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模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199706发布日期:2020-03-27 20:30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熔模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线缆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熔模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是现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在电力设备的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将两个线缆的导线导通连接在一起,然后再将两个线缆的导通连接处包覆住,防止两个线缆的导通连接处彼此脱开而分离。现有技术中大都是经由作业人员手动在两个线缆的导通连接处包覆一层保护层,然后再将保护层手动固接在两个线缆的外侧,效率极其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熔模装置及使用方法,点燃组件点燃容料腔内的焊料,燃烧后的焊料形成焊液,焊液冷却后包覆两个线缆的导通连接处,提升两个线缆的封装连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熔模装置,包括第一模块、与第一模块配合使用的第二模块,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围设形成容料腔,容料腔用于容设外界的焊料;第一模块或/和第二模块形成有第一容线孔、第二容线孔,第一容线孔、第二容线孔分别与容料腔连通,第一容线孔、第二容线孔用于分别容设第一线缆及第二线缆,第一线缆、第二线缆的导通连接处位于容料腔内;第一模块或/和第二模块设有点燃组件,点燃组件用于点燃容料腔内的焊料。

优选地,所述点燃组件为火花塞,火花塞与外界的电源导通,火花塞的头部突伸入容料腔内。

优选地,所述熔模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件,火花塞活动设置于第一模块或/和第二模块,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火花塞进出容料腔。

优选地,所述第一模块或/和第二模块设有两个冷却组件,两个冷却组件分别用于对第一线缆、第二线缆降温,冷却组件用于吸收焊料燃烧所产生的沿线缆长度方向传递的热量。

优选地,所述点燃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模块或/和第二模块的第一放电针及第二放电针,第一放电针、第二放电针分别导通外界的电源的正极、电源的负极,第一放电针、第二放电针放电产生的电火花用于点燃容料腔内的焊料。

优选地,所述熔模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一放电针、第二放电针活动设置于第一模块或/和第二模块,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放电针、第二放电针进出容料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熔模装置的使用方法,

提供熔模装置;

将两个线缆设置在熔模装置上,两个线缆的导通连接处位于熔模装置的容料腔内;

向熔模装置的容料腔内装入粉末状的焊料,两个线缆的导通连接处位于焊料中;

点燃熔模装置的容料腔内的焊料,燃烧后的焊料形成焊液,焊液冷却后包覆两个线缆的导通连接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使用时,将第一线缆、第二线缆分别装入第一容线孔、第二容线孔,向容料腔内加入焊料,第一线缆、第二线缆的导通连接处位于焊料中,点燃组件点燃容料腔内的焊料,燃烧后的焊料形成焊液,焊液冷却后包覆两个线缆的导通连接处,提升两个线缆的封装连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第一模块2—第二模块3—容料腔

4—第一容线孔5—第二容线孔6—火花塞

7—冷却组件8—第一放电针9—第二放电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熔模装置,包括第一模块1、与第一模块1配合使用的第二模块2,第一模块1与第一模块1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均采用铜合金制成,优选地,第一模块1的左右两侧、第二模块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抓持环(图中未示出),根据需要,使用者可以用手抓持抓持环进而移动第一模块1或第二模块2,第一模块1、第二模块2围设形成容料腔3,容料腔3用于容设外界的焊料,第一模块1或/和第二模块2设置有与容料腔3连通的加料孔(图中未示出),焊料经由加料孔加入容料腔3内,焊料呈粉末状;第一模块1或/和第二模块2形成有第一容线孔4及第二容线孔5,第一容线孔4、第二容线孔5分别与容料腔3连通,第一容线孔4、第二容线孔5用于分别容设第一线缆及第二线缆,第一线缆、第二线缆的导通连接处位于容料腔3内,当粉末状的焊料装入容料腔3内之后,第一线缆与第二线缆的导通连接处位于容料腔3内的焊料中;第一模块1或/和第二模块2上设置有点燃组件,点燃组件用于点燃容料腔3内的焊料,使得焊料燃烧熔化成焊液。

实际使用时,先将第一线缆、第二线缆分别装入第一容线孔4中、第二容线孔5中,然后将第一线缆与第二线缆导通连接在一起,然后将第一模块1与第二模块2封装在一起,而后向容料腔3内加入粉末状的焊料,焊料采用火药与焊粉混合而成,第一线缆、第二线缆的导通连接处位于焊料中,然后利用点燃组件点燃容料腔3内的焊料,火药燃烧时释放热量,利用火药燃烧时释放的热量融化焊粉,燃烧后的焊料形成焊液,燃烧后的焊料形成焊液,焊液冷却后包覆两个线缆的导通连接处,实现第一线缆与第二线缆导通连接处的自动包覆封装,无需作业人员手动包覆封装两个线缆的导通连接处,提升两个线缆的封装连接效率。

所述点燃组件为火花塞6,火花塞6与外界的电源导通,火花塞6的头部突伸入容料腔3内,当容料腔3内填充好焊料之后,启动电源,利用火花塞6的头部释放的火花引燃容料腔3内的焊料,使得焊料燃烧。

所述熔模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件(图中未示出),火花塞6活动设置在第一模块1上或/和第二模块2上,根据实际需要,火花塞6可以滑动设置在第一模块1上或/和第二模块2上,也可以转动设置在第一模块1上或/和第二模块2上,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火花塞6进出容料腔3,第一驱动件可以为气缸、电缸或油缸等。当火花塞6引燃容料腔3内的焊料之后,第一驱动件驱动火花塞6退出容料腔3,降低燃烧的焊料对火花塞6的影响,辅助延长火花塞6的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模块1或/和第二模块2可拆卸地连接有两个冷却组件7,两个冷却组件7分别位于第一模块1的左右两侧,两个冷却组件7分别位于第二模块2的左右两侧,两个冷却组件7分别用于对第一线缆、第二线缆降温,冷却组件7用于吸收焊料燃烧所产生的沿线缆长度方向传递的热量,在焊料的燃烧过程中,冷却组件7启动对线缆进行降温,防止焊料燃烧所产生的沿线缆长度方向传递,避免线缆其它部位的温度过高而烫伤作业人员。

优选地,冷却组件7还设置有多个散热鳍片(图中未示出),多个散热鳍片均自冷却组件7的外表面突设而成,散热鳍片用于增大冷却组件12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辅助提升冷却组件7的散热效率。

本发明的一种熔模装置的使用方法,

提供熔模装置;

将两个线缆设置在熔模装置上,两个线缆的导通连接处位于熔模装置的容料腔3内;

向熔模装置的容料腔3内装入粉末状的焊料,两个线缆的导通连接处位于焊料中;

点燃熔模装置的容料腔3内的焊料,燃烧后的焊料形成焊液,焊液冷却后包覆两个线缆的导通连接处,实现两个线缆导通连接处的自动包覆封装,无需作业人员手动包覆封装两个线缆的导通连接处,提升两个线缆的封装连接效率。

焊料包括质量比为65-75:1的焊粉和火药,所述焊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铅180-210份、锡90-100份、银4-8份、镍2-5份、铜2-4份、铟0.1-0.8份、钪0.01-0.02份、锗0.3-0.9份、镧0.2-0.8份、铬0.05-0.1份、锌1-4份;所述火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氧化铜粉30-40份、铜粉2-4份、硫酸钙10-20份、铝粉15-20份、镁粉6-12份、红磷粉6-10份、高锰酸钾粉4-8份。

较佳地,所述焊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铅190份、锡95份、银6份、镍4份、铜3份、铟0.5份、钪0.015份、锗0.6份、镧0.2-0.8份、铬0.06份、锌2份。

较佳地,所述火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氧化铜粉36份、铜粉2.5份、硫酸钙13份、铝粉15份、镁粉7份、红磷粉8份、高锰酸钾粉5份。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点燃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模块1上或/和第二模块2上的第一放电针8及第二放电针9,第一放电针8、第二放电针9分别导通外界的电源的正极、电源的负极,第一放电针8、第二放电针9放电产生的电火花用于点燃容料腔3内的焊料。当容料腔3内填充好焊料之后,启动电源,利用第一放电针8与第二放电针9之间的尖端放电产生火花,借助火花引燃容料腔3内的焊料,使得焊料燃烧。

所述熔模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件(图中未示出),第一放电针8、第二放电针9活动设置在第一模块1上或/和第二模块2上,根据实际需要,第一放电针8、第二放电针9可以滑动设置在第一模块1上或/和第二模块2上,也可以转动设置在第一模块1上或/和第二模块2上,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放电针8、第二放电针9进出容料腔3,第二驱动件可以为气缸、电缸或油缸;优选地,第二驱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驱动件用于分别驱动第一放电针8、第二放电针9移动。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