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线缆插件的防止误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9804发布日期:2020-01-24 12:25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线缆插件的防止误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线缆插件的防止误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梯安装、维修过程中,由于特殊情况的检修,需要旁路电梯门锁信号运行,但现有的检修通常是在电梯层门外部设置有一安全提示牌,防止人员靠近,且由于在检修的过程中,需要对层门、轿门的各部件进行检查和维护,而现有的检修技术中通常是将层门、轿门同时打开,这使得检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不仅要顾及自己的安全,还要提防其它人员对其检修过程的影响,故在操作过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梯线缆插件的防止误操作装置,在安装支架上设置了检修旁路回路连接的第一母插件和与旁路门锁的第二母插件,第一母插连接检修回路和主板的旁路输入回路,第二母插件与门锁旁路回路连接,在公插件一侧设置了挡块,使得电梯在正常状态与检修旁路状态时第一母插件和第二母插件上只能同时插入一个公插件,即第一母插件有公插件插入时为正常状态,第二母插件有公插件插入时为旁路门锁状态、故正常状态与旁路门锁状态不能同时启动,大大增加了在检修过程中旁路电梯门锁信号时电梯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线缆插件的防止误操作装置,包括安装支架、第一母插件、第二母插件、公插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第一母插件和第二母插件安装在安装支架的安装槽上,所述第一母插件和第二母插件内部均设有插针;所述第一母插件与检修旁路回路以及主板的旁路输入回路连接,所述第二母插件与门锁旁路回路连接;所述第一母插件上部一侧设有公插件,所述公插件包括插板和与插板固定连接的挡块,所述插板下部一侧设有插孔,所述插针插接在插孔内部,所述挡块远离插板的一侧设有若干接线孔;插板插入第一母插件时,挡块位于第二母插件的上部,或者插板插入第二母插件时,挡块位于第一母插件的上部,使得电梯在正常状态与检修旁路状态时第一母插件和第二母插件上只能同时插入一个公插件,即第一母插件有公插件插入时为正常状态,第二母插件有公插件插入时为旁路门锁状态、故正常状态与旁路门锁状态不能同时启动,大大增加了在检修过程中旁路电梯门锁信号时电梯的安全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母插件和第二母插件一侧设有防呆槽,所述公插件的插板上设有与防呆槽配合的防呆凸台,防呆槽和防呆凸台配合使用,保证了公插件插接方向的准确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防呆槽和防呆凸台为圆弧形或椭圆弧形,圆弧形或椭圆弧形的防呆槽和防呆凸台保证了插板与第一母插件或第二母插件插接的顺畅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母插件和第二母插件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导轨,所述插板一侧设有与第一导轨配合的第一导槽,第一导轨和第一导槽配合使用避免了插板在第一母插件或第二母插件前后方向晃动,保证了公插件与第一母插件或第二母插件连接的牢固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母插件和第二母插件的另一侧内壁上设有第二导轨,所述插板另一侧设有与第二导轨配合的第二导槽,第二导轨和第二导槽配合使用避免了插板在第一母插件或第二母插件左右方向晃动,进一步保证了公插件与第一母插件或第二母插件连接的牢固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导轨与第一导槽以及第二导轨与第二导槽之间均为过盈配合,不仅避免了公插件在第一母插件或第二母插件内产生晃动,而且保证了公插件与第一母插件或第二母插件插接的牢固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插孔上端为锥斗形,锥斗形的插孔便于插针快速准确的插入插孔内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挡块两侧均设有凹槽,便于公插件插拔时,手握公插件施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安装支架上设置了检修旁路回路连接的第一母插件和与旁路门锁的第二母插件,第一母插连接检修回路和主板的旁路输入回路,第二母插件与门锁旁路回路连接,在公插件一侧设置了挡块,使得电梯在正常状态与检修旁路状态时第一母插件和第二母插件上只能同时插入一个公插件,即第一母插件有公插件插入时为正常状态,第二母插件有公插件插入时为旁路门锁状态、故正常状态与旁路门锁状态不能同时启动,大大增加了在检修过程中旁路电梯门锁信号时电梯的安全性。

2)第一母插件和第二母插件一侧设有防呆槽,公插件的插板上设有与防呆槽配合的防呆凸台,防呆槽和防呆凸台配合使用,保证了公插件插接方向的准确性。

3)防呆槽和防呆凸台为圆弧形或椭圆弧形,圆弧形或椭圆弧形的防呆槽和防呆凸台保证了插板与第一母插件或第二母插件插接的顺畅性。

4)第一母插件和第二母插件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导轨,插板一侧设有与第一导轨配合的第一导槽,第一导轨和第一导槽配合使用避免了插板在第一母插件或第二母插件前后方向晃动,保证了公插件与第一母插件或第二母插件连接的牢固性。

5)第一母插件和第二母插件的另一侧内壁上设有第二导轨,插板另一侧设有与第二导轨配合的第二导槽,第二导轨和第二导槽配合使用避免了插板在第一母插件或第二母插件左右方向晃动,进一步保证了公插件与第一母插件或第二母插件连接的牢固性。

6)第一导轨与第一导槽以及第二导轨与第二导槽之间均为过盈配合,不仅避免了公插件在第一母插件或第二母插件内产生晃动,而且保证了公插件与第一母插件或第二母插件插接的牢固性。

7)插孔上端为锥斗形,锥斗形的插孔便于插针快速准确的插入插孔内部。

8)挡块两侧均设有凹槽,便于公插件插拔时,手握公插件施力。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线缆插件的防止误操作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线缆插件的防止误操作装置主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线缆插件的防止误操作装置中第二母插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线缆插件的防止误操作装置中公插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支架;2、安装槽;3、第一母插件;4、第二母插件;5、公插件;41、插针;42、防呆槽;43、第一导轨;44、第二导轨;51、插板;52、插孔;53、防呆凸台;54、第一导槽;55、第二导槽;56、挡块;57、接线孔;58、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电梯线缆插件的防止误操作装置,包括安装支架1、第一母插件3、第二母插件4、公插件5,所述安装支架1上设有若干安装槽2,所述第一母插件3和第二母插件4安装在安装支架1的安装槽2上,所述第一母插件3和第二母插件4内部均设有插针41;所述第一母插件3与检修旁路回路以及主板的旁路输入回路连接,所述第二母插件4与门锁旁路回路连接;所述第一母插件3上部一侧设有公插件5,所述公插件5包括插板51和与插板51固定连接的挡块56,所述插板51下部一侧设有插孔52,所述插针41插接在插孔52内部,所述挡块56远离插板51的一侧设有若干接线孔57;插板51插入第一母插件3时,挡块56位于第二母插件4的上部,或者插板51插入第二母插件4时,挡块56位于第一母插件3的上部,使得电梯在正常状态与检修旁路状态时第一母插件3和第二母插件4上只能同时插入一个公插件6,即第一母插件3有公插件6插入时为正常状态,第二母插件4有公插件6插入时为旁路门锁状态、故正常状态与旁路门锁状态不能同时启动,大大增加了在检修过程中旁路电梯门锁信号时电梯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母插件3和第二母插件4一侧设有防呆槽42,所述公插件5的插板51上设有与防呆槽42配合的防呆凸台53,防呆槽42和防呆凸台53配合使用,保证了公插件5插接方向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呆槽42和防呆凸台53为圆弧形或椭圆弧形,圆弧形或椭圆弧形的防呆槽42和防呆凸台53保证了插板51与第一母插件3或第二母插件4插接的顺畅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母插件3和第二母插件4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导轨43,所述插板51一侧设有与第一导轨43配合的第一导槽54,第一导轨43和第一导槽54配合使用避免了插板51在第一母插件3或第二母插件4前后方向晃动,保证了公插件5与第一母插件3或第二母插件4连接的牢固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母插件3和第二母插件4的另一侧内壁上设有第二导轨44,所述插板51另一侧设有与第二导轨44配合的第二导槽55,第二导轨44和第二导槽55配合使用避免了插板51在第一母插件3或第二母插件4左右方向晃动,进一步保证了公插件5与第一母插件3或第二母插件4连接的牢固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43与第一导槽54以及第二导轨44与第二导槽55之间均为过盈配合,不仅避免了公插件5在第一母插件3或第二母插件4内产生晃动,而且保证了公插件5与第一母插件3或第二母插件4插接的牢固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孔52上端为锥斗形,锥斗形的插孔52便于插针41快速准确的插入插孔52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块56两侧均设有凹槽58,便于公插件5插拔时,手握公插件5施力。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