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蚀型双金属膜复合铝塑膜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538588发布日期:2020-07-17 17:37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耐蚀型双金属膜复合铝塑膜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封装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耐蚀型双金属膜复合铝塑膜。



背景技术: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未来锂离子电池发展的主要方向,如何保证、稳定及提高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是相关电池厂家十分关心的重要问题。电池性能的好坏不仅与电池内部的电解质、隔膜、正负极材料有关,还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封装铝塑膜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最后是通过铝塑膜封装形成成品电池,封装铝塑膜质量的好坏对成品电池的各项性能均具有重要影响,若铝塑膜的质量不过关,电池中水、氧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或出现铝箔腐蚀、穿孔等现象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将变小、电压降增大,电池充放电和循环寿命均呈现快速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电池快速失效,因此电池封装铝塑膜材料一般要求具有极高的热封性能、阻隔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因此如何研制热封性能、阻隔性能及耐腐蚀性能各项指标均优异的锂电池封装铝塑膜对电池的稳定运行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耐蚀型双金属膜复合铝塑膜,该铝塑膜具有高的耐腐蚀性能、阻隔性能和热封性能,用此铝塑膜可做成消费电池及动力电池产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耐蚀型双金属膜复合铝塑膜包括聚丙烯层、第一胶膜层、碳-铝箔复合层、第二胶膜层、铝箔层、第三胶膜层、尼龙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聚丙烯层的厚度为20-80μ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碳-铝箔层和铝箔层的厚度为10-80μ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碳-铝箔层中碳含量为1-1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尼龙层的厚度为10-50μm。

一种高耐蚀型双金属膜复合铝塑膜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碳-铝层3与聚丙烯层1通过第一胶膜层2层压进行热复合,得到pp-c-al复合材料;

(2)将pp-c-al的al面和al箔层双面进行常温等离子处理,常温净化环境下保存备用;

(3)将pp-c-al复合材料的al非复合面与al箔层5通过第二胶膜层4层压进行热复合,得到pp-c-al-al复合材料;

(4)将pp-c-al-al复合材料的al非复合面与尼龙层7通过第三胶膜层6层压进行热复合,得到成品铝塑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首先,通过碳-铝复合膜,可提高铝箔耐电解液的腐蚀性能;其次,通过双金属膜可有效提高阻隔水汽对内芯电解液的侵蚀,是电池稳定性得到提高,适合消费类电池及动力电池产品的封装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聚丙烯层1、第一胶膜层2、碳-铝箔复合层3、第二胶膜层4、铝箔层5、第三胶膜层6、尼龙层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耐蚀型双金属膜复合铝塑膜,包括聚丙烯层1、第一胶膜层2、碳-铝箔复合层3、第二胶膜层4、铝箔层5、第三胶膜层6、尼龙层7。

所述铝塑膜由内到外依次为聚丙烯层1、第一胶膜层2、碳-铝箔复合层3、第二胶膜层4、铝箔层5、第三胶膜层6、尼龙层7。

所述聚丙烯层的厚度为20-80μm。

所述碳-铝箔层和铝箔层的厚度为10-80μm。

所述碳-铝箔层中碳含量为1-10%。

所述尼龙层的厚度为10-50μm。

一种高耐蚀型双金属膜复合铝塑膜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碳-铝层3与聚丙烯层1通过第一胶膜层2层压进行热复合,得到pp-c-al复合材料;

(2)将pp-c-al的al面和al箔层双面进行常温等离子处理,常温净化环境下保存备用;

(3)将pp-c-al复合材料的al非复合面与al箔层5通过第二胶膜层4层压进行热复合,得到pp-c-al-al复合材料;

(4)将pp-c-al-al复合材料的al非复合面与尼龙层7通过第三胶膜层6层压进行热复合,得到成品铝塑膜。

本发明的产品经过测定达到以下指标:

1.层间剥离强度及耐腐蚀性测定:根据《gb/t8808-1988软质复合塑料材料剥离试验方法》测定标准,层间剥离强大于22n/15mm;铝塑膜在85℃电解液浸泡4小时后,层间剥离强度大于10n/15mm;铝塑膜深冲成型做成电芯,注入电解液后密封,在60℃,90%rh的下存放14天,层间剥离强度大于10n/15mm;

2.材料深冲性能测定:根据《q/320507ld001-2016锂电池封装铝塑膜》测定标准,深冲深度达到8.5mm以上;

3.热封性能测定:根据《qb/t2358-1998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封强度试验方法》测定标准,在热封温度180℃-200℃的条件,热封强度达80n/15mm以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耐蚀型双金属膜复合铝塑膜,其特征在于,从内到外依次包括聚丙烯层1、第一胶膜层2、碳-铝箔复合层3、第二胶膜层4、铝箔层5、第三胶膜层6、尼龙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高耐蚀型双金属膜复合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层的厚度为20-8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高耐蚀型双金属膜复合铝塑膜,所述碳-铝箔层和铝箔层的厚度为10-8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高耐蚀型双金属膜复合铝塑膜,所述碳-铝箔层中碳含量为1-10%。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高耐蚀型双金属膜复合铝塑膜,所述尼龙层的厚度为10-50μm。

6.一种高耐蚀型双金属膜复合铝塑膜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碳-铝层3与聚丙烯层1通过第一胶膜层2层压进行热复合,得到pp-c-al复合材料;

(2)将pp-c-al的al面和al箔层双面进行常温等离子处理,常温净化环境下保存备用;

(3)将pp-c-al复合材料的al非复合面与al箔层5通过第二胶膜层4层压进行热复合,得到pp-c-al-al复合材料;

(4)将pp-c-al-al复合材料的al非复合面与尼龙层7通过第三膜层6层压进行热复合,得到成品铝塑膜。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耐蚀型双金属膜复合铝塑膜及其制造方法。该铝塑膜从内到外依次包括聚丙烯层、第一胶膜层、碳‑铝箔复合层、第二胶膜层、铝箔层、第三胶膜层、尼龙层;本发明利用碳‑铝复合膜的特征,可提高铝箔耐电解液的腐蚀性能,同时通过双金属膜可有效提高阻隔水汽对内芯电解液的侵蚀,该发明可满足铝塑膜封装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技术研发人员:夏文进;石亚丽;章结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锂盾储能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31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