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噪音的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6307发布日期:2019-11-15 23:33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降噪音的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降噪音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在现有技术的大电流电磁继电器中,因为电磁继电器的负载比较大,电磁继电器的吸力也比较大,衔铁重量大,所产生的加速度也大,因而在衔铁与铁芯闭合时,也造成了电磁继电器有较大的噪声。现有技术的一种电磁继电器,是通过在轭铁上挖槽,以增大磁阻,减小磁路的总磁通,进而降低铁芯对衔铁吸力,使衔铁、触点闭合速度降低,进而降低噪声。但是,现有技术的这种电磁继电器,由于铁芯对衔铁吸力降低,因而在衔铁与铁芯闭合的位置,铁芯对衔铁的保持力也相应的减弱,如果衔铁的反力大于铁芯对衔铁的吸力,则会发生衔铁本应于铁芯闭合却断开的问题,从而造成电磁继电器无法正常使用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可降噪音的电磁继电器,通过对铁芯以及衔铁的结构改进,使得该电磁继电器,在衔铁向铁芯闭合时能够降低铁芯对衔铁吸力,进而降低噪声;而在衔铁与铁芯闭合的位置,铁芯对衔铁的保持力也不会减弱,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衔铁本应于铁芯闭合却断开的弊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降噪音的电磁继电器,包括铁芯和衔铁,且铁芯和衔铁分别装在相适配的位置,其中,衔铁的用来与铁芯的极面相闭合的面为平面;所述铁芯中,在沿着铁芯的长度方向的预置位置,设有一段截面相对变窄结构,以增大铁芯磁阻,减小通过铁芯的总磁通,进而降低对衔铁的吸力;所述铁芯的极面处,设有预置深度的第一凹槽,以降低衔铁闭合靠近铁芯时的电磁力,减小衔铁运动加速度,进而降低衔铁接触铁芯时的噪声;并减小衔铁与铁芯的极面相闭合时铁芯极面与衔铁的接触面积,提高极面磁通密度,进而提高衔铁与铁芯在闭合处的保持力。

在衔铁刚开始闭合过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相对于衔铁与铁芯极面之间的间隙比较小,第一凹槽的槽面起极面的作用,保证了衔铁闭合前期磁吸力不变,使衔铁能够可靠地向铁芯移动;而在衔铁与铁芯接触闭合时,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相对于衔铁与铁芯极面之间的间隙比较大,第一凹槽的槽面不能起极面的作用,从而减小了铁芯极面与衔铁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衔铁与铁芯在闭合处的保持力。

所述第一凹槽的预置深度为不大于0.2mm,以避免衔铁在打开状态下,第一凹槽内的槽面被忽略,而造成铁芯吸力小,衔铁与铁芯无法闭合;所述第一凹槽的预置深度为不小于0.1mm,以避免衔铁在闭合状态下,第一凹槽内的槽面不被忽略,而造成铁芯与衔铁的接触面积没有变小,衔铁与铁芯闭合保持不住。

所述铁芯中,在预置位置处设有穿透铁芯的相对的两面的通孔,以使铁芯的所述预置位置处的这一段为所述截面相对变窄结构。

所述铁芯中,在预置位置处设有对应在铁芯的宽度或厚度的两边的第二凹槽,以使铁芯的所述预置位置处的这一段为所述截面相对变窄结构。

所述第一凹槽为一个,该第一凹槽设在所述铁芯的极面的中部。

所述第一凹槽为两个,两个第一凹槽分别设在所述铁芯的极面的两侧边。

所述铁芯的极面还设有打扁加宽部。

所述衔铁的朝向铁芯的一面还装有缓冲弹片,当所述衔铁与所述铁芯闭合时,所述缓冲弹片的自由端部适配在所述铁芯的第一凹槽中。

所述衔铁的朝向铁芯的一面设有两个凸苞,所述缓冲弹片设有两个通孔,缓冲弹片的两个通孔分别与衔铁的两个凸苞对应相配合,衔铁的其中一个凸苞与缓冲弹片的一个通孔采用铆接相配合,衔铁的另一个凸苞与缓冲弹片的另一个通孔采用卡接相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在铁芯中,在沿着铁芯的长度方向,设有一段截面相对变窄结构,以增大铁芯磁阻,减小通过铁芯的总磁通,进而降低对衔铁的吸力;在铁芯的极面处,设有预置深度的第一凹槽,以减小衔铁与铁芯的极面相闭合时铁芯极面与衔铁的接触面积,提高极面磁通密度,进而提高衔铁与铁芯在闭合处的保持力。本发明的这种结构,通过在铁芯设有一段截面相对变窄结构,使衔铁向铁芯闭合时能够降低铁芯对衔铁吸力,进而降低噪声;通过在铁芯的极面处,设有预置深度的第一凹槽,使得在衔铁与铁芯闭合的位置,铁芯对衔铁的保持力也不会减弱,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衔铁本应于铁芯闭合却断开的弊端。

2、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在衔铁的朝向铁芯的一面还装有缓冲弹片,当所述衔铁与所述铁芯闭合时,所述缓冲弹片的自由端部适配在所述铁芯的第一凹槽中。本发明的这种结构,可以利用缓冲弹片的缓冲作用,进一步降低衔铁与铁芯闭合时的噪声。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种可降噪音的电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局部构造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局部构造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局部构造的俯视图;

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衔铁呈打开状态);

图5是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衔铁呈闭合状态);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铁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铁芯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衔铁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铁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铁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四的铁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五的铁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可降噪音的电磁继电器,包括线圈1、铁芯2、衔铁3、动簧片4、轭铁5等部件,且铁芯2和衔铁3分别装在相适配的位置,其中,铁芯2的头部设置极面21,铁芯2的极面21的面积比铁芯的横截面的面积更大,衔铁3的用来与铁芯2的极面相闭合的面为平面;所述铁芯2中,在沿着铁芯的长度方向,设有一段截面相对变窄结构,以增大铁芯磁阻,减小通过铁芯的总磁通,进而降低对衔铁的吸力;所述铁芯2的极面21处,设有预置深度的第一凹槽22,以减小衔铁3与铁芯2的极面21相闭合时铁芯极面与衔铁的接触面积,提高极面磁通密度,进而提高衔铁3与铁芯2在闭合处的保持力。其中,铁芯2的长度方向是指线圈架的铁芯孔的轴线方向。

本实施例中,铁芯2为方形结构,即铁芯2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22的预置深度为不大于0.2mm,以避免衔铁在打开状态下,第一凹槽21内的槽面被忽略,而造成铁芯2吸力小,衔铁3与铁芯2无法闭合。铁芯2的槽深不能大于0.2mm,在衔铁3为打开状态时,由于衔铁3与铁芯2之间的间隙较大,槽深在0.2mm范围内时,第一凹槽21内的槽面与铁芯2的极面21起相同的作用,都会对衔铁3产生吸力,而当槽深大于0.2mm时,第一凹槽21内的槽面不起作用,相当于铁芯2的极面的面积变小了,这样,就会导致吸力变小,存在无法闭合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22的预置深度为不小于0.1mm,以避免衔铁在闭合状态下,第一凹槽内的槽面不被忽略,而造成铁芯与衔铁的接触面积没有变小,衔铁与铁芯闭合保持不住。铁芯2的槽深不能小于0.1mm,在衔铁3处于闭合状态下,衔铁3与铁芯2之间的间隙很微小,第一凹槽内的槽面不起极面作用,铁芯2与衔铁3的接触面积变小,衔铁3与铁芯2之间的闭合保持力提高,衔铁3保持在闭合状态,而当槽深小于0.1mm时,槽面会起到与极面相同的作用,也就无法提高闭合处的保持力,闭合保持不住,继电器无法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铁芯2中,在预置位置处设有穿透铁芯的相对的两面的通孔23,以使铁芯2的所述预置位置处的这一段为所述截面相对变窄结构。即,通孔23所对应的这一段为所述截面相对变窄结构,从而能够增加磁阻,该预置位置是指线圈覆盖的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22为一个,该第一凹槽22设在所述铁芯2的极面的中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衔铁3的朝向铁芯2的一面还装有缓冲弹片6,当所述衔铁3与所述铁芯2闭合时,所述缓冲弹片6的自由端部适配在所述铁芯2的第一凹槽22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衔铁3的朝向铁芯2的一面设有两个凸苞31、32,所述缓冲弹片6设有两个通孔61、62,缓冲弹片的两个通孔61、62分别与衔铁3的两个凸苞31、32对应相配合,衔铁的其中一个凸苞31与缓冲弹片6的一个通孔61采用铆接相配合,衔铁的另一个凸苞32与缓冲弹片的另一个通孔62采用卡接相配合;其中,铆接位置相对于卡接位置更加靠近铁芯2的极面,铆接位置用于实现缓冲弹片6固定在衔铁3上,卡接位置用来防止缓冲弹片6相对于衔铁3转动,且可以提高缓冲弹片6的弹力。当然,也可以对两个凸苞31、32都采用铆接固定,采用一个位置铆接,另一个位置只是套接进行限位作用,可以更好地保证弹片的弹力。

本实施例中,极面21的宽度与铁芯的厚度相同。

本发明的一种可降噪音的电磁继电器,采用了在铁芯2中,在沿着铁芯2的长度方向,设有一段截面相对变窄结构,以增大铁芯磁阻,减小通过铁芯2的总磁通,进而降低对衔铁3的吸力;在铁芯2的极面处,设有预置深度的第一凹槽22,以减小衔铁3与铁芯2的极面相闭合时铁芯2极面与衔铁3的接触面积,提高极面磁通密度,进而提高衔铁3与铁芯2在闭合处的保持力。本发明的这种结构,通过在铁芯2设有一段截面相对变窄结构,使衔铁向铁芯闭合时能够降低铁芯对衔铁吸力,进而降低噪声;通过在铁芯2的极面处,设有预置深度的第一凹槽22,使得在衔铁3与铁芯2闭合的位置,铁芯2对衔铁3的保持力也不会减弱,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衔铁本应于铁芯闭合却断开的弊端。由于在铁芯2的与线圈覆盖部位进行挖孔(即通孔23),会造成磁吸力降低,解决磁吸力降低的方式是在铁芯2的极面处挖槽(即第一凹槽22),使得衔铁3运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衔铁3从刚开始闭合过程中,因为第一凹槽22的深度相对比来说较浅,故铁芯2的极面也包含了第一凹槽22的面积,相当于铁芯保持原来的极面(即未挖槽状态下的极面),保证了衔铁3闭合前期磁吸力不变,可以使得衔铁3可靠地向铁芯2移动;第二阶段,衔铁闭合靠近铁芯时(即闭合前)的电磁力会比较小,衔铁运动加速度小,则衔铁3接触铁芯2时的噪声小;第三个阶段,在衔铁3与铁芯2接触闭合时,铁芯2的极面不包含第一凹槽22的面积,相当于减小极面与衔铁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提高衔铁3与铁芯2在闭合处的保持力。

本发明的一种可降噪音的电磁继电器,采用了在衔铁3的朝向铁芯的一面还装有缓冲弹片6,当所述衔铁3与所述铁芯2闭合时,所述缓冲弹片6的自由端部适配在所述铁芯2的第一凹槽22中,衔铁3与铁芯2的极面贴合。本发明的这种结构,可以利用缓冲弹片6的缓冲作用,进一步降低衔铁3与铁芯2闭合时的噪声。本发明在衔铁3上对应铁芯2的位置设置弹片6,可实现进一步降噪。因铁芯2的极面做了凹槽(即第一凹槽22)处理,凹槽刚好为弹片6让位,保证铁芯2的极面与衔铁3吸合时直接接触,避免极面与铁芯之间隔着弹片,磁阻增大,且没有设置弹片部分的极面与铁芯之间隔着空气间隙,造成整体磁路对衔铁的作用力(吸力)降低容易吸不住。同时,避免拍合式的继电器因铁芯与衔铁之间存在间隙,触点需要超行程补偿。

实施例二

参见图9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可降噪音的电磁继电器,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凹槽22为两个,两个第一凹槽22分别设在所述铁芯2的极面21的两侧边,也就是设在铁芯2的极面21的宽度的两边。

实施例三

参见图10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可降噪音的电磁继电器,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铁芯2的极面21还设有打扁加宽部24。

本实施例极面加宽后,极面21的宽度尺寸要大于铁芯的厚度尺寸。

实施例四

参见图1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可降噪音的电磁继电器,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凹槽22为两个,两个第一凹槽22分别设在所述铁芯2的极面21的两侧边,也就是设在铁芯2的极面21的宽度的两边,而且,铁芯2的极面21还设有打扁加宽部24。

本实施例极面加宽后,极面21的宽度尺寸要大于铁芯的厚度尺寸。

实施例五

参见图1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可降噪音的电磁继电器,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铁芯2中,在预置位置处设有对应在铁芯的宽度的两边的第二凹槽25,以使铁芯2的所述预置位置处的这一段为所述截面相对变窄结构。也就是说,铁芯2的截面相对变窄结构不是由中间的通孔,而是两边的第二凹槽25。

上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