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鹅颈充电屏蔽插头的装夹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60579发布日期:2019-12-31 16:01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鹅颈充电屏蔽插头的装夹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鹅颈充电屏蔽插头的装夹治具,属于装夹治具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铸造铝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可以制成形状复杂的零件,不需要庞大的附加设备。具有节约金属、降低成本、减少工时等优点,在航空工业和民用工业得到广泛应用。

铝合金铸件在浇铸成型后,一般需要进行二次加工,包括局部车铣、激光镭雕、孔道攻丝等处理,因此需要对铝合金铸件进行夹持固定,实现二次加工的装夹,并且还需要满足装夹的稳定性,确保二次加工精度可靠。

本案涉及一种鹅颈充电屏蔽插头,需要对其进行夹固后进行二次加工,而由于其结构特殊,传统地装夹治具无法实现对其稳定夹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夹具无法实现对鹅颈充电屏蔽插头稳定夹固的问题,提出一种鹅颈充电屏蔽插头的装夹治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鹅颈充电屏蔽插头的装夹治具,所述鹅颈充电屏蔽插头包括双排直筒主体及鹅颈弯头部,所述双排直筒主体的截面外周呈矩形,所述双排直筒主体包括位于所述鹅颈弯头部一侧的底面、及背离所述鹅颈弯头部一侧的顶面,

所述装夹治具包括支撑板体,所述支撑板体上设有至少一个装夹工位,

所述装夹工位包括用于避让所述鹅颈弯头部的避让通槽、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体上的用于对所述双排直筒主体的底面进行限位支承的支撑限位机构、及两个分别用于压接所述顶面两侧的压接机构。

优选地,所述鹅颈弯头部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配接柱,所述避让通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配接柱一一对应的支承块。

优选地,所述支承块上设有与所述配接柱相配合的y型支撑部。

优选地,所述支撑限位机构包括至少一个u型支撑体,所述u型支撑体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相对设置的锁紧螺栓。

优选地,所述压接机构包括升降驱动源和与所述升降驱动源相干涉的压持端。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体上设有两个装夹工位,两个所述装夹工位之间设有一个共用压接机构,并且两个所述装夹工位还分别设有一个独立压接机构,

所述独立压接机构包括枢轴式配接杠杆,所述枢轴式配接杠杆的一端与所述升降驱动源相连,另一端为所述压持端,

所述共用压接机构包括压杆,所述压杆与所述升降驱动源相连,所述压杆的两端分别为所述压持端。

优选地,所述双排直筒主体的底面上设有销孔柱,所述装夹工位上设有用于避让所述销孔柱的通孔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能实现对鹅颈充电屏蔽插头的稳定夹持,满足装夹后的二次加工夹持稳定性需求。

2.通过对鹅颈弯头部避让从而实现对双排直筒主体的有效固定,支撑限位机构与压接机构之间相配合实现稳定夹固作用。

3.采用支承块与配接柱的对接结构,能提高装夹位置精度。

4.支撑限位机构具备锁止作业,进一步提高了夹持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鹅颈充电屏蔽插头的装夹治具的装夹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夹治具装夹鹅颈充电屏蔽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夹治具装夹鹅颈充电屏蔽插头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鹅颈充电屏蔽插头的装夹治具。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一种鹅颈充电屏蔽插头的装夹治具,如图1所示,鹅颈充电屏蔽插头包括双排直筒主体1及鹅颈弯头部11,双排直筒主体1的截面外周呈矩形,双排直筒主体1包括位于鹅颈弯头部11一侧的底面12、及背离鹅颈弯头部一侧的顶面13。

传统治具无法实现对其稳定夹固。

如图1和图2所示,装夹治具包括支撑板体2,支撑板体2上设有至少一个装夹工位3。

装夹工位3包括用于避让鹅颈弯头部11的避让通槽4、设置在支撑板体2上的用于对双排直筒主体1的底面12进行限位支承的支撑限位机构5、及两个分别用于压接顶面13两侧的压接机构6。

具体地说明,通过避让通槽4能提供鹅颈弯头部11的避让空间,从而满足双排直筒主体1的底面12能支承在支撑限位机构5上,通过两个压接机构6对顶面13的两侧进行压接,从而与支撑限位机构5之间形成对双排直筒主体1的稳定夹持固定。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鹅颈弯头部11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配接柱14,避让通槽4的两侧分别设有与配接柱14一一对应的支承块7。

通过该支承块7能对配接柱14进行支承,提高装夹稳定性。

更优化地,该支承块7上设有与配接柱14相配合的y型支撑部71。其能与配接柱14相配合,形成限位支撑结构,具备装夹对位的功能。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支撑限位机构5包括至少一个u型支撑体51,u型支撑体51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相对设置的锁紧螺栓52。

通过u型支撑体51能对底面12起到支撑作用,并对双排直筒主体1的两侧壁进行限位,而通过锁紧锁栓52能进行相对的顶压固定,满足对双排直筒主体1锁固需求。

对压接机构6进行细化描述,其包括升降驱动源61和与升降驱动源61相干涉的压持端62。通过升降驱动源61驱动压持端62的位移,对顶面13进行压接固定或松脱。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支撑板体2上设有两个装夹工位3,两个装夹工位3之间设有一个共用压接机构3b,并且两个装夹工位3还分别设有一个独立压接机构3a。

独立压接机构3a包括枢轴式配接杠杆63,枢轴式配接杠杆63的一端与升降驱动源61相连,另一端为压持端62。

共用压接机构3b包括压杆64,压杆与升降驱动源61相连,压杆64的两端分别为压持端61。

通过一个共用压接机构3b能实现对两个并行装夹工位3的同步装夹,节省了压接机构6的设置数量。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双排直筒主体1的底面上设有销孔柱15,装夹工位3上设有用于避让销孔柱15的通孔槽8。此为特殊地避让设计。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一种鹅颈充电屏蔽插头的装夹治具,能实现对鹅颈充电屏蔽插头的稳定夹持,满足装夹后的二次加工夹持稳定性需求。通过对鹅颈弯头部避让从而实现对双排直筒主体的有效固定,支撑限位机构与压接机构之间相配合实现稳定夹固作用。采用支承块与配接柱的对接结构,能提高装夹位置精度。支撑限位机构具备锁止作业,进一步提高了夹持稳定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描述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在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