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压器配套使用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44367发布日期:2022-08-31 11: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力变压器配套使用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体、散热单元、散热组合体、通风部件、plc风机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散热体为夹层腔管,由内管与外管相套构成多个夹层腔体的a型散热体、b型散热体,散热体管壁有轴向或径向均布、或螺旋状分布的散热翼翅(10);b型散热体与汇流盒(3)组成b型散热单元,b型散热单元与中心集流式集流管(4b)、周边集流式单体集流管(4c)、周边集流式集流管(4d)组合,分别构成中心集流式散热组合体、周边集流式单体散热组合体、周边集流式散热组合体;a型散热体与可调散热中心集流式集流管(4a)及连管(4a1)构成a型可调散热中心式散热组合体;中心集流式、周边集流式、可调散热中心式散热组合体上端安装无动力引风器(7)及连通的引风筒(6a),下端安装集风管(5)、集风罩(6b)连通风机(8),构成散热装置;每组散热装置配置传感器、温控器,利用plc来控制风机;或在可调散热中心集流式集流管(4a)、中心集流式集流管(4b)、周边集流式单体集流管(4c)、周边集流式集流管(4d)的法兰管道上安装所需型号的油泵(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力变压器配套使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体的管型结构:a型散热体为三层腔体,a型散热体第一外管(1e)、a型散热体第二外管(1l)外壁有轴向或径向均布、或螺旋状分布的散热翼翅(10),a型散热体第一外管(1e)与a型散热体第一内管(2e)或a型散热体第二外管(1l)与a型散热体第二内管(2l)相套构成第一层腔,a型散热体第一内管(2e)、a型散热体第二内管(2l)自身为有轴向相通的夹层腔管状体,夹层腔间内外壁由筋板相连形成多个轴向相通的通风腔为第二层腔;a型散热体第一内管(2e)、a型散热体第二内管(2l)中心腔为第三层腔;b型散热体为二层腔体结构,b型散热体第一至第六外管(1f~1h、1j、1k、1m)内壁和b型散热体第一至第四内管(2f~2h、2m)外壁由筋板相连为一体、或者是独立分体的管相套构成散热体,内、外管之间为第一层腔,b型散热体第一至第四内管(2f~2h、2m)中心腔为第二层腔;b型散热体第一至第四内管(2f~2h、2m)内壁、b型散热体第一至第六外管(1f~1h、1j、1k、1m)外壁均有轴向或径向均布、或螺旋状分布的散热翼翅(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力变压器配套使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汇流盒(3)形状:管体为矩形,宽部有外管焊接孔(3b)和内管焊接孔(3a)的相通孔,外管焊接孔(3b)与b型散热体第一至第六外管(1f~1h、1j、1k、1m)相适应、内管焊接孔(3a)与b型散热体第一至第四内管(2f~2h、2m)相适应;3.1)汇流盒(3)用于与中心集流式集流管(4b)结合时,汇流盒(3)长度中间有集流管焊接孔(3c)与中心集流式集流管(4b)适应,其长度两端与封板连接;3.2)汇流盒(3)与周边集流式单体集流管(4c)、周边集流式集流管(4d)连通时,汇流盒(3)长度中间无集流管焊接孔(3c),其长度一端与周边集流式单体集流管(4c)或周边集流式集流管(4d)的汇流盒焊接孔焊接时,另一端与封板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力变压器配套使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流管形状:4.1)中心集流式集流管(4b)为圆管、管上开有与汇流盒(3)相适应的汇流盒焊接孔,汇流盒焊接孔对面开有内管焊接孔,内管焊接孔与b型散热体第一至第四内管(2f~2h、2m)相适应,中心集流式集流管(4b)一端与封板连接、另一端与法兰连接;或4.2)周边集流式单体集流管(4c)为方形管或矩形管,管侧壁上开有汇流盒焊接孔并与汇流盒(3)的截面形状相适应、其对面的外侧中间与法兰管连通构成,两端与封板连接;或4.3)周边集流式集流管(4d)为方形管或矩形管构成环状连通,法兰管与方形管或矩形管构成的环状管壁外侧中间连通、法兰管对面集流管内侧壁上开有汇流盒焊接孔并与汇流盒(3)的截面形状相适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力变压器配套使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构成的散热组合体型式:b型散热体第一至第六外管(1f~1h、1j、1k、1m)与汇流盒(3)外管焊接孔(3b)周焊,b型散热体第一至第四内管(2f~2h、2m)两端穿过汇流盒(3)上的内管焊接孔(3a)、在汇流盒(3)外侧上的内管焊接孔(3a)处周焊,汇流盒(3)两端用封板焊接使两端封闭构成b型散热单元;多个b型散热单元与中心集流式集流管(4b)、周边集流式单体集流管(4c)、周边集流式集流管(4d)的不同组合,构成中心集流式散热组合体、周边集流式散热组合体;可调散热中心式散热组合体:a型散热体第一外管(1e)、a型散热体第二外管(1l)在底端和中上部的径向开有集流管焊接孔,多个a型散热体的集流管焊接孔处与可调散热中心集流式集流管(4a)相互连通构成a型散热单元,散热体上端高于上部法兰管,其具体高度依据变压器设计参数而定;多个a型散热单元由连管(4a1)相连通,其变压器侧散热单元上的可调散热中心集流式集流管(4a)连通上、下法兰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力变压器配套使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a型散热体的三层腔体结构:6.1)a型散热体第一层腔结构由a型散热体第一外管(1e)与a型散热体第一内管(2e)相套、相套管之间上端用上环板(13)相连、下端与下环板(14)相连构成;第二层腔由a型散热体第一内管(2e)自身的有轴向相通的夹层腔管状体构成,第三层腔为a型散热体第一内管(2e)的中心腔,在a型散热体第一内管(2e)壁上端的相邻筋板之间开有两处径向对称的开口,在开口处封堵第二层腔,与a型散热体第一内管(2e)的其它第二层腔无连通,形成了第一层腔与第三层腔的连通口,a型散热体第一内管(2e)上端内壁与有延长封板的上盖(12a)的外径相连、有延长封板的上盖(12a)在连通口处有延长封板,封堵连通口顶部构成了第一层腔与第三层腔之间的连通管道,a型散热体第一内管(2e)下端内壁与底板(15)相连,有延长封板的上盖(12a)圆心装有放气油阀(11)与第三层腔相通,在相连处焊接构成第三层腔;从第一层腔的集流管焊接孔进入变压器油,通过放气油阀向第一层腔上部及第三层腔的全部充氮气,依据变压器参数当油温升高时油面不能高于上连通管道;6.2)a型散热体第一内管(2e)的下端有与上端同样的连通管道、第三层腔下部连通管道进入变压器油,通过放气油阀向第三层腔和第一层腔的上部充入氮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变压器配套使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a型第三层腔内有囊状波纹管的散热体结构:7.1)a型散热体第一内管(2e)的下端壁有与上端同样的连通管道,其a型散热体第一内管(2e)下端内壁与内螺纹密封环(17)焊接、带有高分子材料制的囊状波纹管(16)通过内螺纹密封环(17)的底部与带有内外螺纹的紧固环(18)螺纹旋紧密封构成第三层腔;其下部进入变压器油、上部充氮气,或根据变压器设计参数全部注变压器油;或7.2)当a型散热体第一内管(2e)底部无连通口时,根据变压器设计参数全部充氮气。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变压器配套使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a型散热体第三层腔内有金属波纹管的散热体结构:其a型散热体第一内管(2e)在上下连通口处轴向相邻筋板之间开多个径向通孔,以相邻筋板之间开孔,其通孔与第二层腔的其余通风腔分隔且无相通,a型散热体第一内管(2e)下端内壁与内螺纹密封环(17)焊接、金属波纹管(19)的外螺纹法兰与密封环(17)内螺纹旋紧,其中间放置环形密封圈(17a),构成第三层腔,其下部进入变压器油、上部充氮气,或根据变压器设计参数全部注变压器油。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变压器配套使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a型第三层腔内
有大、小径金属波纹管的散热体结构:大径的金属波纹管(19)上底板连接小径金属波纹管(21)与密封上盖(12b)连通,使a型散热体第一内管(2e)中心通风,小径金属波纹管(21)上端与中空螺栓(22)焊接,中空螺栓(22)与密封上盖(12b)之间放置环形密封圈(17a),螺母(23)与密封上盖(12b)之间放置环形密封圈(17a),螺母(23)与中空螺栓(22)旋紧安装构成a型散热体第一内管(2e)中心上下通风口,其第三层腔下部进入变压器油、上部充氮气,或根据变压器设计参数可全部注变压器油。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力变压器配套使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组合体在满足变压器设计参数时能够独立作为散热装置,与变压器配套使用。

技术总结
一种电力变压器配套使用散热装置,适用于变压器散热介质包括变压器油、六氟化硫等,散热体中内管与外管形成夹层腔体结构的散热单体,夹层腔体中流通变压器油箱中的热介质、散热单体的内管内壁与外管外壁均有轴向或径向均布的散热翼翅或螺旋状散热翅,并内管内腔可上下通风,实现了散热管的内外一同散热,按集流型式可分为:可调散热中心集流式、中心集流式、周边集流式,散热组合体上部安装无动力引风器进行通风,显著提高散热装置自冷效果和散热效率、有效降低变压器运行温度,保护变压器绝缘耐老化性能,本散热装置替代或减少风机使用,是实现节能的有效方案,同时也降低了当前散热装置的制造成本。散热装置的制造成本。散热装置的制造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林 曲寿晴 万成 姜洪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天通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05
技术公布日:2022/8/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