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拆卸用于配电测试终端的双向接线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83791发布日期:2019-09-29 17:1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拆卸用于配电测试终端的双向接线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测试终端,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拆卸用于配电测试终端的双向接线柱,属于电力电子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配电自动化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自动、快速地实现对配电网故障的定位和隔离,确保用户得到快速复电。作为配网自动化载体,配电终端是一种具有现场监测与控制功能的设备,其可靠性对馈线自动化至关重要。为了确保馈线自动化按照预定逻辑正常运行,必须在投运前对配电终端进行严格检测。

目前配电终端检测方法主要依靠人员手工检测,测试人员在测试前,需要将配电终端电线线头剥开较长的长度,而且需要借助螺丝刀、钳子等工具进行辅助安装固定于测试仪的接线柱。由于大部分情况需要借助螺丝拧紧,但长期使用后的接线柱接头,由于锈蚀的可能性,导致难以拧开和更换线头。因此,无论是接线的前期和后期,都存在操作不便、操作耗时耗力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拆卸用于配电测试终端的双向接线柱,大大方便了接线操作,直接插入电线即可完成接线,有效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便拆卸用于配电测试终端的双向接线柱,它包括第一接线模块和第二接线模块,所述第一接线模块和第二接线模块对称布置在配电测试终端的面板两侧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接线模块包括第一壳体、第一连接组件、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一旋转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位于第一壳体内部前端,其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一对接段和第一插接段,所述第一旋转组件设置于第一壳体内部后端,其能够对从第一壳体外端插入并与第一对接段对接的电线进行夹紧或者松开;所述第二接线模块包括第二壳体、第二连接组件、第二调节组件和第二旋转组件,第二壳体的内端与第一壳体的前端彼此正对,两者前端的穿孔能够互相正对形成连通,第一插接段依次穿过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对接后所形成连通的穿孔。

所述第二接线模块的第二壳体、第二调节组件和第二旋转组件分别与第一接线模块中的第一壳体、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一旋转组件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插接段的端面内凹有插槽,第二连接组件的第二插接段与插槽相配合,并能够插入插槽内,发生相对的抽插运动,第二连接组件的第二对接段反向伸入所述第二壳体内。

所述第一旋转组件通过其上的铰接点铰接在第一壳体内侧壁上,第一旋转组件包括夹持部和受力部,夹持部和受力部固定连接并能绕铰接点旋转,对从第一壳体外端插入并与第一对接段对接的电线进行夹紧或者松开,第一旋转组件以第一连接组件的中心轴进行环形均匀排列且至少具有两个,各个第一旋转组件的夹持部均能够绕各自的铰接点进行旋转,并对从第一壳体外端插入的电线进行共同夹紧或者松开。

所述夹持部上设有斜槽,所述斜槽内接近铰接点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组件中心轴的垂直距离始终大于斜槽内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中心轴的垂直距离。

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配合部和连接部,所述配合部穿过各个夹持部上的斜槽,并能够同步在各个斜槽内进行相对滑动,连接部的内端与配合部固定连接,外端从第一壳体外端穿出,连接部的外端头固定有操作部。

所述第一对接段与第一插接段之间有第一约束块,所述第一约束块的两端面分别为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对接段固定于第二面上,第一插接段固定于第一面上,所述第一面的尺寸大于第一壳体内端的穿孔尺寸;所述第二面的边缘设置成圆角,且在第二面上,该圆角与第一对接段之间的环形区域内凹形成环形槽;第一约束块与第一壳体的内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且第一弹性件套在第一插接段的外围。

所述第二对接段与第二插接段之间具有第二约束块,所述第二约束块与第二壳体的内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套在第二插接段的外围上。

所述受力部相对于夹持部设置于铰接点的另一端;第一旋转组件的铰接点通过铰座铰接在第一壳体内侧壁上;受力部的外侧边缘为平面,内侧边缘为曲面,并使得受力部的端部形成尖端;当受力部的尖端钩在环形槽内时,环形槽能够限制受力部的旋转;当受力部的尖端脱离环形槽时,第二面的圆角边缘能够对受力部的内侧边缘形成挤压,使得各个第一旋转组件的夹持部能够共同夹紧从第一壳体外端插入的电线。

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与第一旋转组件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回弹件,且各个回弹件的外端均抵在对应夹持部的外侧边缘上,在第一壳体前端的外缘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第二壳体前端的外缘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所述双向接线柱通过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上的连接螺栓进行固定和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接线柱在接线时,不但省却了很多繁琐的接线、绕线和固定夹紧步骤,更省却了人工剥离较长线皮的过程,因此使得接线非常简单方便,用户直接插入电线端头即可实现线路的连接,还能保证连接的稳定,为保证双向接线柱使用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中的主体材料均采用绝缘硬质材料制成,如塑料,成本低廉,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松开状态下的内部结构图及其纵向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紧状态下的内部结构图及其纵向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及其局部结构详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部对电线夹紧时的结构图及其局部结构详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参照本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附图1~6所示,一种方便拆卸用于配电测试终端的双向接线柱,其可以用于各种控制柜、模拟柜或者其他电气设备上的电线连接,它包括第一接线模块和第二接线模块,所述第一接线模块和第二接线模块对称布置在配电测试终端的面板两侧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接线模块包括第一壳体100、第一连接组件200、第一调节组件400和第一旋转组件300,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00位于第一壳体100内部前端,其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一对接段201和第一插接段202,所述第一旋转组件300设置于第一壳体100内部后端,其能够对从第一壳体100外端插入并与第一对接段201对接的电线进行夹紧或者松开;所述第二接线模块包括第二壳体500、第二连接组件600、第二调节组件800和第二旋转组件700,第二壳体500的内端与第一壳体100的前端彼此正对,两者前端的穿孔能够互相正对形成连通,第一插接段202依次穿过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500对接后所形成连通的穿孔。

所述双向接线柱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接线模块和第二接线模块,两者互相对应的一端可以进行对接,且能够夹住并固定在电气设备的面板上。第一接线模块的外端和第二接线模块的外端均能够直接插入电线,实现线路的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接线模块的第二壳体500、第二调节组件800和第二旋转组件700分别与第一接线模块中的第一壳体100、第一调节组件400和第一旋转组件300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第一插接段202的端面内凹有插槽202a,第二连接组件600的第二插接段602与插槽202a相配合,并能够插入插槽202a内,发生相对的抽插运动,第二连接组件600的第二对接段601反向伸入所述第二壳体500内。

进一步的,第一旋转组件300通过其上的铰接点301铰接在第一壳体100内侧壁上,第一旋转组件300包括夹持部302和受力部303,夹持部302和受力部303固定连接并能绕铰接点301旋转,对从第一壳体100外端插入并与第一对接段201对接的电线进行夹紧或者松开,第一旋转组件300以第一连接组件200的中心轴进行环形均匀排列且至少具有两个,各个第一旋转组件300的夹持部302均能够绕各自的铰接点301进行旋转,并对从第一壳体100外端插入的电线进行共同夹紧或者松开。

进一步的,夹持部302上设有斜槽302a,所述斜槽302a内接近铰接点30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组件200中心轴的垂直距离始终大于斜槽302a内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00中心轴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的,第一调节组件400包括配合部401和连接部402,所述配合部401穿过各个夹持部302上的斜槽302a,并能够同步在各个斜槽302a内进行相对滑动,连接部402的内端与配合部401固定连接,外端从第一壳体100外端穿出,连接部402的外端头固定有操作部403。

进一步的,第一对接段201与第一插接段202之间有第一约束块203,所述第一约束块203的两端面分别为第一面203a和第二面203b,第一对接段201固定于第二面203b上,第一插接段202固定于第一面203a上,所述第一面203a的尺寸大于第一壳体100内端的穿孔尺寸;所述第二面203b的边缘设置成圆角,且在第二面203b上,该圆角与第一对接段201之间的环形区域内凹形成环形槽203b-1;第一约束块203与第一壳体100的内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204,且第一弹性件204套在第一插接段202的外围。

进一步的,第二对接段601与第二插接段602之间具有第二约束块603,所述第二约束块603与第二壳体500的内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604,第二弹性件604套在第二插接段602的外围上。

进一步的,受力部303相对于夹持部302设置于铰接点301的另一端;第一旋转组件300的铰接点301通过铰座101铰接在第一壳体100内侧壁上;受力部303的外侧边缘为平面,内侧边缘为曲面,并使得受力部303的端部形成尖端;当受力部303的尖端钩在环形槽203b-1内时,环形槽203b-1能够限制受力部303的旋转;当受力部303的尖端脱离环形槽203b-1时,第二面203b的圆角边缘能够对受力部303的内侧边缘形成挤压,使得各个第一旋转组件300的夹持部302能够共同夹紧从第一壳体100外端插入的电线。

进一步的,第一壳体100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与第一旋转组件300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回弹件102,且各个回弹件102的外端均抵在对应夹持部302的外侧边缘上,在第一壳体100前端的外缘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103,第二壳体500前端的外缘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505;所述双向接线柱通过第一固定环103和第二固定环505上的连接螺栓进行固定和安装。

具体的实施方式为:

参照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拆卸的配电测试终端双向接线柱,其可以用于各种控制柜、模拟柜或者其他电气设备上的电线连接。

所述双向接线柱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接线模块和第二接线模块,两者互相对应的一端可以进行对接,且能够夹住并固定在电气设备的面板上。第一接线模块的外端和第二接线模块的外端均能够直接插入电线,实现线路的连接。

其中,第一接线模块包括外部的第一壳体100、用于接线的第一连接组件200、用于稳固所插入电线的第一旋转组件300。

具体的,第一壳体100可以优选为空心圆筒状,其两端封堵,内部形成容置空间M。第一壳体100的纵向两端面分别为内端和外端,第一壳体100的内端用于和第二接线模块进行对接,并用于配合第二接线模块进行接线柱整体的安装固定,因此第一壳体100内端的正中心位置具有能够容许第一连接组件200部分穿出的穿孔;第一壳体100的外端为电线接入的入口,因此第一壳体100外端的正中心位置具有能够容许电线穿入、穿出的插孔。

第一连接组件200沿着第一壳体100的纵向设置于第一壳体100的内部。第一连接组件200包括第一对接段201、第一插接段202和位于两者之间的第一约束块203。

第一约束块203为其中一端头处理成圆角的短柱,其两端面分别为第一面203a和第二面203b,第一对接段201固定于第二面203b上,而第一插接段202固定于第一面203a上。第二面203b的边缘设置成圆角,且在第二面203b上,该圆角与第一对接段201之间的环形区域内凹形成环形槽203b-1,使得在第一约束块203的任一过中心轴的剖面上,环形槽203b-1的外端口均形成“钩状”。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约束块203的第一面203a尺寸大于第一壳体100内端的穿孔尺寸,使得连接组件200无法从壳体100内脱离出去。

第一对接段201为杆状,其一端垂直固定于第一约束块203的第二面203b上,另一端为外伸的自由端,该自由端用于直接与插入的电线端头进行对接;第一插接段202为空心套筒状,其一端垂直固定于第一约束块203的第一面203a上,另一端穿出第一壳体100内端上的穿孔。

较佳的,第一对接段201、第一约束块203和第一插接段202的中轴线共线,且三者依次衔接,被制作成为一体结构,共同形成第一连接组件200。为实现导电性能,第一连接组件200采用常规导电金属材料制成,如铜、铝等。此外,第一连接组件200的中心轴与第一壳体100的纵向中心轴重合,这样即可保证了第一连接组件200位于第一壳体100内的中心轴位置。

进一步的,第一约束块203的第一面203a与第一壳体100的内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204,第一弹性件204套在第一插接段202的外围。第一弹性件204可以采用压缩弹簧,因此,第一连接组件200整体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纵向直线运动。

由上述可知:外接的电线端头可以从第一壳体100外端的插孔插入容置空间M内部,并与第一对接段201的自由端端面接触,因此,“外接的电线——第一对接段201——第一约束块203——第一插接段202”这一条电路形成连通状态。较佳的,通过向内推动外接的电线,即可间接推动第一连接组件200整体进行一定程度的直线运动,且第一弹性件204还具有回弹作用。

但若仅仅向插孔内插入电线并与第一对接段201对接,尚不能起到固定和稳定的效果,电线依旧容易脱落。因此可以通过第一旋转组件300对插入的电线进行固定,保证电线一经插入即可同步实现“捆绑锁定”。

第一旋转组件300位于第一壳体100的容置空间M内,其上具有一个铰接点301。第一旋转组件300通过其上的铰接点301铰接在第一壳体100的内侧壁上。具体的,第一壳体100的内侧壁上在同一横向位置处均布固定有至少两个铰座101。所述容置空间M内具有与铰座101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第一旋转组件300,各个第一旋转组件300的铰接点301分别与对应的铰座101进行一一铰接,并通过各铰座101固定在第一壳体100的内侧壁上。

因此,多个均布的第一旋转组件300也可以理解为是以第一连接组件200的中心轴进行环形阵列得到,且至少具有两个(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中以四个均布的第一旋转组件300进行展示,但不限制保护范围)。

进一步的,第一旋转组件300包括夹持部302,各个夹持部302均能够绕各自的铰接点301进行旋转,并对从第一壳体100外端插入的电线进行共同夹紧或者松开。较佳的,夹持部302形成弯折状,且弯折方向为第一连接组件200的中心轴方向(即待插入电线的轴线方向)。此外,夹持部302的末端还具有夹持面302b,夹持面302b可以采用防滑增阻的柔性材料(如橡胶),且当外部的电线从插孔插入并与第一对接段201的自由端进行对接时,夹持部302的夹持面302b能够正好完全贴合在电线外侧表面。当电线粗细有些许差异时,由于夹持面302b为柔性增阻材料,其能够适应性配合差异的空间,依旧能够贴合并夹住电线。

进一步的,夹持部302对电线的夹紧或松开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进行控制:

夹持部302上具有通透的斜槽302a,该斜槽302a可以为长条状的矩形通孔,优选的,矩形的两条宽可以替换为外凸的半圆。在空间位置上还需保证:斜槽302a内接近铰接点30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组件200中心轴的垂直距离始终大于斜槽302a内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组件200中心轴的垂直距离。

若本实用新型设定斜槽302a内接近铰接点301的一端为夹紧端302a-1、斜槽302a内远离铰接点301的一端为松开端302a-2,则根据上述,夹紧端302a-1与第一连接组件200中心轴的垂直距离大于松开端302a-2与第一连接组件200中心轴的垂直距离,亦即保证了斜槽302a内自夹紧端302a-1至松开端302a-2的过程中具有逐渐靠近第一连接组件200中心轴的趋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向接线柱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400,第一调节组件400包括配合部401和连接部402,其中的配合部401可以为圆环体,其依次穿过各个夹持部302上的斜槽302a,将各个配合部401“串”在一起。配合部401能够同步在各个斜槽302a内进行相对滑动,本实用新型通过沿着第一连接组件200中心轴的方向拉动或者推动配合部401即可实现对夹持部302旋转角度的调节。具体原理为:上述“斜槽302a内自夹紧端302a-1至松开端302a-2的过程中具有逐渐靠近第一连接组件200中心轴的趋势”,但由于配合部401本身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结构变化,因此反向地,当配合部401在斜槽302a内向着远离铰接点301的方向移动时,夹持部302将向着远离电线的方向旋转,并松开电线;当配合部401在斜槽302a内向着靠近铰接点301的方向移动时,夹持部302将向着靠近电线的方向旋转,并夹紧电线。

上述中,配合部401沿着第一连接组件200中心轴方向的运动可以通过连接部402及其外端的操作部403进行传递实现。具体的,连接部402为纵向设置的杆状结构,其可以并列设置有多根,均与第一旋转组件300错开设置。各连接部402的内端均与配合部401固定,而外端则沿着纵向从第一壳体100的外端穿出,且在各个连接部402的外端头处通过操作部403统一固定、形成一体,此处的操作部403也可以是圆环体或其他环状体。

设定在初始状态时,配合部401靠近松开端302a-2,则夹持部302处于松开状态。因此,当将电线从第一壳体100外端的插孔插入,并与第一对接段201进行对接后,可以向内推动操作部403。此时,配合部401逐渐滑动靠近夹紧端302a-1,夹持部302则相应逐渐靠近电线,最终实现完全夹紧。在夹紧状态下,需要保证操作部403能够正好接触到第一壳体100的外端面,或者尚与第一壳体100的外端面之间留有间隙,这样即可容许操作部403具有抽插运动的富余空间。当需要松开电线时,可以向外拉动操作部403。此时,配合部401逐渐靠近松开端302a-2,夹持部302则逐渐远离电线,最终实现完全松开。

较佳的,为适应不同电线之间的粗细差异,可以为斜槽302a预留富余的长度(即斜槽302a的长度设置地较长),以备为了夹紧尺寸更小的电线。即:无论当夹持部302夹紧或者松开电线的时候,配合部401在斜槽302a内均不能完全滑动到夹紧端302a-1或者松开端302a-2,这样即可保证了夹持部302具备更大的预留转动空间。

进一步的,第一壳体100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与第一旋转组件300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回弹件102,每个夹持部302均对应有一个回弹件102,且各个回弹件102的外端均抵在对应夹持部302的外侧边缘上。这里的回弹件102可以为具有形变和回弹能力的弹簧,当配合部401靠近夹紧端302a-1并使得夹持部302夹紧电线后,回弹件102能够保持夹持部302对电线的夹紧效果、防止电线的松动。

进一步的,第一旋转组件300还具有受力部303,受力部303相对于夹持部302设置于铰接点301的另一端。因此,第一旋转组件300被中间的铰接点301区分为两个区段,分别为夹持部302和受力部303。其中,受力部303用于辅助和优化夹持部302对电线的夹紧、松开效果(即加强和维持夹紧效果、维持松开状态)。

受力部303的外侧边缘为平面,而内侧边缘为曲面,并使得受力部303的端部形成尖端。当同步转动各个第一旋转组件300,并使其受力部303的尖端均钩在第一约束块203的环形槽203b-1内时,由于回弹件102的挤压,受力部303尖端的外侧边缘将会挤压环形槽203b-1外侧壁。同时由于第一弹性件204能够挤压第一约束块203,使其具备向第一旋转组件300方向运动的趋势,则环形槽203b-1能够扣住各个受力部303的尖端、限制受力部303的旋转,并使得夹持部302维持松开状态,便于电线的拔出或者新电线的无阻碍插入。

当各个受力部303的尖端脱离环形槽203b-1时,同样由于第一弹性件204对第一约束块203的挤压,使得第二面203b的圆角边缘能够接触并挤压各个受力部303尖端的内侧边缘。由于该尖端的内侧边缘为曲面,因此第一约束块203挤压受力部303时,各个受力部303具有“被撑开”并远离第一旋转组件300中心轴的趋势,而夹持部302同时具有夹紧电线的趋势。如此,各个第一旋转组件300的夹持部302能够共同夹紧电线,加强并维持夹紧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弹性件204在上述任一过程中都处于被压缩状态,这样即可时刻维持住夹持部302的夹紧效果或松开状态。

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向接线柱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接线模块和第二接线模块,两者的内端能够互相对接并共同夹住电气设备的面板,通过螺丝螺母组合实现安装固定,面板上也具有相应的安装孔以容许两者的对接接触。第一接线模块的外端和第二接线模块的外端均能够直接插入电线,实现双向接线柱两端的线路能够进行快速连接。

第二接线模块与第一接线模块对称设置,也包括对应的第二壳体500、第二连接组件600和第二旋转组件700。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接线模块中除了第一插接段202以外的其他任何结构均与第二接线模块完全相同,且关于两者对接的接触面对称设置。

具体的,第二壳体500与第一壳体100的结构完全相同且对称设置,两者的内端互相正对对接。第二壳体500与第一壳体100的内端正中心位置均具有穿孔,且当第二壳体500的内端与第一壳体100的内端彼此正对之后,两者内端的穿孔能够互相正对、形成连通。然后,第一插接段202能够依次穿过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500对接后所形成连通的穿孔。

进一步的,第一插接段202为空心套筒状,其端面内凹有插槽202a。第二连接组件600具有结构与第一插接段202不同的第二插接段602(第一接线模块中除了第一插接段202以外的其他任何结构均与第二接线模块完全相同)。第二插接段602为与插槽202a相配合的圆柱结构,并能够正好插入插槽202a内,发生相对的抽插运动。

第二插接段602的另一端具有与第一对接段201结构相同的第二对接段601,且第二对接段601相对于第二插接段602反向伸入第二壳体500内,用于和来自第二壳体500外端穿入的电线端头进行对接。

进一步的,第二对接段601与第二插接段602之间也具有第二约束块603,第二约束块603与第一约束块203结构相同,且第二约束块603与第二壳体500的内端之间也同样设置有第二弹性件604,第二弹性件604套在第二插接段602的外围。第二弹性件604可以采用压缩弹簧。

第二旋转组件700与第一旋转组件300结构相同,对称设置。此外,第二接线模块也包括有与第一调节组件400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的第二调节组件800。由于第二接线模块与第一接线模块结构相同,基于附图1,本实用新型不赘述。

由于第一接线模块和第二接线模块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过程一致,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仅说明第一接线模块的使用方式,如下:

设定在初始状态时,受力部303的尖端被约束在环形槽203b-1,且配合部401靠近松开端302a-2,此时夹持部302处于松开状态。

若需外接电线,可事先将电线端头的纤芯露出一部分(电线端头无需处理过多,仅需露出并可见即可);将电线从第一壳体100外端的插孔插入,并与第一对接段201的自由端进行对接。

当电线与第一对接段201对接之后,继续向内推动一下电线,则与之对接的第一连接组件200整体也随之向内运动,最终导致受力部303的尖端脱离环形槽203b-1;当受力部303的尖端不受环形槽203b-1约束后,回弹件102对夹持部302的挤压即可生效,使其向电线方向旋转。

上述电线在推动一下第一连接组件200后,便可停止施加推力。受力部303的尖端脱离环形槽203b-1后,第一约束块203即可挤压受力部303的内侧边缘,使得夹持部302能够向靠近电线方向旋转。因此,第一约束块203与回弹件102的共同作用即可使得各个夹持部302能够共同旋转并夹住电线。

在第一旋转组件300旋转的过程中,配合部401也适应性地自动沿着斜槽302a向夹紧端302a-1方向移动(即第一调节组件400向容置空间M内移动)。当然,如果第一约束块203与回弹件102共同作用尚不足以使得第一调节组件400发生适应性移动时,则可以手动向内推动操作部403。

当需要拔出电线的时候,需要先推动电线,使其向内顶起第一连接组件200,使其不阻碍受力部303的后续旋转行程,然后向外拔出第一调节组件400,使得受力部303的尖端向着靠近第一连接组件200中轴线的方向旋转,直至受力部303的尖端嵌入环形槽203b-1内,然后停止推动电线,则回弹的第一约束块203即可扣在受力部303的尖端上,对其形成约束。与此同时,夹持部302松开电线并维持松开状态,即可拔出电线。

若需要外接的电线较细、强度不大时,可配合利用推动件900对第一连接组件200进行推动作用。此处的推动件900可以为一个具有纵向缝口的空心圆管,即在一个空心细管的侧面上沿着母线方向切割出一道纵向的开口即可得到推动件900。该“纵向的开口”为通透的缝口,且电线能够从该缝口嵌进圆管的空心通道中。使用时,将电线嵌入推动件900内,以推动件900带着电线一同插入第一壳体100外端的插孔,并借助推动件900推动第一连接组件200,当夹持部302开始闭合夹住推动件900时,保持电线不动并抽出推动件900,最终夹持部302能够夹住电线。为利于推动件900的抽出,推动件900的内、外表面可以设置为光滑表面,减少摩擦。夹持面302b的末端可设置为圆角,当需要拔出电线的时候,可先将露在外面的电线嵌入推动件900中,然后将推动件900顺着电线方向插入第一壳体100外端的插孔中,并从各个夹持面302b末端的圆角所形成的开口中挤入各个夹持面302b中间,此处不赘述。

在实际中,几乎很少需要用到推动件900,而直接插入电线即可完成接线过程。因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接线柱使用方式和电线的对接方式决定了电线端头无需处理过多,仅需露出并可见即可,也即:待插入电线只需处理出一点点纤芯的端头即可,无需大量拨开线皮,因此带有线皮的电线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能够直接推动对第一连接组件200发生位移。

第二接线模块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过程与上述一致。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组件200与第二连接组件600均能够进行的纵向直线运动,且第二插接段602还能够在第一插接段202的插槽202a内进行抽插运动,该结构特征不但能够保证第二约束块603与第一约束块203分别实现对两端电线的夹紧或者松开,还具有如下的协同效应:

如图1所示,若先从第二壳体500的外端插入电线,并与第二对接段601对接,以实现如图3所述的夹紧状态——第二约束块603挤压第二旋转组件700,第二旋转组件700夹紧电线,则第二接线模块即实现对电线的连接和稳固,原理和过程与第一接线模块相同,此处不赘述。此时,若从第一壳体100的外端插孔插入电线,并向内推动第一连接组件200时,不但能够激活第一旋转组件300的旋转行程,还能够使得第一插接段202的运动对第二插接段602产生滑动摩擦,第二约束块603也因此具有加大挤压第二旋转组件700的趋势,使得第二旋转组件700对其夹住的电线也产生了更加紧密的压紧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向接线柱的安装固定方式为:

待安装的电气设备面板上具有安装孔,从该安装孔的两侧分别将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500的内端对准安装孔的中央,且保证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500内端上的穿孔互相正对,当两者对接之后,第二插接段602的末端能够正好插入第一插接段202的插槽202a内部。

此外,第一壳体100内端的外缘具有横向的一圈第一固定环103,第二壳体500内端的外缘具有横向的一圈第二固定环505。第一固定环103与第二固定环505形状大小一致,互为对称设置,均为圆环状的边缘结构。双向接线柱通过第一固定环103与第二固定环505对安装孔两侧边缘的夹紧实现固定和安装,最终,第一固定环103与第二固定环505的一圈可以通过若干个螺丝螺母组合固定在面板上(当然,第一固定环103、第二固定环505和面板上具有相应的圆孔用于螺丝的穿插)。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接线柱在接线时,不但省却了很多繁琐的接线、绕线和固定夹紧步骤,更省却了人工剥离较长线皮的过程,因此使得接线非常简单方便,用户直接插入电线端头即可实现线路的连接,还能保证连接的稳定。为保证双向接线柱使用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壳体100、第一旋转组件300、第一调节组件400,以及第二壳体500、第二旋转组件700、第二调节组件800和推动件900均采用绝缘硬质材料制成,如塑料。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