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绕线模具及使用该模具的线圈绕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7839发布日期:2019-09-17 20:0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新型绕线模具及使用该模具的线圈绕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型绕线模具及使用该模具的线圈绕制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线绕机大多为空心绕线机,以单根线绕线为主。多线绕线机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绕线机,它与其它类型的绕线机最大的区别就是使用多根漆包线并列绕制成型,应用最多的是无线电设备的能量或信号传输。随着这一领域的不断发展,现在产品也越来越多样化,比如具有双外出线头的线圈,即外圈线头和内圈线头均往外伸出的线圈(如图10所示),现有的线圈绕制机构已满足不了此类线圈的绕制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绕线模具及使用该模具的线圈绕制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绕线模具,包括绕线后模和与其相对设置的绕线前模,所述绕线后模包括后模座和后模盖,所述后模盖装设在后模座的端部,所述绕线前模包括前模座、前模盖和用于线圈环绕成型的圆柱状的前模内模芯,所述前模盖装设在前模座的端部,所述前模内模芯装设在前模座的中心部位并穿过前模盖的中心孔凸出于前模盖的端面,所述前模盖的端面上设有从前模盖的中心孔位置处往外侧壁方向延伸的引线槽,所述前模座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引线槽的位置相对应的弹性压线夹。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一种线圈绕制机构,包括U型主轴座、后模主轴、前模主轴、主轴旋转驱动装置、前模合模驱动装置和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新型绕线模具,所述后模主轴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U型主轴座的一侧部位,所述绕线后模装设在后模主轴的内侧端,所述前模主轴通过第二轴承安装在U型主轴座的另一侧部位,所述绕线前模装设在前模主轴的内侧端并正对着绕线后模,所述主轴旋转驱动装置装设在U型主轴座上,所述主轴旋转驱动装置分别与前模主轴和后模主轴传动连接并能够带动其旋转,所述前模合模驱动装置装设在U型主轴座上并与前模主轴处于同一侧,所述前模合模驱动装置与前模主轴的外侧端传动连接并能够带动其往靠近或远离绕线后模的方向横向移动,所述U型主轴座上还设有压线夹开夹驱动装置,所述压线夹开夹驱动装置能够推动绕线前模上的弹性压线夹打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模具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绕制外圈线头和内圈线头均往外伸出的具有双外出线头的线圈。

2、本实用新型在绕制线圈时,线圈的外径尾线可以自动折弯,一次成型,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绕制机构的绕线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绕线后模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绕线前模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绕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绕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绕制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绕制机构的部位结构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绕制机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线夹开夹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种双外出线头的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新型绕线模具,可应用于单线绕线机或者多线绕线机中,该模具包括绕线后模4和绕线前模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绕线后模4包括后模座43和圆形的后模盖44,后模盖44装设在后模座43的端部。

如图1和图2所示,绕线后模4上还可以设有后模脱料组件,后模脱料组件包括若干根后模脱料顶柱47、后模脱料顶圈48、若干块后模顶片弹簧49和若干块后模脱料顶片410,后模脱料顶柱47环形分布在后模座43上,后模脱料顶圈48活动安装在后模盖44内,后模脱料顶柱47的一端伸出后模座43,后模脱料顶柱47的另一端抵靠在后模脱料顶圈48的侧面上,后模脱料顶片410的一端插置于后模盖44的端面设置的后模顶片孔441中,后模脱料顶片410的另一端卡接在位于后模脱料顶圈48与后模盖44之间的后模顶片弹簧49上。

如图1和图2所示,绕线后模4还包括用于将线圈的外圈线头折弯成指定角度(如90度)的线圈折角组件,线圈折角组件包括折弯顶块41和顶块弹簧42,折弯顶块41大致呈L形,折弯顶块41装设在后模盖44内,折弯顶块41的顶部端伸出后模盖44的侧壁活动孔442,折弯顶块41的前端位于后模盖44的端面设置的顶块孔443中,顶块弹簧42位于折弯顶块41的后端与后模座43之间。

如图1和图3所示,绕线前模5包括前模座53、圆形的前模盖54和用于线圈环绕成型的前模内模芯51,前模盖54装设在前模座53的端部,前模内模芯51装设在前模座53的中心部位并穿过前模盖54的中心孔凸出于前模盖54的端面,前模盖54的端面上设有从前模盖54的中心孔位置处往外侧壁方向延伸的引线槽542,引线槽542用于放置向外伸出的线圈的内圈线头,前模座53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引线槽542的位置相对应的弹性压线夹52。

其中,前模内模芯51大体呈圆柱状,前模内模芯51位于前模盖54的中心孔处并凸出于绕线前模5的端面,这样漆包线就能够紧紧围绕着前模内模芯51的凸出部位的圆形外壁进行绕制。

在本实施例中,前模座53可以主要由前模座主体531和环状的前模垫板532组成,前模垫板532装设在前模座主体531的端部,前模内模芯51穿过前模垫板532的中心孔,前模盖54与前模垫板532相连接。

如图1和图3所示,绕线前模5上还可以设有前模脱料组件,前模脱料组件包括若干根前模脱料顶柱56、前模脱料顶圈57、前模顶片弹簧58和若干块前模脱料顶片59,前模脱料顶柱56环形分布在前模座53上,前模脱料顶圈57活动安装在前模盖54内,前模脱料顶柱56的一端伸出前模座53,前模脱料顶柱56的另一端抵靠在前模脱料顶圈57的侧面上,前模脱料顶片59的一端插置于前模盖54的端面设置的前模顶片孔541中,前模脱料顶片59的另一端卡接在位于前模脱料顶圈57与前模盖54之间的前模顶片弹簧58上。

如图1和图3所示,弹性压线夹52包括夹线座521、活动夹子522和压线夹弹簧523,夹线座521固定在前模座53的外侧壁上,活动夹子522的柱体穿过夹线座521,活动夹子522的柱体5221末端设有弹簧限位头524,压线夹弹簧523套装在活动夹子522的柱体5221上并位于弹簧限位头524与夹线座521之间。其中,活动夹子522能够在压线夹弹簧523的作用下与夹线座521配合夹住漆包线的线头。

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模具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绕制外圈线头和内圈线头均往外伸出的具有双外出线头的线圈。此外,根据实际需要,在绕制线圈时,线圈的外圈尾线可以自动折弯,一次成型,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4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线圈绕制机构,包括U型主轴座1、后模主轴2、前模主轴3、主轴旋转驱动装置6、前模合模驱动装置7和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新型绕线模具(即绕线后模4和绕线前模5),后模主轴2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U型主轴座1的一侧部位,绕线后模4装设在后模主轴2的内侧端,前模主轴3通过第二轴承安装在U型主轴座1的另一侧部位,绕线前模5装设在前模主轴3的内侧端并正对着绕线后模4,主轴旋转驱动装置6装设在U型主轴座1上,主轴旋转驱动装置6分别与前模主轴3和后模主轴2传动连接并能够带动其旋转,前模合模驱动装置7装设在U型主轴座1上并与前模主轴3处于同一侧,前模合模驱动装置7与前模主轴3的外侧端传动连接并能够带动其往靠近或远离绕线后模4的方向横向移动,U型主轴座1上还设有压线夹开夹驱动装置11,压线夹开夹驱动装置11能够推动绕线前模5上的弹性压线夹52打开。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绕线模具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一的结构和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和图7所示,主轴旋转驱动装置6包括主轴旋转驱动电机61、后模主轴皮带轮62、后模主轴皮带63、后模传动皮带轮64、同步传动轴65、前模主轴皮带轮66、前模主轴皮带67和前模传动皮带轮68,主轴旋转驱动电机61装设在U型主轴座1的一侧面,主轴旋转驱动电机61的输出轴与横穿U型主轴座1两侧面的同步传动轴65相连接,后模传动皮带轮64和前模传动皮带轮68装设在同步传动轴65上,后模主轴皮带轮62装设在后模主轴2上,前模主轴皮带轮66装设在前模主轴3上,后模主轴皮带63套装在后模主轴皮带轮62与后模传动皮带轮64之间,前模主轴皮带67套装在前模主轴皮带轮66与前模传动皮带轮68之间。

当线圈绕制机构的模具合模后,主轴旋转驱动电机61能够同步带动后模主轴2和前模主轴3旋转,从而带动绕线后模4和绕线前模5旋转。

如图6和图7所示,前模合模驱动装置7包括前模合模驱动气缸71、合模驱动丝杆72、丝杆螺母73、合模驱动板74和一对合模导柱75,前模合模驱动气缸71通过支撑座76装设在U型主轴座1的另一侧面,前模合模驱动气缸71的输出部位与合模驱动丝杆72的一端相连接,合模驱动板74活动安装在支撑座76上端的合模导柱75上,合模驱动板74上的丝杆螺母73与合模驱动丝杆72螺纹连接,前模主轴3的外侧端装设在合模驱动板74上,前模主轴3与合模驱动板74的连接部位处设有轴承。

当漆包线输送到线圈绕制机构后,前模合模驱动气缸71能够带动合模驱动丝杆72旋转,驱动合模驱动板74在合模导柱75上横向移动,从而带动前模主轴3往绕线后模4的方向移动,以实现模具合模。

如图4所示,该线圈绕制机构还包括前模脱料驱动装置8和后模脱料驱动装置9,后模脱料驱动装置9装设在U型主轴座1的一侧部位并能够推动绕线后模4上的后模脱料组件,前模脱料装置装设在U型主轴座1的另一侧部位并能够推动绕线前模5上的前模脱料组件。

如图4、图5和图8所示,后模脱料驱动装置9包括后模脱料驱动气缸91、后模脱料推动架92和用于推动后模脱料顶柱47的后模脱料推动片93,后模脱料驱动气缸91装设在U型主轴座1上,后模脱料驱动气缸91的输出部位通过后模脱料推动架92与后模脱料推动片93相连接。后模脱料驱动气缸91能够带动后模脱料推动片93横向移动,从而使后模脱料推动片93推动绕线后模4上的后模脱料顶柱47。

当后模脱料驱动装置9推动后模脱料顶柱47时,后模脱料顶柱47能够推动后模脱料顶圈48,此时后模脱料顶圈48能够推动后模脱料顶片410从后模盖44伸出,使线圈脱落。当后模脱料驱动装置9复位后,在后模顶片弹簧49的作用下,后模脱料顶柱47和后模脱料顶圈48复位,后模脱料顶片410回缩。

如图4、图5和图8所示,前模脱料驱动装置8包括前模脱料驱动气缸81和用于推动前模脱料顶柱56的前模脱料推动片82,前模脱料驱动气缸81装设在U型主轴座1上,前模脱料驱动气缸81的输出部位与前模脱料推动片82相连接。前模脱料驱动气缸81能够带动前模脱料推动片82横向移动,从而使前模脱料推动片82推动绕线前模5上的前模脱料顶柱56。

当前模脱料驱动装置8推动前模脱料顶柱56时,前模脱料顶柱56能够推动前模脱料顶圈57,此时前模脱料顶圈57能够推动前模脱料顶片59从前模盖54伸出,使线圈脱落。当前模脱料驱动装置8复位后,在前模顶片弹簧58的作用下,前模脱料顶柱56和前模脱料顶圈57复位,前模脱料顶柱56回缩。

如图4、图5和图8所示,线圈绕制机构还可以包括折角驱动装置10,折角驱动装置10包括折弯驱动气缸103、折弯气缸安装座104和用于推动折弯顶块101伸出的折弯推动片105,折弯驱动气缸103通过装设在折弯气缸安装座104装设在U型主轴座1的一侧部位,折弯驱动气缸103的输出部位与折弯推动片105相连接。

当线圈绕完所需要圈数后,折弯驱动气缸103能够带动折弯推动片105推动折弯顶块101的顶部端,从而使折弯顶块101往前模方向移动,此时折弯顶块101的前端顶出,然后主轴旋转驱动装置6带动主轴反向旋转,线圈的外圈线头随着折弯顶块101的顶出部位折弯,其折弯后的状态如图10所示。折弯完成后,折弯驱动气缸103复位,折弯顶块101在顶块弹簧102的作用下退回缩进。

如图8和图9所示,压线夹开夹驱动装置11包括开夹驱动气缸111、固定支座112、开夹翘板113、轴承座114和开夹顶出销115,开夹驱动气缸111装设在固定支座112上,开夹翘板113与固定支座112相铰接,开夹驱动气缸111的输出轴与开夹翘板113的下端相铰接,开夹顶出销115与开夹翘板113的上端部位相铰接,轴承座114固定在固定支座112的上端部位上,开夹顶出销115插置于轴承座114中。当需要打开弹性压线夹52时,开夹驱动气缸111能够带动开夹翘板113翻转,从而带动开夹顶出销115推动弹簧限位头524以及活动夹子522的柱体5221,使活动夹子522与夹线座521打开。

线圈绕制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漆包线被拉过来时,压线夹开夹驱动装置11能够驱动弹性压线夹52打开,之后弹性压线夹52能够夹住漆包线的线头,并且在前模合模驱动装置7和主轴旋转驱动装置6的带动下,绕线后模4和绕线前模5能够合模旋转绕线,漆包线围绕着前模内模芯51绕制成线圈,绕制完成后,折角驱动装置10能够将线圈的外圈线头折弯,当线圈的外圈线头的尾线被剪断,绕线模具开模,压线夹开夹驱动装置11再次驱动弹性压线夹52打开,脱料装置将模具上的线圈成品顶出。

其中,本实施例的线圈绕制机构所绕之产品,外观如图10所示,线圈的内径和外径可以变化,产品为多线并绕线圈,多线为大于等于2(约2-30根),通过热风的形式自粘,线材可适用多种线径,从Φ0.04mm—Φ1.0mm都适用专利保护范围。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各个电机、气缸和其他用电部件均可以通过电线与电脑、控制器、控制屏等目前市面上任意一种控制设备电连接,由控制设备控制它们的启停时间和动作,但是本实用新型不涉及控制设备的结构及其电路的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线圈绕制机构可自动将漆包线绕制成线圈,生产效率高,能使产品质量稳定,有效提高产品合格率,可绕制外圈线头和内圈线头均往外伸出的具有双外出线头的线圈,适用于多种线径和多根线并列的线圈绕制。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