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LED支架测试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1400发布日期:2020-01-17 21:00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型LED支架测试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设计夹具领域,具体为一种微型led支架测试夹具。



背景技术:

led在生产过程中,为控制产品质量,需要对led支架和带灯珠的led成品进行韧性剪切测试,但是led支架体积小,质地软,特别是那些小型的led支架,采用镊子夹取led支架时,led支架易变性,且常规的夹具无法有效的夹取led支架,预紧力很难掌控,容易夹扁led支架;这给led支架测试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在于提供一种微型led支架测试夹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型led支架测试夹具,包括底座1、下夹块2和上夹块3,所述底座1上的第一切面105设有滑槽103,所述下夹块2和上夹块3位于滑槽103内,所述滑槽103内设有限位槽102,所述下夹块2与底座1滑动连接,所述下夹块2上设有限位凸块202,所述限位凸块202位于限位槽102内,所述下夹块2上的第二切面203与底座1的第一切面105平齐,所述下夹块2上设有凸起201,所述上夹块3与下夹块2滑动连接,所述上夹块3设有凹槽303,所述凸起201位于凹槽303内,所述上夹块3上的第三切面302与底座1的第一切面105平齐,所述上夹块3上与下夹块2的接触面设有若干定位槽301,所述定位槽301贯穿上夹块3的第三切面302。

通过上夹块3上的定位槽301卡接固定led支架,合上下夹块2,然后将上夹块3与下夹块2对准滑槽103一起推入底座1的滑槽103内,实现led支架的固定,将底座1固定在测试依据上,即可对led支架进行韧性剪切测试。

优选的是,所述底座1上设有若干定位螺纹孔104。所述定位螺纹孔104用于固定底座1。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型led支架测试夹具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型led支架测试夹具的上夹块3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型led支架测试夹具的上夹块3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型led支架测试夹具的下夹块2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型led支架测试夹具的底座1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微型led支架测试夹具,包括底座1、下夹块2和上夹块3,所述底座1上的第一切面105设有滑槽103,所述下夹块2和上夹块3位于滑槽103内,所述滑槽103内设有限位槽102,所述下夹块2与底座1滑动连接,所述下夹块2上设有限位凸块202,所述限位凸块202位于限位槽102内,所述下夹块2上的第二切面203与底座1的第一切面105平齐,所述下夹块2上设有凸起201,所述上夹块3与下夹块2滑动连接,所述上夹块3设有凹槽303,所述凸起201位于凹槽303内,所述上夹块3上的第三切面302与底座1的第一切面105平齐,所述上夹块3上与下夹块2的接触面设有若干定位槽301,所述定位槽301贯穿上夹块3的第三切面302。定位槽301的大小是根据只要测试的led支架紧密定制的,保证在能固定led支架的同时又不会是led支架挤压变形。

通过上夹块3上的定位槽301卡接固定led支架,合上下夹块2,然后将上夹块3与下夹块2对准滑槽103一起推入底座1的滑槽103内,实现led支架的固定,将底座1固定在测试依据上,即可对led支架进行韧性剪切测试。

优选的是,所述底座1上设有若干定位螺纹孔104。所述定位螺纹孔104用于固定底座1。

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型led支架测试夹具,采用上夹块3与下夹块2可滑动拆卸的设计,方便更换led支架,先将led支架卡接在上夹块3的定位槽301内后,合上下夹块2固定led支架,上夹快的凹槽303与下夹块2的凸起201配合,防止上下夹块2发生错位;然后对准底座1的滑槽103,将上夹块3和下夹块2推入底座1,通过下夹块2的限位凸块202与底座1的限位槽102其配合,确保底座1的第一切面105、下夹块2的第二切面203和上夹块3的第三切面302平切,将底座1固定在指定的测试位置后,启动测试仪器,即对露出夹具外的led支架进行韧性切割检测,本夹具实用方便,操作简单,定位精准,解决对微型led支架,对不易夹取led支架,对夹取易变形支架韧性测试难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