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稳定性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270315发布日期:2020-04-03 18:55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激光稳定性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激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激光稳定性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泵浦全固态激光器具有结构紧凑、效率高、稳定性好以及寿命长的特点,已经发展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激光光源。尽管dpssl由于可实现泵浦波长与吸收波长的匹配和振荡光与泵浦光的模式匹配,相对于传统闪光灯泵浦的固体激光器而言大大降低了热效应的影响,但随着泵浦功率的进一步提高,激光介质加剧的热效应对激光器性能的影响愈显突出,热效应问题已成为限制dpssl向高功率、高光束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由于热效应的原因,激光输出十分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稳定性控制方法以解决如上技术问题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稳定性控制方法,所述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第一形态脉冲串激光经过偏振分光棱镜入射到激光谐振腔中进行振荡传播,所述第一形态脉冲串激光经过光电调节器件、1/4波片和第一平面镜以及温度控制单元,激光光学偏振态变为第一形态脉冲串激光,经过所述光电调节器件的调节可以形成振荡光路;

步骤二、当所述振荡激光振荡到一定阈值次数时,开启ld泵浦激光,使谐振腔内的晶体产生脉冲激光,通过增益调节腔控制激光晶体内的增益大小,实现对不同重复频率脉冲串激光再生放大的脉冲稳定性的控制;

步骤三、当脉冲串激光获得了足够大的增益,关闭光电调节器件,开启温度控制单元,使其保持在指定温度下,当激光在所述温度控制单元中反复震荡到一定次数时,形成稳定的激光输出。

可选的,所述步骤三中,所述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在零下20度-零下10度范围内。

可选的,所述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在15度。

可选的,所述光电调节器件为kd*p晶体,晶体两端镀有对1064nm的增透膜,工作重复频率达到5khz,脉冲上升时间<5ns。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温度控制单元以及脉冲串激光的调整,可以使得输出激光具有稳定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激光稳定性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稳定性控制方法,所述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第一形态脉冲串激光经过偏振分光棱镜入射到激光谐振腔中进行振荡传播,所述第一形态脉冲串激光经过光电调节器件、1/4波片和第一平面镜以及温度控制单元,激光光学偏振态变为第一形态脉冲串激光,经过所述光电调节器件的调节可以形成振荡光路;

步骤二、当所述振荡激光振荡到一定阈值次数时,开启ld泵浦激光,使谐振腔内的晶体产生脉冲激光,通过增益调节腔控制激光晶体内的增益大小,实现对不同重复频率脉冲串激光再生放大的脉冲稳定性的控制;

步骤三、当脉冲串激光获得了足够大的增益,关闭光电调节器件,开启温度控制单元,使其保持在指定温度下,当激光在所述温度控制单元中反复震荡到一定次数时,形成稳定的激光输出。

可选的,所述步骤三中,所述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在零下20度-零下10度范围内。

可选的,所述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在15度。

可选的,所述光电调节器件为kd*p晶体,晶体两端镀有对1064nm的增透膜,工作重复频率达到5khz,脉冲上升时间<5ns。

通过温度控制单元以及脉冲串激光的调整,可以使得输出激光具有稳定的性能。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