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抗震电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58846发布日期:2020-08-07 18:0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绝缘抗震电抗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抗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绝缘抗震电抗器。



背景技术:

电抗器也可以称之为叫电感器,一个导体通电时就会在其所占据的一定空间范围产生磁场,所以所有能载流的电导体都有一般意义上的感性,然而通电长直导体的电感较小,所产生的磁场不强。

现有的绝缘抗震电抗器不具备对电抗器进行有效绝缘,防止电抗器会产生漏电的现象发生的机构,并且不具备对电抗器进行有效防震的机构,而且不具备对电抗器进行有效散热的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了现有的绝缘抗震电抗器不具备对电抗器进行有效绝缘,防止电抗器会产生漏电的现象发生的机构,并且不具备对电抗器进行有效防震的机构,而且不具备对电抗器进行有效散热的机构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绝缘抗震电抗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绝缘抗震电抗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连接有电抗器本体,且电抗器本体底端安装有下支撑板块,所述电抗器本体顶端连接有上支撑板块,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绝缘垫,且壳体与下支撑板块之间安装有防震机构,所述上支撑板块顶端连接有散热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壳体与绝缘垫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壳体的中轴线与绝缘垫的中轴线相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防震机构内部包括有上活动轴,且上活动轴底端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端安装有下活动轴,且下活动轴底端固定连接有滑环,所述滑环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杆,且滑杆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滑杆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杆通过下活动轴与滑环构成活动结构,且滑环与滑杆之间为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散热机构内部包括有固定外杆,且固定外杆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外部固定安装有伸缩内杆,所述伸缩内杆底端连接有气囊,且伸缩内杆顶部安装有第一活动连接件,所述第一活动连接件一侧连接有盖板,且盖板外部安装有第二活动连接件,所述第二活动连接件外侧连接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外部滑动连接有滑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伸缩内杆通过第一滑块、滑槽与固定外杆构成滑动结构,且固定外杆通过开槽与滑槽构成一体化结构。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在绝缘垫的作用下,当电抗器工作时能够有效的对其电抗器本体进行与之外界绝缘,从而能够防止电抗器发生漏电的危险,从而导致不可预料的后果发发生,通过绝缘后,能够使得电抗器保持稳定工作的特性。

2、本实用新型中,在防震机构的作用下,电抗器本体底端连接的下支撑板块底端开设的内槽内连接的上活动轴由于重力下压时,则使得支撑杆通过下活动轴与之滑环之间进行活动,由于支撑杆的长度限制,则使得抵压滑环通过在滑杆上向弹簧的方向进行滑动,则使得对其弹簧进行压缩,然而通过弹簧的反作用力,使得能够对其下支撑板块连接的电抗器本体进行有效的防震作用,从而防止电抗器本体在发生抖动的情况下而造成构件松动的现象发生,以致于电抗器本体发生损坏的现象发生,从而通过该设置能够大大提高电抗器本体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中,在散热机构的作用下,当电抗器本体温度过高时,则使得气囊对其热量进行吸入,从而使得伸缩内杆通过第一滑块在固定外杆内壁开设的滑槽上进行向上滑动,从而使得伸缩内杆对其顶部第一活动连接件连接的两块盖板进行顶起,从而使得两个盖板通过第二活动连接件与之第二滑块之间转动,且同时两个第二滑块在壳体顶端开口的内壁开设的滑轨内进行相对方向移动,则此时盖板之间呈人字型状态,从而使得电抗器本体工作时的热量通过两个盖板形成的人字型的开口处进行散发出去,从而便于电抗器本体的散热,有效的提高了电抗器本体的使用寿命,并且热量散热完之后,气囊收缩,盖板由于重力的原因,对其壳体顶端的开口进行重新盖合,从而对其壳体顶端开口处进行防尘,通过这样的设置起到了散热、防尘两种功效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绝缘抗震电抗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震机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壳体;2、电抗器本体;3、下支撑板块;4、上支撑板块;5、绝缘垫;6、防震机构;601、上活动轴;602、支撑杆;603、下活动轴;604、滑环;605、弹簧;606、滑杆;607、限位块;7、散热机构;701、固定外杆;702、滑槽;703、第一滑块;704、伸缩内杆;705、气囊;706、第一活动连接件;707、盖板;708、第二活动连接件;709、滑轨;710、第二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一种绝缘抗震电抗器,包括壳体1、电抗器本体2、下支撑板块3、上支撑板块4、绝缘垫5、防震机构6、上活动轴601、支撑杆602、下活动轴603、滑环604、弹簧605、滑杆606、限位块607、散热机构7、固定外杆701、滑槽702、第一滑块703、伸缩内杆704、气囊705、第一活动连接件706、盖板707、第二活动连接件708、滑轨709和第二滑块710,壳体1内部连接有电抗器本体2,且电抗器本体2底端安装有下支撑板块3,电抗器本体2顶端连接有上支撑板块4,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绝缘垫5,绝缘垫5能够有效的对其电抗器本体2进行与之外界绝缘,从而能够防止电抗器本体2发生漏电的危险,且壳体1与下支撑板块3之间安装有防震机构6,上支撑板块4顶端连接有散热机构7,散热机构7能够对其电抗器本体2进行有效的散热工作。

进一步的,壳体1与绝缘垫5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壳体1的中轴线与绝缘垫5的中轴线相重合,绝缘垫5能够有效的对其电抗器本体2进行与之外界绝缘,从而能够防止电抗器本体2发生漏电的危险。

进一步的,防震机构6内部包括有上活动轴601,且上活动轴601底端连接有支撑杆602,支撑杆602底端安装有下活动轴603,且下活动轴603底端固定连接有滑环604,滑环604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杆606,且滑杆606外部套设有弹簧605,滑杆606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07,电抗器本体2底端连接的下支撑板块3底端开设的内槽内连接的上活动轴601由于重力下压时,则使得支撑杆602通过下活动轴603与之滑环604之间进行活动。

进一步的,支撑杆602通过下活动轴603与滑环604构成活动结构,且滑环604与滑杆606之间为滑动连接,滑环604可在滑杆606上进行滑动,且限位块607能够限制滑环604滑出至滑杆606的中轴线位置。

进一步的,散热机构7内部包括有固定外杆701,且固定外杆701内壁开设有滑槽702,滑槽702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703,且第一滑块703外部固定安装有伸缩内杆704,伸缩内杆704底端连接有气囊705,且伸缩内杆704顶部安装有第一活动连接件706,第一活动连接件706一侧连接有盖板707,且盖板707外部安装有第二活动连接件708,第二活动连接件708外侧连接有第二滑块710,且第二滑块710外部滑动连接有滑轨709,当电抗器本体2温度过高时,则使得气囊705对其热量进行吸入,从而使得伸缩内杆704通过第一滑块703在固定外杆701内壁开设的滑槽702上进行向上滑动。

进一步的,伸缩内杆704通过第一滑块703、滑槽702与固定外杆701构成滑动结构,且固定外杆701通过开槽与滑槽702构成一体化结构,伸缩内杆704对其顶部第一活动连接件706连接的两块盖板707进行顶起,从而使得两个盖板707通过第二活动连接件708与之第二滑块710之间转动。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电抗器本体2在工作时,电抗器本体2底端连接的下支撑板块3底端开设的内槽内连接的上活动轴601由于重力下压时,则使得支撑杆602通过下活动轴603与之滑环604之间进行活动,由于支撑杆602的长度限制,则使得抵压两个滑环604通过在滑杆606上分别向两侧弹簧605的方向进行滑动,则使得对其弹簧605进行压缩,然而通过弹簧605的反作用力,使得能够对其下支撑板块3连接的电抗器本体2进行有效的防震作用,从而防止电抗器本体2在发生抖动的情况下而造成构件松动的现象发生,并且同时当电抗器本体2需要散热时,则气囊705对其热量进行吸入,从而使得伸缩内杆704通过第一滑块703在固定外杆701内壁开设的滑槽702上进行向上滑动,从而使得伸缩内杆704对其顶部第一活动连接件706连接的两块盖板707进行顶起,从而使得两个盖板707通过第二活动连接件708与之第二滑块710之间转动,且同时两个第二滑块710在壳体1顶端开口的内壁开设的滑轨709内进行相对方向移动,则此时盖板707之间呈人字型状态,从而使得电抗器本体2工作时的热量通过两个盖板707形成的人字型的开口处进行散发出去,就这样完成该装置的工作原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