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40395发布日期:2021-06-04 19:39阅读:73来源:国知局
电气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接线端子(reihenklemme),带有端子壳体,带有布置在该端子壳体中的至少两个导体联接元件且带有两个电流条。电流条具有各一个联接区段、弹簧弹性的第一接触区段和弹簧弹性的第二接触区段。联接区段与各一个导体联接元件相关联,其中第一接触区段一起形成第一接触区域并且第二接触区段一起形成第二接触区域,以用于容纳和接触测试插头或分离插头的插头。当没有插头插入时,第一接触区段相接触,从而两个导体联接元件经由所述两个电流条相互电连接,并且当没有插头插入时,第二接触区段彼此间隔开。电流条的第二接触区域沿插头的插入方向布置在电流条的第一接触区域之前。所述两个电流条分别由两个单个的金属条组成,所述金属条相互导电地连接。所述两个联接区段分别构造在第一金属条处,并且接触区段一起分别由第二金属条形成。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块,其包括至少两个并排地布置的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2.电气接线端子自数十年来是已知的并且数百万次地用于电气设备和装置的布线。端子大多卡锁在承载轨上,承载轨本身通常以多个数量布置在开关柜中。在开关、测量和调节技术中,带有分离可能性的直通型端子(durchgangsklemme)是标准。在这种直通型端子中通过构造电流条中的分离部位所实现的分离可能性在此使得带有不同功能的不同插头能够插入到接线端子的端子壳体中,所述插头则在分离部位处接触电流条。在此,除了简单的分离插头或直通型连接器以外尤其是也可以将测试或检验插头用作插头,所述测试或检验插头可以具有专门的结构元件并且实现联接到接线端子处的电路的按照规定的功能的检验。
3.带有分离部位的接线端子尤其用于连接变流器。在此,重要的功能特征在于,当次级回路与负载分离时,经联接的变流器被短接。
4.通常盘状地构造的电气接线端子通常与多个其他电气接线端子一起插接成接线端子块(reihenklemmenblock)并且卡锁到承载轨上或装配在壁切除部、例如开关柜中。相应地,单个的测试插头(这些测试插头在其宽度方面通常相应于接线端子的宽度)也连接成一个测试插头块并且共同地安放到相对应的接线端子块上。在此,存在如下要求,相互连接的接线端子的数量以及相互联合成一个测试插头块的测试插头的数量可自由选择。但是同时联合成一个测试插头块的测试插头应尽可能简单地共同地操纵,即可以共同地插接到接线端子块上。
5.通常在测试过程中,在将其余接线端子的连接断开之前,在接线端子块中的某些接线端子中应首先将导电连接中断。由现有技术已知,电气连接在时间上错开的断开的开关过程通过不同的插头实现。
6.de 10 2012 017 429 a1例如示出一种测试插头块,在该测试插头块中,测试插头块的单个的测试插头具有不同长度的接触插头。在将测试插头块插接到接线端子块上时,则首先单个的测试插头的较长的接触插头沉入到接线端子的端子壳体中的相对应的开口
中并且在那沿测试插头的插接方向接触所述两个电流条的超前的(voreilende)第一接触区域。如果测试插头块进一步被插接到接线端子块上,则较长的接触插头沉入到第二接触区域中,由此将该接触区域断开,从而在两个电流条之间的、并且由此还有在两个与电流条连接的导体联接元件之间的导电连接中断。如果测试插头块进一步被插接到接线端子块上,那么接着在较短的接触插头也将第二接触区域断开并且由此所述接线端子的电流引导也中断并且如有可能经由测试插头换向之前,较短的接触插头首先相应地接触接线端子中的超前的接触区域。
7.在由现有技术已知的测试插头块或者接线端子块中不利的是,对于不同的开关过程也必须使用不同长度的插头。这使对于期望的目的适用的测试插头块的结构设计变得困难,因为存在布置单个插头的无数可行性。


技术实现要素:

8.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给出一种接线端子以及一种接线端子块,在它们中开关过程简化地实现,并且所述接线端子和接线端子块可以成本适宜地且节省时间地制成。
9.该任务在开头描述的带有专利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电气接线端子中通过如下方式解决,即,第一金属条在其背离联接区段的端部处具有带有至少两个阶梯部的阶梯状的区域,并且两个第二金属条固定在第一金属条的阶梯状的区域的两个彼此相对置的阶梯部处。端子壳体优选如此设计,使得第二金属条可以固定在阶梯状的区域的任意的阶梯部处。端子壳体提供足够的空间而使第二金属条未从端子壳体中伸出。根据第二金属条固定在哪个阶梯部处,电流条总体上较短或较长。相对置的接触区段分别固定在相同的阶梯部上,从而接触区段总体上彼此镜像对称地布置。
10.通过将第二接触区域构造在电流条处确保,测试或分离插头的引入的插头首先接触第二接触区段,然后在第一接触区域中所述两个电流条的电接触通过引入插头而断开。
11.为了更简单的装配和最优的可操作性,在电气接线端子的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设置成,第二金属条构造为c形的接触弹簧,所述接触弹簧以它们的c形背部固定在第一金属条的阶梯状的区域的阶梯部处。两个接触弹簧的两个彼此面向的接触区段在此用作一种用于待插入的测试或分离插头的插头的引入漏斗,从而使卡住(verkanten)的危险最小化并且插头同时被引导到接触区域中。通过将第二金属条设计以及弯曲成带有两个支脚的接触弹簧,由接触弹簧作用到插入的插头上的接触力可以相应于分别的要求简单地适配。
12.在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在阶梯状的区域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阶梯部和第二阶梯部,并且第一阶梯部沿插头的插入方向布置在第二阶梯部之后。因此,阶梯状的区域沿插头的插入方向的方向延伸。视阶梯部而定,接触区段要么更深地位于壳体中要么更靠近壳体壁或者更靠近插头的插入部位。当第二金属条以接触区段布置在第一阶梯部处时,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重叠。根据设置了多少阶梯部,第一金属条和第二金属条在第二金属条的c形背部的全长度上重叠或第一金属条甚至伸出超过第二金属条。当第二金属条固定在最后的阶梯部处时,达到电流条的最大长度。当第二金属条布置在第一金属条的阶梯状的区域的第一阶梯部处时,达到电流条的最小长度。
13.为了根据本发明的接线端子的简化的制造,在另外的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所述两个第一金属条的阶梯状的区域镜像对称地设计,并且第一金属条的其余部分彼此全等地设
计。通过阶梯状的区域的镜像对称的布置,所述阶梯状的区域相对彼此大致v形地布置。在所述两个联接区段的相对置的阶梯部之间的间距随着阶梯部数量增加而变大。在第一阶梯部之间的间距小于在第二阶梯部彼此之间的间距,因为阶梯部通过阶梯突出部进一步向外定向。由于阶梯突出部,针对接触区段预设各一个限定的区域,接触区段可以固定在该限定的区域处。
14.在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第一金属条在至阶梯状的区域的过渡部处稍微弯曲,从而阶梯状的区域的相对置的阶梯部所有均彼此具有大致相同的间距。
15.总体上,在该设计方案中仅需要两个不同的电流条,以便实现接线端子的大量的配置方案。以这种方式显著降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制造耗费。
16.在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设置成,两个弹性元件布置在端子壳体中,所述弹性元件具有各一个弹簧弹性的接触区段,所述两个弹性元件的接触区段一起形成用于插头的另外的接触区域,该另外的接触区域沿插头的插入方向布置在电流条的第二接触区域之前,并且弹性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用于插塞桥接部的支脚的容纳部,其中,当测试插头或分离插头的插头插入到接线端子中时,各一个弹性元件经由插头与电流条导电地连接。
17.因此,在电气接线端子中,两个超前的弹性元件布置在端子壳体中,从而在插入测试或分离插头的插头时,该插头首先被弹性元件的接触区段接触,然后插头碰到电流条的接触区段并且同样接触所述接触区段。在测试或分离插头的插头由此将在所述两个电流条的接触区段之间的接触断开之前,在插头与附加的弹性元件之间建立电接触。经由插入到接线端子中的测试或分离插头的插头则在各一个弹性元件与相关联的电流条之间进行导电连接。
18.为了将多个接线端子相互连接,在插头插入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另外的设计方案中设置成,在弹性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中构造有凹入部作为用于插塞桥接部的支脚的插入的容纳部。
19.弹性元件在此可以总体上大致s形地构造,其中,连接区段也用于将弹性元件可靠地固定和保持在端子壳体中。弹性元件的制造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进一步简化,即,作为用于插塞桥接部的支脚的插入的容纳部,凹入部由相应的弹性元件、尤其是该弹性元件的连接区段冲压成型(ausstanzen)。弹性元件则可以特别简单地作为冲压

弯曲部件制成。
20.为了更简单地操作在本发明的一种设计方案中设置成,在端子壳体中构造有用于使插塞桥接部的支脚插入到弹性元件的容纳部中的至少一个插塞开口,其中,插塞开口能从第一侧、操作者侧接近。如开头已经阐述的那样,接线端子或由多个并排地布置的接线端子构成的接线端子块通常卡锁在承载轨上,该承载轨固定在开关柜中。备选于此,这种接线端子块也可以直接地嵌入柜壁中的相应的开口中。接线端子的定向在此总是相同的,从而接线端子以其操作侧朝着柜开口布置或以操作侧从在柜壁中的开口伸出。插塞开口因此为了更简单的操作能从操作侧接近。
21.相应地,在本发明的另外的设计方案中设置成,在端子壳体中构造有用于使测试插头或分离插头的插头插入到接触区域中的开口,其中,开口能从第一侧、操作者侧接近。
22.为了两个接线端子的直接连接,在本发明的另外的设计方案中设置成,在第一金属条中的至少一个中构造有桥接凹入部和构造在所述端子壳体中的相对应的至少一个桥
接井道,用于容纳插塞桥接部的支脚。用于容纳插塞桥接部的支脚的附加的桥接井道可以侧向地布置在壳体处。如果桥接凹入部设置在两个第一金属条处,则所述桥接凹入部可以彼此错开地设计。相应地,桥接井道同样可以彼此错开地构造在端子壳体中,从而在两个插入的插塞桥接部的情况下不发生阻碍。插塞桥接部在错开的布置下也可以无问题地引入直到端子壳体的中心。
23.根据第二教导,本发明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块,其带有至少两个并排地布置的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0的接线端子。根据本发明的接线端子块的特征在于,接线端子根据本发明设计。
24.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接线端子的阐述内容相应也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带有多个接线端子的接线端子块。
25.在接线端子块的一种设计方案中设置成,至少一个接线端子的第二金属条固定在第一金属条的阶梯状的区域的、与其他接线端子的第二金属条不同的阶梯部处。如开头已经迷描述的那样,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是,在接线端子块中使用带有不同长度的不同测试插头,由此在将测试插头块插接到接线端子块上时首先单个的测试插头的较长的接触插头沉入到在接线端子的端子壳体中的相对应的开口中。以这种方式不同的接线端子可以首先接触或者可以首先将连接分离,而其他接线端子的导电连接可能应或必须较晚才分离。
26.在本发明中不再需要使用不同长度的插头。接线端子可以从一开始就与期望的目的相适配,并且接触区段在壳体中的确定的位置中固定在第一金属条处。由此,布置在阶梯状的区域的最后的阶梯部上的接触部在测试插头插入时首先被接触,因为接触部更靠近插头的插入开口地布置在端子壳体中。相应地,接触区段的接触部在所述接触部布置在第一阶梯部之一上时才较晚被接触。单个的开关过程因此不再通过不同的插头实现,而是通过接触区段在端子壳体内不同的布置来实现。由于错误选择的测试插头而导致的错误接触的风险因此被避免,因为对于每个接线端子可以使用相同的测试插头或者对于每个接线端子块使用带有相同的测试插头的测试插头块。
27.如果不需要区分开关过程,则在接线端子块的一种备选的设计方案中设置成,接线端子的第二金属条分别固定在第一金属条的阶梯状的区域的相同的阶梯部处。由此相同的接线端子布置在接线端子块中。接触区段所有均布置在相同的平面上,从而一方面如果这相应于使用者的期望,尽管如此仍可以使用一个测试插头块或不同的测试插头。另一方面在相同的测试插头的情况下也可实现相同的开关过程,因为测试插头在插入时在相同的时间与接触区段接触。
附图说明
28.详细地存在大量设计和改进根据本发明的接线端子以及根据本发明的接线端子块的可行方案。为此,不仅参考从属于专利权利要求1和10的专利权利要求而且参考下面结合附图对优选的实施例的描述。在附图中:图1a以纵截面图示出接线端子的示意图,图1b以纵截面图示出根据图1a的带有不同地定位的接触区段的接线端子的示意图,图1c以纵截面图示出根据图1b的带有不同地定位的接触区段的接线端子的示意
图,图2a示出带有阶梯状的区域的两个电流条的图示,图2b示出带有阶梯状的区域的根据图2a的带有不同地定位的接触区段的两个电流条的图示,图2c示出带有阶梯状的区域的根据图2b的带有不同地定位的接触区段的两个电流条的图示,图3示出接线端子块的透视图,图4示出两个并排地装配的接线端子块的透视图,以及图5示出接线端子块连同与此相对应的测试插头块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图1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气接线端子1。接线端子1具有由塑料构成的端子壳体2。在端子壳体2的内部中布置有两个导体联接元件3,3',所述导体联接元件当前是螺旋式端子。但是备选于此,也可以将其他类型的联接元件,例如拉力弹簧端子,螺旋扭力弹簧端子或切夹式联接端子(schneidanschlussklemme)用作导体联接元件3,3'。
30.此外,在端子壳体2中还布置有两个电流条4,4'。电流条4,4'分别两件式地设计,其中,它们具有用于将电流条4,4'联接到导体联接元件3,3'螺旋式端子处的联接区段5,5'。在电流条处构造有各一个第一接触区段6,6'和第二接触区段7,7'。第一接触区段具有第一接触区域8,并且第二接触区段7,7'具有第二接触区域9,所述第一接触区域和第二接触区域可以由在此未示出的插头10接触。
31.联接区段构造在第一金属条11,11'处,并且接触区段6,6',7,7'构造在第二金属条12,12'处。所述两个电流条4,4'的第一接触区段6,6'如此在第二金属条12,12'处相对置地构造和布置,使得它们一起形成第一接触区域8用于在此未示出的测试或分离插头的插头10。第一接触区段6,6'相触碰,从而当没有插头10插入到接线端子1中时,所述第一接触区段相互导电地连接。第二接触区段7,7'同样彼此相对置地定向并且一起形成第二接触区域9。第二接触区段7,7'不相触碰。因此,在插入(在此未示出的)插头10时,在将第一接触区域8的导电连接断开之前,首先沿插入方向e接触超前的第二接触区域9。
32.第一金属条以其背离接触区段6,6',7,7'的端部13利用联接区段5,5'与螺旋式端子连接。在另一个端部处,第一金属条11,11'具有阶梯状的区域14,14'。在该实施例中,设置有三个阶梯部15。由图1a,1b和1c能看出,以接触弹簧16的形式设计的第二金属条12,12'可以布置在不同的阶梯部14处并且由此可以位于端子壳体2中的不同位置处。构造在第二金属条12,12'处的接触区段6,6',7,7'可以由此尤其是沿(在此未示出的)插头10的插入方向e在端子壳体2中更深地推移或朝着端子壳体2的端侧方向更近地推移。阶梯部15沿插入方向e依次布置,其中,第一阶梯部17布置在第二阶梯部18之后,而第二阶梯部18布置在第三阶梯部19之后。
33.附加地,在端子壳体2中布置有弹性元件20,20'。弹性元件20,20'在根据图1的接线端子1的基本状态中,即在插头10未插入的情况下不与电流条4,4'导电地连接。所述两个弹性元件20,20'具有各一个弹簧弹性的接触区段21,21',其中,弹性元件20,20'如此彼此镜像对称地布置,使得接触区段21,21'形成用于测试插头或分离插头的插头10的另外的接
触区域22。在此,如在图中所示出的那样,接触区段21,21'可以彼此具有间距,从而它们不相接触。但是原则上,接触区段21,21'也可以如此构造和布置,使得当没有插头10插入时,接触区段21,21'相接触。
34.弹性元件20,20'用于,以简单的方式在两个接线端子1之间建立横向桥接。为此,在所述两个弹性元件20,20'中的至少一个中构造有凹入部作为用于插塞桥接部的支脚的容纳部23。因此,在两个相邻的接线端子1的情况下两个弹性元件20或20'经由插塞桥接部的两个支脚相互电连接。
35.当测试插头的插头10被插入到接线端子1中时,则这导致,各一个弹性元件20,20'与相关联的电流条4,4'导电地连接。此外,在插头8完全插入的状态下,所述两个电流条4,4'在第一接触区域8中通过插头10彼此分离,从而则所述两个导体联接元件3,3'也不再经由电流条4,4'相互电连接。
36.可以简单地通过冲压和接着的弯曲由金属条制成的弹性元件20,20',除了大致c形的接触区段21,21'以外分别还具有基本上直线的连接区段,在该连接区段中,用于插塞桥接部的支脚的插入的容纳部23被冲压成型,其中,插塞桥接部可以通过插塞开口24插入端子壳体2中。插塞开口24位于接线端子1的操作者侧并且对于使用者而言可容易接近。相应的用于插头10的插入的开口25同样设置在操作者侧上。总体上,弹性元件20,20'具有大致s形的外形,其中,弹性元件20,20'优选经由相应构造的突出部固定在端子壳体2中。
37.附加地,在第一金属条11,11'中设置有桥接凹入部26,所述桥接凹入部用于容纳插塞桥接部,以便可以将两个接线端子1直接地相互连接。桥接凹入部26在端子壳体2中可通过桥接井道27接近。在图1a,1b和1c中能看出,桥接凹入部26错开地构造在第一金属条11,11'中。在该区域中全等的第一金属条11,11'在桥接凹入部26的区域中具有大致梯形的弯曲部28。桥接凹入部26在第一金属条4中构造在第一梯形支脚29处,而桥接凹入部在另一第一金属条11'中构造在第二梯形支脚30处。梯形支脚29,30具有与梯形的几何结构对应的带有不同符号的斜率,从而插入的插塞桥接部的支脚可以倾斜地插入到端子壳体2中。
38.在图2a,2b和2c中,示出接线端子1的电流条4,4'。能看出的是,电流条4,4'的相对的长度根据第二金属条12,12'布置在哪个阶梯部15处而改变。第一金属条11,11'在最大程度上全等地设计。仅阶梯状的区域14,14'彼此镜像对称地布置,从而在两个电流条的情况下,由于阶梯部形状,产生针对第二金属条12,12'的靠置或贴靠可行性。总体上,对于接线端子1的不同的配置方案因此仅需要两个不同的电流条4,4'。第二金属条12,12'可以布置在阶梯状的区域14,14'的不同的阶梯部15处。在图2a中,第二金属条12,12'例如布置在第三阶梯部19处,而所述第二金属条在图2b中定位在第二阶梯部18处并且在图2c中定位在第一阶梯部17处。
39.图3示出带有多个根据本发明的接线端子1的接线端子块31,所述接线端子并排地布置。端子壳体2盘状地设计,从而多个接线端子1能够以其基侧布置在彼此处,而未不利地增大空间需求。在透视图中,能看到用于测试插头的插入的开口25。在开口25旁边布置有分区32(felder),所述分区承载有标记s,m和l。分区32用于标识接线端子1,从而能从外部看到,接触区段6,6',9,9'或第二金属条12,12'布置在所述三个阶梯部17,18,19中的哪个上。相应地,使用者可以看到,当测试插头块以相同的测试插头插入接线端子块31中时,接线端子1中的哪个在插入测试插头时首先被接触或者在哪个接线端子1中导电连接首先被分离。
40.在图4中示出两个并排地布置的接线端子块31,如它们例如可以布置在开关柜中那样。接线端子1在接线端子块31内的配置可自由选择。除了分区32以外,端子壳体2彼此没有差别,从而接线端子块可以无问题地模块化地且为了期望的使用目的组装。
41.图5示出带有测试插头块33的接线端子块31。测试插头的插头10所有都具有相同的长度,因为开关过程由于接线端子1的不同的配置方案而在接线端子1内执行。在该实施例中,使用错误的测试插头块33的危险、即接线端子1错误接触的危险最小化,因为测试插头所有都可以相同地设计。
42.附图标记列表1 电气接线端子2 端子壳体3,3' 导体联接元件4,4' 电流条5,5' 联接区段6,6' 第一接触区段7,7' 第二接触区段8 第一接触区域9 第二接触区域10 插头11,11' 第一金属条12,12' 第二金属条13 背离的端部14,14' 阶梯状的区域15 阶梯部16 接触弹簧17 第一阶梯部18 第二阶梯部19 第三阶梯部20,20' 弹性元件21,21' 弹性元件的接触区段22 弹性元件的接触区域23 容纳部24 插塞开口25 开口26 桥接凹入部27 桥接井道28 梯形的弯曲部29 第一梯形支脚30 第二梯形支脚31 接线端子块
32 分区33 测试插头块e 插入方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