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装置、电源输出接触器及机车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95930发布日期:2020-11-27 12:56阅读:86来源:国知局
连接装置、电源输出接触器及机车电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性电气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电源输出接触器及机车电柜。



背景技术:

在国内外电力机车领域,传统电缆连接为机车电器部件主流连接方式,由于机车空间限制,常用的传统连接方式有时无法满足其要求。当空间受限时,传统连接将无法实现其功能,且传统连接方式也将无法满足其标准规定。如果传统连接设施长时间处于不达标状态,一旦质量无法保证,导致电力机车出厂在机务段运行一段时间后,其连接设施因发生短接老化进而导致电力机车故障的情况时常发生,机车运行安全受到威胁,售后维修成本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装置、电源输出接触器及机车电柜,以达到良好的电气机械连接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电气连接板,第一电气连接板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电源和接触器的第一端;

第二电气连接板,第二电气连接板的一端用于连接接触器的第二端;

第三电气连接板,第三电气连接板与第二电气连接板相连接,且位于第二电气连接板的下方,第三电气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电气分线连接部;

机械连接部,机械连接部连接于第三电气连接板远离第二电气连接板的一侧,机械连接部用于与电柜壳体相连接,机械连接部与第三电气连接板之间绝缘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机械连接部为连接柱,连接柱为多个,多个连接柱间隔地连接于第三电气连接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气分线连接部为导电柱或导电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装置还包括:

转接板,转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电气连接板和第三电气连接板,以使第二电气连接板和第三电气连接板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转接板为弯折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气连接板、第二电气连接板以及第三电气连接板均表面镀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气连接板为l型结构,第三电气连接板连接于第二电气连接板的中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源输出接触器,包括上述的连接装置和接触器;

其中,接触器连接有三个连接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接触器为至少两个;

其中,每个接触器分别连接有三个连接装置;

或,三个接触器共用六个连接装置,连接于两个接触器上的六个第二电气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于另一个接触器上,以使三个接触器串联。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机车电气柜,包括上述的电源输出接触器、电柜壳体以及电源。

本发明的连接装置通过第一电气连接板、第二电气连接板、第三电气连接板以及机械连接部能够代替相关技术中的电缆连接方式,有效利用机车空间,不仅安装方便且可以达到良好的电气机械连接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发明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机车电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源输出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源输出接触器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电源;2、接触器;3、电柜壳体;4、负载;10、第一电气连接板;20、第二电气连接板;30、第三电气连接板;31、电气分线连接部;40、机械连接部;50、转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在对本发明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附图形成本发明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发明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之上”,“之间”,“之内”等来描述本发明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请参考图1和图2,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电气连接板10,第一电气连接板10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电源1和接触器2的第一端;第二电气连接板20,第二电气连接板20的一端用于连接接触器2的第二端;第三电气连接板30,第三电气连接板30与第二电气连接板20相连接,且位于第二电气连接板20的下方,第三电气连接板30上设置有多个电气分线连接部31;机械连接部40,机械连接部40连接于第三电气连接板30远离第二电气连接板20的一侧,机械连接部40用于与电柜壳体3相连接,机械连接部40与第三电气连接板30之间绝缘设置。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装置通过第一电气连接板10、第二电气连接板20、第三电气连接板30以及机械连接部40能够代替相关技术中的电缆连接方式,有效利用机车空间,不仅安装方便且可以达到良好的电气机械连接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气连接板10、第二电气连接板20以及第三电气连接板30均是导电板,例如铜排,电源1通过第一电气连接板10与接触器2电连接,接触器2通过第二电气连接板20与第三电气连接板30电连接,即电源1将电流通过第一电气连接板10、接触器2以及第二电气连接板20引入到第三电气连接板30上,外部电器元件通过第三电气连接板30上的电气分线连接部31引出电流,以此达到分流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在第三电气连接板30上设置有多个电气分线连接部31,方便与外部电器元件引出电流,不仅排布方式较为合理,且容易整理,可以有效利用机车内部空间,合理布局。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气分线连接部31为导电孔,导电孔可以是圆孔、方孔或异形孔,此处不作限定。第一电气连接板10和第二电气连接板20的端部可以是孔也可以是凸起,即用于与接触器2相连接,为了方便连接可以是直接压接,当然也可以采用紧固件进行连接,例如,第一电气连接板10和第二电气连接板20的端部可以是环形冲压结构。电气分线连接部31与分流电缆进行连接时,可以在涂覆有电接触油脂,来达到更好的导电效果和防松效果。例如,电气分线连接部31为导电孔,导电孔内部涂抹有电接触油脂,通过防松螺栓实现导电孔与分流电缆的连接,防松螺栓采用高性能导电材质。

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2所示每个接触器2的两侧均包括三个连接端,即第一电气连接板10、第二电气连接板20以及第三电气连接板30是三个为一组进行使用,第一电气连接板10连接接触器2第一侧的三个连接端,第二电气连接板20连接接触器2第二侧的三个连接端,相应的三个第三电气连接板30引出分电缆。三个第一电气连接板10、第二电气连接板20以及第三电气连接板30的尺寸大小可以不一致,根据实际安装空间以及具体连接方式进行确定,此处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考虑到第三电气连接板30通过机械连接部40连接于电柜壳体3上,即为了方便连接,且合理利用内部空间,从而使得第三电气连接板30与第二电气连接板20之间具有高度差,即使得第三电气连接板30更靠近电柜壳体3,不仅可以方便连接,且连接的稳定性也较好,不会使得机械连接部40的长度较大,而后续通过第三电气连接板30上的电气分线连接部31引出分电缆也较为方便,且能够靠近电柜壳体3进行排布,从而实现对内部空间的有效利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械连接部40为连接柱,连接柱为多个,多个连接柱间隔地连接于第三电气连接板30上。机械连接部40为绝缘体,机械连接部40通过卡接、螺接、紧固件等方式连接于第三电气连接板30上,机械连接部40也可以采用卡接、螺接、紧固件等方式连接于电柜壳体3上。机械连接部40实现了对第三电气连接板30的限位,即防止第三电气连接板30出现位置改变,以此保证了第二电气连接板20和第三电气连接板30的安装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气分线连接部31为导电柱或导电孔,分电缆通过与导电柱或导电孔相连接,以此实现电流引出。

需要说明的是,电缆可以是线缆也可以是铜排。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装置还包括:转接板50,转接板5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电气连接板20和第三电气连接板30,以使第二电气连接板20和第三电气连接板30之间具有预设距离。转接板50用于保证第二电气连接板20和第三电气连接板30之间具有高度差,且用于保证第二电气连接板20和第三电气连接板30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转接板50为弯折板,在保证第二电气连接板20和第三电气连接板30之间具有高度差的基础上,可以使得转接板50可以可靠与第二电气连接板20和第三电气连接板30相连接。

具体的,转接板50包括三个板体,中间的板体使得第二电气连接板20和第三电气连接板30之间形成高度差,而另外两个板体分别连接第二电气连接板20和第三电气连接板30,以此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转接板50的弯折度以及具体尺寸此处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选择。转接板50可以为铜排。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气连接板10、第二电气连接板20以及第三电气连接板30均表面镀锡。相应的,转接板50均表面镀锡。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气连接板20为l型结构,第三电气连接板30连接于第二电气连接板20的中部。第二电气连接板20的两端可以方便连接两个接触器2,而l型结构的设置可以方便接触器2的排布,适应接触器2的设置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连接装置也可以适用于类似接触器的其他类电器件的连接。

本发明的连接装置适用于电力机车中所有类似辅助电源输出接触器的连接,结构简单,连接效果优于传统的连接方式,结构合理,安全性、可靠性高,使用灵活、方便、简单,可以很好的解决电力机车辅助电源输出接触器连接没有足够空间的问题,易于快装和定位电气部件安装接口。由于连接装置的使用,克服了安装空间受限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更好的安装方便和电气机械连接效果。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源输出接触器,包括上述的连接装置和接触器2;其中,接触器2连接有三个连接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源输出接触器包括连接装置和接触器2,即连接装置形成了接触器2的电连接结构,而接触器2的两侧均包括三个连接端,即第一电气连接板10、第二电气连接板20以及第三电气连接板30是三个为一组进行使用,第一电气连接板10连接接触器2第一侧的三个连接端,第二电气连接板20连接接触器2第二侧的三个连接端,相应的三个第三电气连接板30引出分电缆。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触器2为至少两个;其中,每个接触器2分别连接有三个连接装置,即各个接触器2均独立使用,形成并排设置,以此分别引出分电缆。

在一个实施例中,三个接触器2共用六个连接装置,连接于两个接触器2上的六个第二电气连接板20的一端连接于另一个接触器2上,以使三个接触器2串联。六个第二电气连接板20总共具有12个连接端,12个连接端中的6个连接端分别连接两个接触器2的六个连接端,而剩余的6个连接端连接接触器2的六个连接端,以此实现三个接触器2的串联。

具体的,如图2所示,接触器2为三个,两个并排设置的接触器2的一端分别通过三个第一电气连接板10连接两个电源1,而两个并排设置的接触器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个第二电气连接板20的第一端,第二电气连接板20为l型结构,连接于两个接触器2上的六个第二电气连接板20连接位于其中间的接触器2,而并排的六个第三电气连接板30分别引出分电缆。

结合图3所示的电源输出接触器的控制原理图,三个接触器2类似三者开关器件,控制连接装置的连通与断开,并实现不同电源1的供电以及不同第三电气连接板30的得电,并通过电气分线连接部31实现对负载4的供电。

例如,两个电源1可以分别是(变频)ac380v和(定频)ac380v。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机车电气柜,如图1所示,机车电气柜包括上述的电源输出接触器、电柜壳体3以及电源1。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源1、接触器2以及连接装置均设置在电柜壳体3形成的腔体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柜壳体3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用于与机械连接部40相连接,电柜壳体3与机械连接部40可以通过铆钉连接。例如,安装孔为圆孔,机械连接部40为圆柱,安装孔和机械连接部40通过铆钉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示例实施方式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前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