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共建共享室分工程的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0679发布日期:2020-04-24 21:43阅读:1219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共建共享室分工程的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学领域,尤其涉及微波技术,特别涉及移动通信设备技术领域中的耦合器,具体是一种应用于共建共享室分工程的耦合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5g技术的更新演变。现有通讯频段越来丰富,运营商之间单独覆盖,不仅浪费空间资源,也造成了传输线路的重复敷设。铁塔公司的成立,提出了共建共享室分系统的方案。由此一种更宽频率,支持更多运营商,更多频段制式的耦合器应运而生。更宽的频率带宽,提升了耦合器生产的难度,特别是设备小型化的趋势下,耦合器的耦合度和插入损耗降低尤为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共建共享室分工程的耦合器,所述的这种应用于共建共享室分工程的耦合器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共建共享室分系统耦合器生产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共建共享室分工程的耦合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在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在所述壳体的侧部设有耦合端口;负载电阻,所述负载电阻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主导杆,所述主导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主导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输入端口及所述输出端口;耦合杆,所述耦合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耦合端口,所述耦合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负载电阻。

所述耦合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阻抗匹配线连接所述耦合端口,所述耦合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阻抗匹配线连接所述负载电阻。

所述负载电阻通过接地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

所述主导杆为带状线结构,所述主导杆由四节主导阻抗变换组件依次连接而成;所述耦合杆为带状线结构,所述耦合杆由四节耦阻抗变换组件依次连接而成。

在所述主导阻抗变换组件及所述耦阻抗变换组件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安装支架。

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以及盖合在所述壳体上的盖板。

在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底部凹槽,所述底部凹槽的深度为2.5毫米。

在所述盖板的顶部设有盖板凹槽及盖板凸台,所述盖板凹槽的深度为2毫米,所述盖板凸台的高度为2毫米。

在所述壳体及所述盖板的内表面镀银,所述主导杆及所述耦合杆的整体镀银。

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调试口。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共建共享室分工程的耦合器具有如下优势:

1、根据平行耦合理论计算得出四节阻抗变换结构实现通路,拥有更宽的带宽,更平坦的耦合度,产品性能稳定,损耗小。

2、应用三维仿真软件,通过在壳体和盖板内部设置凹槽和凸台的方式,优化内部电磁场,大大提高了耦合器整体电性能指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共建共享室分工程的耦合器的壳体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共建共享室分工程的耦合器的壳体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共建共享室分工程的耦合器的盖板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共建共享室分工程的耦合器的盖板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共建共享室分工程的耦合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共建共享室分工程的耦合器,包括壳体110、盖板120、主导杆210、耦合杆220和大功率负载电阻510。壳体外部共有三个端口,分别为输入端口130,输出端口140和耦合端口150,壳体侧壁有调试口160。

主导杆210一端连接输入端口130,另一端连接输出端口140;耦合杆220一端连接耦合端口150,两者之间有第一阻抗匹配线221,另一端通过第二阻抗匹配线222后与大功率负载电阻510焊接,大功率负载电阻510通过接地装置520与壳体110连接,两侧用螺钉固定。壳体110侧壁有调试口160,通过调试口160可改变主导杆210与耦合杆220间的间距,实现微调耦合信号量。

主导杆210和耦合杆220为带状线结构,均由四节宽度不同的主导阻抗变换组件和耦合阻抗变换组件组成,水平平行安装于壳体内部,主导杆210和耦合杆220之间每节阻抗变换组件对应平行保持相应间距,底部和顶部都有安装支架(410,420,430),安装支架(410,420,430)材质为fr4,具有良好的介电常数。

壳体110底部有壳体凹槽(310,320),壳体凹槽(310,320)的深度为2.5毫米;盖板120表面有盖板凸台330和盖板凹槽340,盖板凸台330的高度为2毫米,盖板凹槽340的深度2毫米。凹槽和凸台的尺寸都经过计算,对壳体110内传输的电磁场进行优化,提升产品性能。

壳体110、盖板120、主导杆210和耦合杆220材料均为铝合金。壳体110和盖板120内表面镀银,主导杆210和耦合杆220整体镀银,在两端做磨砂处理,便于焊接。壳体110和盖板120通过螺钉固定,盖板120的盖板凸台330与壳体110内部的三组安装支架(410,420,430)互相压实,使整体牢固可靠。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

本技术:
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共建共享室分工程的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在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在所述壳体的侧部设有耦合端口;负载电阻,所述负载电阻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主导杆,所述主导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主导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输入端口及所述输出端口;耦合杆,所述耦合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耦合端口,所述耦合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负载电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共建共享室分工程的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阻抗匹配线连接所述耦合端口,所述耦合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阻抗匹配线连接所述负载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共建共享室分工程的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电阻通过接地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共建共享室分工程的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杆为带状线结构,所述主导杆由四节主导阻抗变换组件依次连接而成;所述耦合杆为带状线结构,所述耦合杆由四节耦阻抗变换组件依次连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共建共享室分工程的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导阻抗变换组件及所述耦阻抗变换组件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安装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共建共享室分工程的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以及盖合在所述壳体上的盖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共建共享室分工程的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底部凹槽,所述底部凹槽的深度为2.5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共建共享室分工程的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的顶部设有盖板凹槽及盖板凸台,所述盖板凹槽的深度为2毫米,所述盖板凸台的高度为2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共建共享室分工程的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及所述盖板的内表面镀银,所述主导杆及所述耦合杆的整体镀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于共建共享室分工程的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调试口。


技术总结
一种应用于共建共享室分工程的耦合器,包括壳体,壳体为中空结构,在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在壳体的侧部设有耦合端口;负载电阻,负载电阻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主导杆,主导杆设置在壳体内,主导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输入端口及输出端口;耦合杆,耦合杆的一端连接耦合端口,耦合杆的另一端连接负载电阻。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共建共享室分工程的耦合器具有如下优势:1、根据平行耦合理论计算得出四节阻抗变换结构实现通路,拥有更宽的带宽,更平坦的耦合度,产品性能稳定,损耗小。2、应用三维仿真软件,通过在壳体和盖板内部设置凹槽和凸台的方式,优化内部电磁场,大大提高了耦合器整体电性能指标。

技术研发人员:张民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欣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0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