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复合石墨接地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7990发布日期:2020-04-03 15:02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复合石墨接地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墨接地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复合石墨接地体。



背景技术:

石墨接地线作为一种新型降阻材料已经运用的非常广泛,但由于目前市场常见的普通石墨线自身构造松散的原因,导致自身接触电阻较高,抗拉强度较低,所以它只能仅仅使用在输配线路接地上。传统工艺生产的石墨线,绝大部分由两部分构成:内部利用多根单股石墨单线作为填充物,石墨线线直径的大小由填充单股石墨线的根数多少来调整的,外部由多股单根石墨单线通过专用编制设备围绕内部多根石墨线紧密编制而成。通过对市面生产的多种石墨接地线进行测量发现:表面接触电阻普遍较高(最低只能达到2欧姆左右),并且随着测量点距离的增大欧姆值出现上升的趋势(最高达到15欧姆)。由于传统石墨线接触电阻高的原因,所以接地电阻要求较低的区域基本不采用其作为降阻材料。基如此设计一种低电阻、高抗拉强度的柔性复合石墨接地体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部编织部分采用铜丝,利用铜的导电性高、接触电阻小的原理使柔性复合石墨接地线具备超低的接触电阻;内部通过缠绕增加不锈钢绞线,提高石墨线的抗拉强度的柔性复合石墨接地体。

本实用新型一种柔性复合石墨接地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含极芯,围绕所述极芯敷设内部填充体,所述内部填充体外部连接外部编织体,所述极芯采用φ5mm的316不锈钢绞线股,所述外部编织体由石墨线股与紫铜软线股编织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外部编织体由32组石墨线股与4组紫铜软线股编织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外部编织体由36组石墨线股与8组紫铜软线股编织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内部填充体由多根石墨线单丝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显著提高接地效率,降低接触电阻,增大抗拉强度的柔性复合石墨接地体。与大地接触效果好、泄放电流时间短,具有良好防腐蚀性和低电阻性,可扩大应用范围,能广泛运用到不同接地工程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柔性复合石墨接地体,包含极芯1,围绕所述极芯1敷设内部填充体2,所述内部填充体2外部连接外部编织体3。所述极芯1采用φ5mm的316不锈钢绞线股。所述外部编织体3由石墨线股与紫铜软线股编织组成。所述外部编织体3由32组石墨线股与4组紫铜软线股编织组成。在编织机4个方向绕线锭各采用1组与石墨线股直径相同的紫铜软线股,其它剩余绕线锭采用32组石墨线股即可完成生产编织。所述内部填充体2由多根石墨线单丝组成。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柔性复合石墨接地体,包含极芯1,围绕所述极芯1敷设内部填充体2,所述内部填充体2外部连接外部编织体3。所述极芯1采用φ5mm的316不锈钢绞线股。所述外部编织体3由石墨线股4与紫铜软线股5编织组成。所述外部编织体3由36组石墨线股与8组紫铜软线股编织组成。在编织机4个方向绕线锭各采用2组与石墨线股直径相同的紫铜软线股,其它剩余绕线锭采用36组石墨线股即可完成生产编织。所述内部填充体2由多根石墨线单丝组成。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