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模块和线圈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4562发布日期:2019-12-06 20:42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线圈模块和线圈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非临时申请基于2018年5月29日提交给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102280号,在此通过援引将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

本公开涉及线圈模块和线圈单元。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经提出了无线充电系统中设置的各种类型的线圈模块(日本专利特开第2013-154815号、日本专利特开第2013-146154号、日本专利特开第2013-146148号、日本专利特开第2013-110822号和日本专利特开第2013-126327号)。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第2017-4790号中描述的线圈模块包括线圈和间隔件。以预定节距按螺旋方式卷绕利兹线来形成线圈,并且间隔件被插在线圈的节距中。

间隔件不被接合到线圈,并且因此,间隔件和线圈被形成为可相对彼此移动。

当制造线圈模块时,首先制备卷轴。卷轴包括环形平面部和布置在该平面部的中心处的筒状部。

然后,在利兹线和间隔件的端部被固定到平面部的情况下,卷轴被旋转,以由此卷绕利兹线和间隔件。此时,利兹线和间隔器随着卷轴的旋转被同步进给。因此,利兹线和间隔件被卷绕,同时抑制施加张力到利兹线和间隔件。作为结果,在间隔件不受到来自线圈的负荷的状态中(在非加载状态中),利兹线被布置在线圈的节距中。

利兹线和间隔件被如上所述地卷绕。因此,利兹线被卷绕以形成线圈,并且间隔件被布置在线圈的节距中。上述线圈模块被由此成型。



技术实现要素:

在如上所述地构造的线圈模块中,间隔件不受到来自线圈的负荷并且间隔件被设置成可相对于线圈移动。因此,当外力被施加到线圈模块时,间隔件的至少一部分可能从线圈的节距掉落。

当间隔件从节距掉落并且间隔件的一部分从线圈的节距突出时,线圈的电感变化,因为空气的介电常数和间隔件的介电常数彼此不同。

此外,在卷绕利兹线和间隔件的过程中,除非在未加载状态中进给利兹线和间隔件时进给速度和卷绕速度被精确控制,否则在利兹线和间隔器中可能出现偏转等,并且利兹线可能偏离期望的位置。因此,可能难以按预定节距卷绕利兹线,并且线圈可能变得不太可能具有期望的形状。线圈的电感根据线圈的节距变化,并且线圈的电感也是影响电传输效率的重要参数。

已经鉴于上述问题作出本公开,并且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抑制电感变化的线圈模块和线圈单元。

根据本公开的线圈模块包括:线圈,所述线圈通过将线圈线卷绕成围绕卷绕轴线并且随着线圈线从一端朝向另一端延伸而离开卷绕轴线来形成;以及绝缘构件,所述绝缘构件被形成为当沿着与线圈线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横截面沿横截面地观察线圈线时覆盖线圈线的周边表面,并且所述绝缘构件被形成为从线圈线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当沿着与线圈线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横截面沿横截面地观察线圈时,线圈包括第一卷绕部分和第二卷绕部分,所述第一卷绕部分被形成为围绕卷绕轴线,所述第二卷绕部分被形成为围绕卷绕轴线并且被形成在线圈的外周侧上与第一卷绕部分相邻的位置处。绝缘构件包括第一绝缘部分和第二绝缘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绝缘部分被构造成覆盖第一卷绕部分的周边表面,并且所述第二绝缘部分被构造成覆盖第二卷绕部分的周边表面。第一绝缘部分的表面的位于线圈的外周侧上的部分与第二绝缘部分的表面的位于卷绕轴线侧上的部分接触,由此使第一卷绕部分和第二卷绕部分以预定距离彼此间隔开。

根据上述线圈模块,绝缘构件被形成为覆盖线圈线的周边表面,并且因此,即使当从外部施加撞击力等时,也可以抑制绝缘构件从线圈脱离。如果绝缘构件从线圈脱离,则由于空气和绝缘构件之间的介电常数的不同,电感趋向于变化。然而,在上述线圈模块中,绝缘构件从线圈的脱离被抑制,并且因此,电感的变化可以被抑制。

此外,第一绝缘部分的外周边表面与第二绝缘部分的内周边表面接触,由此设定线圈节距。因此,通过卷绕线圈线使得当线圈模块被成型时第一绝缘部分的外周边表面与第二绝缘部分的内周边表面接触,线圈节距可以被容易地设定并且可以抑制线圈节距中的不均匀性的出现。当线圈节距变化时,电感趋向于变化。然而,根据上述线圈模块,线圈节距中的不均匀性的出现可以被抑制并且电感的变化可以被抑制。

在上述线圈模块中,凹部被形成在第一绝缘部分的表面的位于线圈的外周侧上的部分和第二绝缘部分的表面的位于卷绕轴线侧上的部分中的一个部分中,并且凸部被形成在第一绝缘部分的表面的位于线圈的外周侧上的部分和第二绝缘部分的表面的位于卷绕轴线侧上的部分中的另一个部分上,所述凸部被插入到所述凹部中。

根据上述线圈模块,形成在第一绝缘部分和第二绝缘部分中的另一个绝缘部分上的凸部配合到形成在第一绝缘部分和第二绝缘部分中的一个绝缘部分中的凹部中,这使得能够抑制例如当线圈模块被成型时第一绝缘部分和第二绝缘部分的移位。

在上述线圈模块中,在卷绕轴线的延伸方向上,绝缘构件的外表面与线圈之间的距离长于第一卷绕部分和第二卷绕部分之间的距离。

在卷绕轴线的延伸方向上,线圈与和线圈模块相邻的装置和构件之间的绝缘距离可以被增大。

上述线圈模块进一步包括模制树脂,所述模制树脂被构造成覆盖线圈和绝缘构件。

在上述线圈模块中,即使当从外部施加撞击力时,也可以抑制线圈模块的变形等,并且可以抑制电感的变化。

根据本公开的线圈单元是这样的线圈单元,所述线圈单元能够进行从设置在外部的外部线圈单元接收电力和将电力传输到外部线圈单元中的一项,所述线圈单元包括上述线圈模块。

根据上述线圈单元,可以抑制线圈模块中的电感的变化。

当结合附图时,从本公开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前述和其他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无线充电系统1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线圈单元4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iii-ii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4是示出线圈模块11的平面视图。

图5是当在线圈线50的延伸方向上沿横截面地观察线圈模块11的一部分时的横截面视图。

图6是当线圈模块11的一部分被沿横截面地观察时的透视图。

图7是沿着图6中的线vii-vi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8是示出卷绕部分55和绝缘部分36a的横截面视图。

图9是示出卷绕部分56和绝缘部分36b的横截面视图。

图10是示意性示出卷绕装置80的透视图。

图11是示出卷绕部分56在卷绕线圈线模块85的过程中被卷绕在卷绕部分55的外周上的状态的横截面视图。

图12是示出作为线圈模块11的第一变型的线圈模块11a的一部分的横截面视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二变型的线圈模块11b的横截面视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三变型的线圈模块11c的一部分的横截面视图。

图15是示出根据第四变型的线圈模块11d的横截面视图。

图16是示出根据第五变型的线圈模块11e的横截面视图。

图17是示出作为线圈模块11的第六变型的线圈模块11f的一部分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图1至图17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模块。图1至图17中所示的相同部件或大体上相同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并且将不重复冗余描述。与权利要求中主张的部件对应的部件可以连同权利要求中用括号括起来的部件被描述在实施例中。

图1是示出无线充电系统1的示意图。无线充电系统1包括设置有线圈单元(外部线圈单元)4的车辆2和设置在地面上的线圈单元3。线圈单元3包括线圈模块18,并且线圈单元3被连接到外部电源7。

车辆2包括地板面板6和设置在地板面板6的下表面上的电池5。线圈单元4被设置在电池5的下表面上,并且线圈单元4包括线圈模块11。

电池5包括电池模块8和电池壳体9。电池壳体9由铝等制成。

当电力被从线圈单元3无线传输到线圈单元4时,电力被从外部电源7供给到线圈单元3的线圈模块18,并且电力通过在线圈单元3的周围形成的电磁场被传输到线圈单元4的线圈模块11。

图2是示出线圈单元4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iii-ii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线圈单元4包括外壳10、线圈模块11、铁氧体板12、铝板13、基板14、电容器15、滤波器16和整流器17。

外壳10包括底盖20和上盖21。上盖21由树脂制成。上盖21被固定到图1中所示的电池壳体9的下表面。底盖20被布置在线圈单元4的下表面侧上。

底盖20包括树脂盖22和金属盖23。树脂盖22和金属盖23被布置在车辆2的右/左方向上。树脂盖22包括底板25、周壁部26和凸缘部27。

底板25被形成为具有板状。周壁部26被形成为从底板25的外周边缘向上延伸,并且周壁部26被沿着底板25的外周边缘环形形成。凸缘部27被形成为从周壁部26的上端水平突出。

金属盖23包括底板28、周壁29和凸缘部30。周壁29被形成为从底板28的外周边缘向上延伸。凸缘部30被形成为从周壁部29的上侧水平突出。

线圈模块11被设置在树脂盖22的底板25内。线圈模块11被形成为围绕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卷绕轴线o1。如在图3中所示,线圈模块11包括线圈35和绝缘构件36。线圈模块11被嵌在树脂盖22的底板25中。即,底板25用作用于线圈模块11的模制树脂。下面将描述线圈模块11的详细构造。

再次参考图2,铁氧体板12被布置在底盖20的底板25的上表面上。

铁氧体板12被形成为具有板状,并且铁氧体板12包括多个分开的铁氧体板40。多个分开的铁氧体板40被环形形成为围绕卷绕轴线o1。

铝板13被布置在铁氧体板12的上表面侧上。铝板13包括板部45和板部46。板部45被布置在树脂盖22内,并且板部46被布置在金属盖23内。

基板14被布置在板部45的上表面上。电容器15被布置在基板14上。电容器15由例如多个陶瓷电容器形成。线圈模块11的相反两端被连接到电容器15。滤波器16被设置在板部46的上表面上。上盖21被布置在基板14和滤波器16的上表面侧上。

图4是示出线圈模块11的平面视图。在图4中,虚线指示线圈35。线圈35设置有中空部47,卷绕轴线o1经过中空部47。

通过将线圈线50卷绕成围绕卷绕轴线o1来形成线圈35,并且线圈线50包括内周端(一端)48和外周端(另一端)49。

图5是当在线圈线50的延伸方向上沿横截面地观察线圈模块11的一部分时的横截面视图。线圈线50是利兹线并且包括多根线51。绝缘涂层52被形成在线51的表面上。

当在线圈线50的延伸方向上沿横截面地观察线圈35时,绝缘构件36被形成为覆盖线圈线50的周边表面。绝缘构件36被形成为从图4中所示的线圈线50的内周端48到外周端49。绝缘构件36通过注塑成型被形成在线圈线50的周边表面上,并且绝缘构件36和线圈线50彼此接合。

图6是当线圈模块11的一部分被沿横截面地观察时的透视图。线圈35包括卷绕部分(第一卷绕部分)55和卷绕部分(第二卷绕部分)56。卷绕部分55被形成为围绕卷绕轴线o1。在图6中所示的示例中,卷绕部分55围绕卷绕轴线o1。绝缘部分(第一绝缘部分)36a被形成在卷绕部分55的周边表面上。

卷绕部分56被形成在线圈35的外周侧上与卷绕部分55相邻的位置处。在图6中所示的示例中,卷绕部分56围绕卷绕轴线o1。绝缘部分(第二绝缘部分)36b被形成在卷绕部分56的周边表面上。

图7是沿着图6中示出的线vii-vi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卷绕部分55和卷绕部分56之间的节距由节距p1指示,并且线圈35的节距是从内周端48到外周端49的节距p1,如在图4中所示。

图8是示出卷绕部分55和绝缘部分36a的横截面视图。绝缘部分36a包括上表面60a、下表面61a、内周边表面62a和外周边表面63a。上表面60a和下表面61a被形成为具有平表面形状。

凸出部分65a和凸出部分66a被形成在内周边表面62a上以便在卷绕轴线o1的延伸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凹入部分67a被形成在凸出部分65a和凸出部分66a之间。

凸出部分65a和凸出部分66a在线圈35的延伸方向上延伸,并且凹入部分67a也在线圈35的延伸方向上延伸。凸出部分65和66的在卷绕轴线o1的延伸方向上的厚度t1和t2随着到卷绕轴线o1的距离减小而减小。凹入部分67a的在卷绕轴线o1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随着到卷绕轴线o1的距离减小而增大。

凸出部分(凸部)68a和凹入部分(凹部)69a和70a被形成在外周边表面63a上。凸出部分68a被形成在外周边表面63a的在卷绕轴线o1的延伸方向上的中心处。凹入部分69a被形成在相对于凸出部分68a的上表面侧60a上,并且凹入部分70a被形成在相对于凸出部分68a的下表面61a侧上。

在卷绕轴线o1的延伸方向上,凸出部分68a的厚度随着到卷绕轴线o1的距离增大而减小。在卷绕轴线o1的延伸方向上,凹入部分69a和70a的开口宽度随着到卷绕轴线o1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图9是示出卷绕部分56和绝缘部分36b的横截面视图。绝缘部分36b具有与绝缘部分36a的形状相同的形状。绝缘部分36b包括上表面60b、下表面61b、内周边表面62b和外周边表面63b。凸出部分65b和凸出部分66b被形成在内周边表面62b上以便在卷绕轴线o1的延伸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凹入部分(凹部)67b被形成在凸出部分65b(凸部)和凸出部分66b之间。凸出部分68b和凹入部分69b和70b被形成在外周边表面63b上。凸出部分68b被形成在外周边表面63b的在卷绕轴线o1的延伸方向上的中心处。凹入部分69b被形成在相对于凸出部分68b的上表面侧60b上,并且凹入部分70b被形成在相对于凸出部分68b的下表面61b侧上。

凸出部分65b、66b和68b具有与凸出部分65a、66a和68a的形状相同的形状。在图8和图9中,绝缘部分36a的凸出部分68a配合到绝缘部分36b的凹入部分67b中,并且绝缘部分36b的凸出部分65b和66b配合到绝缘部分36a的凹入部分69a和70a中。

绝缘部分36a的外周边表面63a以此方式与绝缘部分36b的内周边表面62b接触,并且如在图7中所示,绝缘部分36a中的卷绕部分55和绝缘部分36b中的卷绕部分56之间的节距被设定在节距(预定距离)p1。节距p1例如是大约几毫米到一厘米。节距p1由线圈模块11的预设电感确定。

在图8和图9中,绝缘部分36a的凸出部分68a配合到绝缘部分36b的凹入部分67b中,并且绝缘部分36b的凸出部分65b和66b配合到绝缘部分36a的凹入部分69a和70a中。因此,当外力被施加到线圈模块11时,绝缘部分36a和绝缘部分36b在上/下方向上的移位可以被抑制。作为结果,卷绕部分55和卷绕部分56在上/下方向上的移位可以被抑制。

如上所述,卷绕部分55和卷绕部分56的移位被抑制,并且因此,可以抑制线圈模块11的电感的变化。

另外,线圈模块11的绝缘构件36被接合到线圈35的周边表面。因此,可以抑制由施加到线圈模块11的外力导致的绝缘构件36从线圈35的移位或者绝缘构件36从线圈35的脱离。作为结果,能够抑制由绝缘构件36从线圈35的移位或者绝缘构件36从线圈35的脱离导致的线圈模块11的介电常数的变化和线圈模块11的电感的变化。

接着,将参考图10等描述制造线圈模块11的方法。图10是示意性示出卷绕装置80的透视图。

卷绕装置80包括放置板81和立柱部82。放置板81被形成为具有板形状。放置板81和立柱部82绕旋转中心线o2一体旋转。立柱部82被形成在放置板81的上表面上的位置处,旋转中心线o2经过该位置。

制备线圈线模块85。线圈线模块85包括线性形成的线圈线50和被构造成覆盖线圈线50的表面的绝缘构件36。

然后,线圈线模块85的末端被固定到立柱部82的周边表面。在该状态中,放置板81和立柱部82绕旋转中心线o2一体旋转,并且同时,线圈线模块85被循序进给。

作为结果,线圈线模块85被卷绕在立柱部82的周边表面上,并且线圈线模块85被进一步卷绕在已被卷绕的线圈线模块85的外周边表面上。

以此方式进给的线圈线模块85受到张力。因此,放置板81和立柱部82的旋转允许预定当线圈线模块85被进给时预定张力被施加到线圈线模块。

因此,当新的线圈线模块85被卷绕在已被卷绕的线圈线模块85的外周侧上时,放置板81和立柱部82的旋转允许等于或大于预定附着力的附着力被施加在线圈线模块85之间。图11是示出卷绕部分56在卷绕线圈线模块85的过程中被卷绕在卷绕部分55的外周上的状态的横截面视图。

当卷绕部分56被卷绕在卷绕部分55的外周侧上时,形成在卷绕部分56的周边表面上的绝缘部分36b的凸出部分65b和66b配合到形成在卷绕部分55的周边表面上的绝缘部分36a的凹入部分69a和70a中。另外,形成在绝缘部分36a的外周边表面63a上的凸出部分68a配合到形成在绝缘部分36b的内周边表面62b中的凹入部分67b中。

因此,当卷绕部分56和绝缘部分36b被卷绕在卷绕部分55和绝缘部分36a的外周侧上时,能够抑制卷绕部分56和绝缘部分36b从卷绕部分55和绝缘部分36a的移位。

此外,线圈线模块85在线圈线模块85受到张力的情况下被卷绕。因此,当凸出部分65b和66b配合到凹入部分69a和70a中并且凸出部分68a配合到凹入部分67b中时,能够抑制相应的凹入部分和凸出部分之间的间隙的出现。作为结果,如在图7中所示,卷绕部分55和卷绕部分56之间的节距可以被设定在节距p1。

凹入部分69a和70a被形成为使得凹入部分69a和70a的宽度随着距卷绕轴线o1的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凸出部分65b和66b被形成为使得凸出部分65b和66b的厚度随着距卷绕轴线o1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因此,凸出部分65b和66b容易配合到凹入部分69a和70a中。

凸出部分68a被形成为使得凸出部分68a的厚度随着距卷绕轴线o1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凹入部分67b被形成为使得凹入部分67b的宽度随着距卷绕轴线o1的距离增大而减小。因此,凸出部分68a容易配合到凹入部分67b中。

如上所述,当卷绕部分56和绝缘部分36b被卷绕在卷绕部分55和绝缘部分36a的外周侧上时,凸出部分65b、66b和68a容易配合到凹入部分69a、70a和67b中。因此,卷绕部分56和绝缘部分36b可以被良好地卷绕在卷绕部分55和绝缘部分36a的外周侧上。

如在图3中所示,线圈模块11被嵌在底盖20的底板25中。底板25由树脂制成并且线圈模块11由底板25成型。

将线圈模块11固定到底板25的一个可能方法是通过设置将线圈模块11接合在底板25的上表面上的爪部来将线圈模块11固定到底板25的上表面。

例如,在通过爪部固定线圈模块11的情形中,当从线圈单元4的下表面施加撞击力时,线圈模块11的一部分从爪部脱离,这倾向于引起这样的状态:线圈模块11的一部分从底板25的上表面上浮动。当线圈模块11的一部分从底板25浮动的状态被引起时,线圈节距倾向于变化并且电感倾向于在浮动部中变化。

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模块11被嵌在底板25的树脂(模制树脂)中。因此,即使当从线圈单元4的下表面施加撞击力时,线圈模块11等的一部分从底板25脱离的这样的变形被抑制。因此,即使当从外部施加撞击力时,也可以抑制线圈模块11的电感的变化。

此外,当线圈模块11接收电力时,接收的电力的大电流流经线圈模块11。当接收到的电力的电流流经线圈模块11时,线圈模块11生成热。然而,因为线圈模块11由底板25的树脂成型,线圈模块11和底板25的接触面积大,并且因此,线圈模块11的热被良好地释放到底板25。底板25的下表面被露出到外部空气,并且因此,线圈模块11的热通过底板25被释放到外部。以此方式,线圈模块11的温度的增大被抑制,并且因此,能够抑制由热引起的线圈模块11的变形或者由于绝缘构件36和35之间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导致的绝缘构件36中的裂纹的出现。

接着,将参考图12等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模块11的各种变型。

图12是示出作为线圈模块11的第一变型的线圈模块11a的一部分的横截面视图。

线圈模块11a包括卷绕部分55a和绝缘部分36a1以及卷绕部分56a和绝缘部分36b1。

在图12中所示的示例中,卷绕部分55a和卷绕部分56a之间的距离也被设定在节距p1。在卷绕轴线o1的延伸方向上,卷绕部分55a的上表面60a1和卷绕部分55a之间的距离l1长于节距p1。

距离l1指在卷绕轴线o1的延伸方向上在上表面60a1和卷绕部分55a之间的距离的最短部分的长度。

如在图2中所示,铝板13、电容器15、滤波器16、整流器17等被布置在线圈模块11a的上表面侧上。

当线圈模块11接收电力时,几百kvrms的电压被施加到线圈模块11。因此,需要确保线圈模块11和包括铝板13、电容器15、滤波器16和整流器17的部件之间的充分绝缘距离。

另一方面,卷绕部分55a和卷绕部分56a之间的电势差大约几百vrms。因此,需要确保卷绕部分55a和卷绕部分56a之间的绝缘距离,同时卷绕部分55a和卷绕部分56a之间的绝缘距离可以比线圈模块11和铝板13之间的绝缘距离短。

因此,通过将距离l1设定成比节距p1长来确保线圈模块11和诸如铝板13的部件之间的绝缘。

在卷绕轴线o1的延伸方向上,卷绕部分55a和下表面61a1之间的距离l2长于节距p1。距离l2指下表面61a1和卷绕部分55a之间的距离的最短部分。

底盖20的下表面位于线圈模块11的下表面侧上。底盖20的下表面侧被露出到外部。因此,取决于车辆2的外部环境,假设诸如空罐或金属垃圾的金属异物被放置在底盖20的下表面侧上。

大约几kvrms的电压在电力接收期间被施加到线圈模块11。因此,通过将距离l2设定成长于节距p1来确保外部金属异物和线圈模块11之间的绝缘距离。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二变型的线圈模块11b的横截面视图。线圈模块11b也包括卷绕部分55b、绝缘部分36a2、卷绕部分56b和绝缘部分36b2。

线圈模块11b的绝缘部分36a2和36b2的内周边表面62a2和62b2以及外周边表面63a2和63b2被形成为具有平表面形状。

在线圈模块11b中,绝缘部分36a2的外周边表面63a2与绝缘部分36b2的内周边表面62b2接触,由此设定卷绕部分55b和卷绕部分56b之间的节距在节距p1。

即,在图10中,线圈线模块85在线圈线模块85受到张力的情况下被卷绕。作为结果,可以可靠地使绝缘部分36a2的外周边表面63a2与绝缘部分36b2的内周边表面62b2紧密接触,并且因此,每个线圈节距可以被设定在p1。如上所述,凹入部分和凸出部分不必须被形成在绝缘构件36的外周边表面和内周边表面上。

在线圈模块11b中,上表面60a2和卷绕部分55b之间的距离l3也长于节距p1,并且下表面61a2和卷绕部分55b之间的距离l4短于节距p1。

因此,线圈模块11b和铝板之间的绝缘以及线圈模块11b和金属异物之间的绝缘可以得到确保。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三变型的线圈模块11c的一部分的横截面视图。线圈模块11c包括卷绕部分55c和绝缘部分36a3以及卷绕部分56c和绝缘部分36b3。

在线圈模块11c中,绝缘部分36a3的内周边表面62a3和外周边表面63a3也被形成为具有平表面形状。绝缘部分36b3的内周边表面62b3和外周边表面63b3也被形成为具有平表面形状。

在线圈模块11c中,绝缘部分36a3的外周边表面63a3与绝缘部分36b3的内周边表面62a3接触,由此将卷绕部分55c和卷绕部分56c之间的节距设定在节距p1。

在线圈模块11c中,上表面60a3和卷绕部分55c之间的距离以及下表面61a3和卷绕部分55c之间的距离短于节距p1。

即,距离l3不必须长于节距p1,如在图13中所示。

图15是示出根据第四变型的线圈模块11d的横截面视图。当沿着与线圈线50d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横截面沿横截面地观察线圈模块11d时,线圈线50d具有大体上矩形横截面形状。如上所述,线圈线50d可以具有各种横截面形状。

图16是示出根据第五变型的线圈模块11e的横截面视图。线圈模块11e包括卷绕部分55e和绝缘部分36a5以及卷绕部分56e和绝缘部分36b5。

绝缘部分36a5的内周边表面62a5和外周边表面63a5被弯曲成在卷绕轴线o1的延伸方向上的中心处朝向绝缘部分36b5突出。

类似内周边表面62a5和外周边表面63a5,绝缘部分36b5的内周边表面62b5和外周边表面63b5也被弯曲。外周边表面63a5与内周边表面62b5接触。

在线圈模块11e中,也可以抑制卷绕部分55e和绝缘部分36a5在卷绕轴线o1的延伸方向上从卷绕部分56e和绝缘部分36b5的移位。

当绝缘部分36b5被卷绕在绝缘部分36a5的外周边表面63a5上时,绝缘部分36b5受到张力,并且因此,绝缘部分36b5以预定压力与外周边表面63a5紧密接触。当绝缘部分36b5与外周边表面63a5紧密接触时,张力在卷绕轴线o1的延伸方向上被施加到外周边表面63b5。

因为外周边表面63b5被形成为在卷绕轴线o1的延伸方向上的中心处在离开卷绕轴线o1的方向上突出,所以在外周边表面63b5中的绝缘部分36b5中的裂纹等的出现被抑制。例如,在外周边表面63b5被弯曲成在卷绕轴线o1的延伸方向上的中心处与卷绕轴线o1紧密接触的情形中,当张力被施加到外周边表面63b5时,裂纹趋向于在弯曲部中出现。

在线圈模块11e中,外周边表面63b5和外周边表面63a5被形成为在卷绕轴线o1的延伸方向上的中心处离开卷绕轴线o1。因此,可以抑制上述问题的出现。

在线圈模块11e中,上表面60a5和卷绕部分55e之间的距离l5以及下表面61a5和卷绕部分55e之间的距离l6也长于节距p1。

图17是示出作为线圈模块11的第六变型的线圈模块11f的一部分的横截面视图。如在图17中的圈模块11e中所示,上表面60a6和卷绕部分55f之间的距离以及下表面61a6和卷绕部分55f之间的距离可以短于节距p1。

尽管已经关于根据本公开的线圈模块被应用到电力接收侧上的线圈单元4的情形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和第一至第四变型,但是根据本公开的线圈模块当然能够应用到设置在电力传输侧上的线圈单元3中的线圈模块18。此外,电力可以被从线圈单元4的线圈模块11传输到线圈单元3的线圈模块18。

尽管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理解的是,这里公开的实施例在每方面是说明性的并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公开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条款限定,并且旨在包括与权利要求的条款等同的范围和意义内的任何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