连接柱体圆筒3与密封套筒1的作用。

实施例2: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弹簧2的上端与所述密封套筒1的顶端内部连接,所述弹簧2的下端与所述柱体圆筒3的顶端截面连接。在本发明中,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柱体圆筒3顶端截面上设置有弹簧孔4,该弹簧孔4竖直向下延伸在柱体圆筒3的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所述弹簧2的中下部分设置在所述弹簧孔4内,所述弹簧2的上端与所述密封套筒1的顶端内部连接,在柱体圆筒3的顶端截面设置的弹簧孔4的数量为4个以上,每个弹簧孔4之间呈等间距分布设置在所述柱体圆筒3的顶端截面,在每个弹簧孔4内放置一个弹簧2;弹簧2在柱体圆筒3的支撑下,从而使密封套筒1能上下相对滑动提供支撑力;具体实施时,在柱体圆筒3内设有六个或六个以上的弹簧孔4,并在每个弹簧孔4内都放有一个伸缩弹簧,由于密封套筒1的内径较柱体圆筒3稍大,使其能够套在柱体圆筒3上,并且在弹簧2的作用下,密封套筒1能在一定范围内上下移动。所述密封套筒1的顶端向的底端方向为一个凹形的漏斗状6,该漏斗状6的底端出口与所述柱体圆筒3顶端筒口对齐,且在同一竖直的轴线上,密封套筒1的上端形状为凹形漏斗状,当产气组件5在喷气孔11产生强气流时,气流喷向漏斗状6的出口,使密封套筒1会在强气流的作用下向下移动,由于凹形的漏斗状6对四周的气流有包裹作用,有效防止了产气组件5产生的强气流向四周外泄,当强气流减小或消失后,弹簧2恢复原有长度,同时密闭套筒1回到原有位置。所述弹簧2内径稍大于柱体圆筒3内径,使弹簧2底部固定在柱体圆筒3的顶部,整个弹簧嵌套在密封套筒1内壁四周,起着连接柱体圆筒3与密封套筒1的作用。密封套筒1的顶端为漏斗状的斜剖面很好地防止了强气流外泄,能够保证产生的强气流最大化作用在电弧上,本发明的密封组件可将将切换机制和密封结构巧妙地合为一体,大大增强防雷灭弧可靠性。

实施例3: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如图7和图8所示,在所述密封套筒1的中部或中下部的外侧壁处且沿所述密封套筒1中心被横向切出一个肩部100,以及再沿所述述密封套筒1的下端方向且位于肩部100的内边缘与密封套筒1的内壁之间切出一个颈部101,从而使密封套筒1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内径相同,但上部分外径大于下部分外径,密封套筒1下部分为一薄壁空心圆柱,其外径稍小于柱体圆筒内径,使得密封套筒1能够在弹簧1的作用下上下伸缩,并且保证不会发生左右偏移,提高了可靠性,弹簧2套在密封套筒下部分结构(薄壁空心圆柱)之外,弹簧1下固定在柱体圆筒3顶部,弹簧1顶部固定在密封套筒1上部分结构的底部,因此,所述弹簧2套在所述颈部101的上半部分的外壁上,该颈部101的下半部分插入所述柱体圆筒3内且与所述柱体圆筒3的内侧壁滑动接触,且该弹簧2的上端与所述肩部100连接,所述弹簧2的下端与所述柱体圆筒3的顶端截面连接,从而将弹簧2卡接在所述肩部100与柱体圆筒3的顶端截面之间,所述密封套筒1的顶端向的底端方向为一个凹形的漏斗状6,该漏斗状6的底端出口与所述柱体圆筒3顶端筒口对齐,且在同一竖直的轴线上。结合图2,密封套筒1的上端形状为凹形漏斗状,当产气组件5在喷气孔11内产生强气流时,喷气孔11的出口处向下喷出强气流,喷出的强气流进入凹形漏斗状6的入口端,然后在从气流喷向漏斗状6的出口端进入柱体圆筒3内,此时,会使密封套筒1会在强气流的作用下向下移动,由于凹形的漏斗状6对四周的气流有包裹作用,有效防止了产气组件5产生的强气流向四周外泄,当强气流减小或消失后,转盘10转动一格,弹簧2恢复原有长度,所述喷气孔11的出口与转盘10上的下一个口漏斗状6的上端入口重新对接连通,同时密闭套筒1回到原有位置,所述弹簧2套在颈部101上,使弹簧2底部固定在柱体圆筒3的顶部,起着支撑连接密封套筒11的作用,密封套筒1的顶端为漏斗状的斜剖面很好地防止了强气流外泄,能够保证产生的强气流最大化作用在电弧上,本发明的密封组件可将将切换机制和密封结构巧妙地合为一体,大大增强防雷灭弧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