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及智能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00516发布日期:2019-09-17 22:48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线及智能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无线通信业务推陈出新和宽带数据业务的不断发展,对数据传输的高速率及有效性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各种通信服务交错并行,对无线资源的占用和竞争,使得目前本就稀缺的频谱资源越来越紧张。研究表明,使用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and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在不增加系统带宽天线总的发射功率下,使用多入多出天线能够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成倍地提高信道容量,极大的改善无线通信质量,是高速数据传输的优先技术之一。

目前移动终端都支持多入多出天线,可以极大增加手机的吞吐量性能,使用户下载时速度更快。但当多入多出分集天线使用和主集天线同样的常规天线设计方式时,两个天线之间的相关性很高,这对多入多出天线性能很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线及智能终端,能够减小与智能终端中其他天线的相关性,提高天线的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天线,该天线包括:并排且间隔设置的馈入部以及接地部,其中,馈入部的第一端设置有馈入点,接地部的第一端设置有接地点,馈入部的第一端和接地部的第一端彼此连接;低频走线,低频走线与馈入部的第二端连接,并朝馈入部以及接地部的一侧延伸;第一中频走线,第一中频走线与馈入部的第二端连接,与低频走线同向间隔设置,并朝馈入部以及接地部的一侧延伸;第二中频走线,第二中频走线与馈入部的第二端连接,并朝馈入部以及接地部的另一侧延伸;第三中频走线,第三中频走线与接地部的第二端连接,与第二中频走线同向间隔设置,并朝馈入部以及接地部的另一侧延伸。

其中,低频走线用于实现天线的低频谐振功能;低频走线与第一中频走线之间的缝隙实现天线的一部分高频谐振功能;第二中频走线与第三中频走线的缝隙实现天线的另一部分高频谐振功能;第一中频走线、第二中频走线以及第三中频走线用于实现天线的中频谐振功能。

其中,低频走线朝馈入部及接地部中馈入部所在的一侧延伸,第三中频走线朝向馈入部及接地部中接地部所在的一侧延伸。

其中,天线支撑于支架上,其中支架包括主侧壁和相对于主侧壁弯折设置的辅侧壁,其中馈入部、接地部、第一中频走线和第三中频走线贴合固定于主侧壁上,第二中频走线贴合固定于辅侧壁上。

其中,第三中频走线远离第二中频走线的一侧设置有凹槽。

其中,天线支撑于支架上,其中支架包括主侧壁和相对于主侧壁弯折设置的辅侧壁,低频走线包括第一子低频走线以及第二子低频走线,第一子低频走线的第一端与馈入部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子低频走线的第二端与第二子低频走线的一端连接,第二子低频走线贴合固定于主侧壁上,第一子低频走线贴合固定于辅侧壁上。

其中,低频走线还包括连接部,第一子低频走线的第二端与第二子低频走线的一端通过连接部连接,连接部贴合固定于主侧壁上,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子低频走线的延伸方向呈第一设定夹角,且与第二子低频走线的延伸方向呈第二设定夹角;第一中频走线包括第一子中频走线和第二子中频走线,第一子中频走线的第一端与馈入部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子中频走线的第二端与第二子中频走线的一端连接;第一子中频走线与第一子低频走线间隔设置,第二子中频走线与连接部平行间隔设置。

其中,低频走线的长度大于第一中频走线、第二中频走线、第三中频走线中任一者的长度。

其中,馈入部的第一端和接地部的第一端彼此通过第一走线连接,第一走线的宽度范围为:1mm-1.5mm。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智能终端,该智能终端包括支架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天线,其中,天线贴合于支架上。

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天线走线中低频走线朝馈入部以及接地部的一侧延伸,可有效利用智能终端侧边的区域,且低频走线与第二中频走线同向间隔设置,第一中频走线与第三中频走线同向间隔设置,在实现天线低中高频功能的同时,增加了其与智能终端中其他天线的不相关性,使得天线的性能更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天线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天线一实施例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天线一实施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天线一实施例左视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智能终端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在无线电设备中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工程系统,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都依靠天线来进行工作。此外,在用电磁波传送能量方面,非信号的能量辐射也需要天线。

随着电子科技的日益进步以及电脑产业的应用普及,各式各样的可携式电子产品已普遍地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其中,为了便于让可携式电子产品与网络连接,提升其信号收发效果以提供良好视讯通话及网络通讯品质,天线的种类及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使天线发挥最大效能,天线可能在大小、数量、及排列上有不同的变化。为了增加天线的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下面将结合附图对该天线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天线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该天线包括并排且间隔设置的馈入部15以及接地部16。馈入部15用于馈入电磁波信号,馈入部15的第一端设置有馈入点151。接地部16的第一端设置有接地点161,馈入部15的第一端和接地部16的第一端彼此连接。可选地,馈入部15及接地部16的形状可为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不规则形状等,优选方形。方形馈入部15及接地部16更利于排线,且使天线耦合性能更优。

具体地,馈入部15及接地部16并排间隔设置。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馈入部15与接地部16并排平行间隔设置,两者之间的距离范围为0.3mm-0.5mm。

馈入部15的第一端与接地部16的第一端连接。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馈入部15的第一端与接地部16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走线连接。为了使得天线的性能更优,第一走线为窄线,宽度范围为1mm-1.5mm。

该天线的具体走线包括低频走线11、第一中频走线12、第二中频走线13、第三中频走线14。

低频走线11与馈入部15的第二端连接,并朝馈入部15以及接地部16的一侧延伸。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更合理的利用空间,低频走线11朝馈入部15及接地部16中馈入部15所在的一侧延伸。低频走线11的长度范围为30mm-40mm,宽度范围为2mm-3mm。可选地,低频走线11的形状可为方形、菱形、椭圆形等规则形状,低频走线11的形状也可为不规则形状。

第一中频走线12与馈入部15的第二端连接,与低频走线11同向间隔设置,并朝馈入部15以及接地部16的一侧延伸。可选地,第一中频走线12位于低频走线11馈入部所在的一侧。第一中频走线12的长度范围为20mm-25mm,宽度范围为1.5mm-2mm。可选地,第一中频走线12的形状可为方形、菱形、椭圆形等规则形状,第一中频走线12的形状也可为不规则形状。

第二中频走线13与馈入部15的第二端连接,并朝馈入部15以及接地部16的另一侧延伸。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中频走线13的长度范围为25mm-30mm,宽度范围为2mm-3mm。当该天线用于智能终端时,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中频走线13的宽度与支撑该第二中频走线13的支架的端面宽度相同。第二中频走线13的形状可为方形、菱形、椭圆形等规则形状,第二中频走线13的形状也可为不规则形状。

第三中频走线14与接地部16的第二端连接,与第二中频走线13同向间隔设置,并朝馈入部15以及接地部16的另一侧延伸。第三中频走线14与接地部16呈第三预定夹角,该第三预定夹角可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设置。优选地,该第三预定夹角为90度,以更方便天线的排布及更好的实现天线的谐振性能。第三中频走线14的形状可为方形、菱形、椭圆形等规则形状,第三中频走线14的形状也可为不规则形状。为了进一步提升该天线的性能,在第三中频走线14远离第二中频走线13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41,该凹槽141位于第三中频走线14中靠近接地部16的一端,该凹槽141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选择,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该凹槽141的形状可为方形、菱形、椭圆形等,优选方形,方形凹槽141可使得第三中频走线14实现的中频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该天线的俯视示意图、主视示意图、左视示意图如图2、图3、图4所示。进一步地,该天线用于实现通信时的低中高频性能。低频走线11用于实现天线的低频谐振功能;低频走线11与第一中频走线12之间的缝隙实现天线的一部分高频谐振功能;第二中频走线13与第三中频走线14的缝隙实现天线的另一部分高频谐振功能;第一中频走线12、第二中频走线13以及第三中频走线14用于实现天线的中频谐振功能。优选地,为了更好实现高频部分的功能,低频走线11与第一中频走线12之间的缝隙的宽度范围为:0.3mm-0.5mm。第二中频走线13与第三中频走线14之间形成的缝隙的宽度范围为:0.3mm-0.5mm。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该天线中低频走线11实现的带宽为700-960mhz频段功能,第一中频走线12实现带宽为1700-2000mhz频段功能,第二中频走线13实现带宽为1700-2000mhz频段功能,第三中频走线14实现带宽为1900-2100mhz频段功能。低频走线11与第一中频走线12之间的缝隙可实现带宽2300mhz-2400mhz频段功能,第二中频走线13与第三中频走线14的缝隙可实现带宽2500mhz-2700mhz频段功能。

进一步地,该天线支撑于支架上,当天线应用于智能终端时,该支架可为智能终端的外壳。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支架可为一个专门用于固定该天线的支撑架。上述实施例中支架的材料为有机金属复合物改性塑料、电镀级聚碳酸酯、电镀级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或电镀级电镀级聚碳酸酯/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复合材料,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可以实现的材料。制作支架的工艺可以采用注塑工艺制作,注塑工艺包括单色注塑工艺、双色注塑工艺、双料注塑工艺或模内镶嵌注塑工艺。

可选地,为了更好实现天线的功能,支架包括主侧壁和相对于主侧壁弯折设置的辅侧壁。其中馈入部15、接地部16、第一中频走线12和第三中频走线14贴合固定于主侧壁上,第二中频走线13贴合固定于辅侧壁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低频走线11包括第一子低频走线111以及第二子低频走线112,第一子低频走线111的第一端与馈入部15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子低频走线111的第二端与第二子低频走线112的一端连接。第二子低频走线112贴合固定于主侧壁上,第一子低频走线111贴合固定于辅侧壁上。可选地,第一子低频走线111与馈入部15之间呈预定的夹角,该夹角的大小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自行设置。优选地,第一低频走线11与馈入部15之间的夹角为90度,以合理利用空间结构,提升天线性能。

优选地,为了更好的适用智能终端的结构,低频走线11还包括连接部113,第一子低频走线111的第二端与第二子低频走线112的一端通过连接部113连接,连接部113贴合固定于主侧壁上,连接部113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子低频走线112的延伸方向呈第一设定夹角,且与第二子低频走线112的延伸方向呈第二设定夹角。其中,第一设定夹角和第二设定夹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优选地,第一设定夹角和第二设定夹角为90度,以使得天线更好的贴合于智能终端的支架上。

进一步地,第一中频走线12为了和低频走线11耦合,第一中频走线12包括第一子中频走线121和第二子中频走线122。第一子中频走线121的第一端与与馈入部15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子中频走线121的第二端与第二子中频走线122的一端连接;第一子中频走线121与第一子低频走线111间隔设置,第二子中频走线122与连接部113平行间隔设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低频走线11的长度大于第一中频走线12、第二中频走线13、第三中频走线14中任一者的长度。天线的材料为铜、镍、金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材质,采用这些材质形成的天线走线具有良好上锡功能、表面组装功能及焊接性能。形成天线走线时,可以采用激光直接成型工艺(laserdirectstructuring,lds)或者平面印刷工艺(printdirectstructuring,pds)或者柔性电路板工艺(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将天线形成在支架上。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天线走线中低频走线朝馈入部以及接地部的一侧延伸,可有效利用智能终端侧边的区域,且低频走线与第二中频走线同向间隔设置,第一中频走线与第三中频走线同向间隔设置,在实现天线低中高频功能的同时,增加了其与智能终端中其他天线的不相关性,使得天线的性能更优。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智能终端,该智能终端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天线。具体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终端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该智能终端包括有支架52、电池组件(未图示)、天线51。该天线51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

支架52可为单独的支撑架或者智能终端的外壳部分,该支架52对天线进行支撑。支架52的材料为有机金属复合物改性塑料、电镀级聚碳酸酯、电镀级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或电镀级电镀级聚碳酸酯/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复合材料,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可以实现的材料;制作支架52的工艺可以采用注塑工艺制作,注塑工艺包括单色注塑工艺、双色注塑工艺、双料注塑工艺或模内镶嵌注塑工艺。

电池组件位于智能终端内,为该智能终端提供电源。

关于天线51的详细结构请参阅上述实施例的文字说明和附图1-4,在此不再赘述。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智能终端中,天线走线中低频走线朝馈入部以及接地部的一侧延伸,可有效利用智能终端侧边的区域,且低频走线与第二中频走线同向间隔设置,第一中频走线与第三中频走线同向间隔设置,在实现天线低中高频功能的同时,增加了其与智能终端中其他天线的不相关性,使得天线的性能更优。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