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路配电模块及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99092发布日期:2021-02-02 11:54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主路配电模块及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配电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路配电模块及配电柜。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配电柜的主路配电监控主要采用分布式方案:电流互感器安装在主路铜排上并通过螺钉固定,位于机柜顶部;监控模块位于机柜底部;电流互感器采集主路铜排的电流信号并通过信号线将电流信号引入至位于机柜底部的监控模块,实现电流检测;另外,电压采集信号线与电流采集信号线走线相同,直接连接于主路铜排和监控模块之间,实现电压检测。
[0003]
然而,上述分布式主路配电监控方案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0004]
1、在配电柜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工安装电流互感器和监控模块,然后进行信号线的排布整理,因此非常费时,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不利于配电柜的大规模生产。
[0005]
2、由于人工安装的水平容易受工人的技能水平、工作态度等因素影响而参差不齐,因此容易经常出现一些线缆接错、螺钉没有拧紧等低级失误,从而会增加后继检测整改的工作量,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路配电模块及配电柜,旨在解决现有分布式主路配电监控方案操作繁琐、费时费力而导致配电柜生产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0007]
本发明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
一种主路配电模块,包括外壳、安装于所述外壳内的载流铜排、电流互感器、信号转接电路板以及安装于所述外壳上的监控模块,其中,所述电流互感器对应所述载流铜排设置,以采集所述载流铜排的电流信号;所述信号转接电路板分别与所述载流铜排、所述电流互感器、所述监控模块相连接。
[0009]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转接电路板包括第一信号转接板、第二信号转接板和第三信号转接板,所述外壳内具有与所述第三信号转接板相适配的第一安装位,其中,所述第一信号转接板通过所述第二信号转接板与所述第三信号转接板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三转接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位上;所述载流铜排与所述第一信号转接板相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与所述第一信号转接板或所述第二信号转接板相连接,所述监控模块与所述第三信号转接板相连接。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信号转接板上固定有导电弹簧,其中,所述导电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信号转接板相固定并与所述第一信号转接板形成电连接,所述导电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载流铜排相接触。
[0011]
进一步地,所述载流铜排上设有对应所述导电弹簧设置的限位柱,其中,所述限位柱置于所述导电弹簧的一端内。
信号端子,52-卡扣,53-通信接口,54-扩展接口,55-状态指示灯,56-拨码开关,6-导电弹簧,7-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2]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0033]
参照图1和图5,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主路配电模块,包括外壳1、安装于外壳1内的载流铜排2、电流互感器3、信号转接电路板4以及安装于外壳1上的监控模块5,其中,电流互感器3对应载流铜排2设置,以采集载流铜排2的电流信号;信号转接电路板4分别与载流铜排2、电流互感器3、监控模块5相连接。图示性地,载流铜排2和电流互感器3的数量均为三个,各个电流互感器3与各个载流铜排2一一对应设置,以使相应的电流互感器3采集相应的载流铜排2的电流信号。
[0034]
本实施例的主路配电模块的使用原理如下:
[0035]
安装使用时,将配电柜主路的输出端与载流铜排2的一端进行连接、配电柜支路的输入端与载流铜排2的另一端进行连接;在配电柜进行配电的过程中,电流互感器3采集载流铜排2的电流信号并通过信号转接电路板4传输至监控模块5,实现对配电柜主路的电流检测,同时,载流铜排2上的电压信号亦可通过信号转接电路板4传输至监控模块5,实现对配电柜主路的电压检测。
[0036]
本实施例提出的主路配电模块,通过采用信号转接电路板4作为信号传输的载体,同时将信号转接电路板4、用于将配电柜的主路铜排与支路之间进行连通的载流铜排2、用于采集载流铜排2的电流信号的电流互感器3以及用于对配电柜的主路进行电流检测和电压检测的监控模块5集成安装于外壳1上而形成一体式结构,如此,在配电柜的生产过程中,只需将该主路配电模块安装于主路铜排与支路之间,即可实现主路铜排与支路之间的连通以及实现对配电柜主路的电流、电压监测,操作起来非常方便,与现有分布式主路配电监控方案相比,不仅可提升产品的美观程度,而且可在主路配电监控的生产环节上大幅节省配电柜的安装工时和质检工时,使得配电柜的生产效率可大大提高。
[0037]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5,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信号转接电路板4包括第一信号转接板41、第二信号转接板42和第三信号转接板43,外壳1内具有与第三信号转接板43相适配的第一安装位121,其中,第一信号转接板41通过第二信号转接板42与第三信号转接板43连接成一体,第三转接板安装于第一安装位121上;载流铜排2与第一信号转接板41相连接(例如,可通过信号线将载流铜排2与第一信号转接板41进行连接),电流互感器3与第一信号转接板或第二信号转接板42相连接(例如,可将电流互感器3的信号插头插到第一信
号转接板41对应的插座上),监控模块5与第三信号转接板43相连接(例如,可将监控模块5的信号端子51插接于第三信号转接板43的信号输出端431上)。图示性地,所述外壳1包括可相互对接成一体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具体地,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进行对接后,可通过安装螺丝的方式进行拧紧),所述下壳体12内具有所述第一安装位121,第二信号转接板42与第一信号转接板41、第三信号转接板43相互垂直设置,第三信号转接板43通过螺丝安装于第一安装位121上。
[0038]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结构设计,通过采用多块电路板作为信号传输的载体,用以替代传统的信号线缆,如此,不仅可提高安装的便利性,使得产品的生产效率可大大提高,而且相对于信号线缆的成本,电路板的成本更低,从而有利于降低物料成本。
[0039]
进一步地,参照图5,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信号转接板41上固定有导电弹簧6,其中,导电弹簧6的一端与第一信号转接板41相固定并与第一信号转接板41形成电连接(例如通过焊接的方式),导电弹簧6的另一端与载流铜排2相接触。图示性地,导电弹簧6的数量为三个,各个导电弹簧6与各个载流铜排2一一对应设置,以使相应的导电弹簧6采集相应的载流铜排2的电压信号。
[0040]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结构设计,可利用导电弹簧6采集载流铜排2上的电压信号并通过信号转接电路板4传输至监控模块5,实现对配电柜主路的电压检测。其中,由于导电弹簧6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可利用导电弹簧6本身的弹力作用,使得导电弹簧6的两端可分别与第一信号转接板41、相应的载流铜排2保持紧密接触,从而有利于提高电压信号采集的稳定性。
[0041]
进一步地,参照图5,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载流铜排2上设有对应导电弹簧6设置的限位柱21,其中,限位柱21置于导电弹簧6的一端内。如此,可在安装整块信号转接电路板4时,利用相应的限位柱21对相应的导电弹簧6的一端进行定位,使得导电弹簧6的安装可更加便捷。
[0042]
进一步地,参照图5,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外壳1内设有定位柱122,第一信号转接板41上设有定位孔411,定位柱122与定位孔411相配合。图示性地,所述定位柱122设于下壳体12内,且定位柱122和定位孔411的数量均为两个,安装信号转接电路板4时,定位柱122穿过相应的定位孔411后,可通过螺丝分别将第一信号转接板41、第三信号转接板43与外壳1进行固定。
[0043]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结构设计,可方便对整块信号转接电路板4的进行定位,从而在生产主路配电模块的过程中,有利于提高信号转接电路板4的安装效率。
[0044]
进一步地,参照图5,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载流铜排2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7与信号转接电路板4相连接(例如,可将温度传感器7的信号插头插到第一信号转接板41对应的插座上)。图示性地,温度传感器7的数量为三个,各个温度传感器7与各个载流铜排2一一对应设置,以使相应的温度传感器7采集相应的载流铜排2的温度信息。
[0045]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结构设计,通过在载流铜排2上设置温度传感器7,可方便实时监测主路铜排的温度变化,以便当温度出现异常时,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配电柜发生烧坏的风险。
[0046]
进一步地,参照图1或图2,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外壳1上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隔板13,隔板13上开设有安装槽131。图示性地,外壳1的外部两侧均间隔设置有多个隔板
13,各个隔板13上均开设有安装槽131。
[0047]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配电柜中的其它电路会用到线缆或铜排分别与配电柜的主路铜排、支路进行电连接,同时为避免线缆与线缆之间或者线缆与铜排之间发生短路,因此配电柜的主路铜排和支路上一般会设置有用于将线缆与线缆之间或者线缆与铜排之间进行隔离的绝缘隔板。基于上述考虑,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外壳1上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隔板13,并在隔板13上开设有与所述绝缘隔板相适配的安装槽131,如此,可方便将本实施例的主路配电模块与相应的绝缘隔板进行对接,从而不仅可便于将本实施例的主路配电模块快速安装于主路铜排与支路之间,而且可便于将绝缘隔板两侧的线缆或铜排进行隔离,避免发生短路。
[0048]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3、图4和图5,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外壳1上具有与监控模块5相适配的第二安装位(图中未标示出),监控模块5插装于第二安装位上。图示性地,第二安装位设于上壳体11上,监控模块5上具有卡扣52和限位槽(图中未标示出),上壳体11上设有开口槽111、与所述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凸起112以及与所述卡扣52相匹配的卡槽113,其中,所述开口槽111可供监控模块5的信号端子51、第三信号转接板43的信号输出端431通过,当第三信号转接板43的信号输出端431置于开口槽111中时,第三信号转接板43的信号输出端431与开口槽111的内壁之间形成一安装间隔(图中未标示出),该安装间隔与监控模块5的信号端子51相匹配,如此,在将监控模块5安装于上壳体11的第二安装位上时,只需将监控模块5的信号端子51插入安装间隔中(此时,限位凸起112配合于限位槽中而实现对接,同时,卡扣52配合于卡槽113中而实现固定),即可实现监控模块5与第三信号转接板43之间的信号传递,同时利用卡扣52与卡槽113之间的配合即可将监控模块5可靠地安装于上壳体11上。
[0049]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结构设计,可方便将监控模块5安装于外壳1上或者从外壳1上拆卸下来。
[0050]
进一步地,参照图5和图6,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外壳1内具有与电流互感器3相适配的安装槽位123,电流互感器3插装于安装槽位123上。图示性地,所述安装槽位123设于下壳体12内。
[005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外壳1内设置与电流互感器3相适配的安装槽位123,与传统采用螺钉安装固定电流互感器3的方式相比,可提升安装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
[0052]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5,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载流铜排2的一端设有电流输入接口22,另一端设有电流输出接口23,且电流输入接口22、电流输出接口23从外壳1内漏出设置。
[0053]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载流铜排2的一端设置外漏的电流输入接口22,可方便与机柜上的塑壳断路器进行对接,以将主路电流输入到载流铜排2上,同时通过在载流铜排2的另一端设置外漏的电流输出接口23,可方便与支路进行连接,以将流经载流铜排2的电流输出至配电柜的支路上。
[0054]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监控模块5上设有通信接口53,和/或扩展接口54,和/或状态指示灯55,和/或拨码开关56。图示性地,监控模块5上设有通信接口53、扩展接口54、状态指示灯55和拨码开关56,其中,通过设置通信接口53,可方便外部设备(如计算机等)通过通信接口53读取配电柜主路的相关信息;通过设置扩展接口
54,可方便同时将多个外部设备与监控模块5进行连接;通过设置状态指示灯55,可方便直观了解监控模块5的工作状态;通过设置拨码开关56,可方便对监控模块5的通信地址码进行修改。
[0055]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结构设计,有利于提高主路配电模块的实用性。
[0056]
对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配电柜,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主路配电模块。
[0057]
在本实施例中,得益于上述主路配电模块的改进,本实施例的配电柜具有与上述主路配电模块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0058]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公开的主路配电模块及配电柜的其它内容可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59]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60]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6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