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流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1513发布日期:2020-04-07 21:16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流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互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原理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电流互感器是由铁芯和绕组组成。它的一次侧绕组需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中,因此它经常有线路的全部电流流过,二次侧绕组串接在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中,为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提供必须的信号。

现有的电流互感器如图1所示,现有的装配工艺中,在骨架11上插入引针12,后需要套隔热管13,防止后续工序烫伤线圈;放入线圈后把漆包线缠绕在引针12的顶部,然后将缠绕好的半成品摆放一排等待进入焊接工序。焊接后将骨架11、线圈14一同放入罩壳内,最终通过向罩壳内灌注绝缘材料,使绝缘材料和骨架11、引针12、线圈14等部件通过绝缘材料的作用成为一个整体。

其中,现有结构需要较长的引针,一是需要保证焊接位置尽可能地离线圈远,若离太近的话烙铁容易在焊接过程中烫坏漆包线或因操作不当直接触碰到漆包线;二是当漆包线绕在引针的上端后,引针还起到对线圈进行预定位的作用,若引针太短,则不能很好的起到预定位的效果;而引针太长会使产品整体体积偏大,引针长成本高。在引针的外侧套装热缩管目的是为了防止焊接工序中引针传导烙铁在焊接工程中产生的热量烫伤焊接部位以外的漆包线,而细小的热缩管不仅价格高,而且不易套装,整体人工及物料成本增加。为了提高装配的效率,引针和漆包线的焊接并不是每个绕完后立即进行,而是一次绕制几十个并排成一排,然后再统一焊接,这种装配工艺也增加了意外发生的概率,一不小心碰到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全部歪倒,未焊接的线圈很容易从骨架中脱出,大大增加再加工难度,甚至还会造成线圈损坏,形成物料和人工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方便组装且生产成本低、性能可靠的电流互感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流互感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线圈,所述线圈包括铁芯,所述铁芯上绕有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所述一次绕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以及所述二次绕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有引针;

所述外壳包括

罩壳,所述罩壳内设有容纳腔室,所述容纳腔室的一端开口;

和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覆盖在所述容纳腔室的开口上;所述支撑骨架上设有多个供所述引针穿过的引针固定孔,所述支撑骨架设有灌注孔;所述支撑骨架上设有固定所述线圈的线圈定位结构,所述线圈定位结构包括

两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下端与所述支撑骨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线圈的外环面相适应的定位面;

和两个支座,两个所述支座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定位面上且两个所述支座分别临近所述铁芯的两个端面设置;所述支座远离所述定位面的一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卡在所述铁芯的内环面上;

所述引针伸入所述容纳腔室内的一端设有固定导线的预定位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引针的横截面为矩形,至少所述引针的一个侧面局部内凹或外凸形成所述预定位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引针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局部内凹形成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共同构成所述预定位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一次绕组和所述二次绕组分别位于所述支座的两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铁芯为圆环状,所述定位面为内凹的弧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引针包括内连接部和外连接部,所述内连接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室内且所述预定位部位于所述内连接部上;所述内连接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外连接部的宽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引针固定孔为与所述引针相适应的阶梯孔,所述引针固定孔的大端与所述内连接部相适应,所述引针固定孔的小端与所述外连接部相适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灌注孔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座之间。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电流互感器的线圈通过线圈定位结构进行限位、固定,引针的长度可大大减小,外壳的整体尺寸减小。引针与一次绕组及二次绕组间距大,焊接过程对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的影响小,引针的外侧无需隔热套,减少了组装工序,降低了生产中的人工成本和物料成本;焊接过程可靠性高,电流互感器的稳定性好。引针上设有预定位部,方便与导线绕接,可有效避免导线滑动脱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流互感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骨架与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骨架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引针的预定位部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引针的预定位部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电流互感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线圈,线圈包括铁芯5及绕在铁芯5上的一次绕组6和二次绕组7,一次绕组6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以及二次绕组7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有引针3。如图4所示,引针3设有固定导线的预定位部31,预定位部31处于外壳内,导线绕在预定位部31内,不易滑脱,方便后续的焊接操作。引针3的横截面为矩形,至少引针3的一个侧面局部内凹或外凸形成预定位部31。最佳的,在引针3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位置相应处同时设置内凹或外凸;如图7所示,引针3的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局部内凹形成凹槽,两个凹槽共同构成预定位部31;当内凹位置处于引针3的端部时,效果如图8所示。

外壳包括罩壳2和支撑骨架4,罩壳2内设有容纳腔室,容纳腔室的一端开口;支撑骨架4覆盖在容纳腔室的开口上。如图5和图6所示,支撑骨架4上设有多个供引针3穿过的引针固定孔41;引针3的横截面为矩形,引针固定孔41与引针3的外形相适应,引针固定孔41的横截面也是矩形,引针3在引针固定孔41内无法转动,定位准确。引针3包括内连接部32和外连接部33,内连接部2的宽度大于外连接部33的宽度。内连接部32位于容纳腔室内且预定位部31位于内连接部32上。引针固定孔41为与引针3相适应的阶梯孔,引针固定孔41的大端411与内连接部32相适应,引针固定孔41的小端412与外连接部33相适应。引针3被引针固定孔41限位,定位准确,组装精度高。支撑骨架4设有灌注孔46,灌注孔46可处于支撑骨架4的中部,支撑骨架4的强度一致性好。组装结束后通过灌注孔46向容纳腔室内灌注绝缘材料,通过绝缘材料将各部件连接成一体。

支撑骨架4上设有固定线圈的线圈定位结构;通过线圈定位结构对线圈位置进行限定。线圈定位结构包括两个固定座42和两个支座44,两个固定座42分别位于灌注孔46的相对两侧;固定座42的下端与支撑骨架4固定连接,固定座42的上端面为与线圈的外环面相适应的定位面43;其中,铁芯5为圆环状,定位面43为内凹的弧面,增加定位面43与线圈和铁芯5的接触面积,提高固定的稳定性。两个支座44分别固定在两个定位面43上且两个支座44分别临近铁芯5的两个端面设置;支座44远离定位面43的一端设有限位块45,限位块45卡在铁芯5的内环面上。一次绕组6和二次绕组7分别位于支座44的两侧。

支座44对铁芯5的轴向窜动进行限位,两个限位块45对铁芯5的径向移动进行限位,稳定、可靠的将线圈固定在支撑骨架4上。限位块45可以与支座44为一体式,若为如图5和图6所示的一体式结构,则限位块45具有的上端面为引导斜面,以便卡入铁芯5的内孔中。限位块45也可以为可拆装于支座44上的结构,例如通过螺钉、螺栓、卡销等连接件与支座44可拆装的连接;限位块45还可以是相对支座44转动的结构,例如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支座44上,安装铁芯5时,将限位块45转动离开铁芯5的区域,放置好铁芯45后再将限位块45转动至铁芯5的内孔中并卡在铁芯5的内环面上。

相对现有技术,引针3的长度大大减小,引针3相对支撑骨架4的高度远远小于铁芯5相对支撑骨架4的高度,从而减小了引针3对罩壳2的外形尺寸的限制,减小了外壳的整体尺寸。焊接前,将引针3弯折使得引针3的焊接位置远离一次绕组6和二次绕组7,以避免焊接设备产生的热量直接灼伤一次绕组6和二次绕组7,完成焊接后再将引针3调直。由于引针3焊接部位以下的部分与一次绕组6和二次绕组7距离远,引针3传导的热量对一次绕组6和二次绕组7无影响,焊接稳定性好,引针3的外侧无需套装隔热套,降低了互感器的生产成本,组装工艺简化。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