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牢固的力矩紧锁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0464发布日期:2020-04-17 17:56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牢固的力矩紧锁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牢固的力矩紧锁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线路的续接或跳线连接时,需要用连接装置将两根导线连接。

目前,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7282737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力矩紧锁连接装置,包括本体和多个压接螺栓,本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连接部的一侧,第一连接部包括线槽和压接滑块,线槽的内侧壁设有滑槽,压接滑块的两端滑设于滑槽,压接滑块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压接螺孔,至少一个第一压接螺孔与线槽相通;第二连接部设有插线孔和至少一个第二压接螺孔,插线孔与至少一个第二压接螺孔垂直相交。通过本体的线槽和插线孔连接两根导线,再通过压紧螺栓压紧,接线安全稳固,适用于多种尺寸的出线端子。

为避免压紧力过大对导线造成损伤,采用压接螺栓进行压接,一旦压紧力达到限定值时,其上端转动部会断掉,使其无法继续转动;而在导线安装时容易收到拉扯,压紧螺栓压紧容易导致压紧力不够,使得导线容易从线槽内滑出,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牢固的力矩紧锁连接装置,具有增强电缆连接牢固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连接牢固的力矩紧锁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本体;所述连接本体包括用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两端贯穿的置线槽,所述置线槽的上端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压接螺栓;所述置线槽内于压接螺栓穿过螺纹孔的下端设置有下压板;所述置线槽内于下压板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下压板的底部设置有与限位凹槽配合的凸起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电缆时,将电缆的端部穿设于置线槽内后,再往置线槽内转动压接螺栓,使压接螺栓的端部带动下压板向下挤压电缆,从而利用凸起部将电缆的端部压入限位凹槽内,使位于限位凹槽内的电缆端部形成弯折的限位部,起到使电缆难以拔出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凹槽的底面沿置线槽的长度方向呈圆弧形,所述凸起部的下端为与限位凹槽配合的半圆形;所述凸起部与限位凹槽之间能够形成截面呈圆形并沿圆弧形延伸的限位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面沿圆弧形方向延伸的限位凹槽使电缆的弯折形变更加平缓,不易造成断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凹槽的底面沿圆弧形方向的截面呈半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面截面为半圆形使限位凹槽能够更加贴合电缆的外壁,从而对电缆起到横向限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凹槽沿置线槽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防磨弧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限位凹槽的边缘对电缆的端部造成磨损,使其断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置线槽沿长度方向的截面呈u型;所述下压板的底部于凸起部沿置线槽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向上呈圆弧状凹陷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圆弧方向与置线槽的u型底部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下压板两端的定位槽对电缆未进入限位凹槽内的两端进行限位,增强电缆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置线槽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定位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侧滑槽配合的导向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定位板能够从置线槽上端拆下,从而使电缆能够从置线槽上端开口处放入置线槽内,方便操作,之后再下压板置于电缆上,并沿滑槽将定位板滑动至下压板上方,最后通过压接螺栓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的两端贯穿第一连接部,所述滑槽的宽度由一端朝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导向滑块与滑槽形状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定位板两侧的导向滑块窄的一端从滑槽宽的一端滑入,随着滑槽宽度变窄,滑槽内壁与导向滑块之间相互挤压形成挤压固定效果,方便操作;且将电缆端部从滑槽较窄的一端置入置线槽内,当电缆受到拉力时不会将定位板、压接螺栓以及下压板一起从置线槽内带出,且定位板在下压板和压接螺栓的作用力带动下,使导向滑块与滑槽之间连接更加紧密与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沿垂直于置线槽的方向设置有贯穿置线槽两侧的滑动通道;所述滑动通道的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定位板滑动连接于滑动通道内,所述定位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两侧滑槽配合的导向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定位板能够从置线槽上端拆下,从而使电缆能够从置线槽上端开口处放入置线槽内,方便操作;而将定位板沿垂直于置线槽的长度方向滑入滑动通道内,使得当电缆受到拉力时不会将定位板、压接螺栓以及下压板一起从置线槽内带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在连接电缆时,将电缆的端部穿设于置线槽内后,再往置线槽内转动压接螺栓,使压接螺栓的端部带动下压板向下挤压电缆,从而利用凸起部将电缆的端部压入限位凹槽内,使位于限位凹槽内的电缆端部形成弯折的限位部,起到使电缆难以拔出的效果;

2、将定位板两侧的导向滑块窄的一端从滑槽宽的一端滑入,随着滑槽宽度变窄,滑槽内壁与导向滑块之间相互挤压形成挤压固定效果,方便操作;且将电缆端部从滑槽较窄的一端置入置线槽内,当电缆受到拉力时不会将定位板、压接螺栓以及下压板一起从置线槽内带出,且定位板在下压板和压接螺栓的作用力带动下,使导向滑块与滑槽之间连接更加紧密与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第一连接部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第一连接部的正视示意图,用于展示滑槽;

图5是实施例二的定位板与第一连接部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连接本体;11、第一连接部;111、置线槽;1111、限位凹槽;1112、防磨弧角;1113、滑动通道;1114、滑槽;12、第二连接部;121、第二螺纹孔;122、插线孔;2、压接螺栓;3、定位板;31、第一螺纹孔;32、导向滑块;4、下压板;41、凸起部;42、定位槽;5、限位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接牢固的力矩紧锁连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连接本体1,连接本体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12。

如图1、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11上开设有呈u型且两端贯穿的置线槽111,置线槽111的上端设置有定位板3,定位板3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1,第一螺纹孔31内螺纹连接有一个压接螺栓2,压接螺栓2的下端穿至置线槽111内;置线槽111内于定位板3的下方设置有下压板4,下压板4的上端开设有与压接螺栓2下端配合的转动槽。在连接电缆与第一连接部11时,将电缆的端部穿设于置线槽111内,再往置线槽111内方向旋入压接螺栓2,使压接螺栓2的下端顶在下压板4上,并使下压板4向下挤压电缆,实现固定。第二连接部12远离第一连接部11的一端开设有插线孔122,第二连接部12上端则开设有贯穿至插线孔122内的第二螺纹孔121,将另一电缆的端部插入插线孔122内,再往第二螺纹孔121内旋入另一压接螺栓2,实现固定,从而将两根电缆连接在一起。

如图2、图3所示,置线槽111内于下压板4的下方开设有限位凹槽1111,限位凹槽1111的底面沿置线槽111的长度方向呈圆弧形,其底面沿圆弧形方向的截面则呈半圆形。而下压板4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凸起部41,凸起部41的下端为与限位凹槽1111配合的半圆形;使得凸起部41与限位凹槽1111之间能够形成截面呈圆形并沿圆弧形延伸的限位通道5。当固定电缆时,利用凸起部41将电缆的端部压入限位凹槽1111内,使位于限位凹槽1111内的电缆端部形成弯折的圆弧形,起到使电缆难以拔出的效果;且沿圆弧形方向延伸的限位凹槽1111使电缆的弯折形变更加平缓,不易造成断裂;而底面截面为半圆形使限位凹槽1111能够更加贴合电缆的外壁,从而对电缆起到横向限位的效果,增强电缆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3所示,限位凹槽1111沿置线槽111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防磨弧角,防止限位凹槽1111的边缘对电缆的端部造成磨损,使其断裂。

如图2、图3所示,下压板4的底部于凸起部41沿置线槽111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向上呈圆弧状凹陷的定位槽42,定位槽42的圆弧方向与置线槽111的u型底部对应,形成限位通道5于凸起部41两侧的延伸,从而对电缆未进入限位凹槽1111内的两端进行限位,增强电缆与第一连接部11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如图2、图4所示,置线槽111的两侧内壁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1114,滑槽1114的两端贯穿第一连接部11,且滑槽1114的宽度由一端朝另一端逐渐减小;而定位板3的两侧分别一体成型有与两侧滑槽1114滑动配合的导向滑块32,导向滑块32与滑槽1114形状配合。滑动连接使得定位板3能够从置线槽111上端拆下,从而使电缆能够从置线槽111上端开口处放入置线槽111内,方便操作;之后再将下压板4置于电缆上,并将定位板3两侧的导向滑块32窄的一端从滑槽1114宽的一端滑入,直至滑动至下压板4上方,随着滑槽1114宽度变窄,滑槽1114内壁与导向滑块32之间相互挤压形成挤压固定效果,最后通过压接螺栓2进行固定即可。而将电缆端部从滑槽1114较窄的一端置入置线槽111内,当电缆受到拉力时不会将定位板3、压接螺栓2以及下压板4一起从置线槽111内带出,且定位板3在下压板4和压接螺栓2的作用力带动下,使导向滑块32与滑槽1114之间连接更加紧密与稳固。

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连接部11上沿垂直于置线槽111的方向开设有贯穿置线槽111两侧的滑动通道1113,而滑槽1114开设于滑动通道1113的两侧;定位板3滑动连接于滑动通道1113内,而定位板3的两侧分别一体成型有与两侧滑槽1114配合的导向滑块32;且滑槽1114的宽度由远离第二连接部12方向的一端朝靠近第二连接部12方向逐渐变小。将定位板3沿垂直于置线槽111的长度方向滑入滑动通道1113内,使得当电缆受到拉力时不会将定位板3、压接螺栓2以及下压板4一起从置线槽111内带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