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车柜用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1194发布日期:2020-04-10 16:42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车柜用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接线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车柜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手车柜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历史,现有的接线方式如图1所示,隔板01的上方为柜体仪表室,隔板的下方为断路器室,断路器的二次引线通过航空插头与航空插座07相连,航空插座07通过安装支架08固定在隔板01上,航空插座07内的接线线束通过波纹软管06,穿过固定在隔板01上的过线弯头05,引至开关柜二次仪表室,线束接于仪表室的接线端子04上。接线端子04滑动连接在导轨03上,导轨03通过导轨支架02设置在仪表室内。

以上连接方式,过线弯头05容易在拉动线束时脱落,使得布线不牢,由于过线弯头05和波纹软管06内径的限制,使得增减导线困难,检修和插线困难,接线复杂。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手车柜用连接器,使布线牢靠,方便导线的增减,方便检修和插线,接线容易,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车柜用连接器,使布线牢靠,方便导线的增减,方便检修和插线,接线容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车柜用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所述连接器壳体外部设置有兼容插座和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接线插件位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内腔,所述接线插件通过布置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内腔中的预制导线与所述兼容插座上的接线插孔连接;所述连接器壳体连接在隔板上。

优选地,所述接线端子的接线插件穿过所述连接器壳体表面的通孔伸入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内腔。

优选地,每个所述接线端子旁均设置有序号,每个所述接线插件旁均设置有与对应位置设置的所述接线端子相同的序号,所述接线插孔旁也设置有序号。

优选地,所述接线端子位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顶部,所述兼容插座位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侧面,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底面为敞口设置,与连接所述兼容插座的侧面对应的侧面也为敞口设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侧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兼容插座连接在所述开口的边缘位置,所述开口与所述兼容插座的所述接线插孔的孔位设置区域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接线端子设置有三排共75位接线端子,所述兼容插座为75孔位插座。

优选地,所述预制导线一端压接预绝缘插簧端子,一端压接插针,所述预绝缘插簧端子与所述接线插件连接,所述插针与所述接线插孔插接。

优选地,所述敞口设置的底面和所述敞口设置的侧面连通,形成l型敞口,所述l型敞口的位置设置有能够打开的盖板。

优选地,所述盖板通过卡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壳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器壳体通过所述安装孔连接在隔板上。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车柜用连接器,通过采用预制导线连接接线端子和接线插孔,接线端子和接线插孔采用一体式结构,使得接线结构简单可靠,减少了连接导线的使用量,简化了接线,使得接线方便快捷,不需要使用导线线束,避免了线束固定不牢、脱落的问题,使得布线牢靠;采用预制导线的结构,接线灵活,方便根据需要增减接入的线路。预制导线按顺序固定排列在连接器壳体的内腔壁上,方便对每个预制导线检修及插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手车柜走线接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车柜用连接器的使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车柜用连接器的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车柜用连接器的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未包含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车柜用连接器,使布线牢靠,方便导线的增减,方便检修和插线,接线容易。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车柜用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1。连接器壳体1外部设置有兼容插座2和接线端子4,兼容插座2和接线端子4通过预制导线8连接。

其中,接线端子4的接线插件7位于连接器壳体1的内腔,预制导线8布置在连接器壳体1的内腔中,接线插件7通过预制导线8与兼容插座2上的接线插孔3连接。接线端子4为上部接线端,兼容插座2为下部接线端,下部接线端位于手车柜的断路器室,上部接线端位于仪表室。断路器室与仪表室通过隔板10隔开。不同的预制导线8按顺序固定排列在连接器壳体1的内腔壁上。

具体的,兼容插座2采用可兼容现有功能手车和手车式断路器二次插头的插座形式,该插座采用75孔位设计,兼容现有58孔或64孔插头使用,并能满足更多功能扩展要求;接线端子4采用三排共75位螺栓紧固结构的接线端子4,用于二次配线连接。接线插孔3为插接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11,通过采用预制导线8连接接线端子4和接线插孔3,接线端子4和接线插孔3采用一体式结构,取代现有接线方案中的航空插座07、波纹软管06、过线弯头05以及导轨支架02等多个分体结构,使得接线结构简单可靠;连接器11连接在隔板10上,接线的两端穿过隔板10分列在上下两个室内,下部接线端位于断路器室,上部接线端位于仪表室,大量减少连接导线的使用量,简化了接线,使得接线方便快捷。通过设置在连接器11内部的预制导线8,减小了导线的使用量,不需要使用导线线束,由于取消了线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线束固定不牢、脱落的问题,使得布线牢靠;同时采用预制导线8的结构,接线灵活,可根据需要增减接入的线路,使得线路的增减不受波纹软管06的管腔的空间限制。预制导线8按顺序固定排列在连接器壳体1的内腔壁上,方便对每个预制导线8检修及插线。

具体的,连接器壳体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和位置与接线端子4的接线插件7对应,接线插件7穿过所述通孔伸入连接器壳体1的内腔,以方便与连接器壳体1内腔的预制导线8连接。预制导线8可根据需要按标号和数量进行配接,也可随时更换和拆除。

为了防止将预制导线8的两端接头接错或漏接,每个接线端子4旁均设置有序号,每个接线插件7旁均设置有与对应位置设置的接线端子4相同的序号,接线插孔3旁也设置有序号。预制导线8根据需要按标号和数量进行配接,也能够随时更换和拆除对应的预制导线8的接头。

进一步的,连接器壳体1的侧面设置有开口,兼容插座2连接在所述开口的边缘位置,所述开口与兼容插座2的接线插孔3的孔位设置区域对应设置,此处对应包括位置及大小的对应,所述开口的面积不小于设置有接线插孔3的区域的面积。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接线端子4位于连接器壳体1的顶部,兼容插座2位于连接器壳体1的侧面,连接器壳体1的底面为敞口设置,连接兼容插座2的侧面对应的侧面也为敞口设置。所述敞口设置的底面和所述敞口设置的侧面连通,形成l型敞口,所述l型敞口的位置设置有能够打开的盖板6。可以理解的,盖板6也为l型。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上部接线端子4,代替现有的接线端子排,并且端子带有与航插一致的标号,可直接与二次控制线路接线,接线一目了然,保证接线正确,方便检查和校线。当连接器有接线错误时,打开连接器11的盖板6,直接进行测量和观察即可,不用拆卸本体结构。由此可知,l型盖板6开启后方便内部接线和检修,扣合后能实现与柜内高压部分的电气隔离。

为了方便连接和拆卸,预制导线8一端压接预绝缘插簧端子,一端压接插针,所述预绝缘插簧端子与接线插件7连接,所述插针与接线插孔3插接。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盖板6和连接器壳体1通过卡接的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其中,一者上设置卡扣,另一者对应地设置有与所述卡扣配合使用的卡槽9。如图3和图4所示,盖板6上设置有卡扣,连接器壳体1上设置有卡槽9。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盖板6和连接器壳体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具体的,盖板6的边缘位置设置有连接通孔,连接器壳体1与所述连接通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螺孔,盖板6通过穿过所述连接通孔的螺钉连接在连接器壳体1上。

为了将连接器11连接在隔板10上,连接器壳体1上设置有安装孔5,连接器壳体1通过安装孔5连接在隔板10上。具体的,如图3所示,连接器11通过四个安装孔5安装于开关柜仪表室与断路器室之间的隔板10上。其中,安装孔5为通孔。

连接器11装于手车柜上时,下部接线端的兼容插座2,用于连接断路器或其它的二次引线插头,实现接线。上部接线端的接线端子4处于柜体的仪表室,用于同控制开关、信号灯等二次元器件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手车柜用连接器,改变了原有柜内走线、接线方式,取消接线中的航空插座、波纹软管、过线弯头、连接线束、接线端子以及安装支架,一体化的实现手车二次引线和柜体二次线系统的连接,简化了柜内二次接线和布线,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检修维护难度,降低了成本。

在本方案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方案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方案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