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黑色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96864发布日期:2020-05-12 15:06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黑色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是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关键部件,承担着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重任,光伏组件由单片电池片经过串联封装而成,经过串联组件可以获得高电压,多串电池片进行并联而获得高电流。

市场上,在光伏组件中的电池片镀膜的生产工艺中,都采用氮化硅镀膜,氮化硅镀膜的过程中通入的气体为硅烷和氨气,而且氮化硅的厚度在73-100nm之间,使得光伏组件最终呈现蓝色,就导致了光伏系统在运用的过程中存在着眩光污染,并且对于一些特殊建筑的设计,比如黑色的建筑风格设计的时候,蓝色的光伏组件无法适用,而市场上,部分黑色的光伏组件仅仅是深蓝色,无法做到全黑的效果,因此在全黑色的光伏组件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全黑色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工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全黑色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电池片镀膜,对电池片采用气相沉积法进行镀膜,再由工作人员进行目测分类;

s2、电池片焊接:将互联条焊带焊接在电池片正面及反面的主栅线上,互联条焊带的长度为电池片的2倍,多出的互联条焊带在电池片正面电极焊接时与下个电池片的背面电极相连,这样依次将60片或72片电池片串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组串;

s3、层叠:首先将串接好电池串用汇流带拼接成电池方阵,从下到上依次将玻璃、热熔胶膜、电池方阵、热熔胶膜和背板逐个敷设,形成待层压组件;

s4、层叠检验;

s5、层压:将敷设好的待层压组件放入层压机内,通过抽真空将待层压组件内的空气抽出,然后加热使热熔胶膜熔化将电池方阵、玻璃和背板粘接在一起,层压时热熔胶膜熔化后由于压力而向外延伸固化形成毛边,所有层压完毕后将其切除,最后冷却取出电池组件;

s6、层压检验;

s7、组装边框:给电池组件的玻璃装铝材边框,边框的颜色为黑色,边框和电池组件的玻璃的缝隙使用硅酮树脂填充,各边框间用角键连接;

s8、安装接线盒:在s2步骤中,电池方阵连接有两根引线,并在s3步骤在中从玻璃以及背板之间引出,两根引线连接有一个二极管,二极管固定在接线盒中,接线盒的背面敷设有硅胶;

s9、组件固化:将装好边框和接线盒的组件放置于固化间,对边框的硅酮树脂及线盒硅胶进行固化;

s10、组件清洗,擦拭电池组件的玻璃面及背板脏污、硅胶保证电池组件清洁度,去掉铝边框四角的毛刺;

s11、组件测试,对电池组件进行检测;

s12、成品外观检验;

s13、包装入库;

其中,在s1步骤中,电池片镀膜采用氮化硅膜,且氮化硅膜的厚度为20-75nm或120-300nm,电池片的镀膜时间为20-70分钟,镀膜时温度为200-500℃,镀膜过程中通入混合气体,混合气体包括硅烷、氨气和笑气,硅烷与笑气的体积比为0.3-7,硅烷与氨气的体积比为2-20,氨气与笑气的体积比为0.6-140,从而达到满足黑色组件电池片颜色的要求。

在制作电池片氮化硅膜的过程中通入混合气体,混合气体包括硅烷、氨气和笑气,通过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形成了附着在电池片表面一层氮化硅防反射膜,使得电池片呈现紫红色或黑灰色,最终呈现黑色的光伏组件的效果;

在s2步骤中,焊接机中部装有自动贴膜装置,自动将黑色膜带覆盖于互联条焊带表面,通过加热将黑色膜带与互联条焊带相粘;

在s3步骤中,用胶带将黑色屏蔽条覆盖在头尾汇流带上。

作为优选,在s1步骤中,硅烷与氨气的体积比为2-20,氨气与笑气的体积比为0.6-140。

作为优选,在s2步骤中,互联条焊带为镀锡的铜带,互联条焊带通过焊接机以多点的形式焊在主栅线上,焊接用的热源为一个红外灯。

作为优选,在s2步骤中,60片电池片组焊接加贴膜时间为3分钟,72片电池片组焊接加贴膜时间为5分钟。

作为优选,在s4步骤中,检验人员负责对层叠好后待层压组件进行100%目检,使用红外线检测仪对待层压组件进行检验。

作为优选,在s6步骤中,层压后检验人员负责对层压好的电池组件进行100%目检,使用目视加直、尺卷尺和菲林尺对层压好的电池组件进行检验。

作为优选,在s9步骤中,固化间的湿度为50±5%rh,固化间的温度为25±2℃。

作为优选,在s10步骤中,电池组件在擦拭之前存放4±0.5小时。

作为优选,在s11步骤中,电池组件的检测参数有输出功率、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全黑色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工艺中:

1、通过对电池片采用气相沉积法镀膜工艺,其中,电池片镀膜采用氮化硅膜,且氮化硅膜的厚度为20-75nm或120-300nm,电池片的镀膜时间为20-70分钟,镀膜时温度为200-500℃,镀膜过程中通入混合气体,混合气体包括硅烷、氨气和笑气,硅烷与笑气的体积比为0.3-7,使得最终到达符合我们全黑组件电池片的颜色要求;

2、采用黑色边框,使得光伏组件的边框能够与整体同时呈现黑色;

3、黑色膜带覆盖于互联条焊带表面,从玻璃处看不到互联条焊带;

4、用胶带将黑色屏蔽条覆盖在头尾汇流带上,从玻璃处看不到汇流带;综上能够实现电池片封装成组件后任何角度观看都呈现黑色。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全黑色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电池片镀膜,对电池片进行镀膜,电池片镀膜采用氮化硅膜,且氮化硅膜的厚度为20-75nm或120-300nm,电池片的镀膜时间为20-70分钟,镀膜时温度为200-500℃,镀膜过程中通入混合气体,混合气体包括硅烷、氨气和笑气,硅烷与笑气的体积比为0.3-7,硅烷与氨气的体积比为2-20,氨气与笑气的体积比为0.6-140,再由工作人员进行目测分类,按照颜色分成蓝色和黑色两类;

s2、电池片焊接:将互联条焊带焊接在电池片正面及反面的主栅线上,互联条焊带为镀锡的铜带,互联条焊带通过焊接机以多点的形式焊在主栅线上,焊接用的热源为一个红外灯,互联条焊带的长度为电池片的2倍,多出的互联条焊带在电池片正面电极焊接时与下个电池片的背面电极相连,这样依次将60片或72片电池片串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组串,同时,焊接机中部装有自动贴膜装置,自动将黑色膜带覆盖于互联条焊带表面,通过加热将黑色膜带与互联条焊带相粘,60片电池片组焊接加贴膜时间为3分钟,72片电池片组焊接加贴膜时间为5分钟;

s3、层叠:首先将串接好电池串用汇流带拼接成电池方阵,用胶带将黑色屏蔽条覆盖在头尾汇流带上,从而达到玻璃正面看不到汇流带的效果,调整好电池间的距离为层压打好基础,从下到上依次将玻璃、热熔胶膜、电池方阵、热熔胶膜和背板逐个敷设,形成待层压组件,玻璃采用钢化玻璃;

s4、层叠检验,检验人员负责对层叠好后待层压组件进行100%目检,使用红外线检测仪对待层压组件进行检验,主要检验待层压组件是否呈黑色以及外观是否符合检验标准;

s5、层压:将敷设好的待层压组件放入层压机内,通过抽真空将待层压组件内的空气抽出,然后加热使热熔胶膜熔化将电池方阵、玻璃和背板粘接在一起,层压时热熔胶膜熔化后由于压力而向外延伸固化形成毛边,所有层压完毕后将其切除,最后冷却取出电池组件;

s6、层压检验,层压后检验人员负责对层压好的电池组件进行100%目检,使用目视加直、尺卷尺和菲林尺对层压好的电池组件进行检验,主要检验层压好的电池组件是否呈黑色以及外观是否符合检验标准;

s7、组装边框:给电池组件的玻璃装铝材边框,边框的颜色为黑色,边框和电池组件的玻璃的缝隙使用硅酮树脂填充,各边框间用角键连接;

s8、安装接线盒:在s2步骤中,电池方阵连接有两根引线,并在s3步骤在中从玻璃以及背板之间引出,两根引线连接有一个二极管,二极管固定在接线盒中,接线盒的背面敷设有硅胶;

s9、组件固化:将装好边框和接线盒的组件放置于固化间,对边框的硅酮树脂及线盒硅胶进行固化,固化间的湿度为50±5%rh,固化间的温度为25±2℃;

s10、组件清洗,电池组件在擦拭之前存放4±0.5小时,擦拭电池组件的玻璃面及背板脏污、硅胶保证电池组件清洁度,去掉铝边框四角的毛刺;

s11、组件测试,对电池组件进行检测,电池组件的检测参数有输出功率、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

s12、成品外观检验;

s13、包装入库。

以下电池片边长不限制于156.75mm、158.75mm、166mm、210mm尺寸,以60片电池片串联为例为功率分别为295w、300w、305w和310w的检验报告。

上述依据本发明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