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航天用超轻型1394B总线传输协议数据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2788发布日期:2020-07-14 17:08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航空航天用超轻型1394B总线传输协议数据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航天用1394b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航天用超轻型1394b总线传输协议数据电缆。



背景技术:

传统的航空航天领域所用的1394b总线电缆,其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则采用镀银圆铜单丝材料,填充条采用实芯氟塑料挤出,而随着科技和使用领域的不断发展,对于航空航天用数据电缆的基本要求越来越高,对其重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而现有的数据电缆结构已经难以满足航空航天对于电子元器件轻量化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航空航天用超轻型1394b总线传输协议数据电缆,以解决数据电缆无法轻量化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航空航天用超轻型1394b总线传输协议数据电缆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航空航天用超轻型1394b总线传输协议数据电缆,包括采用星绞结构布置的四根绝缘芯线和填充在所述四根绝缘芯线中间间隙内的填充条,以及绕包在四根绝缘芯线外周的绕包层,所述绕包层的外圈依次包裹有内屏蔽层、外屏蔽层和护套,所述内屏蔽层采用铝塑薄膜绕包或镀银铜包铝单丝编织亦或镀银铜扁线编织而成,所述外屏蔽层采用镀银铜包铝单丝编织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芯线包括导体和包覆在所述导体外层的绝缘层。

进一步的,所述导体由镀银铜包铝线绞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和绕包层分别由至少一层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层和一层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绕包层叠加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层的单边厚度为0.10-0.35mm。

进一步的,所述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绕包层的单边厚度为0.10-0.30mm。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通过烧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烧结的温度为300-500℃,速度为8-20m/min。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条采用聚四氟乙烯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护套采用氟塑料;

优选的,护套选用etfe材料。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内屏蔽层采用铝塑薄膜或镀银铜包铝单丝亦或镀银铜扁线材质,外屏蔽层采用镀银铜包铝单丝材质,航空航天用超轻型1394b总线传输协议数据电缆整体减重效果能够达到25%以上,在满足传输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同时满足数据电缆轻量化的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航空航天用超轻型1394b总线传输协议数据电缆的结构图;

图中:填充条1,绝缘芯线2,绕包层3,内屏蔽层4,外屏蔽层5,护套6,导体7,绝缘层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航空航天用超轻型1394b总线传输协议数据电缆,包括采用星绞结构布置的四根绝缘芯线2和填充在四根绝缘芯线2中间间隙内的填充条1,以及绕包在四根绝缘芯线2外周的绕包层3,绕包层3的外圈依次包裹有内屏蔽层4、外屏蔽层5和护套6,内屏蔽层4采用铝塑薄膜绕包或镀银铜包铝单丝编织亦或镀银铜扁线编织而成,外屏蔽层5采用镀银铜包铝单丝编织而成。

绝缘芯线2包括导体7和包覆在导体7外层的绝缘层8。

导体7由镀银铜包铝线绞合而成。

导体7选用镀银铜包铝材质,其相较于传统数据电缆导体所用的镀银铜单丝材质而言,其密度约为镀银铜材料的三分之一左右,可以整体上减轻数据电缆的重量。

绝缘层8和绕包层6分别由至少一层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层和一层幅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绕包层交替叠加而成。

优选的,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层设置一层或两层。

具体的,绝缘层8和绕包层3在进行绕包时,微孔聚四氟乙烯绕包一层或两层,继而绕包一层幅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

其中,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即采用车削工艺生产的聚四氟乙烯材质的薄膜,而由于幅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的加入,可以提高绝缘芯线2和绕包层3的支撑强度,并且绝缘芯线2的可剥性更加优良。

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层的单边厚度为0.10-0.35mm。

具体的,0.10-0.35mm为两层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层的总单边厚度或一层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层的单边厚度,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具体的厚度范围,从而调整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层的层数。

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绕包层的单边厚度为0.10-0.30mm。

为了增加绝缘芯线2的强度,绝缘层8通过烧结成型。

由于绝缘层8中加入了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经过烧结后的绝缘芯线2的颜色相较于传统的彩色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更加亮丽,颜色更容易识别。

为了保证烧结的效果,烧结的温度为300-500℃,速度为8-20m/min。

烧结可以将构成绝缘层8的多层绕包层进行熔封形成整体,同时提高了绝缘芯线2的强度。

由于绝缘芯线2采用星绞成缆在填充条1的外围,若填充条1的强度大于绝缘芯线2的强度,则在星绞的过程中容易将绝缘芯线2挤压变形,从而影响数据电缆的正常使用,因此为了保证绝缘芯线2的圆整性,填充条1采用聚四氟乙烯纤维。

聚四氟乙烯纤维相较于传统的利用高温推挤而成的聚四氟乙烯材质抗拉伸强度更高,并且与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绝缘层8结构配合,能够在保证填充效果的同时,保持绝缘芯线2的圆整性,继而保证数据电缆的传输性能。

护套6是对整个数据电缆的保护层,为了适应严苛的航空航天环境,护套6采用氟塑料。

优选的,护套6选用etfe材料。etfe材料耐辐照性能优良,更适合航空航天舱外环境,从而可以相对延长整个数据电缆的使用寿命,提高可靠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航空航天用超轻型1394b总线传输协议数据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星绞结构布置的四根绝缘芯线(2)和填充在所述四根绝缘芯线(2)中间间隙内的填充条(1),以及绕包在四根绝缘芯线(2)外周的绕包层(3),所述绕包层(3)的外圈依次包裹有内屏蔽层(4)、外屏蔽层(5)和护套(6),所述内屏蔽层(4)采用铝塑薄膜绕包或镀银铜包铝单丝编织亦或镀银铜扁线编织而成,所述外屏蔽层(5)采用镀银铜包铝单丝编织而成;

所述绝缘芯线(2)包括导体(7)和包覆在所述导体(7)外层的绝缘层(8);所述绝缘层(8)和绕包层(3)分别由至少一层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层和一层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绕包层叠加而成,所述绝缘层(8)通过烧结成型;

所述填充条(1)采用聚四氟乙烯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航天用超轻型1394b总线传输协议数据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7)由镀银铜包铝线绞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航天用超轻型1394b总线传输协议数据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层的单边厚度为0.10-0.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航天用超轻型1394b总线传输协议数据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车削薄膜绕包层的单边厚度为0.10-0.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航天用超轻型1394b总线传输协议数据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的温度为300-500℃,速度为8-20m/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航天用超轻型1394b总线传输协议数据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6)采用氟塑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空航天用超轻型1394B总线传输协议数据电缆,包括采用星绞结构布置的四根绝缘芯线和填充在四根绝缘芯线中间间隙内的填充条,以及绕包在四根绝缘芯线外周的绕包层,绕包层的外圈依次包裹有内屏蔽层、外屏蔽层和护套,内屏蔽层采用铝塑薄膜绕包或镀银铜包铝单丝编织亦或镀银铜扁线编织而成,外屏蔽层采用镀银铜包铝单丝编织而成。本实用新型的内屏蔽层和外屏蔽层均采用特定的结构形式或轻型材质,可以降低数据电缆整体的重量,减重效果能够达到25%以上;填充条选用聚四氟乙烯纤维,增强抗拉强度的同时减轻重量;绝缘芯线采用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与聚四氟乙烯车削膜搭配的形式进一步提升电缆性能,满足数据电缆的轻量化的设计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高福刚;闵峻;刘刚;杨德亮;陆根生;卜春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创仕澜传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7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