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固定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4461发布日期:2020-05-20 02:22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天线固定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固定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固定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



背景技术:

交互智能平板是一种融合电视技术、电脑技术、触控技术、音响技术于一体,实现人机交互的一体化设备。交互智能平板不仅具有传统液晶电视的高清显示功能,还可以通过内置的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模块使交互智能平板具有计算能力,并通过触控技术实现交互操作,获得便捷的人机交互式体验。

传统的交互智能平板,其天线板卡安装在后壳上,容易被压坏,影响产品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天线固定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能有效避免天线被压坏。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天线固定结构,包括边框、后壳、支架及天线板,所述后壳上开设有让位孔,所述天线板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后壳上且所述天线板与所述让位孔对应,所述支架远离后壳的一侧设有插销及支撑件,所述边框上开设有插孔,所述插销插设在所述插孔内,所述支撑件支撑在所述插孔的高度方向上。

上述天线固定结构,将天线板固定在支架上,在后壳上设让位孔,将支架固定在后壳上的同时使天线板从让位孔露出,同时设置插销使支架被限位在边框上,将支架上的支撑件支撑在插孔的高度方向,当支架的外表面受到挤压时,支撑件能顶在插孔的顶壁上,承受一定的挤压力,能有效避免天线板及其上的电器件被挤压而压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壳上还开设有条形的滑槽,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滑扣,所述滑扣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插销的插设方向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壳上还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支架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将所述支架锁紧在所述后壳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壳包括呈“l”形连接的横板与立板,所述边框与所述立板相对设置,所述让位孔设置在所述横板上,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横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内侧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卡扣,所述天线板上设有卡槽,所述天线板嵌设在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配合使所述支架被限位在所述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板的背面设有粘贴件,所述支架通过所述粘贴件粘贴在所述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外侧面相对所述后壳的横板为倾斜面,所述天线板对应地倾斜设置在所述后壳的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部及延伸部,所述支撑部沿插孔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延伸部沿所述插销的插设方向设置,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架的侧壁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延伸部连接,所述延伸部的厚度由远离所述支撑部的方向逐渐变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天线固定结构还包括金属的屏蔽罩,所述屏蔽罩固定在所述后壳上,且所述屏蔽罩罩设在所述天线板外。

一种交互智能平板,包括背板、本体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固定结构,所述边框为下边框,所述边框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后壳及边框的下方,所述背板盖设在所述本体的背面,所述后壳与所述背板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固定结构(有边框)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固定结构(无边框)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固定结构的支架及天线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固定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5为沿图4中a-a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边框,110、插孔,20、后壳,210、横板,212、让位孔,214、滑槽,216、第一固定孔,220、立板,30、支架,310、插销,320、支撑件,322、支撑部,324、延伸部,330、凹槽,340、卡扣,350、外侧面,360、滑扣,370、第二固定孔,40、天线板,410、卡槽,50、屏蔽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设置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优选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参见图1、2、3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交互智能平板,包括背板、本体及天线固定结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天线固定结构包括边框10、后壳20、支架30及天线板40。所述后壳20上开设有让位孔212,所述天线板40固定在所述支架30上,所述支架30固定在所述后壳20上且所述天线板40与所述让位孔212对应,所述支架30远离后壳20的一侧设有插销310及支撑件320,所述边框10上开设有插孔110,所述插销310插设在所述插孔110内,所述支撑件320支撑在所述插孔110的高度方向上。

进一步地,所述边框10为下边框,所述边框10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本体包括屏幕及围设在屏幕外的上边框、左边框和右边框,所述下边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边框及右边框连接,所述下边框围设在所述屏幕的下侧。所述支架30固定在所述后壳20及边框10的下方,所述背板盖设在所述本体的背面,具体地,所述背板盖设在屏幕的背面。所述后壳20与所述背板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天线固定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将天线板40固定在支架30上,在后壳20上设让位孔212,将支架30固定在后壳20上的同时使天线板40从让位孔212露出,同时设置插销310使支架30被限位在边框10上,将支架30上的支撑件320支撑在插孔110的高度方向,当支架30的外表面受到挤压时,支撑件320能顶在插孔110的顶壁上,承受一定的挤压力,能有效避免天线板40及其上的电器件被挤压而压坏。上述交互智能平板的实施例中,当支架30受到来自下边框下方的挤压力时,不易被挤坏。

参照图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壳20上还开设有条形的滑槽214,所述支架30上设有与所述滑槽214滑动配合的滑扣360,所述滑扣360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插销310的插设方向相同。安装该支架30时,先将支架30上的滑扣360插入后壳20的滑槽214内,使支架30初步固定,然后朝插孔110所在的一侧滑动支架30,使支架30的插销310内插入插孔110内,形成进一步固定,插销310插入插孔110的同时,支撑件320位于插孔110内抵在边框10上,在插孔110的高度方向进行支撑。通过该结构将支架30同时与后壳20及边框10进行连接,安装方便其稳固。

参照图1、3,进一步地,所述后壳20上还开设有第一固定孔216,所述支架30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370,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一固定孔216与第二固定孔370,将所述支架30锁紧在所述后壳20上。紧固件为螺杆、铆钉等。通过紧固件将支架30进一步锁紧在所述后壳20上,增加天线安装的稳定性。

参照图1、2,具体地,所述后壳20包括呈“l”形连接的横板210与立板220,所述边框10与所述立板220相对设置,所述让位孔212设置在所述横板210上,所述支架30固定在所述横板210上。支架30固定在横板210的下方,横板210与边框10对接,立板220与背板连接。天线板40位于本体的下方。

参照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30的内侧面设有凹槽330,所述凹槽330内设有卡扣340,所述天线板40上设有卡槽410,所述天线板40嵌设在所述凹槽330内,且所述卡扣340与所述卡槽410配合使所述支架30被限位在所述凹槽330内。天线板40被容纳于支架30的凹槽330内,当支架30的外侧面被挤压时,天线内沿远离凹槽330底壁的方向让位,避免被挤坏,同时凹槽330便于对天线板40进行定位。通过卡扣340与卡槽410的配合,避免天线板40滑出所述凹槽330。进一步地,所述天线板40的背面与所述凹槽330的底壁通过粘贴件连接,使天线板40能进一步固定在支架30的凹槽330内。所述粘接件为双面胶、泡棉胶等。

参照图3、4、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30的外侧面350相对所述后壳20的横板210为倾斜面,所述天线板40对应地倾斜设置在所述后壳20的凹槽330内。一方面倾斜的外侧面350能减少对后壳20下方的空间占用,便于交互智能平板的安装,另一方能避免天线板40受到垂直的挤压力,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天线板40及支架30的目的。

参照图3,具体地,所述支撑件320包括支撑部322及延伸部324,所述支撑部322沿插孔110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延伸部324沿所述插销310的插设方向设置,所述支撑部322的一端与所述支架30的侧壁连接,所述支撑部322的另一端与所述延伸部324连接。所述延伸部324的厚度由远离所述支撑部322的方向逐渐变小。支撑部322提供高度方向的支撑力,延伸部324与边框10抵接。延伸部324朝向天线板40的侧面为倾斜面,便于将天线板40安装在凹槽330内。

进一步,支架30上的卡扣340设置在与插销310、支撑件320同一侧。设置插销310的一侧,相对于另一侧为高度较高的一侧,支架30的外侧面350由边框10所在的一侧向立板220所在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

参照图1、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天线固定结构还包括金属的屏蔽罩50,所述屏蔽罩50固定在所述后壳20上,且所述屏蔽罩50罩设在所述天线板40外。通过金属的屏蔽罩50屏蔽本体内部的电气元件对天线板40进行干扰,确保天线的正常使用。

根据实际需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天线固定结构还可以用于固定其他电器件的天线,比如电视机、电脑、智慧黑板等显示屏上天线的固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