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压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04854发布日期:2020-01-31 16:17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按压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压开关,尤指按压件的抵持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导电弹片的弹性凸部长度的60%,以使抵持块与弹性凸部之间形成大面积的电性接触,进而使弹性凸部确实受到推抵产生弹性变形,以避免接触不良,如此符合轻薄短小趋势,并提升使用的稳定性。



背景技术:

随着高科技时代的来临,各种电子产品大量被应用在日常生活、工作场合中,并提升生活及工作上的效率与便利性,然而各种电子产品除了可在室内使用之外,也有许多电子产品是可携式、不受时间场地的拘束与限制,如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多媒体影音播放器、行动电话、数位相机等,都是可以随身携带、使用的电子产品,且因现今电子产品设计都朝向轻、薄、短、小的理念方向进行设计,则电子产品所使用的各种零组件,也随之缩小化与轻薄化,以符合电子产品的体积小、方便携带的使用模式。

而在各种电子产品所使用的零组件中,按压开关算是使用上已相当普遍的零组件,系利用按压的方式进行控制,且因整体结构简单而易于模块化大量生产,故常广泛的被应用在电子产品上,现有按压开关的结构设计大部分为于一座体上设有具复数接触部的复数端子,并在复数端子一侧设有导电弹片,而导电弹片中央具有拱起的压动部,再在压动部周围设有抵触于其中一端子的接触部的抵接部,且导电弹片相对于复数端子另一侧设有按压件,当按压开关于使用时,即可按压按压件,进而抵压导电弹片的压动部,如此使压动部电性接触另一端子的接触部,以使复数端子彼此间形成电性导通,从而作为开关使用。

但是,由于现今按压开关为朝轻、薄、短、小化的方向发展,其内部各项零组件必须随之缩小,然而,其因按压件缩小,以致于按压时无法准确抵压到导电弹片的压动部,导致导电弹片容易施力不均匀,进而使导电弹片发生位移的情形,严重影响电性接触的稳定性和品质。

是以,要如何设法解决上述现有的缺失与不便,即为相关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按压开关的新型诞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按压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及端子模块,其中:

该座体具有基座,并在基座内部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收容有按压件及至少一个导电弹片,且该按压件后方处具有凸出的抵持块,而该导电弹片具有供抵持块推抵呈一弹性变形的弹性凸部,再在弹性凸部外侧设有至少一个抵压片,而按压件的抵持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导电弹片的弹性凸部长度的60%;

该端子模块具有位于座体的基座一侧处的基板,并在基板上设有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且第一端子所具的第一基部一侧设有至少一个供导电弹片的抵压片常态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再在第一基部另一侧设有供与预设电路板形成电性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而该第二端子的第二基部一侧设有至少一个供按压件按压时导电弹片的弹性凸部抵持接触并与第一端子形成电性导通的第二接触部,并在第二基部另一侧设有供预设电路板形成电性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该基座的容置空间前方处形成有供按压件横向穿出的开口,并在开口二侧壁面处都形成有阻挡部,而该按压件后方二侧处相对向外延伸设有抵持于阻挡部上形成挡止定位的挡板。

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该按压件的抵持块的长度介于1.3±0.02mm之间,且抵持块的宽度介于0.4±0.02mm之间,而该抵持块的抵持面的长轴介于0.4±0.02mm之间,且抵持块的抵持面的短轴介于0.21±0.01mm之间,又该导电弹片的长度介于2.5±0.05mm之间,且该导电弹片的宽度介于1.15±0.02mm之间,而该导电弹片的弹性凸部的长度介于1.88±0.02mm之间,且导电弹片的弹性凸部的宽度介于0.49±0.01mm之间。

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该抵持块表面上形成有曲面,并在曲面中央处设有抵持面。

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该抵持块底部设有底座。

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该导电弹片的二抵压片与弹性凸部之间为横向剖设有剖槽,再在抵压片左右二侧处向后转折有使抵压片与弹性凸部形成前后错位状态的弯折部。

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该座体的基座内部收容有垫片,并在垫片中空内部形成有供导电弹片定位的容置槽,再在垫片前侧抵贴定位有绝缘片体的第一膜片,且第一膜片位于按压件与导电弹片之间形成隔离,而该绝缘片体的第一膜片前后二侧处为抵贴定位有第二膜片,且第二膜片上形成有对应于垫片的容置槽处的第一透孔,而垫片后侧处抵贴定位有绝缘片体的第三膜片,并在第三膜片上形成有对应于垫片的容置槽处的第二透孔。

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该端子模块的基板底部二侧处形成有供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定位的凹部。

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该座体及端子模块上罩覆定位有屏蔽壳体,并在屏蔽壳体内部形成有供座体及端子模块置入的定位空间,且定位空间前方处设有供按压件横向伸出的穿孔。

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该基座前方二侧处设有凸扣,且该屏蔽壳体的穿孔二侧处设有供凸扣扣持定位的扣槽,而该屏蔽壳体位于穿孔后方二侧处设有定位脚部,且定位脚部后方相邻于屏蔽壳体处形成有供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露出的缺槽,且该端子模块的基板后方处抵贴定位有使屏蔽壳体与第一端子、第二端子间形成隔离的绝缘片。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乃在于该座体的基座内部收容有按压件及至少一个导电弹片,且该按压件后方处具有凸出的抵持块,而该导电弹片具有供抵持块推抵呈一弹性变形的弹性凸部,再在弹性凸部外侧设有至少一个抵压片,而按压件的抵持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导电弹片的弹性凸部长度的60%,且该端子模块具有位于基座后方处的基板,并在基板上设有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且第一端子所具的第一基部一侧设有至少一个供导电弹片的抵压片常态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再在第一基部另一侧设有供与预设电路板形成电性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而该第二端子的第二基部一侧设有至少一个供按压件按压时导电弹片的弹性凸部抵持接触并与第一端子形成电性导通的第二接触部,并在第二基部另一侧设有供预设电路板形成电性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其因抵持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弹性凸部长度的60%,以使抵持块与弹性凸部之间形成大面积的电性接触,进而使弹性凸部确实受到推抵产生弹性变形,以避免发生接触不良的情况,如此使按压开关可符合轻、薄、短、小化趋势,同时达到具有良好使用稳定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乃在于该按压件位于抵持块底部为可通过底座来提升按压件的结构强度,以使轻、薄、短、小化的按压开关于按压过程中,其按压件不易发生变形或断裂的情形,进而达到提升使用寿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按压件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导电弹片的前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按压前的侧视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按压后的侧视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座体;10-容置空间;101-开口;11-基座;111-阻挡部;112-凸扣;12-按压件;121-抵持块;1211-曲面;1212-抵持面;122-底座;123-挡板;13-导电弹片;131-弹性凸部;132-抵压片;1321-剖槽;1322-弯折部;14-垫片;141-容置槽;15-绝缘片体;151-第一膜片;152-第二膜片;1521-第一透孔;153-第三膜片;1531-第二透孔;2-端子模块;21-基板;211-凹部;22-第一端子;221-第一基部;222-第一接触部;223-第一连接部;23-第二端子;231-第二基部;232-第二接触部;233-第二连接部;24-绝缘片;3-屏蔽壳体;30-定位空间;31-穿孔;311-扣槽;32-定位脚部;321-缺槽;4-电路板;41-金属接点;42-插孔;43-焊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按压件的后视图及导电弹片的前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座体1、端子模块2及屏蔽壳体3,故就本案的主要构件及特征详述如后,其中:

该座体1具有矩形的基座11,并在基座11内部所形成的容置空间10内收容有按压件12、至少一个导电弹片13及可供导电弹片13定位的纵向垫片14,而基座11的容置空间10前方处形成有可供按压件12前方部位横向穿出的开口101,并在开口101二侧壁面处都形成有阻挡部111,且基座11上位于开口101二侧处设有凸扣112。

再者,该座体1的按压件12后方中央处具有凸出的抵持块121,并在抵持块121表面上形成有圆弧状的曲面1211,且曲面1211中央处设有平整状的椭圆形抵持面1212,再在抵持块121底部设有矩形的底座122,而底座122二侧处相对向外延伸设有抵持于基座11的阻挡部111上形成挡止定位的挡板123;另外,该导电弹片13具有弹性撑抵于按压件12的抵持块121上的拱起状弹性凸部131,并在弹性凸部131外侧上下方处设有至少一个平整状的抵压片132,且二抵压片132与弹性凸部131之间横向剖设有剖槽1321,再在抵压片132左右二侧处向后转折有可使抵压片132与弹性凸部131形成前后错位状态的弯折部1322。

然而,上述垫片14中空内部形成有容置槽141,并在垫片14前侧处进一步抵贴定位有绝缘片体15的第一膜片151,且第一膜片151位于按压件12与导电弹片13之间形成隔离,再在绝缘片体15的第一膜片151前后二侧处进一步抵贴定位有第二膜片152,且第二膜片152上形成有对应于垫片14的容置槽141处的第一透孔1521,而垫片14后侧处也进一步抵贴定位有绝缘片体15的第三膜片153,并在第三膜片153上形成有对应于垫片14的容置槽141处的第二透孔1531。

该端子模块2具有位于座体1的基座11后方处并抵贴定位于垫片14上的纵向基板21,其基板21较佳实施可具有预设电路布线的电路基板或塑胶板,并在基板21底部二侧处都形成有四分之一圆的弯弧状凹部211,且基板21上设有对应于垫片14的容置槽141处的第一端子22及第二端子23,而第一端子22的第一基部221一侧朝外延伸设有至少一个可供导电弹片13的抵压片132常态接触的第一接触部222,并在第一基部221另一侧处设有弯弧状且位于基板21其中一凹部211处的第一连接部223,而该第二端子23的第二基部231一侧朝外延伸设有至少一个可供按压件12按压时导电弹片13的弹性凸部131抵持接触于其上形成电性连接的第二接触部232,并在第二基部231另一侧处也设有弯弧状且位于基板21另一凹部211处的第二连接部233,再在基板21后方处抵贴定位有绝缘片24。

该屏蔽壳体3为罩覆定位于座体1及端子模块2上,并在屏蔽壳体3内部形成有纵向的定位空间30,而屏蔽壳体3的定位空间30前方处设有可供按压件12横向伸出的穿孔31,并在穿孔31二侧处设有可供基座11的凸扣112扣持定位的扣槽311,且屏蔽壳体3位于穿孔31后方二侧处设有定位脚部32,再在定位脚部32后方相邻于屏蔽壳体3处形成有可供第一端子22第一连接部223与第二端子23第二连接部233露出的缺槽321,且绝缘片24位于屏蔽壳体3与端子模块2的第一端子22、第二端子23间形成隔离,以避免端子模块2与屏蔽壳体3形成电性导通。

上述按压件12的抵持块121的长度a介于1.3±0.02mm之间,且抵持块121的宽度b介于0.4±0.02mm之间,而该抵持块121的抵持面1212的长轴c介于0.4±0.02mm之间,且抵持块121的抵持面1212的短轴d介于0.21±0.01mm之间;另外,该导电弹片13的长度x介于2.5±0.05mm之间,且该导电弹片13的宽度y介于1.15±0.02mm之间,而该导电弹片13的弹性凸部131的长度m介于1.88±0.02mm之间,且导电弹片13的弹性凸部131的宽度n介于0.49±0.01mm之间;又该按压件12的抵持块121的长度a大于或等于导电弹片13的弹性凸部131长度m的60%,且于实际应用时,可为61%、62%、63%、64%、65%、66%、67%、68%、69%或70%,而最佳为69%,即可使导电弹片13的弹性凸部131变形最为确实,以提升与第二端子23的第二接触部232接触的稳定性。

再者,上述座体1的基座11与端子模块2的基板21较佳为分离式构件,但于实际应用时,该基座11与基板21也可一体成型制成。

请搭配参阅图6、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按压前的侧视剖面图及按压后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当本实用新型于组装时,可先将座体1定位于电路板4上,并使端子模块2第一端子22的第一连接部223及第二端子23的第二连接部233分别抵贴于电路板4上对应的金属接点41处,且使屏蔽壳体3二侧处的定位脚部32分别穿出于电路板4的插孔42中,再利用焊料43分别以表面粘着技术(smt)或穿孔(throughhole)焊接的方式予以焊固后形成电性连接,便可凭借第一端子22与第二端子23弯弧状的第一连接部223、第二连接部233使电路板4上的焊料43焊接时聚积于基板21的凹部211处来有效防止吃锡不足的现象,并提高整体定位于电路板4上的焊接强度,且可通过屏蔽壳体3的定位脚部32来牵制住座体1及端子模块2,进而使端子模块2受到按压件12的推顶作用时不易产生有向上掀起、左右晃动或结构破坏的情况发生,同时有效防止电路板4上的焊料43结构受到破坏或剥离,如此达到结构稳定且信号传输良好的功效。

当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可先按压于座体1的按压件12上,以使按压件12的抵持块121向后推顶于导电弹片13所拱起的弹性凸部131一侧表面上,其抵持块121的抵持面1212即会推抵于弹性凸部131中央处,且使弹性凸部131一侧表面随着抵持块121的曲面1211向后产生弹性变形,进而使弹性凸部131另一侧表面抵持接触于端子模块2第二端子23的第二接触部232上,其因导电弹片13的二抵压片132为预先抵持接触于第一端子22上对应的第一接触部222形成常态接触,便可凭借导电弹片13的弹性凸部131、抵压片132使第一端子22的第一接触部222与第二端子23的第二接触部232形成电性导通状态。

而当解除施予座体1的按压件12上的力后,该导电弹片13的弹性凸部131便会弹性复位,以将按压件12朝回推移,而该弹性凸部131另一侧表面即不会接触于第二端子23的第二接触部232表面上,如此解除电性导通状态,进而完成本实用新型的使用。

上述座体1的按压件12按压的过程中,其因按压件12的抵持块121的长度a大于或等于导电弹片13的弹性凸部131长度m的60%,所以抵持块121与弹性凸部131之间即会形成大面积的电性接触,并使弹性凸部131确实受到推抵而产生弹性变形,进而避免发生接触不良的情况,如此可提升使用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的优点:

(一)该按压件12的抵持块121的长度a大于或等于导电弹片13的弹性凸部131长度m的60%,以使抵持块121与弹性凸部131之间形成大面积的电性接触,进而使弹性凸部131确实受到推抵产生弹性变形,以避免发生接触不良的情况,如此使按压开关可符合轻、薄、短、小化趋势,同时具有良好使用稳定性的效果。

(二)该按压件12位于抵持块121底部设有底座122,即可通过底座122来提升按压件12的结构强度,便可使轻、薄、短、小化的按压开关于按压过程中,其按压件12不易发生变形或断裂的情形,进而达到提升使用寿命的效用。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